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4个菊芋品种(系)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
14
1
作者
赵孟良
韩睿
李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9,共6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来源于国内外不同区域的24个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inn.)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并结合块茎特征采用聚类分析法探讨了它们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用16条ISSR引物从24个品种(系)的基因组DNA共扩...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来源于国内外不同区域的24个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inn.)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并结合块茎特征采用聚类分析法探讨了它们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用16条ISSR引物从24个品种(系)的基因组DNA共扩增出242条带,包含228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94.2%,其中7条引物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100.0%。各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19~1.01,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4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68处可将24个品种(系)划分为5类,第1类仅包含‘青芋1号’(‘Qingyu No.1’),第Ⅱ类仅包含W12,第Ⅲ类包含W30、W42、‘青芋2号’(‘Qingyu No.2’)、W09、W18、W26和WSl,第Ⅳ类包含W06和W84,第V类包含‘青芋3号’(‘Qingyu No.3’)、w23、W36、W43、W54、W75、WS0、W62、W64、W79、S150、S138和W66;多数块茎特征相似的品种(系)被聚在一起,但也有部分块茎特征不同的品种(系)被聚在同一类中;部分品种(系)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其形态分类结果及地理分布不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菊芋品种(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存在着较为频繁的基因交流;基于ISSR标记分析能较准确地揭示出菊芋品种(系)间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多态性条带
聚类分析
块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铃薯主要生理性状和产量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康朵兰
王惠群
+2 位作者
萧浪涛
洪亚辉
童建华
《中国马铃薯》
2007年第3期149-152,共4页
以大西洋、滇薯6号、PB04和PB08 4个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系)为供试材料,进行不同品种块茎形成期主要生理性状和收获时产量特性的比较及部分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的块茎形成期大西洋的光合速率最强,根系活力较强,抗逆性较...
以大西洋、滇薯6号、PB04和PB08 4个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系)为供试材料,进行不同品种块茎形成期主要生理性状和收获时产量特性的比较及部分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的块茎形成期大西洋的光合速率最强,根系活力较强,抗逆性较强,其农艺性状和块茎产量特征均表现较好。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马铃薯的块茎数量、块茎产量、干物质含量和块茎淀粉含量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生物产量、块茎数量、块茎产量、干物质含量和块茎淀粉含量与叶片电导率呈负相关,而生物产量与根系活力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块茎
形成期
生理性状
农艺性状
块茎
产量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4个菊芋品种(系)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
14
1
作者
赵孟良
韩睿
李莉
机构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菊芋研发中心青海省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9,共6页
基金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西宁综合试验站项目(CARS-25-G-49)
青海省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实验室创新基金项目(Sc-zdsys-2011-02)
文摘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来源于国内外不同区域的24个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inn.)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并结合块茎特征采用聚类分析法探讨了它们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用16条ISSR引物从24个品种(系)的基因组DNA共扩增出242条带,包含228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94.2%,其中7条引物的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100.0%。各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19~1.01,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4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0.68处可将24个品种(系)划分为5类,第1类仅包含‘青芋1号’(‘Qingyu No.1’),第Ⅱ类仅包含W12,第Ⅲ类包含W30、W42、‘青芋2号’(‘Qingyu No.2’)、W09、W18、W26和WSl,第Ⅳ类包含W06和W84,第V类包含‘青芋3号’(‘Qingyu No.3’)、w23、W36、W43、W54、W75、WS0、W62、W64、W79、S150、S138和W66;多数块茎特征相似的品种(系)被聚在一起,但也有部分块茎特征不同的品种(系)被聚在同一类中;部分品种(系)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其形态分类结果及地理分布不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菊芋品种(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存在着较为频繁的基因交流;基于ISSR标记分析能较准确地揭示出菊芋品种(系)间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菊芋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多态性条带
聚类分析
块茎特征
Keywords
Helianthus tuberosus Linn.
ISSR marker
genetic diversity
polymorphic band
clusteranalysis
tuber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Q946-33 [生物学—植物学]
S566.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铃薯主要生理性状和产量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康朵兰
王惠群
萧浪涛
洪亚辉
童建华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马铃薯》
2007年第3期149-152,共4页
文摘
以大西洋、滇薯6号、PB04和PB08 4个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系)为供试材料,进行不同品种块茎形成期主要生理性状和收获时产量特性的比较及部分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的块茎形成期大西洋的光合速率最强,根系活力较强,抗逆性较强,其农艺性状和块茎产量特征均表现较好。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马铃薯的块茎数量、块茎产量、干物质含量和块茎淀粉含量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生物产量、块茎数量、块茎产量、干物质含量和块茎淀粉含量与叶片电导率呈负相关,而生物产量与根系活力呈正相关。
关键词
马铃薯
块茎
形成期
生理性状
农艺性状
块茎
产量
特征
Keywords
potato
tuber initiation stage
physiological property
yield character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4个菊芋品种(系)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分析
赵孟良
韩睿
李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铃薯主要生理性状和产量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康朵兰
王惠群
萧浪涛
洪亚辉
童建华
《中国马铃薯》
200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