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形成因素--基于中国的跨行业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耿伟 左昊华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8,共8页
本文基于我国2000~2003年间制造业30个行业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产业特征因素对我国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影响,以检验国际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只有资本密集度的检验系数与预期符号相悖... 本文基于我国2000~2003年间制造业30个行业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产业特征因素对我国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影响,以检验国际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只有资本密集度的检验系数与预期符号相悖。产品差异系数的符号虽然与预期一致,但对中国产业内贸易没有显著影响。厂商数目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国水平产业内贸易与垂直产业内贸易都发挥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产业内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 厂商数目 外国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高技术行业垂直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文争为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1,共3页
作者通过对中国-东盟的贸易结构及模式的研究,发现中国-东盟之间的贸易模式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模式。2005年中国-东盟在HS1996,85类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水平高达65%,这与垂直产业内贸易的理论也是不一致的。上述现象是跨国公司... 作者通过对中国-东盟的贸易结构及模式的研究,发现中国-东盟之间的贸易模式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模式。2005年中国-东盟在HS1996,85类产品的垂直产业内贸易水平高达65%,这与垂直产业内贸易的理论也是不一致的。上述现象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垂直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垂直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互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钱晓蓉 黄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S1期62-66,共5页
本文从中韩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和韩国之间在联合国SITC(Rev 3)分类标准下各大类产品的贸易变化情况以及产业内贸易的指效,指出了中韩之间贸易层次不断提高的趋势,并对中韩垂直产业内贸易带来的分工和产业内的互补作... 本文从中韩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和韩国之间在联合国SITC(Rev 3)分类标准下各大类产品的贸易变化情况以及产业内贸易的指效,指出了中韩之间贸易层次不断提高的趋势,并对中韩垂直产业内贸易带来的分工和产业内的互补作了分析。本文认为中韩贸易在价格和质量有所区别的垂直产业内贸易的比重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仍然处于低水平的贸易合作层次。应该利用我国工业的特点,积极地承接韩国的产业海外转移,强化我国制造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带动我国工业的高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贸易 产业内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区分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高敬峰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2-36,共5页
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从20世纪后期开始,主要集中在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区分研究上。理论研究认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是解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而比较优势与完全竞争则可以解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经验研究基本上证实了垂直... 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从20世纪后期开始,主要集中在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区分研究上。理论研究认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是解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而比较优势与完全竞争则可以解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经验研究基本上证实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相对重要性以及比较优势的基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 规模经济 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兼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竞争内涵 被引量:2
5
作者 闫逢柱 张文兵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51,共4页
本文运用F-F指数法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测度与分解,分析其结构变动,揭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扩张基础、发展内涵与竞争内涵。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产业内贸易 水平产业内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台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骏 郑勇辉 蔡贤恩 《西部论坛》 2011年第2期95-103,共9页
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方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两岸经贸交流,产业内贸易就能体现这种经贸交流关系。利用HS分类方法将农产品分成4大类和24章,分别计算1996—2009年闽台每类农产品和农产品整体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结果表明... 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方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两岸经贸交流,产业内贸易就能体现这种经贸交流关系。利用HS分类方法将农产品分成4大类和24章,分别计算1996—2009年闽台每类农产品和农产品整体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结果表明闽台农产品水平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而垂直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其产业内贸易的增量主要是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带来的。应进一步发挥闽台间的"小额贸易"优势,降低闽台农产品质量差异;福建则应提高农产品质量,有针对地满足台湾消费者的需求,也要发挥传统优势,并积极学习台湾农业生产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水平产业内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 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HS分类 闽台经贸关系 两岸经贸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化产业内贸易模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宁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6-37,共2页
产业内贸易是一门新兴的国际贸易理论,相关的研究对于国际分工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产业内贸易正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相应的研究成果也正不断地发展和充实着新的理论。本文围绕产业内模型,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的... 产业内贸易是一门新兴的国际贸易理论,相关的研究对于国际分工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此,产业内贸易正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相应的研究成果也正不断地发展和充实着新的理论。本文围绕产业内模型,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的产业内模型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过程,并重点分析了差异化产业内贸易模型,在综合考虑国家特征以及产业特征等因素的基础上积极突破原有的研究瓶颈,为差异化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 产业内贸易模型 水平产业内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秦熠群 金哲松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65,共4页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韩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将产业内贸 易细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形式。得出了中韩贸易的主要形式为产业内贸易,且在产业内贸易内部,垂 直型贸易比例较大,水平型贸易份额逐步上升的基本结论。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钢铁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范爱军 王丽丽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82,共7页
针对中韩钢铁产业的总产业内贸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和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汇总水平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是中韩钢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而具体贸易产品组的产业内贸易模式却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对... 针对中韩钢铁产业的总产业内贸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和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汇总水平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是中韩钢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而具体贸易产品组的产业内贸易模式却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对中韩钢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总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平均市场规模、人均国民收入差距、中国实际利用韩国的直接投资额以及中韩钢铁产业的贸易总额均有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而与中国钢铁产业的规模经济以及中韩两国钢铁产业的技术差距负相关;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除了与规模经济的相关关系为负之外,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协整关系均是正向的。这种研究结论对我们的政策制订有一定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钢铁产业 产业内贸易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水平及结构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学君 易法海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4-117,共4页
文章利用SITCRev.3将农产品分为22章、66组,首先计算了我国1997~2008年各年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总额,发现12年来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额不断增长;其次,在SITCRev.3三位数基础上采用GL指数计算了各章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及农产品总... 文章利用SITCRev.3将农产品分为22章、66组,首先计算了我国1997~2008年各年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总额,发现12年来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额不断增长;其次,在SITCRev.3三位数基础上采用GL指数计算了各章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及农产品总体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大多数章的农产品以产业间贸易方式为主,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较低;最后,采用GHM法将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细分为高水平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低水平产业内贸易指数、高水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低水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高水平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GL GHM法 高水平垂直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丽丽 龚静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76,共6页
在总结国内外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水平型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HIIT和VIIT)的测算指标,分析了中国1997-2009年服务业整体,及内部各部门产业内贸易的模式,运用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服务业水平型及垂直型产业... 在总结国内外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水平型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HIIT和VIIT)的测算指标,分析了中国1997-2009年服务业整体,及内部各部门产业内贸易的模式,运用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服务业水平型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计量回归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诗萌 冯中朝 王璐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157-6162,共6页
基于2004-2012年的细分产业层面面板数据,首先运用AE法和GL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分解及测度,然后在细分的农产品产业层面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依次分析了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总水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垂直型... 基于2004-2012年的细分产业层面面板数据,首先运用AE法和GL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分解及测度,然后在细分的农产品产业层面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依次分析了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总水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市场规模大小、美国次贷危机、农产品关税税率差异和农产品贸易不平衡程度;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市场规模大小、东盟国家贸易开放度、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农产品贸易不平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产业内贸易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 东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洪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8-601,共4页
将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分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利用2001、2002年的数据,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我国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不显著... 将我国的产业内贸易分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利用2001、2002年的数据,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我国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不显著.提出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垂直产业内贸易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内贸易理论演进 被引量:8
14
作者 章丽群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21,57,共9页
本文结合产业内贸易的实践与内涵,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本文认为,传统的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比较优势所生产的最终产品。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深入发展... 本文结合产业内贸易的实践与内涵,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本文认为,传统的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比较优势所生产的最终产品。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的深入发展,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深化为中间产品,跨国公司实现了其主导下的全球资源在各生产阶段或生产工序中的最优配置,其中中国以加工贸易的模式参与了全球竞争,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发生了根本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 国际直接投资 垂直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特征与趋势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爱芝 王文昕 刘莹 《农业展望》 2011年第4期49-52,共4页
文章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运用格鲁贝尔-劳埃德(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近年来中日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与日本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农产品... 文章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运用格鲁贝尔-劳埃德(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近年来中日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与日本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结构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特别是以低水平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在此基础上,对中日农产品贸易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 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垂直产业内贸易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1997-2008年静态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学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61,共6页
本文在详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产业层面提出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4个假设命题,运用静态面板数据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 本文在详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产业层面提出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4个假设命题,运用静态面板数据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产业层面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工农产品的产品差异、外商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直接投资、产业资本密集度促进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规模经济阻碍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业 垂直产业内贸易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产业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汽车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建梅 李晓钟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1年第9期34-38,共5页
产业内贸易水平越来越成为一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尽管中美汽车贸易发展迅速,但产业内贸易水平却较低。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估算中美汽车产业内贸易指数,考察中美汽车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 产业内贸易水平越来越成为一国对外贸易竞争力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尽管中美汽车贸易发展迅速,但产业内贸易水平却较低。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估算中美汽车产业内贸易指数,考察中美汽车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剖析中美汽车产业内贸易的特征。研究得出: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总额超过产业间贸易,但产业内贸易水平仍低于美国;中美汽车产业内贸易产品的平均出口单价较低,平均进口单价较高,中国政府应引导汽车企业增大技术投入、引进国际领先技术、加强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汽车贸易 产品差异化 垂直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与香港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孝文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中国内地与香港是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准确把握两地贸易类型、特征及发展趋势,对于推进相互间贸易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1997~2006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内地与香港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 中国内地与香港是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准确把握两地贸易类型、特征及发展趋势,对于推进相互间贸易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1997~2006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中国内地与香港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较为迅速,但仍处于较低阶段;从结构上看,两地间主要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间接地反映了中国内地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较低的位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内地 香港 产业内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品差异性的中国汽车产业内贸易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胡佩尔 杨丽华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4-116,144,共4页
本文运用产品差异性的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方法,测定了1992-2005年中国汽车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类型,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汽车贸易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出口单位价格低于进口单位价格,开展汽车贸易的主要动因表现为成本优势和品质劣势... 本文运用产品差异性的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方法,测定了1992-2005年中国汽车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类型,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汽车贸易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出口单位价格低于进口单位价格,开展汽车贸易的主要动因表现为成本优势和品质劣势。因此,我国应该提高汽车产品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产品品质,提高产品的档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产业内贸易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日、韩产业内贸易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定豪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2-54,121,共4页
通过比较中日、中韩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判断出目前中国与日、韩两国仍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且中、韩两国间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呈逐渐提升趋势。尽管如此,中国与日、韩两国产业内贸易水平仍多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这... 通过比较中日、中韩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判断出目前中国与日、韩两国仍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且中、韩两国间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呈逐渐提升趋势。尽管如此,中国与日、韩两国产业内贸易水平仍多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这不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技术水平发展,因此应打破国内地域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及产品在国内的自由流通,同时以政策手段限制日、韩对中国高污染、低技术的投资模式,鼓励环保型、高新技术企业对华投资,从而促进我国要素禀赋的转移,推进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类型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 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 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