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脲脲原体感染及其垂直传播途径在新生儿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山艳春 李着算 肖增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87-689,共3页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在新生儿疾病中的作用及其垂直传播途径。方法 :对 30例产妇的羊水及宫颈分泌物和 16 1例新生儿鼻咽部及尿道口分泌物的解脲脲原体培养 ,并用ELISA法检测脐血中特异性抗体IgM。结果 :正常产妇解脲脲原体阳性率...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在新生儿疾病中的作用及其垂直传播途径。方法 :对 30例产妇的羊水及宫颈分泌物和 16 1例新生儿鼻咽部及尿道口分泌物的解脲脲原体培养 ,并用ELISA法检测脐血中特异性抗体IgM。结果 :正常产妇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为 2 6 6 7% ,解脲脲原体阳性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中 ,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为 6 2 7%。无症状组新生儿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为 2 0 % ,患病组新生儿解脲脲原体阳性率为 46 %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1)。有胎膜早破者新生儿解脲脲原体阳性率 (40 % )显著高于无胎膜早破者 (17% ) (P <0 0 5 )。而剖腹产儿与顺产儿解脲脲原体感染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解脲脲原体可能是引起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有胎膜早破者新生儿解脲脲原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感染 垂直传播途径 新生儿 生殖道感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蛹体BmNPV病害垂直传播侵染模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代钢 杨金宏 黎欢吉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119-123,共5页
应用BmNPV直接PCR诊断技术研究家蚕幼虫后期微量感染BmNPV后蛹体内BmNPV垂直传播侵染模式。结果表明:蛹体内BmNPV侵染模式为感染致死与感染非致死两种受害状态相混模式。感染致死受害状态具有典型病症表现,与幼虫感染模式相同,未构成Bm... 应用BmNPV直接PCR诊断技术研究家蚕幼虫后期微量感染BmNPV后蛹体内BmNPV垂直传播侵染模式。结果表明:蛹体内BmNPV侵染模式为感染致死与感染非致死两种受害状态相混模式。感染致死受害状态具有典型病症表现,与幼虫感染模式相同,未构成BmNPV病害垂直传播途径。感染非致死受害状态无典型病症表现,蛹体外观与正常健康蛹体相同,能继续发育羽化成虫产卵,成为BmNPV病害垂直传播的隐疑途径,对蚕种安全构成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血液型脓病 核型多角体病毒(NPV) 蛹体 垂直传播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