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式垂直分辨率对模拟ENSO遥相关的影响
1
作者 姜薇 王五科 +2 位作者 赵树云 王泓月 朱锦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7-490,共14页
模式分辨率对气候模式的模拟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模式开发对于垂直分辨率的重视不够。以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遥相关为例,利用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模式,探究不同模式垂直分辨率设置下模式模拟的ENSO对平流层... 模式分辨率对气候模式的模拟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模式开发对于垂直分辨率的重视不够。以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遥相关为例,利用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模式,探究不同模式垂直分辨率设置下模式模拟的ENSO对平流层、对流层影响的差异,评估模式垂直分辨率在气候模拟中的重要性。结果表明,提高垂直分辨率可以显著改进模式对ENSO遥相关的模拟能力。以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第五代再分析数据集(ERA5)为参照,ENSO对纬向平均温度的影响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冬季呈现出“负正负”的三极子模态。CESM默认的垂直分辨率设置(L66)不能模拟出这一模态,而提高模式垂直分辨率(L103)后则可以较好地模拟出这个模态。对于水平分布而言,L66模拟的ENSO在对流层的信号与再分析资料相比明显偏强,L103则可以显著改善。同时,L103对ENSO影响平流层的模拟效果也比L66有所改善。进一步分析发现,L103模拟的行星波从对流层向平流层的传播更强,更接近再分析资料。提高垂直分辨率可以改善模式对大气波活动以及平流层-对流层动力耦合的模拟,重视模式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垂直分辨率 ENSO的气候效应 平流层-对流层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海-陆-气耦合模式大气模式分量的发展及其气候模拟性能Ⅱ——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及其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在志 宇如聪 +1 位作者 王鹏飞 吴国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8-247,共10页
在第I部分水平分辨率提高的基础上,提高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全球海-陆-气耦合气候系统模式(GOALS/LASG)大气模式分量的垂直分辨率。为减少地形对平流层的影响,并和其它气候模式一... 在第I部分水平分辨率提高的基础上,提高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全球海-陆-气耦合气候系统模式(GOALS/LASG)大气模式分量的垂直分辨率。为减少地形对平流层的影响,并和其它气候模式一致,建立了基于能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的垂直混合坐标方案,及混合坐标下的半隐式时间积分方案,并对相关的物理过程作必要的调整。尽管主要物理过程不变,但从初步结果来看,对大气垂直结构的模拟更合理;平流层风场和温度场的模拟与观测更接近;降水、海平面气压场的分布及季节变化等特征也有明显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ALS AGCM 垂直分辨率 混合坐标 气候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σ坐标区域气候模式的垂直分辨率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世玉 钱永甫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5,共8页
在原五层P σ坐标模式的基础上 ,发展了一个九层 1°× 1°P σ坐标区域气候模式 ,并用多年平均的NCEP再分析资料月平均场与五层模式进行了模拟对比检验。对比检验表明 ,改进后的九层模式对高度场、温度场及降水场的模拟... 在原五层P σ坐标模式的基础上 ,发展了一个九层 1°× 1°P σ坐标区域气候模式 ,并用多年平均的NCEP再分析资料月平均场与五层模式进行了模拟对比检验。对比检验表明 ,改进后的九层模式对高度场、温度场及降水场的模拟均要优于原五层模式。对于风场的模拟 ,在冬季对流层中下层 ,九层模式的模拟要好于五层模式 ,夏季九层模式的模拟不如五层模式。但总的来讲 ,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对P σ坐标模式的模拟具有较显著的改进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层区域气候模式 垂直分辨率 数值模拟 高度场 温度场 降水 风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海雾WRF数值模拟中垂直分辨率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杨悦 高山红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4-988,共15页
基于WRF模式探究不同垂直分辨率下模式对黄海海雾的模拟表现。将3种垂直分层方案(35η、44η与63η)和2种边界层方案(YSU、MYNN)组合,对10次海雾做模拟研究。统计分析了水平雾区与雾顶高度对垂直分辨率的敏感性,并利用1次典型个例剖析... 基于WRF模式探究不同垂直分辨率下模式对黄海海雾的模拟表现。将3种垂直分层方案(35η、44η与63η)和2种边界层方案(YSU、MYNN)组合,对10次海雾做模拟研究。统计分析了水平雾区与雾顶高度对垂直分辨率的敏感性,并利用1次典型个例剖析了雾顶长波辐射与雾体湍流的作用。统计结果显示,提高垂直分辨率能显著改进水平雾区的模拟效果,改善明显的个例在不同垂直分辨率试验下的雾顶高度差异也较大;YSU方案相比于MYNN方案更敏感,从35η层增至44η层其试验个例的击中率(POD)和公正预兆得分(ETS)的平均改进率分别提高了13.29%和10.22%。典型个例研究结果揭示,模式对雾顶长波辐射和雾体湍流作用的模拟程度强烈依赖垂直分辨率:粗垂直分辨率给出的湍流强度很弱,导致模拟失败;雾顶存在"云水含量增多→长波辐射增强→降温加大→云水含量增多"的正反馈过程,细垂直分辨率比粗垂直分辨率更容易维持与增强此反馈;只有细垂直分辨率才能模拟出雾顶长波辐射冷却产生的贯穿雾体直抵海面、强度不弱于近海面机械湍流的浮力湍流,它导致雾体降温而出现符合观测事实的海温高于气温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海雾 垂直分辨率 WRF模式 雾顶长波辐射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谱拟合法提高探地雷达垂直分辨率 被引量:3
5
作者 秦瑶 陈洁 方广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48-1453,共6页
探地雷达分辨率限制着探地雷达对目标的识别能力。本文通过对探地雷达回波波形分析,提出利用回波频谱信息提高探地雷达垂直分辨率。首先通过构建电磁波在分层媒质中的传输模型,得到探地雷达对四层介质的频谱传输函数;接着通过计算不同... 探地雷达分辨率限制着探地雷达对目标的识别能力。本文通过对探地雷达回波波形分析,提出利用回波频谱信息提高探地雷达垂直分辨率。首先通过构建电磁波在分层媒质中的传输模型,得到探地雷达对四层介质的频谱传输函数;接着通过计算不同目标厚度模型对应的回波频谱,来拟合真实回波频谱,从而根据拟合误差曲线提取目标厚度。此方法避免了传统反褶积法求取反射系数不唯一、误差大的缺陷。通过对仿真数据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证实了本文所提方法起到了提高垂直分辨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垂直分辨率 频谱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水平和垂直分辨率之间的协调 被引量:10
6
作者 廖洞贤 朱艳秋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9-137,共9页
在计算域面积为常数的约束下,给出了几种不同精度的平流方程和ω方程的“最优垂直网格距”,以及在极限情况下的“协调垂直网格距”的表达式。还讨论了在水平和垂直分辨率不协调时数值解对能量传播和计算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平流方程 Ω方程 垂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涡模式垂直分辨率在夹卷及示踪物垂直传输模拟结果分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蓉 黄倩 +1 位作者 岳平 王敏仲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00-1709,共10页
基于敦煌野外观测资料和大涡模式,研究了垂直方向不同尺度湍涡对夹卷及示踪物垂直传输的影响,明确了模式垂直分辨率在模拟结果分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垂直方向上小尺度湍涡对夹卷作用贡献更大,小尺度湍涡较多时夹卷层相对更暖,而夹卷... 基于敦煌野外观测资料和大涡模式,研究了垂直方向不同尺度湍涡对夹卷及示踪物垂直传输的影响,明确了模式垂直分辨率在模拟结果分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垂直方向上小尺度湍涡对夹卷作用贡献更大,小尺度湍涡较多时夹卷层相对更暖,而夹卷层厚度、夹卷强度和风速变化受垂直方向湍涡尺度影响较小。当垂直分辨率为50 m时,越往夹卷层上部,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分布较多且强度较大;分辨率为10、20和30 m时,夹卷层各高度垂直速度、位温和示踪物浓度分布较接近。另外,垂直方向湍涡尺度对示踪物垂直传输高度影响不大,而对示踪物的空间分布有一定作用。当大尺度湍涡较多且强度较强时,越有利于将高浓度的示踪物向上传输。综合考虑到模式采用较高分辨率模拟时产生的噪音及计算时间等问题,认为模式采用30 m的垂直分辨率,既能较好地模拟出夹卷层平均结构特征,又能模拟出夹卷层湍流的精细分布,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模拟 模式垂直分辨率 夹卷 示踪物垂直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分辨率对长江口海域M_2分潮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宝超 李建平 冯立成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28,共10页
基于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模式建立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三维水动力学模型,研究模型的垂直分辨率对该海域M2分潮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分辨率的变化对M2分潮传播方向的模拟结果影响较小,但其可通过底摩擦和湍... 基于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模式建立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三维水动力学模型,研究模型的垂直分辨率对该海域M2分潮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分辨率的变化对M2分潮传播方向的模拟结果影响较小,但其可通过底摩擦和湍流耗散两个计算过程来影响潮能通量的模拟结果,最终对长江口和杭州湾内的M2分潮振幅产生显著的影响。最底层厚度较大时,上层自由水体的高流速特征在最底层过于明显,进而导致计算的底摩擦应力偏高,此时提高底层的垂直分辨率会降低底摩擦对能量的耗散。另一方面,垂直湍流混合作用会随垂直分辨率的增加而增强,所以垂直分辨率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上层自由水体的高流速会经由增强的湍流混合而更多的传入底层,使计算的底摩擦应力随垂直分辨率的提高而有重新增加的趋势,进而又增强底摩擦对潮能的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分潮 垂直分辨率 底摩擦 EFDC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静力滞弹性模式中水平分辨率与垂直分辨率的协调性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宇迪 田福厚 +1 位作者 张亮 侯志明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3-478,共6页
为了理论上研究非静力滞弹性模式中水平分辨率与垂直分辨率之间的搭配问题,以线性斜压滞弹性方程组为出发方程,导出解析的频散方程、水平群速方程和垂直群速方程,同时在最优三维网格C/CP下进行离散,也导出频散方程、水平群速方程和垂直... 为了理论上研究非静力滞弹性模式中水平分辨率与垂直分辨率之间的搭配问题,以线性斜压滞弹性方程组为出发方程,导出解析的频散方程、水平群速方程和垂直群速方程,同时在最优三维网格C/CP下进行离散,也导出频散方程、水平群速方程和垂直群速方程,然后用图示的方法,比较了在不同的水平和垂直格距下模拟解析解所产生的误差。结果表明:当垂直格距和水平格距相当时,在C/CP网格上对惯性重力波的频率、水平群速和垂直群速都能较好地模拟,产生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P网格 水平分辨率 垂直分辨率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补偿密度曲线垂直分辨率的方法
10
作者 焦翠华 范宜仁 +1 位作者 王光海 边瑞雪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6-100,109,共6页
随着石油勘探程度的提高,对储集层评价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地对测井资料的垂直分辨率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采用了一种重新组会长、短源距探测器响应的算法来提高补偿密度曲线的垂直分辨率。用标准“脊助”图密度ρb与平均后的... 随着石油勘探程度的提高,对储集层评价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地对测井资料的垂直分辨率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采用了一种重新组会长、短源距探测器响应的算法来提高补偿密度曲线的垂直分辨率。用标准“脊助”图密度ρb与平均后的短源距探测器密度ρmear(其分辨率与ρb一致)的差值,对未平均的短源距探测器密度ρnear进行补偿。通过这种补偿后,密度测井曲线的垂直分辨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又保留了原补偿密度对井眼的补偿能力。把上述算法应用于某油田的几口井,并与岩芯资料进行了详细对比,说明这种算法对提高密度曲线的垂直分辨率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资料 密度 曲线 垂直分辨率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分辨率对广州“5·7”特大暴雨数值模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宁 平凡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5-1264,共20页
精细化的垂直分辨率能够更好地反映大气动热力环境和中尺度系统生消演变过程,不同层次高度垂直分辨率的加密对暖区对流系统触发及组织发展机制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针对2017年5月6日(UTC)广州局地突发的特大暴雨受复杂地形影响、其... 精细化的垂直分辨率能够更好地反映大气动热力环境和中尺度系统生消演变过程,不同层次高度垂直分辨率的加密对暖区对流系统触发及组织发展机制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针对2017年5月6日(UTC)广州局地突发的特大暴雨受复杂地形影响、其对流中尺度系统局地触发、后向传播及组织化的特点,运用WRFV3.9.1,采用GFS资料较好地模拟和再现了此次大暴雨过程,并进行了不同高度垂直分辨率的敏感性试验,以探究垂直分辨率对此次暖区暴雨触发及组织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层垂直分辨率加密试验能够模拟出更强的偏南回流、偏东风和较强的低层风场辐合以及较强的温度扰动,进而引起更强的对流触发;中层垂直分辨率加密更有利于大范围的强干冷空气侵入对流系统,其造成的潜热和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是对流系统发展的重要原因;高空垂直分辨率的加密试验则描述出了对流系统上部与高空急流出流相关的高空辐散中心、对流系统周围的高空强辐散中心以及相邻对流单体的垂直环流,细致再现了对流单体合并为对流系统的组织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分辨率 暖区暴雨 复杂地形 对流触发 对流组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RF模式分辨率对新疆异常降雨天气要素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吕光辉 于恩涛 +1 位作者 向伟玲 张广兴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96,共12页
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气候数值模式WRF对中国西北干旱典型地区——新疆2000年10月的异常降雨事件进行模拟,主要研究了不同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以及不同积云参数化过程对气温、降雨和土壤温度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分辨率的模拟基本... 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气候数值模式WRF对中国西北干旱典型地区——新疆2000年10月的异常降雨事件进行模拟,主要研究了不同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以及不同积云参数化过程对气温、降雨和土壤温度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分辨率的模拟基本上均模拟出了地面气温的分布特征,且随着水平分辨率的提高,模式模拟能力显著提高,对地面气温值、分布范围的模拟渐趋合理,同时模式对于地形引起的温度分布变化的模拟更加趋近实际。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的提高同样改善了模式对降水的模拟能力,分辨率的提高不仅改进了模式对降雨分布区模拟的精度,也增强了对于地形引起的降雨变异的模拟能力。在土壤温度模拟上,不同分辨率的试验均能模拟出土壤温度的分布特征,较高水平分辨率有利于描述土壤温度分布细节,但更容易出现"数值点风暴"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异常降雨事件 水平分辨率 垂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井和水平井补偿中子测井分辨率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华伟 孙建孟 +2 位作者 赖富强 王敏 杨锦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4-341,共8页
为了合理提高斜井和水平井条件下补偿中子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利用蒙特卡罗模拟研究了在不同井斜角情况下CN241补偿中子测井仪器的纵向几何因子,把几何因子作为仪器响应函数系数,在模拟地层和实际地层中利用分辨率匹配技术对测井曲线... 为了合理提高斜井和水平井条件下补偿中子测井曲线的纵向分辨率,利用蒙特卡罗模拟研究了在不同井斜角情况下CN241补偿中子测井仪器的纵向几何因子,把几何因子作为仪器响应函数系数,在模拟地层和实际地层中利用分辨率匹配技术对测井曲线进行了分辨率提高处理,并对改进前后的处理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研究得到了不同井斜角下的补偿中子测井的纵向几何因子,验证了在斜井和水平井中使用垂直井的几何因子进行分辨率匹配处理存在较大误差,在40 cm厚地层中误差最大达10 p.u,改进后的结果与改进前相比降低了误差、提高了数据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井斜角的不同,仪器的纵向几何因子也不同,要在斜井和水平井中合理进行分辨率提高处理,应该使用对应井斜角的几何因子作为响应函数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中子测井 蒙特卡罗模拟 几何因子 垂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流模式对平流方案与分辨率的敏感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潺 俞永强 +1 位作者 吴方华 刘海龙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9-341,共13页
文中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准全球海洋环流模式(LICOM),从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平流方案3个方面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案,进行组合试验,研究这些因素对于海洋环流(特别是... 文中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准全球海洋环流模式(LICOM),从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平流方案3个方面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案,进行组合试验,研究这些因素对于海洋环流(特别是热带海洋)的重要影响。8组试验表明,水平分辨率的提高,对于流场的改进有显著作用,能够使流场达到与实际非常接近的强度;调整的垂直分辨率,上层海洋的加密,能够使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的模拟改进;引入的两步保形平流方案,能够使得热带太平洋海温的模拟有所改进,这种改进的效果在低分辨率的情况下,尤为明显。同时,8组试验也一致地表现出等温线的密集程度比实际情况稀疏,这反映了模式在物理过程,特别是混合过程的描述方面,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分辨率 垂直分辨率 两步保形平流方案 热带太平洋冷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分辨率对台风“天鸽”(2017)模拟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杨洁 李江南 +1 位作者 董雪晗 冯业荣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9-643,共15页
利用WRF模式,研究了模式水平和垂直网格分辨率对台风“天鸽”(2017)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分辨率的改变会对台风路径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与改变水平分辨率以后所引起的台风强度和结构的变化有关。使用更高的水平分辨率时模拟的... 利用WRF模式,研究了模式水平和垂直网格分辨率对台风“天鸽”(2017)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分辨率的改变会对台风路径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与改变水平分辨率以后所引起的台风强度和结构的变化有关。使用更高的水平分辨率时模拟的台风强度往往更强。此外,改变垂直分辨率对台风的路径模拟也有一定的影响。采用双曲正切的垂直分层方法,提高垂直层数,模式大气的垂直分辨率都有增加,但是在低层和高层垂直分辨率的增加更大。低层和高层垂直分辨率增加,模拟的台风强度增强。模式的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分辨率之间匹配才能比较好地模拟台风,双向嵌套模式在提高嵌套层数的同时也要增加模式的垂直分辨率。台风强度和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台风强度增强的重要原因是台风云墙随着分辨率的增加更加陡峭,垂直风速随着水平分辨率的提高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水平分辨率 垂直分辨率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波段探空高分辨率廓线中近地层信息分析及相关模型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杨湘婧 徐祥德 +2 位作者 陈宏尧 马舒庆 陈渭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04-1510,共7页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更新换代,提高了大气探测精度,L波段"秒级"数据为垂直高分辨率廓线探测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气象要素再分析的基础平台。为了探讨L波段探空垂直高分辨数据应用的可行性,考虑到用于对比分析的其他观测系统...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更新换代,提高了大气探测精度,L波段"秒级"数据为垂直高分辨率廓线探测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气象要素再分析的基础平台。为了探讨L波段探空垂直高分辨数据应用的可行性,考虑到用于对比分析的其他观测系统获取"秒级""高时间密度"同步观测数据的设备条件,本文重点选用了JICA(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项目)PBL(行星边界层)通量铁塔梯度观测系统来进行对比分析,并构造L波段探空再分析与通量铁塔近地层气象信息相关模型。研究结果表明,L波段探空垂直高分辨率廓线近地层数据能够较好地描述大气边界层内近地层温、湿、压;所建立的温、湿、压模型具有推算PBL铁塔近地层的温、湿、压的可行性。研究结论可为L波段高分辨率垂直廓线再分析平台及其对大气结构描述可行性提供具有应用价值的技术基础。基于L波段高分辨率垂直廓线再分析信息平台的构造,将有助于开发全国L波段探空在数值模式应用方面的潜力,推进探空垂直高分辨信息在数值模式同化系统中新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探空垂直分辨率廓线 PBL铁塔 近地层 误差分析 相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差的二氧化碳垂直采样分析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苗 方双喜 +5 位作者 刘毅 姚波 王勇 马千里 易游 郭敏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117-4124,共8页
本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直接采样技术的二氧化碳(CO2)垂直廓线采样分析系统,分析近地面至25km高空CO2浓度的垂直分布.系统通过压差实现垂直方向连续采样,利用CRDS高精度分析技术对不同高度样品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得到采样区域CO2浓度廓线.... 本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直接采样技术的二氧化碳(CO2)垂直廓线采样分析系统,分析近地面至25km高空CO2浓度的垂直分布.系统通过压差实现垂直方向连续采样,利用CRDS高精度分析技术对不同高度样品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得到采样区域CO2浓度廓线.于2018年6月13~14日,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利用平流层探空气球平台进行了观测实验.实验室测试显示,CO2分析准确度优于0.06×10-6,精度优于0.08×10-6.外场实验获得区域近地面至25km高空CO2浓度的高分辨率垂直廓线,显示CO2在不同高度的分层结构.考虑不同高度样品扩散作用,系统垂直分辨率在10km高度以下优于580m,在10~20km高度优于3.3km.研究表明:分析系统可搭载在合适探空平台上进行CO2垂直观测,获取浓度廓线,可为传输模式提供数据,并为碳卫星遥感数据提供实测数据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采样 二氧化碳 浓度廓线 垂直分辨率 平流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的江苏沿海辐射雾边界层气象要素和污染物浓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邬昊鹏 牛生杰 +8 位作者 刘端阳 吕晶晶 祖繁 周悦 王元 葛攀延 邵乃夫 汪玲玲 鲁海宁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2-536,共15页
为深入研究辐射雾边界层气象要素和污染物浓度的垂直分布特征,2020年冬季在江苏省东海县利用无人机(UAVs)开展了边界层和污染物综合观测实验。研究发现:雾天逆温层厚度要比晴天厚几十米至数百米不等,强度要大0.5~1℃(100 m)^(-1)。雾天... 为深入研究辐射雾边界层气象要素和污染物浓度的垂直分布特征,2020年冬季在江苏省东海县利用无人机(UAVs)开展了边界层和污染物综合观测实验。研究发现:雾天逆温层厚度要比晴天厚几十米至数百米不等,强度要大0.5~1℃(100 m)^(-1)。雾天低空有风切变,风向在垂直方向上变化较小,而晴天低层风速变化较小,风向在低空随高度呈顺时针旋转。相较于双层逆温结构,有着深厚单层逆温结构的辐射雾的强度更强。在同一次辐射雾过程中,雾的强度不会随着风向的变化而变化,较低的风速更有利于强浓雾的形成。从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来看,逆温层内相同高度处的TVOC(总挥发有机化合物)在晴天要比雾天高,在辐射雾形成前和生成阶段,SO_(2)浓度随高度递减速率远高于晴天同期。晴天和雾天O_(3)和NO_(2)的垂直变化呈现明显的负相关,O_(3)在雾天近地面的梯度变化明显要大于晴天。PM_(1.0)、PM_(2.5)和PM_(10)在雾天要比晴天高出一倍以上,CO在辐射雾过程中相对稳定,垂直变化较小。TVOC、NO_(2)、PM_(1.0)、PM_(2.5)和PM_(10)会受到辐射雾过程中强逆温的影响而在逆温层内累积。它们的累计变化率在雾后与雾前相比均有了明显下降,颗粒物污染物的累积变化率比气体下降更显著,且大粒径颗粒物累积变化率的下降幅度要超过小粒径颗粒物。夜间地面排放的NO等还原物质较难向上输送,对高层的O_(3)消耗量远小于低层,使得夜间高层O_(3)远大于低层,导致PM_(2.5)和O_(3)的垂直分布差异较大,白天太阳辐射增强,不稳定边界层的发展伴随着高空O_(3)向下的混合导致O_(3)增加以及PM_(2.5)排放增多使得二者的垂直变化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雾 边界层 气象要素 大气污染物 无人机 分辨率垂直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分层加密和预报区域扩大对GRAPES_TYM台风预报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麻素红 张进 +2 位作者 瞿安祥 王大鹏 沈学顺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4-103,共10页
为提升GRAPES_TYM对西北太平洋和中国南海热带气旋路径及强度的预报能力、增加对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的预报,2019年8月GRAPES_TYM 3.0版投入业务运行。GRAPES_TYM 3.0版的模式垂直分层由GRAPES_TYM 2.2版的50层增加到68层;预报区域由覆盖... 为提升GRAPES_TYM对西北太平洋和中国南海热带气旋路径及强度的预报能力、增加对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的预报,2019年8月GRAPES_TYM 3.0版投入业务运行。GRAPES_TYM 3.0版的模式垂直分层由GRAPES_TYM 2.2版的50层增加到68层;预报区域由覆盖西北太平洋、中国南海扩展到覆盖北印度洋。试验结果显示:模式垂直分层增加可以改进模式对强台风及超强台风的预报能力,减小平均路径预报误差、显著减小平均强度预报误差以及强度预报负偏差;模式预报区域扩大到覆盖北印度洋对平均路径误差和平均强度误差影响不显著,但长时效预报比较敏感,如20°N以北热带气旋120 h预报路径。2016—2018年的回算结果与NCEP-GFS和ECMWF的预报结果对比分析表明:GRAPES_TYM 3.0版的平均路径误差与NCEPGFS接近,同ECMWF相比误差较大;但24—96 h强度预报误差明显小于NCEP-GFS和ECMWF,NCEP-GFS和ECMWF对热带气旋强度预报存在明显的负偏差。综上所述,模式垂直分层由50层增加到68层对热带气旋强度预报至关重要,而长时效路径预报对模式预报区域扩大到覆盖北印度洋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预报区域 垂直分辨率 强度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MS_RUC_1 km模式初始场和侧边界方案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道生 陈德辉 +1 位作者 张邦林 吴乃庚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5-638,共14页
本文从垂直分辨率、时间更新频率和要素完整性三个方面,对水平网格距为1 km的华南区域短时临近预报模式(TRAMSRUC1 km:Tropical Region Assimilation Model for South China SeaThe Rapid Update Cycle1 km)中的初始场和侧边界方案进行... 本文从垂直分辨率、时间更新频率和要素完整性三个方面,对水平网格距为1 km的华南区域短时临近预报模式(TRAMSRUC1 km:Tropical Region Assimilation Model for South China SeaThe Rapid Update Cycle1 km)中的初始场和侧边界方案进行改进研究。首先选择一次华南飑线个例进行敏感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提高初始场和侧边界的垂直分辨率以后,模式对飑线内部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引起的强降水中心的模拟结果明显更加接近实况,而增加中低层的垂直分辨率对预报的改进起到了主要作用。(2)将模式侧边界时间更新频率从6 h一次提高到1 h一次以后,模式侧边界要素场的逐小时剧烈变化信息可以比较完整的保留下来。在使用高时间分辨率的侧边界条件进行模拟时,粤西沿海地区的水汽辐合明显加强,这对原来模式预报飑线移速偏慢现象会有改善作用。(3)当模式侧边界条件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率时,进一步补充垂直速度和云微物理变量的侧边界条件对于飑线模拟结果的影响并不明显。总的来说,提高初始场和侧边界的垂直分辨率以及增加侧边界更新的时间分辨率,对于区域高分辨率模式对这次华南飑线预报效果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而忽略垂直速度和云微物理量的侧边界条件则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简化。在个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改进后的初、边界条件进行为期一个月(2019年4月份)的批量试验,评估结果表明新方案对于逐小时降水空间分布和日变化特征的模拟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场 侧边界 垂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 华南飑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