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立体定向垂体切除术及生物学特征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益华 漆松涛 +6 位作者 潘军 王毛毛 袁智锐 王克万 公方和 刘承勇 张嘉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3-455,i0016,共4页
目的通过立体定向方法切除大鼠垂体并与传统咽旁入路显微手术做比较,观察术后大鼠生物学特征的变化。方法利用垂体切除仪行立体定向大鼠垂体切除,观察手术及术后生存情况并与显微手术组做比较,测定垂体切除后每天的体重、进食量、饮水... 目的通过立体定向方法切除大鼠垂体并与传统咽旁入路显微手术做比较,观察术后大鼠生物学特征的变化。方法利用垂体切除仪行立体定向大鼠垂体切除,观察手术及术后生存情况并与显微手术组做比较,测定垂体切除后每天的体重、进食量、饮水量、尿量及尿比重。结果垂体切除术后1个月立体定向组存活要优于显微手术组(86.7%和71.7%,P<0.05),动物死亡主要发生在术后2周内。立体定向组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均少于显微手术组(P<0.01),但垂体全切除率略低(P<0.05)。术后动物体重和进食量均有下降,术后6 d体重下降最多达14%。立体定向组术后每天饮水量和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饮水量为73.9 mL和30.9 mL,P<0.01;尿量为59.7 mL儿和14.7 mL,P<0.01);尿比重明显低于对照组(1.015和1.036,P<0.01)。结论立体定向法易于显微手术,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立体定向方法建立大鼠去垂体模型,垂体切除改变了大鼠的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切除 立体定向 生物学特征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tar大鼠垂体切除后不同时段对下丘脑视上核ADH神经元的影响
2
作者 王益华 漆松涛 +3 位作者 张嘉林 袁智锐 公方和 刘承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93-1796,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垂体切除后不同时段对下丘脑视上核ADH神经元的影响及尿崩情况。方法:利用垂体切除仪行立体定向大鼠垂体切除,术后监测每天的饮水量、尿量及尿比重,通过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和测定术后不同时段视上核ADH神经元的存活情况。结... 目的:观察大鼠垂体切除后不同时段对下丘脑视上核ADH神经元的影响及尿崩情况。方法:利用垂体切除仪行立体定向大鼠垂体切除,术后监测每天的饮水量、尿量及尿比重,通过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和测定术后不同时段视上核ADH神经元的存活情况。结果:术后平均每天饮水量、尿量实验组为73.9mL和59.7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9mL和14.7mL,P<0.01;而尿比重实验组1.015低于对照组1.036,P<0.01。术后3d神经元略有减少,约为对照组的94%(P>0.05),但胞体增大、染色增强;10d后神经元存活72%(P<0.01);20d、30d后仅为31%和29%,均明显小于10d组(P<0.01)。20d后正中隆起处ADH阳性纤维明显增多。结论:垂体切除后动物出现了明显的3相性中枢性尿崩症,下丘脑视上核ADH神经元出现了明显的逆行性退变和功能代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切除 尿崩症 神经性 血管升压素类 视上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垂体移植实验研究——1.兔垂体切除动物模型
3
作者 史继新 刘承基 +3 位作者 王袆芳 陈海薇 刘文侠 周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89年第3期60-62,共3页
实验动物脑垂体切除术,是进行垂体移植研究及动物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文献中对兔垂体切除方法虽有较多叙述,但多采用Firor氏经眼眶入路吸除垂体的方法。该法有一定盲目性,容易残留垂体组织,并发症较多。我们于1988年4月~1988年7月... 实验动物脑垂体切除术,是进行垂体移植研究及动物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文献中对兔垂体切除方法虽有较多叙述,但多采用Firor氏经眼眶入路吸除垂体的方法。该法有一定盲目性,容易残留垂体组织,并发症较多。我们于1988年4月~1988年7月采用咽旁入路应用显微技术,对50只成年兔进行了脑垂体切除术,发现此方法垂体切除完全,安全可靠,较为简便易行。资料成年新西兰及青紫蓝兔50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切除 垂体移植 动物模型 垂体组织 垂体 成年兔 动物生理学 青紫蓝兔 鞍底 切除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蝶入路鞍区占位切除术治疗伴高泌乳素血症无功能垂体腺瘤的疗效 被引量:4
4
作者 黄瑾翔 孙伟 +6 位作者 闾倩 蔡铮 王鹏 洪新杰 胡国汉 孙亮亮 丁学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84-1090,共7页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鞍区占位切除术治疗伴高泌乳素血症无功能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经鼻蝶入路鞍区占位切除术治疗、泌乳素水平>25 ng/mL但<200 ng/mL的无功能垂体腺瘤患...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鞍区占位切除术治疗伴高泌乳素血症无功能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经鼻蝶入路鞍区占位切除术治疗、泌乳素水平>25 ng/mL但<200 ng/mL的无功能垂体腺瘤患者8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术后高泌乳素血症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高泌乳素血症缓解的预测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男21例,女59例,术前泌乳素水平为51.11(25.20~136.52)ng/mL,肿瘤体积为3.99(0.23~37.11)cm3,头痛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37.5%,30/80)。男女患者首发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女性患者中以性腺功能障碍起病者占比高于男性[28.8%(17/59)vs 9.5%(2/21)];男性患者在就诊时更容易出现2条及以上垂体激素功能轴功能减退(47.6%,10/21),与女性患者(15.3%,9/5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80例患者均接受经鼻蝶入路鞍区占位切除术治疗,完全及近完全切除占88.8%(71/80)。65例(81.2%)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高泌乳素血症缓解,术后3个月泌乳素水平为13.44(1.74~24.19)ng/mL;未缓解患者15例,术后3个月泌乳素水平为32.69(25.20~115.23)ng/mL。高泌乳素血症缓解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第1天泌乳素水平与未缓解组相比均较低[术前:45.47(25.20~136.52)ng/mL vs 64.82(33.17~130.88)ng/mL,P=0.003;术后第1天:13.12(0.60~36.35)ng/mL vs 40.06(26.25~118.01)ng/mL,P<0.01],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体积、手术方式、肿瘤切除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第1天泌乳素水平≤25 ng/mL是无功能垂体腺瘤患者术后3个月高泌乳素血症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OR=13.500,95%CI 3.623~50.298,P<0.01)。术后患者视力视野改善率为87.9%(29/33),头痛症状改善率为93.9%(31/33),17例术前存在月经紊乱的女性患者中14例(82.4%)术后恢复正常月经周期。结论经鼻蝶入路鞍区占位切除术是伴高泌乳素血症的无功能垂体腺瘤患者的可靠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高泌乳素血症 垂体切除 治疗结果 性腺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经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唐帅 薛杨 +6 位作者 张良燕 梁蒙 邓侃 张砡 易杰 张秀华 黄宇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行对经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择期垂体瘤切除术患者124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62)和对照组(C组,n=62)。两组患者均以...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行对经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择期垂体瘤切除术患者124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62)和对照组(C组,n=62)。两组患者均以丙泊酚、芬太尼、罗库溴铵、地塞米松和昂丹司琼静脉诱导,七氟醚、氧气和氧化亚氮吸入维持,D组术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C组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记录苏醒期躁动、呛咳以及术后24h内咽痛及声音嘶哑的发生情况。结果共119例最终纳入分析,其中D组57例,C组62例。D组拔管时间[(29.7±11.5)min vs(22.2±8.5)min]和PACU停留时间[(41.5±11.8)min vs(35.3±10.0)min]明显长于C组(P<0.05)。两组苏醒期躁动(26.3%vs 32.3%)、呛咳(49.1%vs 53.2%)及术后24h内咽痛(14.0%vs 24.2%)和声音嘶哑(10.5%vs 19.4%)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提高经鼻中隔-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对气管导管的耐受,不影响术后躁动、呛咳、咽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切除 苏醒期躁动 右美托咪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口咽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桂兰 喻军华 +3 位作者 高作良 严颖 柯晓燕 胡翠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口咽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62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组。对照组31例,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氧驱动雾化吸入。于术后6h对两组患者口咽干燥和咽喉... 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口咽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62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组。对照组31例,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氧驱动雾化吸入。于术后6h对两组患者口咽干燥和咽喉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口咽干燥、咽喉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术后氧驱动雾化吸入有利于提高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口咽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碟垂体切除 氧驱动雾化吸入 口咽干燥 咽喉疼痛 口咽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合适剂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鹏 吴永伟 刘启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2-802,共1页
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的阿片受体激动药,关于瑞芬太尼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应采用何种剂量维持麻醉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观察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三种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合适的... 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的阿片受体激动药,关于瑞芬太尼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应采用何种剂量维持麻醉尚不清楚。本研究拟通过观察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三种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合适的维持剂量,以期为该类手术的麻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切除 瑞芬太尼 合适剂量 临床观察 鼻蝶 阿片受体激动药 血流动力学变化 临床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体位摆放的选择 被引量:6
8
作者 蔡铭 林中啸 +2 位作者 张一平 盛汉松 张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508-2510,共3页
垂体解剖位置位于颅底中部的鞍区垂体窝内,垂体窝底面称为鞍底,是由很薄的骨质构成.它使得垂体窝与其下面的蝶窦分隔。正因为其解剖位置的便捷,经蝶窦入路行显微及内镜手术治疗垂体瘤较常规开颅手术有更加微创、术后恢复快、手术并... 垂体解剖位置位于颅底中部的鞍区垂体窝内,垂体窝底面称为鞍底,是由很薄的骨质构成.它使得垂体窝与其下面的蝶窦分隔。正因为其解剖位置的便捷,经蝶窦入路行显微及内镜手术治疗垂体瘤较常规开颅手术有更加微创、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更少等优点。并成为现在切除垂体瘤的主要手术人路。并且,目前很多专家利用此人路行海绵窦区、斜坡区、鞍结节区等鞍旁结构的扩大手术。本文主要针对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的体位摆放做相关的介绍供临床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切除 经鼻蝶窦入路 体位摆放 常规开颅手术 解剖位置 经蝶窦入路 手术并发症 切除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单侧鼻内切口及鞍底修复的改良 被引量:7
9
作者 耿军 陈明振 +2 位作者 黄正松 吴新建 陈晓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蝶垂体腺瘤手术有关切口、鞍底修复等改良方法的优越性。方法 对 71例经蝶垂体腺瘤 (包括微腺瘤 10例 ,鞍内大腺瘤 2 6例 ,向鞍上扩展的大腺瘤 19例 ,侵及海绵窦并向鞍上扩展的大腺瘤 11例 ,复发性垂体腺瘤 5例 )手术采用... 目的 探讨经蝶垂体腺瘤手术有关切口、鞍底修复等改良方法的优越性。方法 对 71例经蝶垂体腺瘤 (包括微腺瘤 10例 ,鞍内大腺瘤 2 6例 ,向鞍上扩展的大腺瘤 19例 ,侵及海绵窦并向鞍上扩展的大腺瘤 11例 ,复发性垂体腺瘤 5例 )手术采用单侧鼻内粘膜切口 ,49例肿瘤残腔及鞍底修复皆简化为仅用Tachocomb粘贴 ,骨性鼻中隔回复两侧粘膜之间原位。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除 5 6例 ,次全切除 15例。视力下降者术后视力皆在短期内获得明显改善 ,无 1例并发脑膜炎、鼻中隔穿孔。 49例鞍底修复采用Tachocomb者 ,无 1例发生术后脑脊液漏。术后随访 2个月至 4年 ,5例肿瘤复发再次手术 ,66例生活自理 ,40例恢复原工作。结论 这些手术方法的改良简化并方便了手术 ,减少了损伤 ,防止了术后脑脊液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手术切口 鞍底修复 经蝶垂体腺瘤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鞍膈形态与肿瘤残余及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建民 周凯 +2 位作者 罗坤 张伟 张庭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353-358,共6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鞍膈下降形态与肿瘤残余、尿崩症及术中脑脊液漏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科80例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肿瘤切除后鞍膈下降形态分为4型:A型:鞍膈以垂体柄为中心对称...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鞍膈下降形态与肿瘤残余、尿崩症及术中脑脊液漏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科80例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肿瘤切除后鞍膈下降形态分为4型:A型:鞍膈以垂体柄为中心对称性降至鞍区;B型:鞍膈非对称性降至鞍区,垂体柄偏向一侧;C型:鞍膈对称性下降,垂体柄移至鞍背;D型:鞍膈未或仅有轻微下降,垂体柄位置模糊不清。结果 A、B、C、D四型鞍膈的肿瘤残余率、尿崩症发生率及脑脊液漏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1.069,P=0.011;χ2=11.483,P=0.009;χ2=8.890,P=0.031)。肿瘤残余多见于B、D型鞍膈,肿瘤残余发生率与A、C型鞍膈有统计学差异(Z=-2.409,P=0.016;Z=-2.062,P=0.039;Z=-2.477,P=0.013;Z=-2.245,P=0.025),但B型与D型肿瘤残余率无统计学差异(Z=-0.791,P=0.429)。尿崩症、术中脑脊液漏多见于A、C型鞍膈,发生率与B、D型鞍膈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A型与C型尿崩症、脑脊液漏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Z=-0.195, P=0.846;Z=-0.362,P=0.717)。结论鞍膈下降形态可以作为肿瘤残余、尿崩症及术中脑脊液漏的一个解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膈 鼻内镜垂体切除 肿瘤残余 尿崩症 术中脑脊液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臂机辅助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15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4
11
作者 段发亮 杨国平 韦君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3-343,共1页
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我科经C臂机辅助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15例,术中定位准确,临床疗效良好。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5例催乳素(PRL)增高垂体瘤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35~55岁,平均39岁。病程... 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我科经C臂机辅助鼻蝶入路行垂体瘤切除15例,术中定位准确,临床疗效良好。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5例催乳素(PRL)增高垂体瘤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35~55岁,平均39岁。病程1个月。1年,平均5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切除 鼻蝶入路 C臂机 床体 定位准确 临床疗效 催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济源 吴明伟 +3 位作者 张松 林正锋 谢观生 曾繁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效果研究。方法现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入住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需接受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88例,按切除方式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显微镜下经鼻蝶...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效果研究。方法现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入住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需接受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88例,按切除方式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研究组予以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住院时长、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的概率、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以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都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的概率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理状态差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患者的过程中,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都获得了明显实效,但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用时较短、术中出现脑脊液漏的概率较低、缩短住院时长,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入路手术 切除垂体腺瘤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区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邓娃 符雅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79-380,383,共3页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区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12例垂体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区垂体瘤切除进行术前、术中密切护理配合。结果:12例手术配合默契,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区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12例垂体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区垂体瘤切除进行术前、术中密切护理配合。结果:12例手术配合默契,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术中熟练默契地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做好器械和仪器的养护工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鼻蝶入路 垂体切除 手术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腺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行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倪燕 杨凤 +1 位作者 李蓉 田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4期42-43,51,共3页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腺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行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行经鼻蝶窦切除术的20例生长激素腺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术后,本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腺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行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行经鼻蝶窦切除术的20例生长激素腺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术后,本组患者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尿崩症2例、电解质紊乱1例、脑脊液鼻漏1例。经及时治疗与悉心护理后,总共治愈19例、好转1例。结论生长激素腺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对其血糖的监测,及时有效调整用药,完善术前心理护理及宣教,术后严密观察症状,及时发现并发症,早期治疗和有效护理,有利于术后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腺瘤 糖尿病 经鼻蝶窦垂体切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切除术中鼻腔内浸润注射肾上腺素引起的恶性心血管反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伟彦 周志宏 +2 位作者 杨建军 周志强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93-1094,共2页
关键词 垂体腺瘤切除 注射肾上腺素 心血管反应 浸润注射 鼻腔内 恶性 神经外科医师 生理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3
16
作者 史美萍 谢倩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3期622-623,共2页
关键词 垂体切除 经蝶窦入路 护理配合 神经内镜 鼻腔 传统手术 2009年 视野清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12
17
作者 胡小萍 邹欽 +2 位作者 何丽艳 刘彩萍 刘丽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8期2033-2034,共2页
关键词 切除垂体 术后并发症 经鼻蝶入路 临床手术治疗 护理 显微外科技术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江明 朱松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垂体腺瘤切除 经鼻蝶窦入路 护理人员 术后并发症 开颅手术 颅内肿瘤 手术风险 良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头痛原因分析及护理
19
作者 张永琴 章翔 +2 位作者 姬西团 蔡艳丽 郭丝锦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年第9期1755-1756,共2页
关键词 经蝶垂体腺瘤切除 术后头痛 原因分析 护理 经蝶入路 术后病人 术后并发症 不同程度 跟踪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建军 夏国庆 +3 位作者 宋伟 王东晓 李东 杨鸿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16-418,共3页
关键词 垂体腺瘤切除 单鼻孔蝶窦入路 临床疗效分析 手术方式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