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的水土保持坡面工程管理与维护(Ⅱ) 被引量:6
1
作者 魏志强 戴九兰 江滨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1年第2期33-36,共4页
过去,防止侵蚀和泥沙冲积作为工程的一部分,是在已砍伐或退化地区植树造林.由于溪流工程的效果和稳固性较易评价,近年来工程的主体从山坡防护工程转移到溪流工程.然而,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迫切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改善生态环境,防止... 过去,防止侵蚀和泥沙冲积作为工程的一部分,是在已砍伐或退化地区植树造林.由于溪流工程的效果和稳固性较易评价,近年来工程的主体从山坡防护工程转移到溪流工程.然而,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迫切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暴雨时,针对山坡防护工程的稳固性和典型山坡防护工程中天然林根系生长状况,均按防止坡面侵蚀和冲积的管理标准进行调查.本研究表明,山坡的稳固性和天然斜坡的稳固性相同.因此将山坡防护工程坡面管理分为3个时期:(1)山坡防护工程实施和植被生长期.(2)天然林的稳定更新和水土流失持续减少期.(3)森林不断持续发展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水土保持 坡面工程 管理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田水土保持坡面工程的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罗学升 《福建水土保持》 1995年第1期53-55,60,共4页
五十多年来,河田水土保持的坡面工程有水平沟、水平梯田、水平台地、水平阶、条沟、全垦、鱼鳞坑等形式。从实践和多点试验资料来分析,营造水土保持林的坡面工程以水平沟整地为好,因水平沟在拦截径流和蓄水保土等方面皆优于其它的坡... 五十多年来,河田水土保持的坡面工程有水平沟、水平梯田、水平台地、水平阶、条沟、全垦、鱼鳞坑等形式。从实践和多点试验资料来分析,营造水土保持林的坡面工程以水平沟整地为好,因水平沟在拦截径流和蓄水保土等方面皆优于其它的坡面工程,且投工不多,约为80—90个工日/ha。一般情况,通过水平沟整地,土壤侵蚀程度大大降低,基本上可以控制水土流失,达到无明显流失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田 水土保持 坡面工程 评价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技术探讨
3
作者 安连任 《种子科技》 2020年第5期70-71,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持续提升,对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其中,风景园林可以改善周围的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较佳的居住条件,已经成为一项主要的环境工程。简要分析了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持续提升,对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其中,风景园林可以改善周围的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较佳的居住条件,已经成为一项主要的环境工程。简要分析了园林坡面工程绿化施工技术,力求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坡面工程 绿化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治理工程对土壤硬度和土壤厚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喜田 董惠英 北泽秋司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40,共4页
该文以日本长野县野底川流域的割泽支流域为对象 ,用土壤剖面法和简易打击试验法对坡面治理工程施工地的土壤硬度及厚度变化进行了调查 .用长谷川式简易打击机所得到的调查结果表明 ,坡面治理工程施工后的斜坡土壤硬度的变化是很复杂的 ... 该文以日本长野县野底川流域的割泽支流域为对象 ,用土壤剖面法和简易打击试验法对坡面治理工程施工地的土壤硬度及厚度变化进行了调查 .用长谷川式简易打击机所得到的调查结果表明 ,坡面治理工程施工后的斜坡土壤硬度的变化是很复杂的 ,与土壤深度没有明显的关系 .土壤A层厚度随着坡面治理工程经过年数的增多而有增大的趋势 ,而简易打击试验所得到的打击值在 1 5cm/次以上的表层土壤厚度的变化却与坡面治理工程经过年数没有关系 ,而可能受施工时挖、填土状况的影响 .本次调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为了改善植物根系的生育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工程 土壤硬度 土壤厚度 简易打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坡面集水工程的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余新晓 陈丽华 +1 位作者 张晓明 杨锋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7,31,共6页
选取4种不同的坡面集水处理(有机硅、拍光、地衣和草坡)措施,探讨抗旱造林的坡面集水技术对降雨集水量、集水率的影响,以及坡面集水处理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旨在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具体的抗旱节水造林方案。结果显... 选取4种不同的坡面集水处理(有机硅、拍光、地衣和草坡)措施,探讨抗旱造林的坡面集水技术对降雨集水量、集水率的影响,以及坡面集水处理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旨在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具体的抗旱节水造林方案。结果显示,集水量和集水率最大的是有机硅处理面,而后依次是水泥处理面、地衣处理面、拍光处理面和荒草面,从生态角度考虑,地衣处理面最佳。拍光面和地衣面促进林木生长的效果远大于普通面、地衣面促进林木生长的作用大于拍光面的作用。选取6种造林密度条件下刺槐林地的水分利用效率、降水生产效率、蒸散水分生产效率和蒸腾水分生产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为随着刺槐造林密度的降低,其4种效率均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水工程 抗旱造林技术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水系工程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长印 陈法杨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17,共3页
坡面水系工程是引导坡面径流、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 ,将不同形式的坡面水系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可截短坡面流水线 ,拦截地面径流 ,防止坡面冲刷 ,起到滞洪、沉沙、保护坡面水土资源和土壤肥力的作用。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系工程 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坡面集水工程的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余新晓 陈丽华 +1 位作者 张晓明 杨锋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1-385,共5页
选取4种不同的坡面集水处理(有机硅、拍光、地衣和草坡)措施,探讨抗旱造林的坡面集水技术对降雨集水量、集水率的影响,以及坡面集水处理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旨在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和具体抗旱节水造林方案。结果... 选取4种不同的坡面集水处理(有机硅、拍光、地衣和草坡)措施,探讨抗旱造林的坡面集水技术对降雨集水量、集水率的影响,以及坡面集水处理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旨在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和具体抗旱节水造林方案。结果显示,集水量和集水率最大的是有机硅处理面,而后依次是水泥处理面,地衣处理面,拍光处理面和荒草面,从生态角度考虑,地衣处理面最佳。拍光面和地衣面促进林木生长的效果远大于普通面,地衣面促进林木生长的作用大于拍光面的作用。选取了6种造林密度条件下刺槐林地的水分利用效率、降水生产效率、蒸散水分生产效率和蒸腾水分生产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为随着刺槐造林密度的降低,其4种效率均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水工程 抗旱造林技术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土石山区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郝刚立 付晓刚 +1 位作者 胡贵寿 司光盈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3-27,共5页
针对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优化配置方法的现实,依托陕南地区坡面径流利用技术项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优化配置的指导思想——使整个系统中降水量及其径流量、集蓄量、用水... 针对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优化配置方法的现实,依托陕南地区坡面径流利用技术项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坡面径流集散工程系统优化配置的指导思想——使整个系统中降水量及其径流量、集蓄量、用水量达到最优的组合,实现整个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益最大的目标;构建了含有2个决策变量、5个约束条件的线性规划数学模型,采用了逆时序法确定蓄水设施的总容积。最后以该项目区中的马利沟小流域为实例,计算出现有人口5 420人的马利沟小流域建设362 hm2灌溉农田需配置集雨区面积825.37 hm2、储水体总容积29 889.59 m3、单窖容积100 m3,需建水窖299个,可实现农业年纯增收114.539 8万元,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山区 径流集散工程 配置技术 马利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弃渣型坡面泥石流形成过程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菲 唐红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519-522,529,共5页
从试验模型、试验材料、试验装置及测试内容等方面制定了工程弃渣型坡面泥石流试验方案,拟定了模型试验过程,降雨历时16~18 h,其中0~13 h属于前期降雨阶段,降雨强度控制在6.8 mm/(10 min),分4次完成,每次降1 h,停2 h;13 h以后属于短... 从试验模型、试验材料、试验装置及测试内容等方面制定了工程弃渣型坡面泥石流试验方案,拟定了模型试验过程,降雨历时16~18 h,其中0~13 h属于前期降雨阶段,降雨强度控制在6.8 mm/(10 min),分4次完成,每次降1 h,停2 h;13 h以后属于短历时强降雨阶段,降雨强度控制在16.7 mm/(10 min);分析了坡面渣体含水量、孔隙水压力和地表位移高程随降雨历时的变化,揭示了工程弃渣型坡面泥石流形成过程的物理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弃渣型泥石流 形成过程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水系工程建设设计施工技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丽槐 杨运祥 +1 位作者 熊柱桃 张劲松 《中国水土保持》 2000年第10期21-22,共2页
四川省根据丘陵区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坡耕地多,产流速度快,坡面水系紊乱,破坏力大的特点,总结推广的坡面水系工程,可对坡面径流实施有效的拦、蓄、引、灌、排,已成为控制水土流失,充分利用坡面径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措... 四川省根据丘陵区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坡耕地多,产流速度快,坡面水系紊乱,破坏力大的特点,总结推广的坡面水系工程,可对坡面径流实施有效的拦、蓄、引、灌、排,已成为控制水土流失,充分利用坡面径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措施。介绍了坡面水系工程中排灌渠、蓄水池、沉沙幽、山平塘的布设、设计与施工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系工程 技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对工程弃渣坡面径流泥沙含量变化的影响
11
作者 柳小强 李洪涛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0年第1期10-13,共4页
对工程弃渣坡面径流泥沙含量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与研究点径流泥沙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差只有降雨量与原始弃渣坡面径流泥沙含量间呈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92。通过T检验,发现降雨量与原始弃渣坡面径流泥沙含量、客土覆... 对工程弃渣坡面径流泥沙含量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与研究点径流泥沙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差只有降雨量与原始弃渣坡面径流泥沙含量间呈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92。通过T检验,发现降雨量与原始弃渣坡面径流泥沙含量、客土覆盖坡面径流泥沙含量之间均有显著的差异,非标准化回归模型为:Y=10.093+13.134X1-0.386X2,标准化回归模型为:Y=0.803X1-0.052X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工程弃渣 泥沙量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坡面生态工程原理及应用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72
12
作者 周跃 Watts D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9-85,共7页
植被抗蚀护坡的潜能源于它与近地面大气、土壤等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植被的水文效应和机械效应。对这些效应的科学认识是建立植被坡面生态工程基础理论的前提。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对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植被的坡面保护作... 植被抗蚀护坡的潜能源于它与近地面大气、土壤等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植被的水文效应和机械效应。对这些效应的科学认识是建立植被坡面生态工程基础理论的前提。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对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植被的坡面保护作用的认识不断加强,使植被越来越成为控制侵蚀和稳定斜坡的有效手段。由于它比较突出的优点和潜能,这一生物学途径在自然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具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展现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生态工程 水文效应 机械效应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水系工程水文水利计算 被引量:2
13
作者 伍斌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年第2期41-42,70,共3页
坡面水系工程是调控坡面径流,控制坡面水土流失的根本工程措施。其中,截水沟和排水沟尤为重要,是坡面水系工程的“动脉血管”。坡面水系工程水文水利计算是确定其整体布局和工程规模的决策依据,重点介绍了截水沟和排水沟的水文水利计算。
关键词 径流 水系工程 水文水利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的作用及技术要点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蕴瑶 《花卉》 2021年第22期113-114,共2页
为解决在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以如何对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方案进行合理设计为例,对相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研究,提出对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工作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坡面绿化施工技术措施研究的观点,... 为解决在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以如何对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方案进行合理设计为例,对相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研究,提出对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工作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坡面绿化施工技术措施研究的观点,以期能为相关的施工工程提供有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工程绿化 施工技术要点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坡面生态工程技术
15
作者 穆欣 《国土绿化》 2002年第1期41-41,共1页
岩土坡面生态工程技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已经在三峡工程永久船闸旁的大片裸露高坡上推广应用。这项技术与传统的单纯栽植法和随处可见的平面绿化有很大不同,它无需挖掘植苗坑穴,只需在坡面上覆盖大约15厘米厚。
关键词 生态工程 三峡工程 永久船闸 缓释肥 绿化 20世纪 植物资源 推广应用 上覆盖 6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对弃渣坡面径流泥沙质量浓度变化的影响
16
作者 李洪涛 柳小强 齐红梅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9年第6期1-3,共3页
受降雨类型、坡度、植被等多因素的影响,泥沙质量浓度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特别复杂,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工程弃渣坡面径流泥沙质量浓度进行观测,对观测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降雨量与研究点径流泥... 受降雨类型、坡度、植被等多因素的影响,泥沙质量浓度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特别复杂,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工程弃渣坡面径流泥沙质量浓度进行观测,对观测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降雨量与研究点径流泥沙质量浓度之间的相关性较差。通过分析,只有降雨量与原始弃渣径流泥沙质量浓度有显著的关系,相关系数为0.792;通过t检验,发现降雨量、原始弃渣径流泥沙质量浓度、客土覆盖径流泥沙质量浓度之间都有显著的差异。通过回归分析,根据非标准化系数B,建立的一个回归模型是:Y=10.093+13.134X1-0.386X2;根据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建立的一个回归模型是:Y=0.803X1-0.052X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工程弃渣 径流泥沙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排洪(涝)工程设计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东辉 徐晶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3,共4页
探讨了城区雨洪汇流与水工建筑物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城区雨洪汇流分析与排洪(涝)建筑物设计同步方法,建立了坡面—排洪工程耦合的非恒定流分析的基本方程及其求解方法,并用实例说明,可供借鉴。
关键词 设计方法 —排洪工程耦合 非恒定流 基本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防治体系中沟坡兼治的量化指标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光琦 《中国水土保持》 1999年第12期42-43,共2页
水平梯田可拦蓄降水600 ~800 m m ,而甘肃省黄河流域实测一次短历时最大雨量为166-1 m m ,长江流域为216m m ,即水平梯田可拦蓄径流量是田面承接雨量的3 ~5 倍,靠田面自身的雨量满足不了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在布设坡面工程措施时,可... 水平梯田可拦蓄降水600 ~800 m m ,而甘肃省黄河流域实测一次短历时最大雨量为166-1 m m ,长江流域为216m m ,即水平梯田可拦蓄径流量是田面承接雨量的3 ~5 倍,靠田面自身的雨量满足不了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在布设坡面工程措施时,可考虑隔坡布设,以增加梯田的深层土壤水分。治沟工程建成后因逐年淤积,其有效拦蓄能力即有效控制面积逐年递减,相邻两年有效控制面积的差值,即为当年坡面治理的最小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工程 沟道工程 布设 兼治指标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浅层原状土抗剪强度浅析 被引量:46
19
作者 范兴科 蒋定生 赵合理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9-75,共7页
采用轻便式直剪仪,对黄土高原几种土壤的浅层原状土抗剪强度进行现场测定,得出其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其影响因素分析,并与同类地区扰动击实土的抗剪强度进行比较,指出黄土高原地区浅层原状土其抗剪强度的脆弱性及其在水... 采用轻便式直剪仪,对黄土高原几种土壤的浅层原状土抗剪强度进行现场测定,得出其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其影响因素分析,并与同类地区扰动击实土的抗剪强度进行比较,指出黄土高原地区浅层原状土其抗剪强度的脆弱性及其在水土保持坡面工程中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原状土 抗剪强度 直剪仪 水土保持 坡面工程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与水土保持措施相互作用 被引量:67
20
作者 穆兴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1-45,共5页
土壤水是重要的生态水源和水文要素之一 ,黄土高原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和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土壤水资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尤为重要。同时 ,土壤水的数量及其分布也受人类活动影响。水土保持措施是黄土高原人类改... 土壤水是重要的生态水源和水文要素之一 ,黄土高原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和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土壤水资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尤为重要。同时 ,土壤水的数量及其分布也受人类活动影响。水土保持措施是黄土高原人类改造下垫面过程之一 ,这种改造会影响土壤水分的静态分布和动态过程。水土保持坡面工程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土壤含水率。深根系人工林草植被使土壤含水率降低 ,甚至造成利用性土壤干层 ,影响人工植被的永续发展。尽管天然植被也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但并未引起土壤水分状况的恶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土壤水分 坡面工程 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