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硬煤体综放开采顶煤破碎块度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家臣 白希军 +1 位作者 吴志山 熊道慧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8-242,共5页
基于现场节理调查结果 ,运用泊松圆盘模型 ,生成了煤体的三维节理网络 ,基于拓扑学中的单纯同调理论 ,建立了顶煤破裂块度的三维预测模型 ,用于顶煤原始破裂块度的预测 ,并与预爆破后顶煤的破裂块度进行了对比 。
关键词 放顶煤开采 坚硬煤体 节理网络 破碎块度 采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齿辅助冲击作用下坚硬煤体的破碎特性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强 张赫哲 +1 位作者 田莹 王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02-1016,共15页
近年来硬质煤层比例不断上升,传统机械截割方法在硬煤条件下的效率低下一直是我国煤炭生产行业的攻坚难题,寻求一种对硬质煤层具有强适用性的破碎方法成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科学问题。冲击与截割协同破煤技术是一种新型硬煤开采方式... 近年来硬质煤层比例不断上升,传统机械截割方法在硬煤条件下的效率低下一直是我国煤炭生产行业的攻坚难题,寻求一种对硬质煤层具有强适用性的破碎方法成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科学问题。冲击与截割协同破煤技术是一种新型硬煤开采方式,其通过利用截齿在运动切线方向上的往复冲击使煤体内部产生破坏,降低硬煤开采难度。而考虑到截齿冲击的时空差异可能对破煤性能产生影响,将冲击截齿应用至采煤机滚筒,设计了具有截齿冲击功能的采煤机改造结构,基于该结构建立了不同截齿冲击时空关系的运动模型,并利用离散元方法分析了不同冲击时空关系的滚筒破煤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同步冲击方式在各硬度下的破煤效率均优于异步冲击的破煤效率,滚筒受力均值与峰值均低于异步冲击,且相对异步冲击更稳定;此外同步冲击在各硬度下的破煤性能相对传统滚筒均有较大提升,2种方式下的破煤效率差距最大接近24%,滚筒受力差距最大达到60 kN。为测试冲击与截割协同破煤技术的实际性能,设计了简化试验装置,开展了井下破煤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截齿冲击与未冲击状态下的平均截割阻力分别为4 473,5 390 N,截齿冲击较未冲击时可降低截割阻力约17.22%以上,所得结果虽与模拟结果有偏差,但综合截割机构减小、煤体硬度减小因素,仍可认为冲击与截割协同破煤的实际性能取得了理想效果,并体现了冲击与截割协同破煤对坚固性系数煤层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认为截割载荷降低程度的变化规律与模拟所得变化规律相似,验证了同步冲击时空关系对硬煤具有更高适用性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截齿 时空关系 破煤特性 离散元 坚硬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面坚硬煤体爆破和注水预处理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索永录 李德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30-31,共2页
介绍了红会一矿在厚煤层分层综采中,
关键词 爆破 注水 预处理 坚硬煤体 综采面 厚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预处理坚硬煤体研究试验 被引量:10
4
作者 索永录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8-20,24,共4页
根据系统工程思想 ,运用矿压理论、爆破理论和煤层注水原理简要论述了深孔爆破和动压注水相结合预先弱化处理坚硬煤体的作用机理 ,分析了红会一矿 1 50 2 - 1 厚煤层分层综采工作面试验情况及其效果 ,得到了其合理的预处理工艺参数。研... 根据系统工程思想 ,运用矿压理论、爆破理论和煤层注水原理简要论述了深孔爆破和动压注水相结合预先弱化处理坚硬煤体的作用机理 ,分析了红会一矿 1 50 2 - 1 厚煤层分层综采工作面试验情况及其效果 ,得到了其合理的预处理工艺参数。研究和试验表明 ,深孔爆破和动压注水相结合预先弱化处理坚硬煤层方法安全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坚硬煤体 爆破 注水 综采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裂隙应力场控制渗流特性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邓广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93-597,共5页
针对坚硬顶煤在地应力场控制下水力压裂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压水实验详细研究了应力控制下煤体中开放型裂隙渗流特征与毛细管力、裂隙开度、应力水平及注水压力的关系 ,建立了应力场中裂隙渗透性规律 ,探讨了注水压力对开放型裂隙开... 针对坚硬顶煤在地应力场控制下水力压裂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压水实验详细研究了应力控制下煤体中开放型裂隙渗流特征与毛细管力、裂隙开度、应力水平及注水压力的关系 ,建立了应力场中裂隙渗透性规律 ,探讨了注水压力对开放型裂隙开度及隙流状态参数的影响关系 .实测结果表明 ,在煤体卸压区的不同出水点 ,开放型裂缝泄漏流量不同 :距注水测点 3 5m处流量小于 7% ,距注水点 2 5m处流量小于 8% ;距注水点 1 5m内小于 19% .本模型对于煤体水压致裂控制参数选择以及改善顶煤采出率具有实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煤体 应力控制 渗流 煤层 裂隙 应力场 放顶煤开采 预注水 模拟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