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玉玲 柳晓春 +2 位作者 谢庆煌 朱兰 陈永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02-605,共4页
目的:探讨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方法:我院行子宫切除术同时行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的18例POP-Q分度Ⅱ-Ⅲ度POP患者,记录入院资料和围手术期参数,术前、术后POP-Q分类法评估Aa、AP、C、Ba、Bp、D点测... 目的:探讨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方法:我院行子宫切除术同时行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的18例POP-Q分度Ⅱ-Ⅲ度POP患者,记录入院资料和围手术期参数,术前、术后POP-Q分类法评估Aa、AP、C、Ba、Bp、D点测定的变化,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8例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0.0±10.5 ml,平均手术时间为50.0±8.6分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2±0.8天,平均手术费用为8605±2164元,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12-36个月)。术前、术后12月C点分别为+2.2±0.7 cm、-5.6±0.5 cm,D点-3.9±0.9 cm、-7.0±0.0 cm,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例患者术后脱垂的系列症状减轻或消失,16例术后3月即恢复正常性生活。结论: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术后POP-Q分类法评估C点、D点及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性生活较快恢复正常,是一种安全、经济、疗效满意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棘筋膜固定缝合术 盆腔器官脱垂 生活质量 子宫脱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为 仇雅晨 +3 位作者 杨颖 王青元 邹俊驰 王文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因Ⅲ-Ⅳ度盆腔器官脱垂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53例行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ISFF)作为研究组(ISFF组),71例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作为... 目的探讨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因Ⅲ-Ⅳ度盆腔器官脱垂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53例行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ISFF)作为研究组(ISFF组),71例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作为对照组(SSLF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分期法(POP-Q)客观评价手术疗效,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和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得分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ISFF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少于SS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客观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12~41个月),ISFF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3.77%,主观满意度为96.23%,SSLF组复发3例,失访2例,复发率4.34%,主观满意度为95.65%。SSLF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直径约5 cm盆腔血肿,予以止血等对症处理后血肿消失。两组均无脏器损伤及输血的患者。结论经阴道坐骨棘筋膜固定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术式,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固定 韧带固定 盆腔器官脱垂 脱垂生活质量问卷 妇科外科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