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高山峡谷区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及典型模式应用
1
作者 朱婉菁 王克勤 +1 位作者 马建刚 赵洋毅 《生态学报》 2025年第14期6707-6718,共12页
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是针对山区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建立的一种新型技术体系,是西南高山峡谷山区坡地生态农业的具体化,能够用来指导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山区坡地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西南高山峡谷区位... 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是针对山区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建立的一种新型技术体系,是西南高山峡谷山区坡地生态农业的具体化,能够用来指导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山区坡地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西南高山峡谷区位于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川滇生态屏障区和长江生态区,生态环境脆弱却又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众多,坡耕地面积占比大,水土流失严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即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又能推动山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归纳总结当前西南高山峡谷区因地形、气候、水资源等差异产生的五种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种植型、生态养殖型、农林牧复合型、观光旅游型和创新性综合开发型,梳理五种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具体措施和主要分布地点,在此基础上剖析西南高山峡谷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且通过阐述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内涵和特征,并对“等高反坡阶”整地和“截流+集蓄+光伏灌溉”一体化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两种技术措施的原理、布设措施和效益进行分析,提出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可以使山区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在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的山区中具有广阔的推广条件和应用前景,能为山区坡耕地治理水土流失提供借鉴和启示。最后提出今后应加强其它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的研究,完善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为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高山峡谷区 坡面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坡面小区侵蚀性降雨标准
2
作者 张继永 肖玉玲 +1 位作者 邹伟婷 信忠保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0-359,共10页
[目的]为厘定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径流小区发生产流产沙的场次降雨侵蚀性降雨标准,并探究侵蚀性降雨标准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黄土丘陵区甘肃天水罗玉沟流域桥子沟试验场17个标准径流小区的2011—2020年降雨产流产沙观测资料,采用频... [目的]为厘定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径流小区发生产流产沙的场次降雨侵蚀性降雨标准,并探究侵蚀性降雨标准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黄土丘陵区甘肃天水罗玉沟流域桥子沟试验场17个标准径流小区的2011—2020年降雨产流产沙观测资料,采用频率分析法和泥沙连通性IC值,评估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侵蚀性降雨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水土保持措施减小不同径流小区产流产沙,与对照小区相比,草地和林地小区的产流产沙下降最明显,减沙率分别为80.39%和79.78%,农地减沙率明显小于草地和林地,仅为47.41%;水土保持措施提高侵蚀性降雨标准,对照小区侵蚀性降雨标准为场次降雨量11.62 mm,而林地和草地的标准分别为18.26、18.08 mm,农地居中,为13.76 mm;侵蚀性降雨标准与产流场次数、连通性指数(IC)、径流系数等指标呈负相关,侵蚀性降雨标准越大,IC值越小,径流系数越小,水文连通性越弱。[结论]经过水土流失治理后,坡面的水文连通性降低,侵蚀性降雨量减小,产流能力显著下降,而侵蚀性降雨标准显著上升,且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间存在差异。研究揭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坡面侵蚀性降雨标准及其影响因素,可为黄土高原坡面水土流失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产流产沙 侵蚀性降雨标准 水土保持措施 泥沙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河道常水位以上坡面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3
作者 万丽 赵方莹 +1 位作者 唐金晶 国小宇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5期34-37,共4页
北京市河道坡面土壤多为细砂、粉砂或黏质砂土,土质疏松,无黏性,抗侵蚀能力差,常水位以上坡面虽然不受河道水流的直接冲刷,但是受降水径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着重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以减轻径流直接冲刷,提高边坡稳定... 北京市河道坡面土壤多为细砂、粉砂或黏质砂土,土质疏松,无黏性,抗侵蚀能力差,常水位以上坡面虽然不受河道水流的直接冲刷,但是受降水径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着重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以减轻径流直接冲刷,提高边坡稳定性,降低边坡坍塌风险,避免泥沙淤积河道。通过实地调研永定河、清河、凉水河、小月河等北京市大、中、小型河道,总结护坡、排水、消能3个方面的北京市河道常水位以上坡面常用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不同材料和工艺的植物护坡措施、汇排水措施和防冲消能措施,并分析总结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常水位 水土保持措施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十年巨变──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户两次调查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卢宗凡 曹清玉 苏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对安塞纸坊沟23个农户1985年和1995年两次生产、生活等社会经济情况调查表明,通过10年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农民在农业生产和生活水平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作者对产生巨变的原因做了分析。认为广大黄土丘陵沟壑区通... 对安塞纸坊沟23个农户1985年和1995年两次生产、生活等社会经济情况调查表明,通过10年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农民在农业生产和生活水平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作者对产生巨变的原因做了分析。认为广大黄土丘陵沟壑区通过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可以达到既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又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生产生活情况 调查 水土保持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可持续性评价——以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黄良 李靖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94-99,104,共7页
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采用社会经济统计学法,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可持续性评价多指标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实体模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型生... 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采用社会经济统计学法,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可持续性评价多指标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陕西省安塞县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实体模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纸坊沟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可持续生产性指数、经济活性指数、保护性指数、稳定性指数和社会接受性指数分别为69.5、56.8、62.5、86.8和52.8;综合可持续发展指数为65.4,离可持续发展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农业 可持续性评价模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与黄土高原的治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卢宗凡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38-43,共6页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与黄土高原的治理卢宗凡(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1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以水土保持为主要手段,以建设良性生态经...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与黄土高原的治理卢宗凡(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1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以水土保持为主要手段,以建设良性生态经济系统为中心,形成高效的农业生产系统,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生态农业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经验及建议 被引量:2
7
作者 汤瑛芳 王保福 梁伟 《甘肃农业科技》 2007年第12期26-29,共4页
介绍了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意义及经验,提出该区水土保持性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必须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注重发展灌木林。
关键词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 水土保持生态农业 经验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小平 汪有涛 +2 位作者 白岗栓 王继军 侯喜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9-163,共5页
简述了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概念和其建设原则。安塞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应以水土保持为前提,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适地适林,搞好植被建设;加强梯田、淤地坝建设,扩大杂粮生产,实现粮食自给。同时应加强果园建设与管护,加强畜牧建... 简述了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概念和其建设原则。安塞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应以水土保持为前提,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适地适林,搞好植被建设;加强梯田、淤地坝建设,扩大杂粮生产,实现粮食自给。同时应加强果园建设与管护,加强畜牧建设,稳定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建立商品性果树、畜牧和设施蔬菜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农业 植被 基本农田 果树 畜牧业 设施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问题(续) 被引量:3
9
作者 吴以敩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5-47,共3页
三、怎样搞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究竟怎样做,我想可分这样几个步骤: 1.深入调查,弄清情况。只谈生态农业,无论在什么地区都可以搞。但要搞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就必须首先弄清该地区是否有水土流失或有潜在的水土流失,... 三、怎样搞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究竟怎样做,我想可分这样几个步骤: 1.深入调查,弄清情况。只谈生态农业,无论在什么地区都可以搞。但要搞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就必须首先弄清该地区是否有水土流失或有潜在的水土流失,如果都没有,那你要在那里搞,就成为无的放矢了。所以,事先要弄清那里有无水土流失或有无潜在的水土流失,然后再确定是否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农业 水土流失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特征及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面产流、产沙和氮磷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理阳 李华林 +5 位作者 张帆 张馨予 章孙逊 刘晔 谢晨新 张守红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122,共12页
降雨易引发水土流失,增加非点源污染风险,水土保持措施是防治水土流失和非点源污染的基本方法。当前多种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产流产沙与氮磷流失协变规律尚不清晰。应用2023年4—9月北京山区30个径流小区坡面的降雨、产流产沙、氮磷流... 降雨易引发水土流失,增加非点源污染风险,水土保持措施是防治水土流失和非点源污染的基本方法。当前多种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产流产沙与氮磷流失协变规律尚不清晰。应用2023年4—9月北京山区30个径流小区坡面的降雨、产流产沙、氮磷流失监测数据,探究降雨特征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种草、梯田、水保林、水保林+工程措施)坡面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影响机理,揭示坡面产流产沙与氮磷流失的协变规律。结果表明:坡面产流量、产沙量,与降水量、降雨历时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氮、磷流失量,与降水量、降雨历时均呈显著相关(P<0.05);Ⅳ雨型(超长历时、超高雨量、中高雨强)坡面产流量、产沙量、氮磷流失量均为最大。水土保持措施可显著削减坡面产流产沙,对产流量、产沙量削减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50.00%、94.90%;水土保持措施对总氮、总磷削减的贡献率分别为78.10%、66.50%。除水土保持林外,其他水土保持措施可有效降低坡面氮磷流失量;坡面氮磷流失量均与产流产沙量呈幂函数关系,随着产流产沙量增加而增大,但增长速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特征 水土保持 氮磷流失 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区坡面植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 被引量:9
11
作者 程龙飞 李林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51-253,260,共4页
通过对坡面产沙、植被水土保持机理以及库区坡面植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减小水流拖拽力、水流上举力以及增大土壤的黏聚力都有利于水土保持;植被冠层及枝干的水土保持作用主要体现在植被冠层的水分截留、削弱降雨的... 通过对坡面产沙、植被水土保持机理以及库区坡面植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减小水流拖拽力、水流上举力以及增大土壤的黏聚力都有利于水土保持;植被冠层及枝干的水土保持作用主要体现在植被冠层的水分截留、削弱降雨的溅蚀功能以及抑制地表径流等几个方面;而根系的水土保持作用主要体现在菌根及分泌物能降低土层重度、增加土层的黏聚力,根系能增加土体的有效孔隙度、改善土体的渗透性能。库区坡面有效的水土保持栽植模式应该是:在坡顶,以封山育林为主;在坡面,应垄沟结合,辅以坡改梯等配套工程措施,种植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产沙 封山育林 垄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抓共管 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
12
《中国水土保持》 1997年第10期45-46,共2页
拜泉县从1986年开始实施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经过十多年艰苦奋斗与不懈努力,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再生资源的增值与开发利用相协调,全县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能力均大幅度提高.1996年粮豆薯总产、农业总产... 拜泉县从1986年开始实施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经过十多年艰苦奋斗与不懈努力,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再生资源的增值与开发利用相协调,全县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能力均大幅度提高.1996年粮豆薯总产、农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分别达到7.9亿kg、11.2亿元、8792万元和2160元,比1985年分别增长2倍、1.5倍、7.2倍和6.4倍.全县56%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治理,生态环境的抗灾能力明显增强.治理后的坡耕地径流减少37%,泥沙流失量减少50%,全县森林覆被率由12.7%提高到20.2%.拜泉县1991年重新跻身于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行列,先后被授予全国水上保持和全国造林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并被列为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还被联合国工发组织确定为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县.“拜泉县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研究”成果1995年7月经技术鉴定,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农业 黑龙江 拜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寨沟小流域坡面侵蚀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丹 孙虎 +1 位作者 彭鸿 张海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99,共3页
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寨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秦岭南麓坡面产沙规律,并结合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现状,提出适合当地发展的水土流失控制措施,包括农林复合模式、生物篱笆技术、等高耕作、坡改梯等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措施。这些... 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寨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秦岭南麓坡面产沙规律,并结合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现状,提出适合当地发展的水土流失控制措施,包括农林复合模式、生物篱笆技术、等高耕作、坡改梯等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措施。这些水土保持措施对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保护有重要意义,是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加快发展丘陵和山区经济的有效措施,应大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 退耕还林 耕地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化植生带在不同坡面上的水土保持效果 被引量:17
14
作者 徐永年 苏晓波 +2 位作者 王向东 李文武 杜英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2-64,共3页
分析了绿化植生带在坡面上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利用降雨模拟试验对比了不同坡度下绿化植生带的水土保持效果.由试验结果可知:(1)在平缓地上纸胶型绿化植生带具有保水保肥、改良土壤的作用;(2)在斜坡上无纺布绿化植生带大大减少了坡面产... 分析了绿化植生带在坡面上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利用降雨模拟试验对比了不同坡度下绿化植生带的水土保持效果.由试验结果可知:(1)在平缓地上纸胶型绿化植生带具有保水保肥、改良土壤的作用;(2)在斜坡上无纺布绿化植生带大大减少了坡面产沙量;(3)在陡坡上纤维型绿化植生带也能减少或延缓坡面局部表层崩塌的产生;(4)在急坡地上结合锚杆或框架等工程措施也能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可见,利用绿化植生带美化环境和整治坡面是一种确实可行的新举措,为解决和防治坡面水土流失拓宽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植生带 不同 水土保持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坡面径流规律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贺康宁 张建军 朱金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6,共6页
该文以坡面径流泥沙观测场为基本观测手段,对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地类的坡面进行了为期3年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在黄土地区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关系不明显,径流的发生决定于雨强和土壤性质;现有的人工林和天然灌木林具有良好的拦... 该文以坡面径流泥沙观测场为基本观测手段,对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地类的坡面进行了为期3年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在黄土地区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关系不明显,径流的发生决定于雨强和土壤性质;现有的人工林和天然灌木林具有良好的拦蓄径流、固持土壤的防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径流 径流量 侵蚀量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商品型生态农业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继军 赵昭霞 +1 位作者 李桂丽 杨新成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6-19,共4页
商品型生态农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实现“人—自然—社会”关系的合理化,并是农业生产与水土保持措施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因而黄土高原建设商品型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商品生态农业 自然 社会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坡面措施蓄水拦沙指标体系的回顾与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康玲玲 王云璋 +2 位作者 陈江南 刘立斌 曾茂林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83-88,共6页
对以往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益计算分析研究成果中有关坡面措施的蓄水拦沙指标 ,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水保措施数量的确定原则、具体取值与计算方法、应用范围与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与分析评价 ,为进一步开展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 对以往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益计算分析研究成果中有关坡面措施的蓄水拦沙指标 ,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水保措施数量的确定原则、具体取值与计算方法、应用范围与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与分析评价 ,为进一步开展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益的分析 ,建立不同类型区、不同降水条件的坡面措施蓄水拦沙指标体系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蓄水拦沙 指标体系 取值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山坡面不同覆盖的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楠 张成梁 +3 位作者 张洪江 耿胜慧 张静雯 王贤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6,80,共4页
根据山西省阳泉市煤业集团三矿280自燃煤矸石山坡面的观测资料,对采用不同坡面覆盖方式的样地的水土保持效益和植被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煤矸石和黄土混合覆盖的煤矸石山坡面蓄水保土效果显著,植被恢复状况良好。在同... 根据山西省阳泉市煤业集团三矿280自燃煤矸石山坡面的观测资料,对采用不同坡面覆盖方式的样地的水土保持效益和植被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煤矸石和黄土混合覆盖的煤矸石山坡面蓄水保土效果显著,植被恢复状况良好。在同一时期内,随着矸石覆盖率的增加,煤矸石样地的土壤含水量也随之增加。在煤矸石和黄土混合覆盖的样地中,矸石覆盖间隔0.15~0.25m,覆盖率35%~45%的样地,保土效益最好,植被恢复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山 水土保持 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水土保持措施影响流域产汇流特性值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解明曙 张洪江 王玉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18,共11页
以甘肃省武都地区清水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推求出清水沟流域产流和汇水特征值,并求得其设计洪水过程线,同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实地勘测成果,为提出和计算流域水力类泥石流体的起动安全洪水过程线服务。
关键词 暴雨频率 水力类泥石流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减洪减沙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力仪 白志刚 +2 位作者 柳林旺 王存荣 马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7,共3页
在全面总结以往研究方法的特点、系统分析黄河中游不同类型区坡面径流小区实测资料、深入研究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以洪算沙频率分析法”及“成因分析自然相关法”两种建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减洪减沙指标体... 在全面总结以往研究方法的特点、系统分析黄河中游不同类型区坡面径流小区实测资料、深入研究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以洪算沙频率分析法”及“成因分析自然相关法”两种建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减洪减沙指标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前者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以代表小区洪水径流量、降雨量为统计量,建立不同洪量频率、不同雨量级下的措施减洪指标体系;以流域降雨量为纽带,消除时段、点面、地区等差异,推到流域面上。后者则通过对小区资料的地区综合相关分析,以代表小区产洪( 沙) 量和措施减洪( 沙) 量为相关因子,以措施质量分级指标为参变量,建立经验模型;通过对径流泥沙模数的修正,推算流域的措施减洪减沙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洪减沙 指标体系 措施 黄河中游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