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预处理的电离层剖面反演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鲁转侠 柳文 +1 位作者 蔚娜 娄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5-581,共7页
对于交叠多项式反演方法中较多或大量数据缺失、以及未结合电离层传播特性的数据插值处理导致的剖面计算误差大幅增大,甚至错误的问题,在对交叠多项式电离层剖面反演方法理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数据预处理的电离层剖面反演... 对于交叠多项式反演方法中较多或大量数据缺失、以及未结合电离层传播特性的数据插值处理导致的剖面计算误差大幅增大,甚至错误的问题,在对交叠多项式电离层剖面反演方法理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基于数据预处理的电离层剖面反演改进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理论方法构建电离层剖面模型,结合实测虚高数据,完成缺失数据补偿预处理;然后通过搜索、迭代的方式,基于交叠多项式模型实现E层、"谷层"和F层剖面的整个反演.使用该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了电离层剖面反演,结果显示该方法获得的剖面更符合实际物理意义;使用反演结果合成的虚高数据与实测虚高数据也较好地吻合,进一步验证了反演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测电离图 电离 谷层 临界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电离层Es的遮蔽特性研究
2
作者 李筱 马丽 岳甫璐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125-131,共7页
目的研究获得重庆地区电离层Es的遮蔽特性,以及强Es对短波链路可用频率的影响,为相关无线电系统设计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8年期间重庆站电离层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Es临界频率和遮蔽频率的变化规律。引入遮蔽因子,分析E... 目的研究获得重庆地区电离层Es的遮蔽特性,以及强Es对短波链路可用频率的影响,为相关无线电系统设计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8年期间重庆站电离层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Es临界频率和遮蔽频率的变化规律。引入遮蔽因子,分析Es遮蔽因子随地方时、季节的变化特征。利用新乡–昆明站短波链路试验数据,对强Es期间的链路可用频率变化情况进行验证。结果重庆地区Es主要发生在夏季白天,峰值强度出现在6月份的上午,临界频率约为8MHz。遮蔽因子的峰值出现在7月份,最大值约为0.8,且在日出前遮蔽效果较其他时刻显著。全遮蔽Es可发生在各地方时,平均发生率约为10%,峰值位于上午,峰值发生率约为21%。发生强Es遮蔽时,能够到达电离层F层并被反射的短波链路最低可用频率增加,特别是在白天。通过Es散射的链路最高可用频率显著增加,平均增加约10 MHz。结论重庆地区电离层Es的遮蔽程度主要随地方时和季节变化,随太阳活动的变化较小。Es的遮蔽程度在夏季的上午达到最强,在春秋季较弱。强Es期间,依靠电离层F层反射传播的短波链路最低可用频率增加,导致可用频段变窄,同时利用电离层Es散射传播的链路最高可用频率也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 突发E层(Es) 垂测电离图 遮蔽 短波链路 最高可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