-
题名天山山脉强降水云宏微观物理属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王旭
张嘉伟
马禹
陈勇航
-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中心
-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53-1161,共9页
-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大专项<新疆吐鲁番哈密地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课题(新疆三大山系水汽总量的遥感监测与评估
新疆对流性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原因)资助
-
文摘
天山山脉是新疆重要的水源地,分析这一区域降水云的宏观和微观物理属性的垂直和水平分布,对于科学高效地开展人工增水作业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loudSat和Aqua卫星资料对天山山脉3次强降水过程云高、云厚、冰粒子等效半径和直径(IER、IED)、水粒子等效半径(LER)、冰水含量(IWC)、液态水含量(LWC)、冰水路径(IWP)、液态水路径(LWP)的分析表明:(1)天山山脉强降水云分布在0.9~9.4 km范围内,天山东、西部云底偏低、云体偏厚,而中部云底偏高、云体偏薄。降水云占有率天山中部、东部分别为5%,西部为15.6%。(2)天山山脉强降水云IER以0~60μm为主,LER以0~5μm为主,IWC和LWC集中在0~50 mg·m^(-3),强降水云从低层到高层这些微物理量的低值段占优势,天山山脉西部、中部这些微物理量的低值段随高度呈单峰分布,西部和中部峰值分别出现在云层下部和中上部;天山山脉东部这些微物理量的低值段随高度呈双峰分布,极大值出现在云层下部和上部。(3)天山南脉、天山西部强降水云的IED较小,而天山中部、东部较大;天山中部云的LER较大,天山东部、西部、天山南脉较小;IWP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中部、东部、西部、天山南脉;天山中部云的LWP略大于天山西部和东部,天山南脉最小。
-
关键词
CloudSat/Aqua
云宏观和微观物理量
强降水
垂直和水平分布
-
Keywords
CloudSat/Aqua
macro and micro physical propertie in cloud
heavy rain
spacial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P426.5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