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级无功能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全切术后复发的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哲 别志旭 +1 位作者 刘丕楠 李朋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3-399,共7页
目的探讨高分级无功能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NF-PitNETs)全切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且符合入组标准的252例高分级NF-PitNET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高分级无功能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NF-PitNETs)全切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且符合入组标准的252例高分级NF-PitNET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高分级NF-PitNETs包括Knosp 3A、3B及4级3个亚型,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Knosp 3A、3B及4级的无进展生存率(PFS),Cox回归分析筛选高分级NF-PitNETs复发的相关风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复发相关风险因素的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生存分析显示,Knosp 3A、3B及4级的PFS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Knosp 3A级的PFS明显优于Knosp 3B和4级(P<0.05),Knosp 3B与4级的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将上述3组整合为Knosp 3A组与3B-4组,两组的PFS及部分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岁(HR=2.883,95%CI 1.253~6.634,P=0.013)、T2信号不均匀(HR=1.842,95%CI 1.061~3.197,P=0.030)、Knosp 3B-4级(HR=2.190,95%CI 1.069~4.488,P=0.032)、Ki-67≥3%(HR=2.266,95%CI 1.265~4.061,P=0.006)是肿瘤复发相关的风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风险因素对应的AUC分别为0.682、0.706、0.709及0.750,多因素联合模型(年龄+T2信号+Knosp分级+Ki-67)的AUC为0.838,明显大于上述各单一风险因素的AUC(P<0.05)。结论年龄<55岁、T2信号不均匀、Knosp 3B-4级及Ki-67≥3%的高分级NF-PitNETs复发风险较高,多个风险因素联合应用可提高对肿瘤全切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级 无功能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复发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并发认知障碍及情绪异常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靖云 谢冠玲 姚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6-251,共6页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s,PitNETs)是一类起源于腺垂体的良性肿瘤,尽管通过手术和药物治疗能够实现肿瘤全切除及内分泌功能恢复,但部分患者依然表现出认知功能障碍和情绪调节异常,显著影响生活质量。不同类...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s,PitNETs)是一类起源于腺垂体的良性肿瘤,尽管通过手术和药物治疗能够实现肿瘤全切除及内分泌功能恢复,但部分患者依然表现出认知功能障碍和情绪调节异常,显著影响生活质量。不同类型的PitNETs患者在精神心理方面表现各异,如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患者常见认知障碍(如记忆力、执行功能损害)和情绪异常(如焦虑、抑郁);无功能型PitNET患者则常因肿瘤占位效应导致头痛和视觉障碍,部分患者还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揭示Pit⁃NETs对精神心理状态的具体影响机制,开发更精准的评估工具,并探索个体化干预策略,以提高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精神心理异常 认知功能障碍 情绪调节异常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机器学习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春晖 雒攀 +3 位作者 董文洁 韩涛 孙嘉晨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58,171,共6页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PitNETs)虽然大多数表现为良性肿瘤,但垂体功能障碍、肿瘤侵袭性及不同并发症的出现可显著影响PitNETs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肿瘤预后进行无创评估在临床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PitNET...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PitNETs)虽然大多数表现为良性肿瘤,但垂体功能障碍、肿瘤侵袭性及不同并发症的出现可显著影响PitNETs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肿瘤预后进行无创评估在临床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PitNETs的诊断与治疗高度依赖MRI,而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领域,近年来已成为医学领域中的热门议题。MRI机器学习在PitNETs的预后评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MRI机器学习在预测PitNETs化疗预后、术后复发/缓解、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放疗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个体化预后评估提供临床指导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磁共振成像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影像组学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腺垂体ACTH细胞分泌方式的免疫电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虞培玲 李肇特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38-438,共1页
大鼠腺垂体ACTH细胞分泌方式的免疫电镜研究虞培玲李肇特(北京友谊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50)(北京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系)一般认为,在垂体前叶,除GTH细胞外,其他各类腺细胞均以胞吐方式释放激素[1],但有... 大鼠腺垂体ACTH细胞分泌方式的免疫电镜研究虞培玲李肇特(北京友谊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50)(北京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系)一般认为,在垂体前叶,除GTH细胞外,其他各类腺细胞均以胞吐方式释放激素[1],但有学者认为不能排除ACTH细胞有其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 垂体 acth细胞 分泌 免疫电镜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介导组胺H_3受体调节垂体瘤At T-20细胞分泌ACTH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建军 罗晓星 赵德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G蛋白在组胺H3 受体信号转导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高表达组胺H3 受体的垂体细胞瘤AtT 20作为观察系统 ,用放免分析法测定给予H3 受体激动剂后各时间点细胞上清液中ACTH分泌量的变化 ,并观察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组胺H3 ... 目的探讨G蛋白在组胺H3 受体信号转导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高表达组胺H3 受体的垂体细胞瘤AtT 20作为观察系统 ,用放免分析法测定给予H3 受体激动剂后各时间点细胞上清液中ACTH分泌量的变化 ,并观察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组胺H3 受体激动剂R (α) MeHA(10 -7mol/L)作用8h ,能明显促进ACTH的释放 ,H1、H2受体激动剂无此作用 ,R (α) MeHA引起ACTH分泌的效应能被H3 受体特异性拮抗剂thioperamide所拮抗 ,而H1 受体和H2 受体拮抗剂均不影响R (α) MeHA的效应。用G蛋白失活剂NEM预处理细胞后 ,取消了R α MeHA增强AtT 20细胞分泌ACTH的效应。结论特异性激动组胺H3 受体后能引起兴奋 分泌偶联过程 ,其信号转导过程中有G蛋白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H3受体 垂体 AtT-20细胞 acth G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重建技术的头部增强T1WI序列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变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慧芳 陈绪珠 +4 位作者 张明宇 郑凤莲 汪晓鹏 范亦龙 丁金立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38,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基于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 Recon)技术的头部T1WI增强序列与常规T1WI增强序列对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变的成像质量。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行头部MRI增强扫描的50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均在注... 目的对比分析基于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 Recon)技术的头部T1WI增强序列与常规T1WI增强序列对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变的成像质量。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行头部MRI增强扫描的50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均在注射对比剂后行定制的T1WI(试验组)及常规T1WI(对照组)轴位扫描,其中试验组出两组图像,经DL Recon处理的图像记作A组,未经DL处理的原始图像记作B组,对照组记作C组,对比分析各组图像在灰质、白质和病灶区域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并由两位诊断医师分析图像总体质量和诊断置信度。结果试验组T1WI扫描时间(42 s)比传统T1WI扫描时间短(76 s)。A组的SNR灰质、SNR白质和SNR病灶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01);A组的CNR灰质/白质以及CNR病灶/白质均高于B组和C组(P<0.001);A组的图像总体质量评分(5 vs.3和4)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01),但是诊断置信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像时,基于DL重建技术的头部T1WI增强序列相比于常规T1WI增强序列在缩短了扫描时间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图像质量和同等的诊断置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重建 T1加权增强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董文洁 周俊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9-184,共6页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ur,PitNETs)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MRI技术作为PitNETs评估的金标准,为PitNETs的宏观评价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影像组学的不断发展为肿瘤的微观评价提供了新的可能,在PitNETs的精准...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ur,PitNETs)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MRI技术作为PitNETs评估的金标准,为PitNETs的宏观评价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影像组学的不断发展为肿瘤的微观评价提供了新的可能,在PitNETs的精准诊断、术前评估及预后预测方面都表现出良好效能。本文就近年来MRI影像组学在PitNETs方面的相关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方案的制订及肿瘤的综合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并指导未来临床实践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术前评估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性多发性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13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8
作者 杜世璇 付雨桐 +4 位作者 邵琪琪 郭文丽 郝增方 娄蕾 李月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0-496,共7页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发性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腺瘤(multiple synchronous PitNET/adenomas of distinct lineages,MSPs)的不同谱系肿瘤细胞组成部分,并进行准确的组织学分型为确定手术后的随访计划和辅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收集855例...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发性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腺瘤(multiple synchronous PitNET/adenomas of distinct lineages,MSPs)的不同谱系肿瘤细胞组成部分,并进行准确的组织学分型为确定手术后的随访计划和辅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收集855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资料,按照新版WHO标准重新分类,对13例被明确诊断为MSPs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分析PIT-1、SF-1、T-PIT、GH、PRL、TSH、LH、FSH、ACTH等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患者年龄39~68岁,中位年龄55岁,女性患者7例;男性患者6例;(2)影像学表现:肿瘤最大径1.2~3.8 cm(平均2.5 cm)。13例均为大腺瘤,影像学均无法评估MSPs与单一谱系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s,PitNETs);(3)临床表现:3例出现高泌乳素血症,均包含分泌PRL的PitNETs成分,1例为未成熟PIT-1多激素细胞瘤、1例为致密颗粒型泌乳素细胞瘤及1例嗜酸性干细胞瘤。1例患者为库欣病,包含Crooke细胞瘤成分;2例检测到ACTH升高,其中1例包含促肾上腺皮质细胞瘤成分。在无激素过量证据的2例患者中,均含有促性腺激素细胞瘤成分;(4)组合形式:两种细胞谱系组合11例(SF-1谱系与PIT-1谱系组合5例;T-PIT谱系与PIT-1谱系组合4例;零细胞瘤与PIT-1谱系1例;未明确谱系多激素细胞瘤与SF-1谱系1例);三种细胞组合2例(零细胞瘤、PIT-1谱系与T-PIT谱系);其中13例病例均为PIT-1谱系肿瘤,46.2%(6/13)为促性腺激素细胞瘤,38.5%(5/13)为泌乳素细胞瘤;(5)10例患者组合中存在高风险谱系肿瘤:3例未成熟PIT-1多激素PitNETs、1例Crooke细胞PitNETs、1例嗜酸性干细胞PitNETs、3例零细胞PitNETs及4例静默型稀疏颗粒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PitNETs;其中2例为两种高风险亚型肿瘤组合。结论本中心MSPs均为大腺瘤,其发生率虽仅为PitNETs的1.5%,但2/3病例存在高风险谱系肿瘤成分,垂体细胞谱系转录因子与腺垂体激素的使用对于区分和明确MSPs不同成分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分泌肿瘤 同时性多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PIT-1谱系肿瘤 T-PIT谱系肿瘤 SF-1谱系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人工智能技术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武佳磊 王宇博 +6 位作者 李晓凡 李燕 田旭兵 张益松 严勋 罗达 杨斌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1,218,共5页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异质性大,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不尽相同。因此,术前预测治疗相关风险、并发症等对实现个体化治疗意义重大。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影像学研究,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预测...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异质性大,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不尽相同。因此,术前预测治疗相关风险、并发症等对实现个体化治疗意义重大。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影像学研究,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预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人工智能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手术、药物、放射治疗中的相关进展,阐述了肿瘤免疫微环境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关键作用,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性,为实现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人工智能 磁共振成像 肿瘤免疫微环境 治疗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神经精神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赛男 崔思远 王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9-374,共6页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PitNET)是一类临床常见的颅内肿瘤,与神经精神障碍之间存在密切联系,PitNET患者常表现出抑郁、焦虑、认知功能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激素分泌紊乱有关。经蝶窦手术切除...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tary neuroendocrine tumor,PitNET)是一类临床常见的颅内肿瘤,与神经精神障碍之间存在密切联系,PitNET患者常表现出抑郁、焦虑、认知功能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激素分泌紊乱有关。经蝶窦手术切除是PitNET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的神经精神障碍;然而,用于治疗泌乳素(prolactin,PRL)瘤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腺瘤的多巴胺激动剂(dopamine agonists,DAs)可能引起或加重其神经精神症状;放射治疗则根据不同的放射剂量和辐射区域产生不同的结果。临床医生应注重筛查Pit‐NET患者并发神经精神障碍并给予及时干预,如因DAs治疗引起相关症状可根据具体情况以减量/停药并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精神障碍 认知障碍 抑郁症 多巴胺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ACTH瘤病理评估研究进展
11
作者 计铭钰 杨宇宏 孙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2-737,共6页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垂体腺瘤(垂体ACTH瘤)因过度分泌ACTH刺激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而引起高皮质醇血症,也称作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CD),是内源性高皮质醇血症最常见的原因。垂体ACTH瘤可导... 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垂体腺瘤(垂体ACTH瘤)因过度分泌ACTH刺激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而引起高皮质醇血症,也称作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CD),是内源性高皮质醇血症最常见的原因。垂体ACTH瘤可导致电解质紊乱,糖、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候群,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及系统。经蝶窦神经内镜手术是垂体ACTH瘤的一线治疗方法,可以得到较高的缓解率,但术后复发和持续状态仍然是垂体ACTH瘤治疗的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垂体ACTH瘤病理评估在确定病变性质、预测其预后及药物治疗选择方面均有重要的价值。文章就垂体ACTH瘤病理评估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新的免疫组化标志物和镜下特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acth 库欣病 病理 免疫组化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垂体神经内分泌瘤血供
12
作者 吴莉莉 孙陈 +3 位作者 何天洪 吴树剑 范莉芳 陈基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06-412,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在术前预测垂体神经内分泌瘤血供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23年4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弋矶山医院136例经病理确诊的垂体神经内分泌瘤(直径>10 mm)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在术前预测垂体神经内分泌瘤血供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23年4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弋矶山医院136例经病理确诊的垂体神经内分泌瘤(直径>10 mm)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根据术中所见将其分为血供丰富组50例和血供一般组86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将所有患者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组96例和验证组4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LR)、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三种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并绘制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净收益。结果:临床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0.82;T1WI、T2WI、T1WI增强及联合序列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组中AUC分别为0.80、0.84、0.82、0.84,在验证组中分别为0.82、0.80、0.85、0.83;LR、RF、SVM模型在训练组中的AUC分别为0.85、0.87、0.84,验证组中分别为0.85、0.85、0.83。影像组学各模型均优于临床模型的诊断效能。DCA显示联合序列模型、LR及SVM模型均获得较好的临床净收益,LR模型最优。结论:MRI影像组学的机器学习各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优于临床医生肉眼观察MRI图像的判断,且具有较好的临床净收益,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有效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神经内分泌 血供 机器学习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内分泌干扰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曼淇 刘璟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4,共13页
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ester flame retardants,OPFRs)是传统溴化阻燃剂的主要替代品,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OPFRs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甲状腺/肾上腺三大内分泌轴的生理功能... 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ester flame retardants,OPFRs)是传统溴化阻燃剂的主要替代品,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OPFRs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甲状腺/肾上腺三大内分泌轴的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现有环境流行病学调查与毒理学研究,系统性总结了OPFRs对下丘脑-垂体轴、性激素、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及毒性机制。最后,本文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 下丘脑 分泌干扰效应 垂体 类固醇激素 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脑室异位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
14
作者 蒙印迎 李仲圣 +3 位作者 梁艳 严达 谢锦兰 卢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3-943,共1页
患者男,27岁,体检发现颅内占位1天;平素体健,无头晕、头痛等不适。神经系统专科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卵泡刺激素1.02mIU/ml,睾酮2.62nmol/L。头颅平扫CT:右侧侧脑室体部20mm×30mm×15mm等或稍高混杂密度肿块,CT值30~5... 患者男,27岁,体检发现颅内占位1天;平素体健,无头晕、头痛等不适。神经系统专科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卵泡刺激素1.02mIU/ml,睾酮2.62nmol/L。头颅平扫CT:右侧侧脑室体部20mm×30mm×15mm等或稍高混杂密度肿块,CT值30~50HU。头颅MRI:右侧侧脑室体部32mm×19mm×12mm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低混杂信号(图1A)、T2WI呈以中等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图1B),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ion inverse recovery,FLAIR)序列图示病灶中间大部呈低信号、边缘见小片稍高信号(图1C);囊性部分呈水样信号;肿块周围脑实质无明显水肿,与透明隔分界清楚;增强后病灶前端见小片中等强化灶,余部无或仅轻度强化,囊变部分未见强化(图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 垂体 侧脑室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中的作用 被引量:95
15
作者 王凡 张正红 +1 位作者 肖开转 王正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5-710,共6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发生在妇女育龄时期的生殖性内分泌疾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病理生理学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主要临床特征为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等,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密切相关。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在哺乳动物各种...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发生在妇女育龄时期的生殖性内分泌疾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其病理生理学机制至今尚未明确;主要临床特征为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等,与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密切相关。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在哺乳动物各种生命活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内分泌系统功能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也存在异常,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脉冲频率异常、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率升高、肾上腺源与卵巢源的雄激素过分泌等。同时,胰岛素和瘦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功能紊乱也起一定作用。本文系统分析和总结了HPA和HPO轴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分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ACTH腺瘤的放射治疗(附144例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永禄 张雪君 +2 位作者 常力方 杨天恩 魏国仓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19,共4页
1975~1990年共收治144例垂体ACTH腺癌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而采用了垂体单纯化疗或肾上腺及垂体瘤术后加垂体放疗。照射使用60钴远距离治疗机或直线加速器,总有效率为81.9%。其中单纯垂体放疗与肾上腺及垂体瘤术后加垂体... 1975~1990年共收治144例垂体ACTH腺癌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而采用了垂体单纯化疗或肾上腺及垂体瘤术后加垂体放疗。照射使用60钴远距离治疗机或直线加速器,总有效率为81.9%。其中单纯垂体放疗与肾上腺及垂体瘤术后加垂体放疗二组间疗效并无明显差异。讨论了垂体ACTH腺癌的治疗,垂体放疗的最佳剂量,放射性损伤以及该病的放射外科治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acth腺瘤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瘤临床特点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范晓静 臧丽 +11 位作者 金楠 杜锦 王琳 谷伟军 陈康 杨国庆 郭清华 王先令 吕朝晖 巴建明 窦京涛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1-596,共6页
目的比较分析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比较解放军总医院2006年2月-2016年10月与上海华山医院2006年4月-2013年4月分别收治的26例和20例TSH分泌瘤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结... 目的比较分析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比较解放军总医院2006年2月-2016年10月与上海华山医院2006年4月-2013年4月分别收治的26例和20例TSH分泌瘤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结果。结果解放军总医院患者中女性略多于华山医院[57.7%(15/26)vs.45.0%(9/20)],两组诊断时年龄相当[39.5±14.1(18~67)岁vs.40.0±14.5(17~74)岁]。患者就诊的首要原因均为甲状腺毒症[73.1%(19/26)vs.55.0%(11/20)],轻中度甲状腺肿是最常见体征。解放军总医院和华山医院患者血清TSH水平分别为5.06(2.97~6.27)m U/L和6.16(3.76-10.91)m U/L,TSH水平正常者以解放军总医院多见[57.7%(15/26)vs.40.0%(8/20)],华山医院则以TSH水平升高者多见。解放军总医院患者中微腺瘤相对多见[34.6%(9/26)vs.20.0%(4/20)],华山医院则以巨大腺瘤多见[20.0%(4/20)vs.7.7%(2/26)];两组微腺瘤均多见于女性,分别为66.7%(6/9)和75.0%(3/4),巨大腺瘤则均为男性。大腺瘤常常向周围组织和结构侵袭。两组患者奥曲肽抑制试验中24h时TSH抑制率范围相当,分别为37.4%~91.8%和46.5%~94.1%。两组所有经病理证实的患者中混合瘤少见。解放军总医院8例行免疫组化检查者中3例TSH阴性,12例行奥曲肽扫描者中2例阴性。结论两家医院TSH分泌瘤患者临床上既有共性,也存在明显差异。总体上,国内TSH分泌瘤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诊断时年龄明显小于国外资料;微腺瘤多见于女性,巨大腺瘤男性多见;血清TSH水平可正常,免疫组化TSH染色和奥曲肽扫描可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垂体肿瘤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瘤5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8
18
作者 吕朝晖 窦京涛 +2 位作者 巴建明 母义明 陆菊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瘤所致中枢性甲亢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2~2006年在解放军总医院确诊和治疗的5例垂体TSH分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总结。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9.8(26~... 目的探讨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瘤所致中枢性甲亢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2~2006年在解放军总医院确诊和治疗的5例垂体TSH分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总结。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39.8(26~51)岁,平均病程为5.84(0.6~16)年。结果5例垂体TSH分泌瘤占解放军总医院同期诊断的垂体腺瘤的0.33%(5/1500)。所有患者均伴有甲状腺毒症,其中4例为首发症状,1例为视物模糊,所有患者均没有视野缺损。确诊之前误诊为原发性甲亢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者3例,治疗6~16年,其中1例曾2次行甲状腺手术治疗。5例患者均有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同时不伴TSH抑制(3.94~54.7mU/L);3例患者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TSH试验,2例无反应、1例呈过强反应。鞍区MRI检查4例为大腺瘤(直径1.5~3.6cm),1例为微腺瘤。4例大腺瘤患者均行经口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垂体腺瘤,3例术后联合垂体放射治疗。术后1~2周复查血清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正常,随访3~32个月甲状腺功能仍正常。结论甲状腺毒症患者血清TSH水平不被抑制时应警惕垂体TSH分泌瘤的存在,鞍区影像学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垂体TSH分泌瘤经口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联合垂体放射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中枢性甲亢 甲状腺毒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垂体腺瘤体外培养和激素分泌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杰 史继新 +1 位作者 王汉东 印红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 :研究垂体生长激素 (GH)腺瘤和垂体催乳素 (PRL)腺瘤体外细胞培养及激素分泌特点。 方法 :11例垂体GH腺瘤和 15例垂体PRL腺瘤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 ,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和生长特点 ,检测肿瘤细胞基础激素分泌量随培养时间的变化... 目的 :研究垂体生长激素 (GH)腺瘤和垂体催乳素 (PRL)腺瘤体外细胞培养及激素分泌特点。 方法 :11例垂体GH腺瘤和 15例垂体PRL腺瘤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 ,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和生长特点 ,检测肿瘤细胞基础激素分泌量随培养时间的变化。 结果 :11例垂体GH腺瘤细胞培养成功 10例 ,15例垂体PRL腺瘤细胞培养成功12例 ;贴壁后的细胞被拉长 ,呈椭圆形、梭形或多边形 ,团状或片状生长 ;培养基中GH和RPL分泌量在一周内均维持较高水平。 结论 :按本研究条件培养的垂体腺瘤细胞有良好的分泌功能 ,可进行药物干预实验研究 ,对研究垂体腺瘤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 细胞培养 激素分泌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大鼠下丘脑及垂体ACTH样和β-内啡肽样免疫阳性细胞的相关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辛赣海 张启兴 +2 位作者 廖顺顺 童竞亚 严宜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9-374,共6页
取正常Wistar大鼠,雌雄兼用。老龄鼠(20个月)和壮龄鼠(8个月)各10只.用福氏痢疾杆菌及福氏完全佐剂免疫动物,免疫成熟后处死取材。石蜡切片,ABC法染色,DAB显色.光镜下观察下丘脑及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免... 取正常Wistar大鼠,雌雄兼用。老龄鼠(20个月)和壮龄鼠(8个月)各10只.用福氏痢疾杆菌及福氏完全佐剂免疫动物,免疫成熟后处死取材。石蜡切片,ABC法染色,DAB显色.光镜下观察下丘脑及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免疫反应(ACTH-ir)和β-内啡肽样免疫反应(β-END-ir)阳性细胞的形态、分布和计数。图像分析仪测其灰度值。结果:多数鼠第三脑室室周层出现许多β-END-ir强阳性细胞.弓状核ACTH-ir阳性细胞以及β-END-ir阳性细胞数量在被免疫的老、壮龄鼠之间无明显差异.弓状核ACTH-ir阳性细胞灰度,免疫组老龄鼠低于同组壮龄鼠;而β-END-ir阳性细胞灰度则反之。垂体前叶的ACTH-ir阳性细胞灰度,免疫组老龄鼠高于同组壮龄鼠;βEND-ir阳性细胞灰度,免疫组老、壮龄鼠间无明显差异。表明免疫组老龄鼠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间的调节发生紊乱、与正常组比较,除免疫组老龄鼠弓状核ACTH-ir阳性细胞灰度显著低于正常老龄鼠外,其余各组灰度值皆高于或接近于相应正常组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垂体 acth Β-内啡肽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