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对比
1
作者 杜治昆 司小萌 +1 位作者 王卓 裴金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2580-2584,共5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TLEF)患者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在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TLEF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 目的探究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TLEF)患者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在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TLEF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中行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术中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变化、凝血功能、术后不良反应、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麻醉时间、感觉神经完全麻醉时间、运动神经完全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低于麻醉前(P<0.05),两组麻醉后HR和M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高于术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术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下肢运动恢复时间及排尿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TLEF患者内固定术中接受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均有较好麻醉效果,但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明显减轻血液高凝状态,减少麻醉不良反应,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下肢骨折 内固定术 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 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经喉罩全身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巍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9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经喉罩全身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 目的:研究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经喉罩全身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6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期间,对照组行经喉罩全身麻醉,研究组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经喉罩全身麻醉。对比两组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前后认知功能及疼痛程度。结果:麻醉前,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手术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相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相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1 h,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相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2 d、3 d,两组的VAS评分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1 d、5 d,两组MMSE评分对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经喉罩全身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并可减轻疼痛,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经喉罩全身麻醉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一例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林仙菊 王惠琴 饶素欢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9期1758-1759,共2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也在增加。然而,由于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糖尿病、呼吸功能不全等合并症,且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衰退,因而...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也在增加。然而,由于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糖尿病、呼吸功能不全等合并症,且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衰退,因而接受手术治疗的麻醉风险也相对较高。本例患者属于超高龄患者,作者应用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超高龄患者 应用 腰丛 手术中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下肢 医药卫生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全麻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喜波 刘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3期2412-2414,共3页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麻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复合组与...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麻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复合组与全麻组,各42例。对全麻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对复合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T_(0))、切皮即刻(T_(1))、手术15 min(T_(2))、手术45 min(T_(3))、术毕5 min(T_(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两组术后2、12、24 h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结果两组T_(1)、T_(2)、T_(3)时SBP、DBP均较T_(0)时升高,HR均较T_(0)时减慢,复合组T_(1)、T_(2)、T_(3)时SBP、DBP均低于全麻组,HR高于全麻组(P<0.05)。两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均较术后2 h降低,复合组术后2、12、24 h VAS评分均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将气管插管全麻复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可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气管插管全麻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联合进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丛麻醉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唐韬 李婧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期154-156,共3页
目的 :探讨对进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联合进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丛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在我院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我院对对... 目的 :探讨对进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联合进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丛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近年来在我院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观察组患者联合进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丛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麻醉后,观察组患者进行麻醉准备和操作的时间(Tr)、感觉完全阻滞的时间(T1)、感觉恢复的时间(T2)、运动功能完全阻滞的时间(T3)、术毕至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T4)、术毕至第1次排尿的时间(Tu)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麻醉20分钟后(T20)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进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联合进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丛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此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手术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腰丛麻醉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绵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常规... 目的:探讨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在绵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对常规组患者进行静脉全身麻醉,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对试验组患者进行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起效的时间及持续的时间。结果:麻醉后,试验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起效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其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持续的时间均长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较为理想,可缩短其麻醉起效的时间,延长其麻醉维持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丙泊酚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健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9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并研究对接受内固定手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在海门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内固定手术的7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5)与对... 目的:探讨并研究对接受内固定手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在海门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内固定手术的7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术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麻醉后10 min、手术开始后20 min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MAP和HR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4 h、12 h和24 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内固定手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能保持其术中生命体征的平稳,提高其术后镇痛的效果,降低其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手术 高龄 股骨颈骨折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高龄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9
8
作者 裴福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3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高龄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6例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例。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T0)...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高龄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6例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例。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10 min(T1)、麻醉30 min(T2)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以及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结果 A组患者T1时HR、RR高于本组T0、T2时及B组T1时,MAP低于本组T0、T2时及B组T1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0、T1、T2时HR、MAP、R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1.24±0.32)min短于B组的(5.47±1.06)min,麻醉效果评分(4.36±0.51)分高于B组的(3.62±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股骨头置换术中的麻醉起效时间短,麻醉效果较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维持稳定呼吸循环,临床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佳麻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高龄股骨头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吴红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8期3345-3347,共3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应用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FNB)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PSNB)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息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行TKA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组,将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的3...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应用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FNB)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PSNB)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息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行TKA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组,将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超声引导FNB联合PSNB麻醉的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麻醉前、麻醉15 min、手术结束时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术后4 h、8 h、24 h患者疼痛程度,并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前、麻醉15 min、手术结束时MAP、HR水平逐渐升高,但观察组麻醉前、麻醉15 min、手术结束时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 h、8 h、24 h VAS评分逐渐升高,但观察组术后4 h、8 h、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监护时间、监护室出室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FNB联合PSNB麻醉用于TKA患者可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可减轻术后疼痛感,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超声引导 神经-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广振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4期81-83,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4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7例。实验组应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进行干预,对照组应...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4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7例。实验组应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进行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长及维持时长、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长及维持时长,疼痛评分及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长为(6.12±0.92)min,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长为(441.56±35.36)min,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长为(8.98±0.78)min,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长为(381.56±42.25)min。对照组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长为(7.63±1.11)min,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长为(389.78±28.63)min,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长为(9.96±1.52)min,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长为(341.45±45.58)min。实验组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长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长及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长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180、3.933、7.802、4.424, P=0.000、0.000、0.000、0.000<0.05)。麻醉前,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为(7.45±1.45)分,对照组的疼痛评分为(7.51±1.5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6, P=0.845>0.05)。麻醉后,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为(1.02±0.44)分,对照组的疼痛评分为(3.78±0.87)分,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408,P=0.000<0.05)。实验组麻醉优良率97.87%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2,P=0.001<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干预,麻醉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腰丛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下肢骨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研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玉林 喻红彪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9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71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在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71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5)。在进行手术前,对观察组患者进行B超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麻醉的效果。结果:在T1、T2、T3、T4时,观察组患者血糖(GLU)和血清白介素6(IL-6)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手术后2 h、12 h、1 d时,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应激反应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麻醉效果与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凌志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1期83-84,共2页
目的:研究B超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 目的:研究B超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神经阻滞维持时间、疼痛评分及免疫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麻醉过程中,开展B超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更好保证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麻醉效果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方坤 《北方药学》 2022年第4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参照组以... 目的:探讨分析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参照组以常规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实验组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结果:血流动力学水平在麻醉前(T0)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麻醉后5min(T1)、30min(T2)组间数据比较均显示P<0.05。实验组患者感觉神经的阻滞时间和维持时间以及运动神经的阻滞时间和维持时间,麻醉效果均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其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对其血流动力学水平基本不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血流动力学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斌 俞学峰 陆成龙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5期95-96,共2页
目的 :分析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从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六安世立医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中选取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 目的 :分析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从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六安世立医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中选取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在手术期间,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然后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痛觉阻滞起效的时间及手术前后其收缩压、舒张压和动脉血氧含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和痛觉阻滞起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动脉血氧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科手术 老年患者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党静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4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0例患者随机平... 目的:探讨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Comparison组(n=35)和Discussion组(n=35)。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下肢骨科手术治疗时,对Comparison组患者进行常规麻醉,对Discussion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麻醉维持的时间及麻醉效果的优良率。结果:麻醉后,Discussion组患者VAS的评分低于Comparison组患者,其麻醉维持的时间长于Comparison组患者,其麻醉效果的优良率高于Comparison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减轻其疼痛感,增强其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科手术 超声引导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艳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2期54-55,共2页
目的:比较对接受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山西省汾阳医院接受股骨头置换术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进行麻醉的方式将这80例患者分为A组(n=40... 目的:比较对接受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山西省汾阳医院接受股骨头置换术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进行麻醉的方式将这80例患者分为A组(n=40)和B组(n=40).在对两组患者进行股骨头置换术时,对A组患者进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B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然后,比较麻醉前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心率,并比较麻醉后两组患者输液的总量、镇痛效果的优良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心率相比,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输液的总量更少,其镇痛效果的优良率更低,P<0.05.结论:对接受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均可维持其生命体征的平稳且安全性均较高,对其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更优,但输液的总量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置换术 腰硬联合麻醉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经神经刺激仪对进行下肢骨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王玲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0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用神经刺激仪对进行下肢骨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下肢骨关节手术的7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 目的:探讨用神经刺激仪对进行下肢骨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下肢骨关节手术的7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时,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实验组患者使用神经刺激仪进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后的MBP(血压)、HR(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的情况以及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后的MBP、HR和SpO2分别为90.6±3.6 mmHg、82.3±6.3次/min和97.1±2.6%。对照组患者麻醉起效后的MBP、HR和SpO2分别为87.4±4.3 mmHg、79.4±5.2次/min和95.4±2.3%。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后的MBP、HR和Sp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时间分别为499±103.9 min和176.9±64.9 min,对照组患者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时间分别为451.2±99.3 min和137.1±61.7 min。实验组患者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神经刺激仪对进行下肢骨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好,麻醉作用时间长,对患者MBP、HR和SpO2的影响小。此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下肢骨关节手术患者 神经刺激仪 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干 张晓强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9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对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麻醉后即刻及麻醉后5 min,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麻醉后,观察组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丙泊酚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韬扬 朱彩艳 项明方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例)与对照组(n=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硬膜外麻醉,比...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例)与对照组(n=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94.0%,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16.0%(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 老年 股骨上段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孟瑞仙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5期121-122,共2页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单侧下肢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神经阻滞组(A,n=18)和硬膜外麻醉组(B,n=18)。A组:取患肢在上侧卧位,分别标定腰丛与坐骨神经阻滞...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行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单侧下肢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神经阻滞组(A,n=18)和硬膜外麻醉组(B,n=18)。A组:取患肢在上侧卧位,分别标定腰丛与坐骨神经阻滞穿刺点,将神经刺激仪正极与患者相连,负极连接与阻滞针上。腰丛注药量为0.33%罗哌卡因30ml,坐骨神经注药量为0.33%罗哌卡因15ml,B组:选择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硬膜外用药为1%罗哌卡因12~15ml,观察并记录各组麻醉前,麻醉后5、15、30、60min的SBP、DBP、HR、SpO2,以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及维持时间,术后1、4hVAS评分及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等。结果所有患者术中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麻醉前及麻醉后5min两组患者的血压无明显差异,麻醉后15、30、60minB组患者的SBP、DBP与A组相比降低明显。B组患者麻醉后15、30、60min的SBP、DBP,较麻醉前、麻醉后5min有显著性降低。A组患者整个麻醉过程中的SBP、DBP均无显著性变化。两组患者的HR、SpO2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快于B组(P<0.05),而恢复较B组慢。术后随访A组患者有1例术后1.4hVAS评分为3分、5分,其余病例两时点VAS评分均为0分,其中有一例患者术后有轻微恶心,其余病例均无腰痛、头痛的症状,也无神经损伤症状的主诉。B组患者术后1hVAS评分为0分,术后4hVAS评分有3例患者为6分,2例为4分,4例患者术后有腰痛、头痛的症状,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结论与传统的硬膜外麻醉相比较,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行区域神经阻滞麻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效果确切,术后镇痛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手术 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 神经 刺激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