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体上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牛朝诗 罗其中 韩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4-205,共2页
目的:为探讨垂体上动脉在鞍区显微外科手术时的意义,以及与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发生的关系。方法:研究了24例颅脑48侧颈内动脉发出的垂体上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结果:垂体上动脉起自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有1~4支,可分为单... 目的:为探讨垂体上动脉在鞍区显微外科手术时的意义,以及与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发生的关系。方法:研究了24例颅脑48侧颈内动脉发出的垂体上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结果:垂体上动脉起自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有1~4支,可分为单支型(37.5%)和多支型(62.5%)。平均支数为2.2±1.0支,直径为0.26±0.1(0.16~0.48)mm。起点在颈内动脉起点远侧5.8±2.0(3.6~18.6)mm。该动脉起始后向内、后、上行至视交叉下前面,发出分支与对侧垂体上动脉和后交通动脉分支相互吻合,构成漏斗周围吻合网,分布至漏斗、垂体、视交叉。且有一恒定分支折返前行至视神经,它对视神经的血液供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该动脉的显微解剖,对理解颈内动脉瘤的发生以及鞍区肿瘤的外科手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上动脉 显微外科解剖 鞍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动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2
作者 鞠学红 蒋吉英 +3 位作者 王金平 王道奎 鞠晓华 冷志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 :为蝶鞍区肿瘤手术提供垂体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学资料。方法 :采用显微解剖技术对17个甲醛固定、红色明胶动脉灌注的成年尸头标本的垂体上动脉和垂体下动脉进行观察。结果 :垂体上动脉主要起自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内侧壁或内下壁 ,... 目的 :为蝶鞍区肿瘤手术提供垂体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学资料。方法 :采用显微解剖技术对17个甲醛固定、红色明胶动脉灌注的成年尸头标本的垂体上动脉和垂体下动脉进行观察。结果 :垂体上动脉主要起自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内侧壁或内下壁 ,发起后向内、向上斜行 ,直至垂体柄 ,行程中可分支至视神经、视交叉 ,起始部直径为 (0 .2± 0 .1)mm。垂体下动脉起自脑膜垂体干 (94.1% )或直接起自颈内动脉 (5 .9% ) ,发起后沿颈内动脉内侧前行 ,再穿出海绵窦内侧壁自鞍底至垂体 ,起始部直径为 (0 .8± 0 .2 )mm。结论 :鞍区肿瘤手术应注意垂体上、下动脉的走行特点 ,并保护好这些动脉 ,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上动脉 垂体动脉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