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发角蛋白丝束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胡莲美
朴英杰
+7 位作者
武雷
秦建强
何才姑
王万山
杨俊
余磊
邱小忠
王启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 观察人发角蛋白(HHK)丝束桥接体诱导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形态学变化。方法: 制备坐骨神经损伤SD大鼠动物模型,分别植入HHK或HHK+胶原屏障膜,术后2d、2、3、6、9、12周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2d到2周,断端的施万细胞去分化,沿着...
目的: 观察人发角蛋白(HHK)丝束桥接体诱导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形态学变化。方法: 制备坐骨神经损伤SD大鼠动物模型,分别植入HHK或HHK+胶原屏障膜,术后2d、2、3、6、9、12周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2d到2周,断端的施万细胞去分化,沿着HHK束表面纵向分裂增殖。术后3周HHK开始降解,施万细胞大量增生。HHK周围有很多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并出现轴突和大量微血管。术后6周,HHK丝周围可见大量新生的神经纤维。术后9周,HHK降解显著,有明显的神经外膜和束膜。术后12周,HHK完全降解,其部位被新的神经纤维取代。HHK丝束+胶原膜屏障膜组与HHK丝束组没有明显区别。结论: HHK具有良好的桥接作用,坐骨神经沿着HHK再生时在其外周就能由微血管和结缔组织形成一屏障膜,无需外加屏障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发角蛋白
坐骨神经损伤/修复
组织工程
屏障膜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鼠坐骨神经切除后人发角蛋白诱导的神经的再生机制
被引量:
2
2
作者
胡莲美
朴仲贤
+3 位作者
王启伟
王万山
顾为望
朴英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观察人发角蛋白(HHK)诱导坐骨神经再生时的形态学变化,以揭示神经再生机制。方法制备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植入HHK丝束桥接体,于术后2天、1、2、3、6、9、12周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第2天到2周,大量新生微血管长入HHK植入部位,...
目的观察人发角蛋白(HHK)诱导坐骨神经再生时的形态学变化,以揭示神经再生机制。方法制备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植入HHK丝束桥接体,于术后2天、1、2、3、6、9、12周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第2天到2周,大量新生微血管长入HHK植入部位,切除后近远端的施万细胞发生去分化。去分化后的施万细胞沿着HHK丝束表面纵向分裂增殖。术后第3周人发开始降解,HHK周围可见很多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大量增生的施万细胞有规则地排列于HHK丝间,有轴突和大量的微血管出现。术后第6周,在HHK丝周围可见大量新生的神经纤维,其间有微血管分布。术后第9周,人发角蛋白降解显著,再生神经纤维增多,有明显的神经外膜和束膜。术后第12周,实验组人发角蛋白基本完全降解,其部位被新的神经纤维所取代,并已贯通缺损部位,且外观形态接近正常神经。结论1、HHK对缺损的坐骨神经修复具有良好的桥接作用。2、受损后高度分化的施万细胞通过去分化形成幼稚的施万细胞,其中胞质脱落起着关键作用。3、受损轴突立即发生保护性封闭、脱落。健康轴突形成膨大的带突起的生长锥,生长锥突起上伸出许多丝状生长芽,并与1到多个施万细胞嵌合,它们通过竞争性选择,最后只有一条生长芽可发育成完整的轴突。4、神经纤维屏障膜(神经外膜、束膜及内膜)是由最外侧的血管屏障膜中和束内的微血管间充质细胞演变而成的。总之,施万细胞、神经轴突、神经膜三者的再生模式是自身器官化过程所要求的,它们是同步进行的协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发角蛋白
坐骨神经损伤/修复
屏障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发角蛋白丝束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胡莲美
朴英杰
武雷
秦建强
何才姑
王万山
杨俊
余磊
邱小忠
王启伟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南方医科大学动物所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191)
广东科技计划专项(2003 A3020101)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001B60107)
文摘
目的: 观察人发角蛋白(HHK)丝束桥接体诱导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形态学变化。方法: 制备坐骨神经损伤SD大鼠动物模型,分别植入HHK或HHK+胶原屏障膜,术后2d、2、3、6、9、12周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2d到2周,断端的施万细胞去分化,沿着HHK束表面纵向分裂增殖。术后3周HHK开始降解,施万细胞大量增生。HHK周围有很多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并出现轴突和大量微血管。术后6周,HHK丝周围可见大量新生的神经纤维。术后9周,HHK降解显著,有明显的神经外膜和束膜。术后12周,HHK完全降解,其部位被新的神经纤维取代。HHK丝束+胶原膜屏障膜组与HHK丝束组没有明显区别。结论: HHK具有良好的桥接作用,坐骨神经沿着HHK再生时在其外周就能由微血管和结缔组织形成一屏障膜,无需外加屏障膜。
关键词
人发角蛋白
坐骨神经损伤/修复
组织工程
屏障膜
SD大鼠
Keywords
human hair keratin
sciatic nerve damage
tissue engineering
collegen membrane
SD rat
分类号
R322.85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Q954-3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鼠坐骨神经切除后人发角蛋白诱导的神经的再生机制
被引量:
2
2
作者
胡莲美
朴仲贤
王启伟
王万山
顾为望
朴英杰
机构
解放军第
汕头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南方医科大学比较医学研究所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36-114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191)
广东科技计划专项(2003A3020101)
文摘
目的观察人发角蛋白(HHK)诱导坐骨神经再生时的形态学变化,以揭示神经再生机制。方法制备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植入HHK丝束桥接体,于术后2天、1、2、3、6、9、12周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第2天到2周,大量新生微血管长入HHK植入部位,切除后近远端的施万细胞发生去分化。去分化后的施万细胞沿着HHK丝束表面纵向分裂增殖。术后第3周人发开始降解,HHK周围可见很多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大量增生的施万细胞有规则地排列于HHK丝间,有轴突和大量的微血管出现。术后第6周,在HHK丝周围可见大量新生的神经纤维,其间有微血管分布。术后第9周,人发角蛋白降解显著,再生神经纤维增多,有明显的神经外膜和束膜。术后第12周,实验组人发角蛋白基本完全降解,其部位被新的神经纤维所取代,并已贯通缺损部位,且外观形态接近正常神经。结论1、HHK对缺损的坐骨神经修复具有良好的桥接作用。2、受损后高度分化的施万细胞通过去分化形成幼稚的施万细胞,其中胞质脱落起着关键作用。3、受损轴突立即发生保护性封闭、脱落。健康轴突形成膨大的带突起的生长锥,生长锥突起上伸出许多丝状生长芽,并与1到多个施万细胞嵌合,它们通过竞争性选择,最后只有一条生长芽可发育成完整的轴突。4、神经纤维屏障膜(神经外膜、束膜及内膜)是由最外侧的血管屏障膜中和束内的微血管间充质细胞演变而成的。总之,施万细胞、神经轴突、神经膜三者的再生模式是自身器官化过程所要求的,它们是同步进行的协调行为。
关键词
人发角蛋白
坐骨神经损伤/修复
屏障膜
Keywords
human hair keratin
sciatic nerve
injury/repair
biological materials
分类号
R651.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发角蛋白丝束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胡莲美
朴英杰
武雷
秦建强
何才姑
王万山
杨俊
余磊
邱小忠
王启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鼠坐骨神经切除后人发角蛋白诱导的神经的再生机制
胡莲美
朴仲贤
王启伟
王万山
顾为望
朴英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