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陆坡大型块体搬运体系的结构与识别特征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大伟 吴时国 +2 位作者 秦志亮 丁巍巍 曹全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72,共8页
近年来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发现,在大陆坡第四系中发育有大规模块体搬运体系(现今的块体搬运体系也称海底滑坡)。块体搬运体系是深水常见的一种沉积物搬运机制,主要包括滑动、滑塌和碎屑流等重力流过程及其沉积物。南海陆坡白云块体搬... 近年来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发现,在大陆坡第四系中发育有大规模块体搬运体系(现今的块体搬运体系也称海底滑坡)。块体搬运体系是深水常见的一种沉积物搬运机制,主要包括滑动、滑塌和碎屑流等重力流过程及其沉积物。南海陆坡白云块体搬运体系面积逾10000km2,可划分为3个结构单元,即头部拉张区、体部滑移-挤压区和趾部挤压区。在地震剖面中,发育多种构造:正断层、杂乱反射、逆冲断层、挤压脊和褶皱等。块体搬运体系严重威胁深水设施安全,并可能诱发海啸,是海洋地质灾害之一。同时,块体搬运体系与海洋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关系密切,物源决定块体搬运体系的物性,泥质物源的块体搬运体系通常作为良好的油气盖层,砂质物源形成的块体搬运体系可以成为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搬运体系 重力流 海底滑坡 深水沉积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块体搬运体系对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2
2
作者 王秀娟 吴时国 +2 位作者 董冬冬 郭依群 Hutchinson Deborah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新世以来构造运动不活跃,自中新世以来沉积物厚度达5 000~9 000m,Ya35-1-2井显示更新世地层沉积物主要以泥质与砂泥互层的细粒沉积物为主,深部流体垂向运移通道不发育。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和3D地震资料表明,琼东南盆...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新世以来构造运动不活跃,自中新世以来沉积物厚度达5 000~9 000m,Ya35-1-2井显示更新世地层沉积物主要以泥质与砂泥互层的细粒沉积物为主,深部流体垂向运移通道不发育。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和3D地震资料表明,琼东南盆地的上新世及其以上地层存在大量气烟囱和块体搬运体系。气烟囱为深部流体垂向运移提供通道,沉积物在搬运过程中发生重塑,由于沉积和压实作用使MTD具有相对较高电阻率、高密度异常和渗透率降低,是烃类气体聚集的良好盖层,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气烟囱 块体搬运体系 细粒沉积物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第四纪块体搬运体系的地震特征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大伟 吴时国 +2 位作者 董冬冬 姚根顺 曹全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74,共6页
第四纪以来,琼东南盆地的陆坡区域广泛发育深水块体搬运体系。深水块体搬运体系是广泛发生在外陆架/上陆坡的一种沉积物搬运机制,包括滑动、滑塌和碎屑流等重力流作用过程。利用深水3D地震资料,提取振幅和相干数据,通过地震剖面、构造... 第四纪以来,琼东南盆地的陆坡区域广泛发育深水块体搬运体系。深水块体搬运体系是广泛发生在外陆架/上陆坡的一种沉积物搬运机制,包括滑动、滑塌和碎屑流等重力流作用过程。利用深水3D地震资料,提取振幅和相干数据,通过地震剖面、构造图和时间切片分析,揭示块体搬运体系具有丘状外形、波状反射结构、弱振幅和连续性差的地震特征,内部整体比较杂乱,主体发育褶皱,趾部发育逆冲断层,具有塑性流体特征。结合南海构造背景分析,认为研究区第四纪沉积速率高并位于地震多发带,构成了块体搬运体系的形成条件和触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盆地 外陆架/上陆坡 块体搬运体系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4
作者 秦雁群 万仑坤 +3 位作者 计智锋 李富恒 徐海龙 巴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全球普遍发育的深水块体搬运沉积体系是大陆边缘地层重要的组成部分,系统地认识该类沉积体有助于深化深水搬运过程认识、拓展深水油气勘探领域及控制海域工程设施风险。通过国际上研究成果梳理,深水块体搬运沉积体系是指除浊流外的水下... 全球普遍发育的深水块体搬运沉积体系是大陆边缘地层重要的组成部分,系统地认识该类沉积体有助于深化深水搬运过程认识、拓展深水油气勘探领域及控制海域工程设施风险。通过国际上研究成果梳理,深水块体搬运沉积体系是指除浊流外的水下重力流沉积物组合,结构上可分为头部、体部和趾部,可根据搬运过程和沉积物成因进行类型划分。其形成需具备沉积物重力流条件,变形过程符合宾汉塑性体特征,形成的沉积体规模大小不一,内部具有多种运动学指向,一般通过地震、岩心和测井等资料加以识别。深水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可以形成油气的盖层和储层,是深水区潜在勘探目标。综合分析认为,目前仍存在深水块体搬运过程认识需要深化和统一、不同地质背景下深水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的形成条件研究不足、与浊流沉积物的区别、古代与现代深水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共性与差异性研究、岩相类型和岩相组合认识的统一等相关问题。指出未来深水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多资料、多尺度特征分析,形成条件特别是触发机制深入研究,水下块体搬运机理、沉积物组成及深水重力流沉积物一体化研究,何种环境下可以形成烃源岩、储层或盖层,古代深水块体搬运沉积体系解剖,以及侵蚀能力和地质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流变学 滑动 滑塌 碎屑流 块体搬运沉积体系 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上新统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地震特征及其分布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伟 吴时国 +2 位作者 王秀娟 王大伟 赵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5,共7页
根据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高分辨率2D/3D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和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的相干分析,在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区发现了多期次的块体搬运沉积体系(MTDs)。研究表明,该区域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包括3个主要的结构单元,即头部拉张区、体部滑移区... 根据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高分辨率2D/3D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和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的相干分析,在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区发现了多期次的块体搬运沉积体系(MTDs)。研究表明,该区域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包括3个主要的结构单元,即头部拉张区、体部滑移区和趾部挤压区,不同位置地震特征不同。大规模的块体搬运沉积体系构成了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区新近系以来地层中的重要沉积单元,并对深海沉积物的空间展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上新世发育的一期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分布面积达300km2,厚度达240m,平面展布形态似扇形。高沉积物供给速率和不断的构造活动可能是该区域MTDs发育的主要原因。此外,地震活动、海平面变化也间接影响了MTDs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搬运沉积体系 中央峡谷 深水盆地 南海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深水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大伟 吴时国 +1 位作者 吕福亮 王彬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9,共6页
依据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的地球物理识别特征,利用最新采集的二维和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在南海深水区域的琼东南盆地、白云凹陷和文莱深水地层中发现了块体搬运沉积体系(MTDs);建立典型MTDs的沉积模式,探讨MTDs的深水油气勘探意义。结果... 依据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的地球物理识别特征,利用最新采集的二维和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在南海深水区域的琼东南盆地、白云凹陷和文莱深水地层中发现了块体搬运沉积体系(MTDs);建立典型MTDs的沉积模式,探讨MTDs的深水油气勘探意义。结果表明:MTDs表现为弱振幅和反射杂乱的特点,发育正断层、逆冲断层、挤压脊和褶皱等沉积构造;典型的MTDs可以划分为头部拉张区域、体部滑移-挤压区域和趾部挤压区域3个结构单元;MTDs主要是富泥沉积物,在深水油气勘探中往往充当良好盖层,容易与浊流沉积体系一起形成深水地层圈闭,也有部分MTDs是富砂沉积物,可以成为潜在油气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深水 块体搬运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地震识别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地震地貌及沉积构型:以珠江口盆地和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磊 李彬 +1 位作者 王英民 李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10-2416,共7页
基于珠江口盆地和尼日尔三角洲盆地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和钻测井资料,对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的沉积构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识别出陆坡滑塌形成的滑块体(Ⅰ)、水道壁滑塌形成的滑块体(Ⅱ)以及滑块体与碎屑流沉积物复合体(Ⅲ)3类块... 基于珠江口盆地和尼日尔三角洲盆地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和钻测井资料,对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的沉积构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识别出陆坡滑塌形成的滑块体(Ⅰ)、水道壁滑塌形成的滑块体(Ⅱ)以及滑块体与碎屑流沉积物复合体(Ⅲ)3类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同一类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物理性质以及叠置样式具有一定相似性;Ⅰ类具有朵状几何外形,滑块体后部发育铲状滑塌槽。滑块体顺滑脱面滑动,并发生一定程度的旋转,内部具有铲式扇特征;Ⅱ类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与Ⅰ类的类似,但两者的分布区域、滑动方向及其所形成的滑塌槽走向差异较大;Ⅲ类具有较强的侵蚀能力,底部具有线性擦痕;其内部变形发育叠瓦逆冲构造,表面形态往往起伏不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貌学 块体搬运沉积体系 沉积构型 珠江口盆地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的地震响应与成因机制 被引量:56
8
作者 吴时国 秦志亮 +3 位作者 王大伟 彭学超 王志君 姚根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84-3195,共12页
块体搬运沉积体系是一种重力作用下形成的深水沉积体系,在全球大陆边缘沉积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块体搬运沉积作用不仅造成危害极大的深水地质灾害,而且与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和深水油气的形成过程与富集有密切联系.根据新获得的海底地形... 块体搬运沉积体系是一种重力作用下形成的深水沉积体系,在全球大陆边缘沉积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块体搬运沉积作用不仅造成危害极大的深水地质灾害,而且与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和深水油气的形成过程与富集有密切联系.根据新获得的海底地形地貌资料和地震资料,揭示了块体搬运沉积体系识别特征,明确了其分布范围.这些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具有明显的滑坡形态和沉积构造;头部表现张性断裂构造,内部有旋转断块和流动构造,趾部表现为挤压和逆冲构造.块体搬运沉积体系表现出不同的成因类型.通过白云凹陷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模式和白云块体搬运沉积体系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认为白云块体搬运沉积体系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密切相关,进一步给出6种水合物分解模型情况下海底稳定性的安全因子,随着水合物分解量的增加,斜坡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当水合物的分解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发育海底块体搬运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搬运沉积体系 重力流 海底不稳定性 天然气水合物 海底滑坡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深水区块体搬运沉积体系与水合物分解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志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144-150,163+174,共7页
块体搬运沉积体系(MTDs)作为一种在重力作用下发育的深水沉积体系,在全球大陆边缘广泛分布。鉴于其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意义,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利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海底多波束地形地貌资料和高分辨率地震... 块体搬运沉积体系(MTDs)作为一种在重力作用下发育的深水沉积体系,在全球大陆边缘广泛分布。鉴于其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意义,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利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海底多波束地形地貌资料和高分辨率地震反射资料,识别了白云深水区大型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其分布面积逾10000km2,具有典型块体搬运的结构单元和沉积构造特征,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探讨MTDs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相关性,分析了水合物的分解机理及其对海底沉积地层的强度产生的影响。建立了研究区海底地质力学模型,并采用极限平衡法对海底斜坡是否稳定做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凹陷北侧的海底峡谷为南侧大型MTDs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物源保障,区内水合物的分解对海底MTDs的发育具有诱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白云凹陷 块体搬运体系 水合物 深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块体搬运沉积体系成因及其对水合物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杜浩 石万忠 +3 位作者 梁金强 王任 何玉林 徐立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9-881,I0014,共14页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赋存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并发育多期块体搬运沉积体系(MTDs),但目前MTDs对水合物成藏的影响机理仍不明确。为此,利用岩心、钻测井、地震及区域地质资料,在精细刻画MTDs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水合物成藏的多...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赋存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并发育多期块体搬运沉积体系(MTDs),但目前MTDs对水合物成藏的影响机理仍不明确。为此,利用岩心、钻测井、地震及区域地质资料,在精细刻画MTDs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水合物成藏的多种因素,以不同背景的MTDs耦合关系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琼东南盆地MTDs成因及其对水合物成藏的影响。结果表明:(1)MTDs与海底原位沉积物的差异显著,MTDs更致密,孔隙度明显偏低,测井曲线具有低声波时差、高电阻率的特征;MTDs段可见生物碎屑、砾石颗粒等;MTDs段地震剖面呈杂乱反射结构。(2)琼东南盆地自5.5Ma以来,快速沉降导致可容纳空间增大、物源进积以及陆坡坡度加大等,为MTDs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北部陆坡MTDs主要由海平面变化、物源、陆坡坡度主控,由岩浆活动触发;南部隆起海底火山翼部MTDs则直接受控于岩浆活动。岩浆活动、南部隆起MTDs、陆坡MTDs三者存在等时耦合关系。(3)深部气源沿着底辟及其衍生的通道运移至稳定域内,并且由浅部的MTDs封盖,使其在适宜的温压条件下形成天然气水合物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搬运沉积体系 天然气水合物 岩浆活动 海平面变化 等时耦合关系 琼东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陆坡区重力流沉积体系超高精度解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罗进华 朱培民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50,共9页
自治水下机器人采集资料是目前精度最高的地球物理资料;它的分辨率要远远高于常规二维、三维地震资料和船载方式获取的地形地貌和浅地层资料的分辨率。以往的资料(如三维地震及其切片)只能发现规模较大的滑坡体;而基于最新采集的高精度... 自治水下机器人采集资料是目前精度最高的地球物理资料;它的分辨率要远远高于常规二维、三维地震资料和船载方式获取的地形地貌和浅地层资料的分辨率。以往的资料(如三维地震及其切片)只能发现规模较大的滑坡体;而基于最新采集的高精度AUV多波束和浅地层资料,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识别了更为精细的重力流沉积体系。该重力流沉积体系表现为典型的块体流沉积和浊流沉积特征:如挤压脊、舌状体、海底线状侵蚀地形、残留地层、逸出块体、海底沟痕以及蠕变地层浊流沉积等,深化了对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沉积体系的认识。此外,分析了地势对重力流发育及内部构造的控制作用、重力流的各部位对原海底侵蚀程度、当前重力流物性(含水率、固结程度、成分等)的原因及浊流沉积内部产生雾状反射的成因等。通过对超高精度AUV资料的解释,认识到重力流沉积体系要比传统认识更为复杂,并且重力流沉积范围要比通过传统资料解释圈定的范围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水下机器人 琼东南盆地陆坡 块体搬运体系 浊流沉积 重力流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93
12
作者 吴时国 秦蕴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2-930,共9页
陆源碎屑物质是深水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全球"从源到汇"研究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海底峡谷-水道搬运沉积体系和块体搬运沉积体系(海底滑坡)是大陆坡最重要的两种搬运沉积过程。根据高分辨率2D、3D多道反射地震资料、多波束... 陆源碎屑物质是深水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全球"从源到汇"研究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海底峡谷-水道搬运沉积体系和块体搬运沉积体系(海底滑坡)是大陆坡最重要的两种搬运沉积过程。根据高分辨率2D、3D多道反射地震资料、多波束测深法、旁扫声纳、重力与活塞取样等资料研究发现,在南海北部陆坡地层中,广泛发育大型深水块体搬运体系和相应深水水道沉积体系。针对白云凹陷和琼东南盆地深水陆坡区的实例研究,揭示了典型深水块体搬运的平面形态、内部结构和变形过程,进而深入认识这一地质体的形成演化过程。采用2D/3D地震资料和多种数值模拟新方法发现了第四系深水高弯曲水道及其沉积相特征、上新世琼东南盆地中央水道及中新世古珠江深水水道体系。深水沉积体系对研究我国深水油气资源的成因机理和分布规律,以及深水工程的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搬运沉积体系 深水水道沉积体系 3D地震属性 大陆坡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