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Cu基块状非晶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寇生中 冯柳 +2 位作者 丁雨田 许广济 丁宗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242-245,共4页
Cu基块状非晶合金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材料,从合金体系、力学性能、合金过冷液体区域的性能及非晶形成能力几方面对Cu基块状非晶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新型Cu基块状非晶合金的工程应用前景。
关键词 Cu基块状非晶合金 力学性能 热学性能 非晶形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对Zr-Ti-Ni-Cu-Be块状非晶合金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武晓峰 张海峰 +1 位作者 杨洪才 胡壮麒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77-1180,共4页
利用X射线衍射(XRD)及差热分析(DSC)等方法研究了添加B对Zr Ti Cu Ni Be块状非晶合金的形成、结晶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Zr Ti Cu Ni Be合金系中添加B可明显改变该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g,一次结晶温度Tx及过冷液相区ΔT等参... 利用X射线衍射(XRD)及差热分析(DSC)等方法研究了添加B对Zr Ti Cu Ni Be块状非晶合金的形成、结晶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Zr Ti Cu Ni Be合金系中添加B可明显改变该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g,一次结晶温度Tx及过冷液相区ΔT等参数·当y(B)≤3%时,B的添加可使合金保持块状非晶,提高Tg、Tx并扩大过冷液相区,使非晶热稳定性增加;当y(B)≥6%时,B的添加将诱导大量的粗大Zr2Cu及ZrB2等晶体的析出·由于它们非纳米晶,尺寸较大,形状不规整,不能作为非晶复合材料的增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Ti-Ni-Cu-Be块状非晶合金 B 过冷液相区 热稳定性 第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B-Nb-Er块状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及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耿岩 苏亚坤 +1 位作者 张海峰 祁阳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5-279,共5页
采用工业原料通过铜模喷铸法制备了(Fe7.2B24Nb4)100-x Er x(x=3.0、4.0、4.5、5.0、6.0、7.0)块状非晶合金系,采用X射线衍射仪、DSC差示热量扫描仪研究了稀土元素Er对该非晶合金系热稳定性、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Er的... 采用工业原料通过铜模喷铸法制备了(Fe7.2B24Nb4)100-x Er x(x=3.0、4.0、4.5、5.0、6.0、7.0)块状非晶合金系,采用X射线衍射仪、DSC差示热量扫描仪研究了稀土元素Er对该非晶合金系热稳定性、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Er的添加明显提高了样品的非晶形成能力,Er含量(摩尔分数)为5.0%时成功制备出直径为5 mm的(Fe72B24Nb4)95Er5块状非晶,该非晶合金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抗晶化能力较强,其晶化激活能分别达到382.8、539.5、680.8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非晶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状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研究述评 被引量:3
4
作者 袁子洲 郝雷 +1 位作者 陈学定 王冰霞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9,46,共4页
综合评述了表征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的六个常见参数: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过冷液相区△Txg、参数△T*、参数γ、约化非晶形成厚度H和临界局域体积应变。通过上述参数的物理内涵的分析,指出了它们在表征玻璃形成能力上的不足及进一... 综合评述了表征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的六个常见参数: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过冷液相区△Txg、参数△T*、参数γ、约化非晶形成厚度H和临界局域体积应变。通过上述参数的物理内涵的分析,指出了它们在表征玻璃形成能力上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非晶转变机理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非晶合金 玻璃形成能力 表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基块状非晶合金弛豫状态下的模量测定与有效原子作用势
5
作者 孙少瑞 林光明 石燦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04-707,共4页
研究了Zr4 1Ti14 Cu12 .5Ni10 Be2 2 .5块状非晶合金的低温弛豫过程 ,测定了块状非晶合金的弹性模量E和热膨胀率α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利用 14 7型Lennard Jones势计算出该合金系统的原子平均最近距离r0 及平均有效原子作用势深度u0 在... 研究了Zr4 1Ti14 Cu12 .5Ni10 Be2 2 .5块状非晶合金的低温弛豫过程 ,测定了块状非晶合金的弹性模量E和热膨胀率α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利用 14 7型Lennard Jones势计算出该合金系统的原子平均最近距离r0 及平均有效原子作用势深度u0 在弛豫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发现Zr基块状非晶合金的低温弛豫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在低于 45 0K时 ,以化学短程有序化 (CSRO)为主 ;在高于 45 0K时 ,以拓扑短程有序化 (TSRO)为主。在前一个阶段中 ,u0 变化不大 ,r0 有所减小 ;在后一个阶段中 ,u0 和r0 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基块状非晶合金 结构弛豫 热膨胀系数 模量测定 有效原子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Mg-Cu-Dy块状非晶合金的制备与力学性能
6
作者 孟力凯 康阳 武晓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5-128,共4页
用铜模铸造法成功制备出直径为8 mm的Mg60Cu27Dy13镁基三元块状非晶合金。利用XRD和DSC等手段对Mg-Cu-Dy合金系的非晶形成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Mg87-xCuxDy13(x=17,22,27,32)合金具有明显的玻璃转变温度T... 用铜模铸造法成功制备出直径为8 mm的Mg60Cu27Dy13镁基三元块状非晶合金。利用XRD和DSC等手段对Mg-Cu-Dy合金系的非晶形成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Mg87-xCuxDy13(x=17,22,27,32)合金具有明显的玻璃转变温度Tg、较宽的过冷液相区ΔTx=Tx-Tg及较高的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Tg/Tl,其中以Mg60Cu27Dy13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最强。该非晶合金的压缩断裂强度(σf)为640 MPa。参数γ与这类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块状非晶合金 Mg-Cu-Dy 非晶形成能力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_(41.2)Ti_(13.8)Ni_(10)Cu_(12.5)Be_(22.5)块状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周迎春 周永源 邱克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20,共2页
在室温常压下,对Zr41.2Ti13.8Ni10Cu12.5Be22.5块状非晶合金在对称循环应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获得了疲劳破坏寿命S-N曲线,并对其疲劳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非晶合金具有与晶态合金相似的疲劳破坏过程。分析了非晶合金... 在室温常压下,对Zr41.2Ti13.8Ni10Cu12.5Be22.5块状非晶合金在对称循环应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获得了疲劳破坏寿命S-N曲线,并对其疲劳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非晶合金具有与晶态合金相似的疲劳破坏过程。分析了非晶合金与晶态合金在疲劳寿命上的不同是因其显微结构上的差异所致,并从力学性能方面分析了其破坏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非晶合金 对称循环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基块状非晶合金热膨胀测量及有效原子作用势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斌 陈文军 +1 位作者 郑国桢 林光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0-121,共2页
测定Er41Ti14Cu12.5Ni10Be22.5块状非晶合金的热膨胀曲线.由合金的结构弛豫过程解释曲线的特点.采用14-7型Lennard-Jone作用势计算该合金系统平均最近邻距离及有效作用势深度,并结合文献中... 测定Er41Ti14Cu12.5Ni10Be22.5块状非晶合金的热膨胀曲线.由合金的结构弛豫过程解释曲线的特点.采用14-7型Lennard-Jone作用势计算该合金系统平均最近邻距离及有效作用势深度,并结合文献中径向分布函数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铒基块状非晶合金 热膨胀 结构弛豫 Lennard-Jone作用势 有效原子作用势 往向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化元素对铜基块状非晶合金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爱华 俞坚钢 +2 位作者 陈国平 唐诤溱 王鹏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415-418,共4页
铜基块状非晶合金由于其高导电、耐腐蚀及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而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Cu基块状非晶合金材料的主要改进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合金化元素对Cu基块状非晶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Cu基块状非... 铜基块状非晶合金由于其高导电、耐腐蚀及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而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Cu基块状非晶合金材料的主要改进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合金化元素对Cu基块状非晶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Cu基块状非晶合金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块状非晶合金 合金 力学性能 非晶形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科学的一项重大突破——块状非晶合金材料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
10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非晶合金材料 块状非晶合金 工业化生产 应用 材料科学 制备技术 非晶材料 材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状Cu_(60)Zr_(30)Ti_(10)非晶合金激光熔凝层的组织和硬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钧声 杨元政 +3 位作者 陶平均 吴启梁 张榕 郑善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7-89,共3页
采用水冷铜模真空吸铸法制备了块状Cu60Zr30Ti10非晶合金,用Nd:YAG激光束(功率201.6W)分别以20,40,60mm·s^-1的速度对合金表面进行重熔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电子探针等研究了熔凝层的显微组织... 采用水冷铜模真空吸铸法制备了块状Cu60Zr30Ti10非晶合金,用Nd:YAG激光束(功率201.6W)分别以20,40,60mm·s^-1的速度对合金表面进行重熔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电子探针等研究了熔凝层的显微组织和不同深度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经20mm·s^-1的激光重熔后,在块状非晶合金基体表面形成了两层新的组织,其中位于中间厚度约200μm第二层的硬度、耐腐蚀性均比基体的有明显改善,显微硬度达到873HV,该区域铜原子在弥散分布的尺寸为0.2~1μm微区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非晶合金 Cu60Zr30Ti10 激光熔凝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状非晶态镍磷合金的电化学沉积制备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旭东 俞宏英 +2 位作者 孙冬柏 孟惠民 樊自拴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5-217,共3页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块状非晶态N i-P合金,并研究了工艺条件和磷含量对块状N i-P合金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制备块状非晶态N i-P合金的方法是可行的,较低的pH值、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阴极电流密度更有...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块状非晶态N i-P合金,并研究了工艺条件和磷含量对块状N i-P合金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制备块状非晶态N i-P合金的方法是可行的,较低的pH值、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阴极电流密度更有利于非晶态结构的形成.试验中还发现,磷含量是决定块状N i-P合金结构的主要因素,随着磷含量的增加,块状N i-P合金由晶态向非晶态结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非晶合金 电化学沉积 镍磷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基块状非晶态合金变形与断裂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郭秀丽 李德俊 +1 位作者 王英敏 董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4-27,共4页
近十几年来,块状非晶态合金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非晶态合金的认识,也给进一步开发非晶态合金的应用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前景。简要介绍了Zr基块状非晶态合金的力学性能特点,着重叙述了其变形和断裂行为。
关键词 Zr基块状非晶合金 变形 断裂 力学性能 锆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非晶晶化法合成钛基块状非晶复合材料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元元 杨超 +1 位作者 李小强 陈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05-2323,共19页
鉴于块状非晶合金(BAAs)的低塑性特征,回顾了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非晶晶化法制备高性能块状材料的成形技术,即先机械合金化制备钛基多组元非晶合金粉末,然后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在粉末的过冷液相区固结非晶粉末,再利用非晶晶化法使烧结... 鉴于块状非晶合金(BAAs)的低塑性特征,回顾了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非晶晶化法制备高性能块状材料的成形技术,即先机械合金化制备钛基多组元非晶合金粉末,然后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在粉末的过冷液相区固结非晶粉末,再利用非晶晶化法使烧结的非晶块体在随后的烧结和热处理过程中晶化析出β-Ti延性相,控制延性相的形貌、尺度和分布,合成以非晶相或β-Ti晶化相为基体的钛基块状非晶复合材料(CBBAAs),研究不同添加或替换组元对TiNbCuNiAl非晶粉末颗粒尺寸、热物性和微观结构的作用,探索了不同烧结参数对合成的CBBAAs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合成含晶化相CBBAAs的理论基础和非晶晶化过程中晶粒形核长大的规律,提出并利用"发展的软硬模型"来阐释应力作用下CBBAAs的断裂机理。研究结果提供一种极具前途的粉末冶金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制备尺寸较大、力学性能优异的含晶化相的块状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非晶合金 纳米晶材料 超细晶材料 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 机械合金 晶化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Mn和N对铁基非晶合金形成能力与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寇生中 王新生 +1 位作者 尚沙沙 刘广桥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78-779,806,共3页
采用工业原料在铜模铸造的条件下制备出了ф3 mm的Fe41Co6Cr15Mo14C15B6Y2Mn1和Fe41Co6Cr15Mo14C15B6Y2N1块状非晶合金圆棒,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盐酸溶液浸泡腐蚀试验分别对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工... 采用工业原料在铜模铸造的条件下制备出了ф3 mm的Fe41Co6Cr15Mo14C15B6Y2Mn1和Fe41Co6Cr15Mo14C15B6Y2N1块状非晶合金圆棒,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盐酸溶液浸泡腐蚀试验分别对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工业用料制备的铁基非晶合金中添加N时有更大的非晶形成能力和更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非晶合金 非晶形成能力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减薄诱发的Zr_(65)Al_(7.5)Ni_(10)Cu_(17.5)块状非晶晶化相的相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雷奕 黑祖昆 董闯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4-437,共4页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锆基块状非晶合金晶化行为 ,对分别经双喷电解减薄加离子减薄和单纯双喷电解减薄制备的电镜样品进行观察分析 。
关键词 ZR65AL7.5NI10CU17.5 相变 锆基块状非晶合金 晶化 离子减薄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状非晶锆合金弹丸侵彻装甲性能研究
17
作者 杨超 罗虹 田时雨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8,共6页
利用在非晶中生成第二相粒子和使非晶中含有微晶与纳米晶的方法使非晶合金具有不同的性能 ,对这些材料进行静态、动态压缩实验和侵彻钢、铝板实验后发现 ,Be和非晶合金中的第二相粒子可以提高非晶合金的静态抗压强度和动态压缩强度 ,并... 利用在非晶中生成第二相粒子和使非晶中含有微晶与纳米晶的方法使非晶合金具有不同的性能 ,对这些材料进行静态、动态压缩实验和侵彻钢、铝板实验后发现 ,Be和非晶合金中的第二相粒子可以提高非晶合金的静态抗压强度和动态压缩强度 ,并使非晶材料具有正应变率效应 ,提高非晶材料的侵彻钢和铝靶板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非晶合金 弹丸 侵彻性能 穿甲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