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2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镇痛效果分析
1
作者 丰亮 黄杰锋 +1 位作者 刘张玉 陈玲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分析术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2月1日—2023年12月1日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胫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和对照组分... 目的:分析术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2月1日—2023年12月1日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胫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后行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将术后1天、3天、5天、7天标记为T_0、T_1、T_2、T_3,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以及围术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T_0、T_1、T_2、T_3活动和静息状态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认知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9.38±1.93)min vs(16.86±3.78)min]、术中丙泊酚用量[(559.96±30.61)mg vs(657.75±28.82)mg]、术中瑞芬太尼用量[(516.42±35.96)μg vs(725.43±23.45)μg]、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2.31±2.68)h vs(29.63±3.56)h]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术前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能够有效减轻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量,有利于术后认知功能及肠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坐骨神经阻滞 胫腓骨骨折 术后疼痛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兴奋性氨基酸/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为主探究三法三穴对坐骨神经轻度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鼠的镇痛启动机制
2
作者 萨出拉 杨震杰 +6 位作者 于天源 陈金平 张润龙 张英琦 刘家玥 张汉钰 孙佳伟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2期234-239,共6页
目的 观察三法三穴对坐骨神经轻度慢性压迫性损伤(minor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minor CCI)模型大鼠丘脑兴奋性氨基酸(recombinant 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 EAAT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 目的 观察三法三穴对坐骨神经轻度慢性压迫性损伤(minor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minor CCI)模型大鼠丘脑兴奋性氨基酸(recombinant 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 EAAT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镇痛作用及启动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推拿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推拿组建立minor CCI模型,推拿组于造模后于殷门穴、承山穴和阳陵泉穴进行1次点法、拨法和揉法干预。采用机械刺痛仪和热刺痛仪检测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和热缩足反射阈值(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 TWL),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丘脑EAAT2、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5,mGluR5)、EGFR蛋白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AAT2、Glu、mGluR5、EGFR的mRNA水平。结果 造模后,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WT和TWL显著降低(P<0.05),Glu、mGluR5、EGFR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EAAT2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经三法三穴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MWT、TWL表达显著升高(P<0.05),Glu、mGluR5、EGFR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EAAT2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三法三穴可能通过减少EAAT2表达,从而抑制Glu与mGluR5的结合,降低mGluR5与EGFR的关联,抑制EGFR的表达及炎症反应,减少神经元细胞的损伤,从而达到镇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坐骨神经轻度慢性压迫性损伤 镇痛 丘脑 三法三穴 推拿 大鼠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骨骼肌α-肌动蛋白为主探究“三法三穴”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家玥 张英琦 +6 位作者 于天源 张汉钰 孙佳伟 陈金平 杨震杰 萨出拉 张润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观察“三法三穴”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SNI)大鼠骨骼肌α-肌动蛋白及α-肌动蛋白代谢相关因子肌生长抑制素(MSTN)、肌萎缩盒F因子(Atrogin1)表达的影响,探究推拿治疗运动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 目的观察“三法三穴”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SNI)大鼠骨骼肌α-肌动蛋白及α-肌动蛋白代谢相关因子肌生长抑制素(MSTN)、肌萎缩盒F因子(Atrogin1)表达的影响,探究推拿治疗运动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推拿组,每组9只。模型组、推拿组采用钳夹法建立SNI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不夹持,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术后7 d,推拿组以智能推拿手法模拟仪模拟点法、拨法、揉法,作用于“殷门”“承山”“阳陵泉”,1次/d,共20次,假手术组、模型组仅抓握束缚,空白组不予任何干预。分别于造模前、干预10次后、干预20次后进行斜板试验评价大鼠后肢肌力,干预结束后处死大鼠,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腓肠肌组织α-肌动蛋白表达,RT-PCR、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组织MSTN、Atrogin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后肢肌力减弱(P<0.01),腓肠肌组织α-肌动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MSTN、Atrogin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大鼠后肢肌力增强(P<0.01),腓肠肌组织α-肌动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MSTN、Atrogin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三法三穴”推拿可通过改善SNI大鼠后肢肌力恢复运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STN、Atrogin1进而调节骨骼肌α-肌动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法三穴 坐骨神经损伤 Α-肌动蛋白 肌生长抑制素 肌萎缩盒F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武震 刘晓化 +3 位作者 李魁章 曲建波 马龙 王海亮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8期480-482,共3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局部应用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选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组和对照组。在双目放大镜下切断两组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于神经损伤处和周围肌肉间隙内注射药物后立即行缝合术。2周后进行坐骨神经功...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局部应用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选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组和对照组。在双目放大镜下切断两组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于神经损伤处和周围肌肉间隙内注射药物后立即行缝合术。2周后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学和组织形态学观测评定。结果:银杏叶提取物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的恢复、神经纤维的生长速度及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局部应用可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早期再生,加快神经再生速度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创伤和损伤 银杏叶提取物 神经再生 坐骨神经再生 WISTAR大鼠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功能恢复 局部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蠲痹通络口服液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的效用评价研究
5
作者 黄菲 仝佳祥 +9 位作者 刘伟 刘梦秋 陈婷 刘元君 张明英 吴雨辰 魏微 赵雨婷 田列 朱悦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2-940,共9页
目的 评价蠲痹通络口服液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的改善效应。方法 小鼠给予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链脲霉素(STZ)腹腔注射构建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给予阳性药二甲双胍(200 mg·kg^(-1)·d^(-1))、蠲痹通络口服液低剂... 目的 评价蠲痹通络口服液对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的改善效应。方法 小鼠给予高脂高糖饲料联合链脲霉素(STZ)腹腔注射构建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给予阳性药二甲双胍(200 mg·kg^(-1)·d^(-1))、蠲痹通络口服液低剂量(3.9 g·kg^(-1)·d^(-1))与高剂量(7.8 g·kg^(-1)·d^(-1)),连续给药35 d。采用热板法检测动物疼痛潜伏期;测定受试动物空腹血糖值、胰岛素值、糖化血红蛋白值;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氧化应激标志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IL-6与IL-10水平;采用HE染色考察模型小鼠坐骨神经损伤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小鼠坐骨神经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坐骨神经凋亡信号通路蛋白cleaved Caspase-3、Caspase-3,神经丝蛋白NF-L、NF-H与氧化应激信号通路蛋白Nrf2、HO-1表达。结果 高剂量蠲痹通络口服液缩短模型小鼠热痛反应潜伏期(P<0.01);下调模型小鼠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P<0.01),上调空腹血浆胰岛素(P<0.01);下调血清T-CHO、TG、LDL-C水平(P<0.01),上调HDL-C水平(P<0.01);下调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与IL-6水平(P<0.05),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P<0.01);抑制坐骨神经结构破坏与凋亡(P<0.05);下调凋亡通路蛋白cleaved Caspase-3与Caspase-3的比值(P<0.01);上调坐骨神经组织神经丝蛋白NF-L与NF-H表达(P<0.05,P<0.01);上调抗氧化应激蛋白Nrf2与HO-1的表达(P<0.01)。结论 蠲痹通络口服液具有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其改善氧化应激与炎性应激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蠲痹通络口服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坐骨神经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揿针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宋雪 李辉 杨大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5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揿针埋针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情况、腰椎功能、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随访3个月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随访3个月后,两组腰椎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揿针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腺苷钴胺 美洛昔康 坐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粒灸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组织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苏虹 张熙 +5 位作者 李竞 郭彦君 粟胜勇 羊璞 王琼潇 谢彩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观察麦粒灸“环跳”对坐骨神经损伤(SNI)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坐骨神经干病理形态及脊髓组织TLR4/MyD88/NF-κB表达的影响,探究麦粒灸治疗SNI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麦粒灸组,每组6只。模... 目的观察麦粒灸“环跳”对坐骨神经损伤(SNI)大鼠坐骨神经功能、坐骨神经干病理形态及脊髓组织TLR4/MyD88/NF-κB表达的影响,探究麦粒灸治疗SNI的可能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麦粒灸组,每组6只。模型组、麦粒灸组采用坐骨神经钳夹制备SNI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日起麦粒灸组取患侧“环跳”麦粒灸干预,每次6壮,1次/d,连续10 d。观察造模后第7日及干预结束后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纤维丝测痛仪测量大鼠机械痛阈值(MWT),ELISA检测脊髓组织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干形态,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NF)-κBp65、p-NF-κBp65、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p-IκBα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FI、MWT显著降低(P<0.01),坐骨神经干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施万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有大量空泡变性,脊髓组织NO、iNOS含量及TLR4、p-NF-κBp65、MyD88、p-IκB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麦粒灸组大鼠SFI、MWT显著升高(P<0.01),坐骨神经干损伤减轻,细胞排列较整齐,施万细胞数量减少,轴突脱髓鞘及细胞空泡变性减少,脊髓组织NO、iNOS含量及TLR4、p-NF-κBp65、MyD88、p-IκB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麦粒灸“环跳”可下调SNI大鼠脊髓组织TLR4、p-NF-κBp65、MyD88、p-IκBα蛋白表达,抑制NO、iNOS分泌,从而缓解疼痛、减轻受损神经组织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粒灸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涂凤华 刘静 张虎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7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中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术中利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手术应用全身麻醉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7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中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术中利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苏醒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3.39±2.22)min、语言功能恢复时间(6.86±2.39)min短于对照组的(10.26±2.28)、(15.33±2.74)min,镇痛评分(2.44±0.67)分低于对照组的(5.18±0.72)分(P<0.05)。麻醉前,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差异(P>0.05);麻醉后、手术中、手术毕,两组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较麻醉前降低,心率均较麻醉前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5.71%(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远优于全身麻醉的效果,其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安全性较高,镇痛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身麻醉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开陆 钟思羽 +3 位作者 田业 陈倩 许金菊 邱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2期68-70,共3页
坐骨神经痛患者在长期放射性下肢疼痛的折磨下,功能活动障碍逐渐加深,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通过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法众多,包括普通针刺、电针、浅刺类针法、温热类针法、运动针法、针药结合等,具有操作简便、安全、不良反应... 坐骨神经痛患者在长期放射性下肢疼痛的折磨下,功能活动障碍逐渐加深,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通过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法众多,包括普通针刺、电针、浅刺类针法、温热类针法、运动针法、针药结合等,具有操作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少且能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择优选取治疗方式等优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因此梳理总结近10年针刺治疗本病的临床应用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坐骨神经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法三穴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即刻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10
作者 张润龙 杨震杰 +4 位作者 于天源 萨出拉 陈金平 刘志凤 焦谊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三法三穴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即刻镇痛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推拿组,每组6只。模型组及推拿组建立轻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模拟临床神经病理性疼痛,假手术组仅暴露神经并缝合。... 目的观察三法三穴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即刻镇痛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推拿组,每组6只。模型组及推拿组建立轻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模拟临床神经病理性疼痛,假手术组仅暴露神经并缝合。推拿组在造模后7 d采用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进行三法三穴推拿干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进行等时间的抓握束缚。分别于造模前(T_(1))、造模后推拿前(T_(2))、推拿后(T_(3))采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及热缩足反射潜伏期评价三法三穴推拿即刻镇痛效果;评价结束后取大鼠腰膨大节段脊髓背角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嘌呤能受体P2Y12(P2RY12)、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结果与假手术组同时点比较,模型组、推拿组在T_(2)及T_(3)时点MWT、TWL均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同时点比较,推拿组T_(3)时点MWT、TWL均升高(P均<0.05)。模型组脊髓背角组织P2RY12、p-p38 MAPK、TNF-α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推拿组(P均<0.05),假手术组及推拿组P2RY12、p-p38 MAPK、TNF-α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三法三穴推拿在坐骨神经损伤大鼠中具有较好的即刻镇痛效果,其机制可能为抑制小胶质细胞P2RY12/p38 MAPK/TNF-α通路从而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痛觉敏感化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法三穴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即刻镇痛的效果及机制
11
作者 张润龙 杨震杰 +6 位作者 于天源 萨出拉 陈金平 张英琦 刘家玥 张汉钰 孙佳伟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1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三法三穴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即刻镇痛的效果及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7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推拿组,每组9只。模型组、推拿组构建轻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模拟临床神经病理性疼痛,假手术组仅暴露神... 目的观察三法三穴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即刻镇痛的效果及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7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推拿组,每组9只。模型组、推拿组构建轻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模拟临床神经病理性疼痛,假手术组仅暴露神经并缝合。造模后7 d,推拿组给予三法三穴推拿干预,每穴每法1 min,共9 min;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仅抓握束缚9 min,不干预。分别于造模前(T1)、造模后推拿前(T2)、推拿后(T3)采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及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评价即刻镇痛效果;评价结束后,取大鼠腰膨大节段脊髓背角组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TrkB)及钾氯协同转运蛋白2(KCC2)蛋白,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1(IBA-1)、分化簇68(CD68)、细胞癌基因Fos(c-Fos)。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2、T3时点MWT、TWL均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T3时点MWT、TWL均高(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脊髓背角组织BDNF、TrkB表达均高(P均<0.05),KCC2表达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脊髓背角组织BDNF、TrkB表达均低(P均<0.05),KCC2表达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脊髓背角组织IBA-1、CD68、c-Fos荧光强度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CD68、c-Fos荧光强度低(P均>0.05)。结论三法三穴推拿在坐骨神经损伤大鼠中具有较好的即刻镇痛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改变小胶质细胞-神经元相互作用和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三法三穴 推拿 即刻镇痛效果 小胶质细胞 神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糖尿病患者坐骨神经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友胜 经朝龙 +6 位作者 陈杰 金霞 盛剑 张建勇 孙雨菡 徐子璇 张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技术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坐骨神经生物力学特性改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糖尿病组),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1.56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9.49~24.48 kg/m^(2),平均BMI 22.59 kg/m^(...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技术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坐骨神经生物力学特性改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0例(糖尿病组),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1.56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9.49~24.48 kg/m^(2),平均BMI 22.59 kg/m^(2);糖尿病病程1~15年,平均病程9.96年;收缩压92~138 mmHg,平均收缩压127.33 mmHg;舒张压55~90 mmHg,平均舒张压77.20 mmHg。另选择健康志愿者80例(对照组),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60.18岁;BMI 19.59~24.83 kg/m^(2),平均BMI 22.36 kg/m^(2);收缩压105~136 mmHg,平均收缩压126.33 mmHg;舒张压60~89 mmHg,平均舒张压78.70 mmHg。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坐骨神经分叉处上方1 cm处、股骨中段处、臀线处坐骨神经进行弹性评分和测量弹性值,同时取坐骨神经与内侧同水平距坐骨神经1~2 cm处肌层的弹性应变率比值(SR比值)。结果糖尿病组坐骨神经分叉处上方1 cm处、股骨中段处及臀线处的弹性评分、弹性值及SR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坐骨神经出现弹性评分异常占73.7%(59/80),高于对照组的38.7%(31/80)(P<0.05)。糖尿病组301个检查部位弹性评分出现异常,占62.7%(301/480),超过对照组[109个异常,占22.7%(109/480)(P<0.05)]。糖尿病组坐骨神经SR比值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关系(r=0.632,P<0.05)。坐骨神经分叉处上方1 cm处、股骨中段处及臀线处坐骨神经SR比值对坐骨神经生物力学特性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9、0.754、0.630,诊断灵敏度均较高,以分叉处上方1 cm处SR最为敏感。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够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坐骨神经生物力学特性改变,为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早期诊断与预防提供定量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2型糖尿病(T2DM) 坐骨神经 生物力学特性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对比
13
作者 杜治昆 司小萌 +1 位作者 王卓 裴金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2580-2584,共5页
目的探究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TLEF)患者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在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TLEF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 目的探究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创伤性下肢骨折(TLEF)患者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在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TLEF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中行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术中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变化、凝血功能、术后不良反应、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麻醉时间、感觉神经完全麻醉时间、运动神经完全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低于麻醉前(P<0.05),两组麻醉后HR和M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高于术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术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下肢运动恢复时间及排尿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TLEF患者内固定术中接受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和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均有较好麻醉效果,但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明显减轻血液高凝状态,减少麻醉不良反应,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下肢骨折 内固定术 小剂量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 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功能恢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思成 张锡玮 邰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3期32-36,共5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探究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动物实验中神经损伤模型包括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腓总神经损伤模型等。选取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根据Meta分析的相关要求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探究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动物实验中神经损伤模型包括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腓总神经损伤模型等。选取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根据Meta分析的相关要求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文献库,排除重复文献,排除临床观察、综述、其他周围神经损伤(例如胫腓神经损伤等)、中枢神经损伤(脑、脊髓等)和无检测值只是提供了相关检测趋势、实验对象不是大鼠的其他动物模型,排除动物模型选用大鼠但对实验用大鼠描述不清、实验数据无法提取等文献。选取大鼠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数据进行Meta分析,研究神经损伤给予补阳还五汤干预后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析其对坐骨神经损伤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性。结果共纳入文献11篇进行分析,排除异质性文献后,对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分析[MD=4.78,95%CI(3.82,5.75),Z=9.76,P<0.00001,I2=0%]对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分析[MD=21.16,95%CI(16.86,25.46),Z=9.64,P<0.00001,I2=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补阳还五汤对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补阳还五汤 坐骨神经传导速度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大鼠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坐骨神经损伤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佐剂艾司氯胺酮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胫腓骨手术术后恢复的影响
15
作者 陶子颖 孔二亮 +3 位作者 张杨 孙舒辉 方玉花 凤旭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9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佐剂艾司氯胺酮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胫腓骨手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择期行胫腓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佐剂艾司氯胺酮用于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胫腓骨手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择期行胫腓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C组和E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全麻手术,并于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腘窝坐骨神经阻滞。C组使用0.25%罗哌卡因20 ml,E组使用0.25%罗哌卡因+0.5 mg/kg艾司氯胺酮共20 ml。比较两组入室时(T_(0))、神经阻滞后10 min(T_(1))、切皮时(T_(2))、手术结束时(T_(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两组术后1 h(T_(4))、术后6 h(T_(5))、术后9 h(T_(6))、术后12 h(T_(7))及术后24 h(T_(8))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48 h内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首次使用时间及有效按压次数;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睡眠质量评分、镇痛满意度;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入院时和出院时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结果T_(1)~T_(3)时,两组MAP及HR低于T_(0)时(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5)时,两组VAS评分均高于T_(4)时(P<0.05);T_(7)时,两组VAS评分高于T_(6)时(P<0.05);T_(8)时,E组VAS评分高于T_(7)时(P<0.05)。T_(5)~T_(7)时,E组VAS评分低于C组(P<0.05)。E组PCIA首次使用时间长于C组;48 h内按压次数低于C组(P<0.05)。E组术后第1天睡眠质量评分、术后镇痛满意度高于C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下肢无力、摔倒等不良反应;两组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HADS-A评分低于入院时(P<0.05);E组HADS-D评分低于入院时(P<0.05)。出院时,E组HADS-A评分低于C组(P<0.05);两组HADS-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佐剂艾司氯胺酮进行腘窝坐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胫腓骨手术,可以有效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延长镇痛作用时间,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镇痛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佐剂 焦虑抑郁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关景朋 栗付民 郭永强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循环稳定性、炎性应激反应及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112例择期拟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循环稳定性、炎性应激反应及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某院收治的112例择期拟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采取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方案。比较2组临床指标(麻醉苏醒、恢复室滞留、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循环功能指标[麻醉诱导前(T1)、切皮时(T2)、手术30 min(T3)、手术结束时(T4)、术后30 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静息和运动状态下镇痛效果[术后2 h(T6)、8 h(T7)、12 h(T8)、24 h(T9)视觉模拟评分(VAS)]、麻醉及镇痛药物(丙泊酚、舒芬太尼、术后24 h自控镇痛药)用量、炎性应激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Co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苏醒、恢复室滞留、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分别为(16.72±1.35)min、(41.26±6.23)min、(1.93±0.21)d、(5.68±1.37)d,均短于对照组的(26.36±2.45)min、(54.21±7.43)min、(2.60±0.29)d、(7.35±2.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2组HR、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5观察组HR、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6~T8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9时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舒芬太尼及术后24 h自控镇痛药用量分别为(728.45±69.38)mg、(12.35±4.42)μg、(58.36±3.29)mL,少于对照组的(973.21±49.31)mg、(37.63±5.21)μg、(80.25±3.9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48 h,2组Cor、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Cor、IL-6、hs-CRP水平分别为(192.15±13.45)nmol/L、(1.25±0.48)μg/mL、(7.60±1.37)mg/L,均低于对照组的(225.72±15.96)nmol/L、(1.61±0.55)μg/mL、(9.65±1.3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能有效提高麻醉阻滞效果和麻醉质量,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循环功能,减少术中维持麻醉、术后镇痛药物用量,降低炎性应激反应发生风险,且安全性可靠,利于术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循环功能 炎性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许伟春 吴良永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0期1544-1546,共3页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丛-坐骨神经阻...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麻醉效果、疼痛评分及自主咳嗽排痰能力等指标况。结果观察组T2、T3、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10 min后、切皮时及术后5 min的体温、呼吸频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30 min、术后15 min去甲肾上腺素(NE)、前列腺素E2(PGE2)、血清皮质醇(Cor)水平、运动、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术后2 h、12 h、24 h VAS评分及自主咳嗽排痰次数与排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血流动力学水平影响较小,患者恢复较好,麻醉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麻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经喉罩全身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王巍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9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经喉罩全身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 目的:研究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经喉罩全身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6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期间,对照组行经喉罩全身麻醉,研究组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经喉罩全身麻醉。对比两组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前后认知功能及疼痛程度。结果:麻醉前,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手术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相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相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1 h,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相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2 d、3 d,两组的VAS评分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1 d、5 d,两组MMSE评分对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经喉罩全身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并可减轻疼痛,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经喉罩全身麻醉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 血流动力学 认知功能 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靳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田晨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4月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9)与观察组(n=30... 目的:观察靳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4月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9)与观察组(n=30)。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予以靳三针治疗。比较两组疼痛情况、功能性障碍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JO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靳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功能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靳三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 坐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受压和解压后背根节和脊髓内神经元nNOS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忠球 潘艳春 +2 位作者 王劼 刘才栋 彭裕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0-314,共5页
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受压及解压后大鼠腰段背根节和脊髓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表达的变化 ,借以探讨外周神经源性痛的发病和影响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压迫组、解压组和对照组 ,采用聚乙烯管压迫坐骨神经的动物模型 ,用免疫... 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受压及解压后大鼠腰段背根节和脊髓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表达的变化 ,借以探讨外周神经源性痛的发病和影响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压迫组、解压组和对照组 ,采用聚乙烯管压迫坐骨神经的动物模型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进行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压迫组和解压组腰4~ 6背根节中nNOS的表达显著增加 ,相应节段脊髓背角的表达则明显降低 ;解压组与压迫组比较 ,背根节中nNOS的表达明显减少 ,而脊髓背角的已经下调的nNOS表达则回升 ,但仍然低于对照组水平。结论 :NO可能与神经源性痛时在中枢和外周的痛觉敏感性形成和神经系统长时程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背根节 脊髓 神经 坐骨神经受压 解压后 NNOS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