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和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基因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腹侧中脑表达显著下调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宇 周仁华 +5 位作者 曾水林 徐建红 曲海英 沈骏 李晶 刘袁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和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基因在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腹侧中脑的表达变化。方法:(1)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D模型组、成年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腹侧中脑TH、Pitx3/TH和Nurr1/TH阳性细胞并计数;... 目的:探讨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和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基因在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腹侧中脑的表达变化。方法:(1)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D模型组、成年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腹侧中脑TH、Pitx3/TH和Nurr1/TH阳性细胞并计数;(2)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itx3和Nurr1基因在PD模型组、成年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腹侧中脑转录和翻译水平的变化。结果:(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PD大鼠模型组腹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2)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PD大鼠模型组腹侧中脑左侧Pitx3和Nurr1表达显著下调,其中Pitx3表达下调更明显。结论:Pitx3和Nurr1基因的持续表达与腹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生存维持密切相关,为探索PD的病因诊断及基因治疗提供可能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 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 帕金森病 腹侧中脑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基因在大鼠脊髓发育和生存维持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2
作者 姜宇 曾水林 +3 位作者 姜平舟 朱建宝 闵晓云 刘袁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探讨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基因在SD大鼠脊髓不同年龄阶段的表达变化以及细胞定位。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年龄组大鼠脊髓中Pitx3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itx3在脊髓... 目的:探讨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基因在SD大鼠脊髓不同年龄阶段的表达变化以及细胞定位。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年龄组大鼠脊髓中Pitx3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itx3在脊髓中的细胞定位。结果:(1)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Pitx3基因在各年龄组脊髓各段均有表达;大鼠脊髓发育过程中Pitx3 mRNA及其蛋白水平出生前逐渐升高,在出生后(P0 d)达高锋,以后维持在一定的生理水平,且出生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表达呈下调趋势;(2)免疫荧光双标证实Pitx3蛋白在P0 d大鼠脊髓主要定位于脊髓灰质,与神经元的标记物NeuN存在共定位;免疫组化检测显示Pitx3蛋白集中分布于各年龄组脊髓灰质腹角运动神经元胞质中,少量分布于背角和侧角神经元胞质中。结论:在大鼠脊髓发育和生存维持过程中,Pitx3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呈现明显的时相变化;提示Pitx3基因的表达在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的发育和生存维持中可能发挥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 脊髓 腹角运动神经元 发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及其主要成分对小鼠子宫内膜同源盒基因10 mRNA、白血病抑制因子和整合素ανβ3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石玥 刘雁峰 +5 位作者 穆国华 王铁枫 姜晶 何波琳 乔婷 王佳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4期3767-3772,共6页
目的:探索骨碎补及其主要成分对胚泡着床障碍模型小鼠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I(补佳乐组)、西药组II(阿司匹林组)、骨碎补组、骨碎补总黄酮组、骨碎补柚皮苷组,以GnRHa+HMG+HCG方法造模,干预后检... 目的:探索骨碎补及其主要成分对胚泡着床障碍模型小鼠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I(补佳乐组)、西药组II(阿司匹林组)、骨碎补组、骨碎补总黄酮组、骨碎补柚皮苷组,以GnRHa+HMG+HCG方法造模,干预后检测各组相关指标的表达量。结果:骨碎补组及总黄酮组小鼠子宫内膜同源盒基因10(HOXA-10)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骨碎补组、总黄酮组及柚皮苷组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明显增加(P<0.05);骨碎补组整合素ανβ3表达明显增加(P<0.05),总黄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积分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骨碎补可能通过调节胚泡着床期子宫内膜HOXA 10、LIF、整合素ανβ3的表达,有利于胚泡对子宫内膜的黏附,从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总黄酮作为骨碎补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亦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总黄酮 柚皮苷 子宫内膜容受性 同源基因A10 白血病抑制因子 整合素ΑΝΒ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Pitx3和Nurr1在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终末分化中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宇 曾水林 +3 位作者 李涛 李凤飞 杨鎏 刘袁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4-610,共7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和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终末分化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体外培养的中脑源性神经干细胞(mNSCs)诱导分化后和大鼠胚胎发育至出生腹侧中脑Pitx3...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和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终末分化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体外培养的中脑源性神经干细胞(mNSCs)诱导分化后和大鼠胚胎发育至出生腹侧中脑Pitx3、Nurr1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结果:(1)体外培养的mNSCs诱导分化48 h的Map-2阳性细胞不表达Pitx3、Nurr1和TH;分化7 d的TH阳性细胞均表达转录因子Pitx3和Nurr1;(2)在大鼠腹侧中脑黑质(SN)、腹侧被盖区(VTA)和中缝背核(DRN)可见大量TH与Pitx3(或Nurr1)共表达的神经元;(3)Pitx3和Nurr1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E16.5、P0大鼠SN、VTA和DRN区,其中Pitx3阳性细胞还少量分布于腹侧中脑非DA能神经元区域,Nurr1阳性细胞在腹侧中脑分布范围较Pitx3更广泛。结论:转录因子Pitx3、Nurr1在中脑DA能神经元的终末分化和生存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 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 多巴胺能神经元 酪氨酸羟化酶 发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中脑源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姜宇 曾水林 +4 位作者 鲁佑瑜 李涛 朱建宝 刘钟 姜连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7-542,共6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中脑源神经干细胞(mNSCs)增殖、分化能力和表达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和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的影响。方法:取E14.5d大鼠中脑组织体外培养原代mNSCs,增殖...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中脑源神经干细胞(mNSCs)增殖、分化能力和表达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和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的影响。方法:取E14.5d大鼠中脑组织体外培养原代mNSCs,增殖培养传三代后进行分化实验;使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培养分化的mNSCs表达Pitx3、Nurr1和TH蛋白。结果:在GDNF作用下,体外培养的mNSCs克隆球直径增大,数量增多;分化的神经元中Pitx3、Nurr1和TH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GDNF有促进mNSCs增殖和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 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 酪氨酸羟化酶 多巴胺能神经元 中脑源神经干细胞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WUSCHEL-related homeobox (WOX) 家族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高丽 孙祎敏 +4 位作者 邵铁梅 孔卫娜 崔润丽 卢楠 仵陶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2,共6页
WUSCHEL相关的同源异型盒(WUSCHEL-related homeobox,WOX)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发育的众多阶段(茎和根顶端分生区的建成、侧生器官的发育、花器官的形成和胚的发育),尤其是在细胞增殖和分化较为旺盛的区域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即促进细胞... WUSCHEL相关的同源异型盒(WUSCHEL-related homeobox,WOX)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发育的众多阶段(茎和根顶端分生区的建成、侧生器官的发育、花器官的形成和胚的发育),尤其是在细胞增殖和分化较为旺盛的区域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即促进细胞的增殖或抑制细胞的分化。就WOX同源异型盒转录因子家族的系统进化分析、WOX家族成员的分子特征、WOX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本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异型转录因子 WOX家族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VEGF-C、VEGF-D、VEGFR-3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常超 王平 +2 位作者 李琳 杨慧 张利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77-1084,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及其受体3(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规律、与微淋巴管密度(MLVD)、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及其在NSCLC发生发展、预后中的意义。方法:以40例经病理确诊的NSCLC组织为实验组,以11例肺良...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及其受体3(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规律、与微淋巴管密度(MLVD)、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及其在NSCLC发生发展、预后中的意义。方法:以40例经病理确诊的NSCLC组织为实验组,以11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上述组织中VEGF-C、VEGF-D、VEGFR-3、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同源异型盒转录因子(Prox-1)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并计数微淋巴管密度。结果:①NSCLC组织中VEGF-C、VEGF-D及VEGFR-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77.50%(31/40例)、67.50%(27/40例)、62.50%(25/40例),明显高于肿瘤周边组织(距肿瘤边缘100μm区域内)及肺良性病变组织(P<0.01)。②VEGF-C与VEGFR-3(r=0.409,P=0.005)、VEGF-D与VEGFR-3蛋白表达(r=0.492,P=0.000)均存在相关性;而VEGF-C与VEGF-D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0.256,P=0.093)。③VEGF-C、VEGF-D及VEGFR-3蛋白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但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P<0.05)、PTNM分期(P<0.05)显著相关。④NSCLC肿瘤中心组织中LYVE-1及Prox-1标记的MLVD分别为4.22±1.25、1.99±1.49,明显低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00),而NSCLC肿瘤周边部位的MLVD显著高于肿瘤中心部位及肺良性病变组织(P=0.000)。VEGF-C、VEGF-D、VEGFR-3表达阳性的组织中,MLVD显著高于阴性组织(P<0.05)。MLVD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P=0.000)、PTNM分期(P=0.000)显著相关。结论: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VEGF-D及其受体VEGFR-3蛋白在NSCLC中表达显著增高,并且通过VEGF-C、VEGF-D/VEGFR-3信号通路诱导淋巴管内皮细胞新生和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生长;VEGF-C、VEGF-D及其受体VEGFR-3可能成为检测NSCLC淋巴转移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分子指标;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LYVE-1、Prox-1可以较严格地区分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相对精确地评价肿瘤的脉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 同源异型转录因子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NF促进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脑内移植的中脑源神经干细胞表达Pitx3、Nurr1和TH 被引量:2
8
作者 姜宇 曾水林 +4 位作者 鲁佑瑜 朱建宝 李涛 李凤飞 徐春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7,共6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作用下,中脑源神经干细胞(mNSCs)在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纹状体移植区表达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变化。方法:mNSCs单独移植组、mNSCs+G...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作用下,中脑源神经干细胞(mNSCs)在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纹状体移植区表达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变化。方法:mNSCs单独移植组、mNSCs+GDNF移植组和生理盐水假手术组的PD大鼠模型,移植4周和8周后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移植区Pitx3、Nurr1和TH的表达。结果:(1)mNSCs单独移植组和mNSCs联合GDNF移植治疗组在移植后4周、8周移植区均有Pitx3,Nurr1和TH表达,mNSCs单独移植组较少表达Pitx3,Nurr1;(2)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联合移植组移植区Pitx3、Nurr1和TH表达量高于单独移植组,其中联合移植组4周表达量最高(P<0.05)。结论:GDNF有促进PD大鼠模型脑内移植的mNSCs表达Pitx3、Nurr1和TH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垂体同源家族因子 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 酪氨酸羟化酶 中脑源神经干细胞 帕金森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超排卵对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HOXA10、整合素αvβ3和LI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磊 刘杰 +5 位作者 张英 王芳 李长雷 付艾妮 游俊 朱书秀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566-571,共6页
目的:观察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同源盒基因A10(HOXA10)、整合素αv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表达,探讨控制性超排卵(COH)对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昆明纯种性成熟小鼠经COH模型制备、胚泡移植后,随机分为自然囊胚+自然假孕组... 目的:观察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同源盒基因A10(HOXA10)、整合素αvβ3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表达,探讨控制性超排卵(COH)对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昆明纯种性成熟小鼠经COH模型制备、胚泡移植后,随机分为自然囊胚+自然假孕组、COH囊胚+自然假孕组、自然囊胚+COH假孕组、COH囊胚+COH假孕组。取受孕第6天小鼠,观察各组妊娠率及平均着床位点数,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受孕第5天小鼠子宫内膜HOXA10、整合素αvβ3和LIF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COH假孕鼠接受囊胚移植后妊娠率、平均着床位点数较自然假孕鼠低;子宫内膜HOXA10、整合素αvβ3和LIF表达显著性低于自然假孕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排卵药物能下调种植窗期子宫内膜HOXA10、αvβ3和LIF的表达,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导致临床妊娠率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超排卵 子宫内膜容受性 同源基因A10 整合素ΑVΒ3 白血病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单核苷酸对RIN-m5f细胞中胰岛素分泌及PDX-1和FoxO1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盛飞凤 任贤 +7 位作者 戴幸平 徐潇静 董敏 裴奇 屈健 周智广 周宏灏 刘昭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8-963,共6页
目的:在细胞水平研究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作用及其对与胰岛素分泌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pancreatic and duodenalhomeobox-1,PDX-1)和分叉头框家族转录因子1(forkhead... 目的:在细胞水平研究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作用及其对与胰岛素分泌相关的重要转录因子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pancreatic and duodenalhomeobox-1,PDX-1)和分叉头框家族转录因子1(forkhead box-containing protein O-1,FoxO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胰岛素ELISA试剂盒检测RIN-m5f细胞胰岛素分泌水平。用Real-time PCR检测RIN-m5f细胞PDX-1和FoxO1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印迹检测RIN-m5f细胞PDX-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用瑞格列奈10 nmol/L+NMN 100μmol/L处理RIN-m5f细胞48 h,与空白对照及DMSO对照组相比,胰岛素分泌量均显著增高(P<0.05);与NMN 50μmol/L组比较,胰岛素分泌量的增高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0和100μmol/L的NMN作用RIN-m5f细胞36 h,PDX-1的mRNA表达量均上调(依次为P<0.05,P<0.01,P<0.001)。100μmol/L剂量组与10μmol/L和50μmol/L剂量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50,100和200μmol/L的NMN作用RIN-m5f细胞36或48 h,PDX-1的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N可以调控RIN-m5f细胞中胰岛素的分泌及PDX-1的mRNA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单核苷酸 胰十二指肠同源基因 分叉头框家族转录因子1 RIN-m5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补助育改良方对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石玥 刘雁峰 +3 位作者 穆国华 武颖 辛明蔚 何军琴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514-2518,共5页
目的:观察二补助育改良方对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东直门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及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多中心收集的因反复IVF-ET失败而就医患者资料,二补助育改良方药物... 目的:观察二补助育改良方对反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东直门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及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多中心收集的因反复IVF-ET失败而就医患者资料,二补助育改良方药物干预3个月后,与未用药干预组比较,采集2组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活体检查,从分子生物学层面进行研究观察,以q PCR研究同源盒基因(HOX)A10 mRNA表达,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整合素αⅤβ3等指标,同时记录妊娠结局。结果:在HOXA mRNA表达中,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IF、整合素αⅤβ3的表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补助育改良方可以改善反复IVF-ET失败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HOXA 10mRNA、LIF、整合素αⅤβ3的表达。二补助育改良方的药效值得肯定,可以改善反复IVF-ET失败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补助育汤 二补助育改良方 子宫内膜容受性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活体检查 同源基因A10 白血病抑制因子 整合素αⅤβ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