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断及疫苗研制
1
作者 冯嫣芳 李凯善 +2 位作者 尹沛 葛忠凯 彭媛芳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5期54-56,共3页
鸭坦布苏病毒作为恩塔亚病毒群中的一种新型黄病毒,可快速传播和蔓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患鸭最典型的临床症状为产蛋量急剧下降,这将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并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从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病原学、发病原因、临床症状... 鸭坦布苏病毒作为恩塔亚病毒群中的一种新型黄病毒,可快速传播和蔓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患鸭最典型的临床症状为产蛋量急剧下降,这将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并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从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病原学、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为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病 产蛋量 研究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态势与防控
2
作者 李振林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53-54,共2页
本文阐述坦布苏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剖析坦布苏病毒病的发病特点及其诱发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与思考。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病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趋势和防控要点 被引量:1
3
作者 陆明活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2期120-121,共2页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坦布苏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对肉鸭和蛋鸭造成很大的影响。它的主要特征包括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等。患病的鸭子通常会表现出站立困难、喜欢卧倒、头部颤抖等神经症状。疾病可持续1~2个月,并且淘汰率在...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坦布苏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对肉鸭和蛋鸭造成很大的影响。它的主要特征包括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等。患病的鸭子通常会表现出站立困难、喜欢卧倒、头部颤抖等神经症状。疾病可持续1~2个月,并且淘汰率在15%~30%左右,甚至高达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立困难 神经症状 淘汰率 传染性疾 布苏病毒 坦布苏病毒病 传播速度 肉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部分地区种鸭坦布苏病毒病及鸭瘟免疫状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海琴 方绍培 +9 位作者 谭美芳 曾艳兵 黄江南 季华员 张帆帆 谭佳 陈小连 康昭风 杨群 韦启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调查江西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种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免疫状况。【方法】2020—2021年从江西省的11个规模化种鸭场采集血清样品1233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的抗体水平。【结果】鸭坦布苏病毒病抗体... 【目的】调查江西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种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免疫状况。【方法】2020—2021年从江西省的11个规模化种鸭场采集血清样品1233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的抗体水平。【结果】鸭坦布苏病毒病抗体的总阳性率为61.1%,阳性率最高的为E场(80.4%),11个种鸭场中有8个场的阳性率未达到国家合格率标准。鸭瘟抗体的总阳性率为80.5%,抗体阳性率较高的为I场(90.8%)和H场(88.8%),11个种鸭场中有2个场的鸭瘟抗体阳性率未达到国家合格率标准。不同季度调查结果显示第四季度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的抗体阳性率最高,第一季度的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抗体阳性率均未达到国家合格率标准。【结论】江西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种鸭场的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免疫水平不容乐观。尤其是鸭坦布苏病毒病免疫水平较低,建议当地种鸭场加强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的免疫,定期监测抗体水平,优化免疫程序,以提高整个鸭群的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鸭 坦布苏病毒病 鸭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FX2010-180P株)毒种保存期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晓刚 高旭元 +5 位作者 余磊 李雪松 闫丽萍 滕巧泱 李国新 李泽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4-18,共5页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新发的一种以蛋鸭产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目前仍没有疫苗可预防和控制该病。将鸭坦布苏病毒强毒(FX2010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 broblasts,CEFs)上连续传代培养180代,获得1株致弱毒株(FX2010-180P...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新发的一种以蛋鸭产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目前仍没有疫苗可预防和控制该病。将鸭坦布苏病毒强毒(FX2010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 embryo fi broblasts,CEFs)上连续传代培养180代,获得1株致弱毒株(FX2010-180P株),利用该弱毒株研制了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本研究为了测定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FX2010-180P株)毒种的保存期,将-80℃条件下保存了16个月的原始种子批和基础种子批各取3支,进行纯净性检验、鉴别检验以及病毒滴度测定。结果表明,各批次毒种在保存16个月后,病毒纯净无污染,病毒滴度没有明显下降。把基础种子在CEFs上增殖后,低剂量接种鸭子,检验毒种的免疫原性。结果显示,用毒种增殖的病毒免疫原性良好,101.5和102.5 TCID50的剂量可以为接种鸭提供90%和100%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 毒种 保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综合防控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红琳 卢琴 +3 位作者 张蓉蓉 罗青平 温国元 邵华斌 《养殖与饲料》 2020年第1期101-102,共2页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引起的以产蛋鸭产蛋量骤降和雏鸭或育成鸭出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和快速诊断方法,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引起的以产蛋鸭产蛋量骤降和雏鸭或育成鸭出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和快速诊断方法,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养殖环境、加强消毒防疫和卫生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旨在指导养殖场有效地防控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病 流行特点 临床症状 诊断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HB株)安全和效力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平有 郁宏伟 +4 位作者 吴雅清 邹立宏 张德宝 杨保收 朱秀同 《中国动物保健》 2018年第1期48-51,共4页
为进一步了解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HB株)在生产中的使用效果,我们对该产品的临床安全和效力进行了评价。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安全且有效。试验分为两个处理组:1)安全试验组,免疫后21d注射部位疫苗无残留,且该疫... 为进一步了解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HB株)在生产中的使用效果,我们对该产品的临床安全和效力进行了评价。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安全且有效。试验分为两个处理组:1)安全试验组,免疫后21d注射部位疫苗无残留,且该疫苗免疫对雏鸭体重、种鸭的产蛋率和孵化率均无明显影响;2)效力试验组,免疫鸭的ELISA抗体免疫后14d开始转阳,免疫后28d、60d、90d、120d和135d的阳性率均不低于90%。免疫后28d和135d的攻毒保护率均不低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病 疫苗 安全 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樱桃谷种鸭坦布苏病毒病与呼肠孤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伟 林贵富 +4 位作者 谢海军 蔡小敏 傅光华 陈红梅 万春和 《福建畜牧兽医》 2014年第4期70-72,共3页
江西省赣州地区某种鸭场樱桃谷种鸭发生一起以产蛋下降、个别死亡、卵泡出血和肝脏、脾脏表面有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特征的疫病,我们设计特异性引物并以建立的PCR、RT-PCR方法对该病例样品分别进行了禽流感病毒、鸭坦布苏病毒、禽多杀性巴... 江西省赣州地区某种鸭场樱桃谷种鸭发生一起以产蛋下降、个别死亡、卵泡出血和肝脏、脾脏表面有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特征的疫病,我们设计特异性引物并以建立的PCR、RT-PCR方法对该病例样品分别进行了禽流感病毒、鸭坦布苏病毒、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鸭呼肠孤病毒、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副粘病毒和鸭瘟病毒的检测,结果仅扩增出约330 bp大小的鸭坦布苏病毒特异性条带和约680 bp大小的鸭呼肠孤病毒特异性条带,结合临床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鸭坦布苏病毒病与呼肠孤病毒病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病 呼肠孤病毒 混合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病发病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晓波 李银 +2 位作者 杨凌 朱明 卞红春 《山东畜牧兽医》 2015年第2期5-7,共3页
为疫苗的研究提供工具,建立鸭坦布苏病毒病发病模型,将168只35日龄无坦布苏病毒感染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7组,每组24只,其中1-6组分别以不同含量的鹅源坦布苏JS804株病毒肌肉注射进行攻毒,对照组肌肉注射相同剂量的PBS。攻毒后每天观察... 为疫苗的研究提供工具,建立鸭坦布苏病毒病发病模型,将168只35日龄无坦布苏病毒感染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7组,每组24只,其中1-6组分别以不同含量的鹅源坦布苏JS804株病毒肌肉注射进行攻毒,对照组肌肉注射相同剂量的PBS。攻毒后每天观察临床症状。分别于攻毒后2、4、6、8、13、20d每组随机取4只攻毒鸭扑杀,分别取每只鸭各脏器样品2份,一份放-20℃冻存,用于套式RT-PCR检测病毒;另一份用4%多聚甲醛固定,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鸭于攻毒后腿瘫、头颈扭曲、行走不稳;各主要脏器均出现病变,其中以脾脏、肝脏、脑最为明显;套氏RT-PCR,攻毒后8日各脏器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其中以脾脏检出率最高;由攻毒检测结果确定鸭的攻毒量为1.6×10^6TCID50。脑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水泡变性、肝小叶结构破坏;脾脏淋巴细胞变性、坏死。免疫组化定位发现:心肌纤维细胞、脾脏生发中心、肺泡上皮细胞、肾小球上皮细胞、脑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均有棕黄色阳性信号。本试验成功建立了鸭坦布苏病毒病樱桃谷肉鸭发病模型,为今后研制疫苗及免疫效果判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病 模型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樱桃谷种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善辉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第10期28-30,共3页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一种给全国养鸭场均带来严重危害的传染病。本文将实验室于2020年3月接诊的一起樱桃谷种鸭感染鸭坦布苏病毒的病例,从鸭场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分离鉴定...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一种给全国养鸭场均带来严重危害的传染病。本文将实验室于2020年3月接诊的一起樱桃谷种鸭感染鸭坦布苏病毒的病例,从鸭场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分离鉴定、RT-PCR检测对该病进行诊断,并对该病的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生产实践中该病的诊断与防制提供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苏病毒 樱桃谷种鸭 诊断与防制 养鸭场 病毒分离鉴定 防控措施 临床症状 坦布苏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生产工艺的优化研究
11
作者 何平有 赵玉龙 +4 位作者 邹立宏 郁宏伟 吴雅清 焦玉兰 翟含流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第10期175-178,共4页
为提升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的产品质量,在全悬浮培养工艺生产病毒液的基础上,对病毒纯化工艺和佐剂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新纯化工艺,通过深层过滤和超滤的方式处理抗原,抗原损失不超过0.2个滴度,抗原总蛋白下降到0.50mg/mL以... 为提升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的产品质量,在全悬浮培养工艺生产病毒液的基础上,对病毒纯化工艺和佐剂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新纯化工艺,通过深层过滤和超滤的方式处理抗原,抗原损失不超过0.2个滴度,抗原总蛋白下降到0.50mg/mL以下,有效去除80%以上杂蛋白;采用2种油佐剂(佐剂A和佐剂B)和1种水性佐剂(佐剂C)进行试验,佐剂B疫苗单次免疫后21日鸭坦布苏病毒HI抗体几何平均值达1∶320,攻毒保护率达10/10;进口佐剂B为优选佐剂,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均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病 灭活疫苗 生产工艺优化 抗原纯化 免疫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综述
12
作者 魏凤 张文通 +2 位作者 王艳 苗立中 沈志强 《家禽科学》 2017年第7期36-38,共3页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引起蛋鸭产蛋下降、雏鸭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鸭重要传染病,严重危害养鸭业健康发展。正确诊断鸭坦布苏病毒病对防制该病极为关键。本文就该病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三方面展开阐述,以期弄清该病诊...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引起蛋鸭产蛋下降、雏鸭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鸭重要传染病,严重危害养鸭业健康发展。正确诊断鸭坦布苏病毒病对防制该病极为关键。本文就该病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三方面展开阐述,以期弄清该病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病 诊断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健 庄育彬 +3 位作者 黄秀玉 鲁莹 温亚萍 王全溪 《福建畜牧兽医》 2016年第1期14-17,共4页
鸭坦布苏病毒病(Duck tembusu virus disease)自2010年暴发以来,众多科研工作者对于该病毒的病原学、病理学、致病机理、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本文针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病原学、病理学、致病机理、防治措施等方面... 鸭坦布苏病毒病(Duck tembusu virus disease)自2010年暴发以来,众多科研工作者对于该病毒的病原学、病理学、致病机理、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本文针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病原学、病理学、致病机理、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病 原学 理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病科学防控要点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芳蕊 崔捷 李洁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第11期25-26,共2页
2010年4月,我国首次流行鸭坦布苏病毒病,该病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引起,是一种造成病鸭瘫痪、产蛋鸭产蛋量急剧下降的传染病。当前情况下,疫苗免疫是科学防控坦布苏病毒病最好的办法。我国已经研制并通过农业农村部审核的鸭... 2010年4月,我国首次流行鸭坦布苏病毒病,该病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引起,是一种造成病鸭瘫痪、产蛋鸭产蛋量急剧下降的传染病。当前情况下,疫苗免疫是科学防控坦布苏病毒病最好的办法。我国已经研制并通过农业农村部审核的鸭坦布苏病毒病疫苗用于预防该病,包括灭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笔者将从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疫苗种类、防控要点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并针对不同种类鸭推荐了弱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病 流行特点 疫苗 免疫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病诊断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新浩 刘友生 +4 位作者 陈秋英 刘鸿 吴勇 黄建勇 任祖伊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49,共3页
2010年以来,鸭坦布苏病毒病给我国蛋鸭群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文章就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临床及病理诊断要点、实验室诊断技术,以及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病 鸭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同涛 李忠晓 《家禽科学》 2018年第5期37-38,共2页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引起病鸭瘫痪、产蛋鸭产蛋骤降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种鸭、蛋鸭、肉鸭,鹅偶有发生,又称为鸭出血性卵巢炎、鸭黄病毒病。自2010年4月份在中国首次流行以来,给我国水禽业...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引起病鸭瘫痪、产蛋鸭产蛋骤降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种鸭、蛋鸭、肉鸭,鹅偶有发生,又称为鸭出血性卵巢炎、鸭黄病毒病。自2010年4月份在中国首次流行以来,给我国水禽业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将从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及剖检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病 产蛋鸭 布苏病毒 剖检症状 樱桃谷鸭 分子生物学诊断 脑膜充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鑫 邹跃 王志强 《现代畜牧科技》 2021年第7期86-87,共2页
鹅坦布苏病毒病是由坦布苏病毒引起急性传染病。病禽常见出血性卵巢炎、脑炎,并且有食欲废绝、产蛋量下降等临床特征,是水禽养殖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现对鹅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以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简要... 鹅坦布苏病毒病是由坦布苏病毒引起急性传染病。病禽常见出血性卵巢炎、脑炎,并且有食欲废绝、产蛋量下降等临床特征,是水禽养殖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现对鹅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特征、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以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病 剖检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哲宇 全惠兰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第3期61-62,共2页
鹅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感染引发的以产蛋阶段的成年鹅产蛋量突然下降,雏鹅出现典型神经症状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该类病毒能够威胁多种水禽类动物,传播速度相对较快,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为了有效防... 鹅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感染引发的以产蛋阶段的成年鹅产蛋量突然下降,雏鹅出现典型神经症状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该类病毒能够威胁多种水禽类动物,传播速度相对较快,造成的危害较为严重。为了有效防范鹅坦布苏病毒病的发生,保证养殖安全,就需要加强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解剖特征、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的有效总结,确保养殖场能够结合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特征,构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保证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病 流行特点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邱新文 《山东畜牧兽医》 2023年第5期78-80,共3页
鸭坦布苏病毒(DTMUV)病于2010年4月在我国东南沿海省份首次暴发,现已蔓延至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等省市。DTMUV正成为严重危害中国家禽业的重要病原体,该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性传染病,其特点是采食量和生长速度受限制,产蛋量减少,... 鸭坦布苏病毒(DTMUV)病于2010年4月在我国东南沿海省份首次暴发,现已蔓延至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山东等省市。DTMUV正成为严重危害中国家禽业的重要病原体,该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性传染病,其特点是采食量和生长速度受限制,产蛋量减少,产蛋鸭瘫痪,DTMUV病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严重损失。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及病理症状、实验室诊断、控制措施等多方面综述,旨在为DTMUV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病 分子生物学 基因工程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连城白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治与体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温有钦 《福建畜牧兽医》 2022年第4期115-116,共2页
2021年11月,连城县一连城白鸭养殖场鸭只每天发生零星死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鸭坦布苏病毒病,通过采取综合治疗和防控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连城白鸭 坦布苏病毒病 诊治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