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限条件下坐标转换矩阵的确定与精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郭英 卢秀山 +1 位作者 冯尊德 陈益贵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5,共3页
借助布尔萨模型的简化公式——— 6参数法的坐标转换矩阵确定平台与扫描仪之间的相对关系 ,并引用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坐标重心化法 。
关键词 坐标转换矩阵 布尔萨模型 简化公式 3维测量系统 6参数法 重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重心坐标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力慰 李桂清 熊赟晖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959-1966,共8页
在二维重心坐标——复数重心坐标的基础上引入二维矩阵重心坐标的概念,并利用球面坐标将二维矩阵重心坐标推广到三维.三维矩阵重心坐标适用于三角控制网格、四边形控制网格甚至一般的混合控制网格.对所提出的重心坐标性质进行了研究,发... 在二维重心坐标——复数重心坐标的基础上引入二维矩阵重心坐标的概念,并利用球面坐标将二维矩阵重心坐标推广到三维.三维矩阵重心坐标适用于三角控制网格、四边形控制网格甚至一般的混合控制网格.对所提出的重心坐标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满足大部分好的重心坐标所应具有的性质.最后对矩阵重心坐标在三维网格模型中的应用进行了细致的实验,分析了它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心坐标 矩阵重心坐标 复数重心坐标 网格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F6900芯片的红外线矩阵坐标式自动报靶装置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洪乐 杜阳光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9期41-44,共4页
红外线矩阵坐标式自动报靶装置由红外线矩阵光电坐标靶,坐标传感器,单片机控制单元及射频无线发送、接收芯片TRF69001组成。红外线矩阵是由两排互相垂直的红外光束正交形成,它是靶子的坐标定位区域。TRF69001芯片进行输入信号的处理和... 红外线矩阵坐标式自动报靶装置由红外线矩阵光电坐标靶,坐标传感器,单片机控制单元及射频无线发送、接收芯片TRF69001组成。红外线矩阵是由两排互相垂直的红外光束正交形成,它是靶子的坐标定位区域。TRF69001芯片进行输入信号的处理和无线收发。显示器由点阵式液晶显示器及显示控制电路组成,在屏幕上呈现胸环靶图案及显示弹着点位置,从而实现自动报靶和射击成绩统计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坐标 坐标传感器 TRF69001芯片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坐标特征矩阵的多类对象排列结构描述方法
4
作者 陈国杰 尤波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5-65,共11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极坐标特征矩阵的多类对象排列结构检测方法。极坐标特征矩阵由极径矩阵和极角矩阵构成,它描述了多类对象排列结构中所包含的距离信息和方向信息。该方法在汽车保险盒检测应用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针对于汽车保险盒检测...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极坐标特征矩阵的多类对象排列结构检测方法。极坐标特征矩阵由极径矩阵和极角矩阵构成,它描述了多类对象排列结构中所包含的距离信息和方向信息。该方法在汽车保险盒检测应用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针对于汽车保险盒检测,首先使用CCD工业相机采集保险盒图像,通过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对汽车保险片的标识码进行表征,并结合支持向量机实现对图像中的保险片的定位与识别。然后依据定位和识别结果计算极坐标特征矩阵对汽车保险盒内汽车保险片的排列结构进行描述。最后以极坐标特征矩阵相似度为判断依据实现对汽车保险盒的检测。实验证明,依据极坐标特征矩阵相似度对汽车保险盒的检测准确率达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特征矩阵 多类对象排列结构 方向梯度直方图 支持向量机 汽车保险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模型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5
作者 高春雨 陈道炯 +1 位作者 宫赤坤 单世宝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共2页
这里在连杆机构运动简图的基础上,基于坐标矩阵形式构造出连杆机构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所具有的强大数值计算功能,绘出其位移、速度、加速度和角速度曲线图,以便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提高了设计效率。
关键词 坐标矩阵 运动简图 运动分析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标变换方法在高副机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月晶 初少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4,共2页
根据坐标变换理论,提出共原点和不共原点的两个坐标变换公式,直接应用这些公式即可对高副机构进行分析与综合。
关键词 高副机构 坐标变换矩阵 机构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齐次坐标变换的统计装配公差建模 被引量:14
7
作者 唐哲敏 黄美发 孙永厚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5-464,共10页
基于新一代产品几何规范与认证体系,研究了基于齐次坐标变换的统计装配公差建模方法。将装配有向图改进为装配体几何关系图,图象化地表达与装配公差有关的关键特征及特征间的关系。用三维向量和齐次坐标转换矩阵来建立能够表达主要装配... 基于新一代产品几何规范与认证体系,研究了基于齐次坐标变换的统计装配公差建模方法。将装配有向图改进为装配体几何关系图,图象化地表达与装配公差有关的关键特征及特征间的关系。用三维向量和齐次坐标转换矩阵来建立能够表达主要装配定位连接和辅助装配定位连接信息的装配公差传递模型。以实际零件为随机自变量,以该装配公差传递模型为映射函数,建立了统计装配公差分析模型。给出了该方法在公差分析中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次坐标转换矩阵 统计装配公差 装配定位约束 装配有向图 公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基的矩阵位移法计算及电算
8
作者 钟宠仁 刘美茹 《铁道标准设计》 1989年第3期22-26,共5页
用矩阵位移法计算桩基变位和桩顶内力,在数学上应用了矩阵运算手段,既简化了表达式,又便于使用微机。今结合算例介绍这种方法,供有关方面参考。
关键词 矩阵位移法 桩基础 排桩 对称面 斜桩 局部坐标 刚度矩阵 直桩 坐标变换矩阵 打印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自由度转动体角度转换的矩阵法
9
作者 拓怀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结合导弹、陀螺和转台之间转角关系式的推导,给出一种求取各种三自由度转动体之间转角关系式的简便方法──坐标变换矩阵对比法,简称矩阵法。分别用两个三自由度转动体的转角所表示的两个直角坐标系之间的空间旋转坐标变换矩阵,代表... 结合导弹、陀螺和转台之间转角关系式的推导,给出一种求取各种三自由度转动体之间转角关系式的简便方法──坐标变换矩阵对比法,简称矩阵法。分别用两个三自由度转动体的转角所表示的两个直角坐标系之间的空间旋转坐标变换矩阵,代表同一变换,因而相等,由两个矩阵的对应元素相等可直接得出两个转动体之间的转角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体 角度转换 坐标变换矩阵 导弹 矩阵
全文增补中
并联机器人的奇异形位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华为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4-147,共4页
讨论了并联机器人奇异形位的特点和分析方法,利用plucker坐标矩阵法对DELTA机器人的奇异形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并联机构进行受力分析来确定奇异形位的简便方法。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奇异形位 坐标矩阵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柔性机械手手指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晓敏 耿德旭 +3 位作者 赵云伟 张金涛 武广斌 彭贺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11,共6页
气动柔性五指机械手手指由自制的两种柔性关节通过连接盘串联组成。根据关节变形规律,在手指上选取特征点,通过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机械手手指的运动学模型。在柔性关节静力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柔性手指的运动学仿真,获得了机械手手指... 气动柔性五指机械手手指由自制的两种柔性关节通过连接盘串联组成。根据关节变形规律,在手指上选取特征点,通过齐次坐标变换建立了机械手手指的运动学模型。在柔性关节静力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柔性手指的运动学仿真,获得了机械手手指的工作空间。仿真结果表明,该柔性机械手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较大的工作空间,通过手指间的协同配合可以完成抓、握和夹等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 仿人机械手 齐次坐标变化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机床通用运动学模型的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飂默 林浒 +1 位作者 卜霄菲 刘明烈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65-1969,共5页
在分析三种典型的五轴机床结构的基础上,运用机构学理论建立一种通用的五轴机床机构学模型,该模型拥有3个平移自由度和4个旋转自由度,同时在工件端和主轴端分别有两个旋转自由度.利用齐次变换矩阵和正向、逆向运动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 在分析三种典型的五轴机床结构的基础上,运用机构学理论建立一种通用的五轴机床机构学模型,该模型拥有3个平移自由度和4个旋转自由度,同时在工件端和主轴端分别有两个旋转自由度.利用齐次变换矩阵和正向、逆向运动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五轴NC数据完整的表达式,实现了各种类型的五轴机床NC数据的通用表达,不仅可以将任意坐标系下的刀位数据转换为NC数据,同时实现了任意结构五轴机床之间NC数据的相互转换.该模型的建立不仅使数控系统具备了空间坐标变换的能力,还为开发具有五轴加工功能的高档数控系统打下了统一的空间运动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 齐次坐标变换矩阵 运动学模型 数控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三维成像激光雷达实时探测精度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秋贞 杨华军 +1 位作者 李东 朱颖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2-615,共4页
为了提高机载增益调制型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系统实时探测时的测距精度,推导了该激光雷达的测距公式,可以得出距离精度与探测器探测到的光强密切相关,机载实时探测时各种运动引起的像移会通过强度图来影响测距精度和成像质量。基于光学成... 为了提高机载增益调制型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系统实时探测时的测距精度,推导了该激光雷达的测距公式,可以得出距离精度与探测器探测到的光强密切相关,机载实时探测时各种运动引起的像移会通过强度图来影响测距精度和成像质量。基于光学成像原理和坐标变换矩阵原理,分析了该激光雷达实时探测时飞行器姿态变化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飞行器姿态变化对z方向的位移影响最大为0.0298个像素,可以忽略不计,而对x,y方向像移影响比较大。研究了飞行器同一个姿态变化对地面点的像移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像移会随着地面物点对光轴的夹角和飞行方向的夹角改变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移 增益调制 飞行器姿态 坐标变换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表层海水中浮游细菌群落随离岸距离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维 王敬敬 +4 位作者 徐松 李晴晴 杨榕 张小霞 黄志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6-171,共16页
为研究渤海湾近岸污染对远近岸海域微生态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渤海湾不同离岸距离的6个站位采集表层海水,进行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结合环境、空间因素探究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存在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 为研究渤海湾近岸污染对远近岸海域微生态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渤海湾不同离岸距离的6个站位采集表层海水,进行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结合环境、空间因素探究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存在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如氮营养盐在近岸高于远岸;细菌α-多样性在不同站位间差异不显著,但仍显示在近岸相对较高;细菌群落结构随离岸距离变化显著,γ-变形菌和拟杆菌在近岸显著富集,且与氮营养盐的含量有关;蓝细菌在远岸显著富集,且与氨氮、透明度、电导率有关;邻体矩阵主坐标单独解释部分对群落结构变异的贡献率最大(38.1%),说明可能存在尚未测量但具有空间结构的环境变量影响群落空间分布;结合功能预测的结果推测近岸区域的富营养与烃类污染等可能影响群落变化。本文从环境和空间影响两方面探讨了渤海湾不同离岸距离的海域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为研究渤海湾海洋生态及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浮游细菌群落结构 地理分布 功能预测 邻体矩阵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力插值的自由子结构界面自由度缩减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楼梦麟 唐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2-667,共6页
基于有限元法中位移插值的思想,建立了基于节点力插值的自由子结构界面自由度缩减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自由子结构法的基本变换基础上,实施对接界面坐标的第二次坐标变换,并利用第二次坐标变换矩阵,有效缩减了结构体系的广义自由度... 基于有限元法中位移插值的思想,建立了基于节点力插值的自由子结构界面自由度缩减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自由子结构法的基本变换基础上,实施对接界面坐标的第二次坐标变换,并利用第二次坐标变换矩阵,有效缩减了结构体系的广义自由度,从而提高了计算效率.通过对一个两端固定梁进行模态分析,并对比缩减界面自由度前后梁的前10阶主频计算值,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界面广义自由度模态缩减法相比,二者的主要精度基本相同,该方法计算效率更高,工程应用更加方便.最后,讨论了插值基点的选择方式对计算精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参与模态分析的插值基点数量越多,计算精度越高;当插值基点均匀分布于对接界面上时,计算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子结构 模态综合法 插值原理 坐标变换矩阵 缩减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非对称非经典结构响应的二阶实振子精确解耦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创第 葛新广 +2 位作者 邹万杰 李暾 陈欧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2-217,308-309,共6页
为使现代一般非对称非经典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法等同于基于物理意义明确的二阶标准振子传统经典结构,对该类结构响应的二阶标准实振子精确解耦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运用复模态法对具有一般非对称质量和刚度矩阵及非对称非经典阻尼矩阵... 为使现代一般非对称非经典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法等同于基于物理意义明确的二阶标准振子传统经典结构,对该类结构响应的二阶标准实振子精确解耦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运用复模态法对具有一般非对称质量和刚度矩阵及非对称非经典阻尼矩阵结构的响应进行精确解耦;其次,构造复响应量与实响应量的变换关系,运用拉氏变换,通过实矩阵坐标变换法,将一般非对称非经典结构及被动减震结构的位移与速度响应精确解耦为系列二阶标准实振子位移与速度响应及地震位移与速度响应的线性组合,并使系列标准振子的广义荷载仅为原始荷载的实数线性组合;最后,对实振子与实模态解耦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模态解耦法是实振子解耦法的特殊情况;当一般非对称非经典结构退化为经典结构时,实矩阵坐标变换法退化为实模态坐标变换法,实振子解耦法退化为实模态解耦法。此外,运用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可将现有的成熟经典结构体系的分析与设计法直接推广到一般非对称非经典复杂结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非经典结构 被动减震结构 矩阵坐标变换法 实振子解耦法 实模态解耦法 标准振子振动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数码相机定位模型的求解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明 郑巧仙 冯育强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557-560,共4页
为了解决数码相机定位问题,利用双目定位法,在确定物平面坐标系与像平面坐标系的坐标变换矩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同侧共切线算法,结合算例证明了这种算法可以有效地求解此坐标变换矩阵。
关键词 数码相机定位模型 坐标变换矩阵 同侧公切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转台五轴机床的参数化运动学建模 被引量:9
18
作者 范彩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73-177,共5页
为支持虚拟数控机床的后处理、加工仿真、参数检测及切削动力学分析,建立其参数化运动学模型。采用修正的Denavit-Hartenberg法,推导出双转台五轴数控机床全参数化正向运动学数学模型;运用逆向运动学算法求解旋转轴及移动轴的关节参数,... 为支持虚拟数控机床的后处理、加工仿真、参数检测及切削动力学分析,建立其参数化运动学模型。采用修正的Denavit-Hartenberg法,推导出双转台五轴数控机床全参数化正向运动学数学模型;运用逆向运动学算法求解旋转轴及移动轴的关节参数,实现刀具轨迹数据到机床运动坐标的转换,即后置处理;以风机翼型叶片的数控加工为例,验证了该集成模型的正确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修正的D-H法 坐标变换矩阵 运动学模型 后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旋转轴五轴机床运动学模型的设计
19
作者 郑飂默 林浒 卜霄菲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共3页
分析两个旋转轴非正交的倾斜旋转轴结构的五轴机床结构,运用机构学理论建立该类型五轴机床机构学模型。以刀具旋转型机床为例,使用齐次坐标变换矩阵和正向运动学分析建立倾斜旋转轴五轴机床的形状创成函数,最后通过逆向运动学求解出NC... 分析两个旋转轴非正交的倾斜旋转轴结构的五轴机床结构,运用机构学理论建立该类型五轴机床机构学模型。以刀具旋转型机床为例,使用齐次坐标变换矩阵和正向运动学分析建立倾斜旋转轴五轴机床的形状创成函数,最后通过逆向运动学求解出NC数据的分析公式,该公式简单且通用性强,为倾斜旋转轴结构的五轴机床的空间运动和坐标变换问题提出了通用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 齐次坐标变化矩阵 运动学模型 倾斜旋转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展臂根部锁定机构的设计与运动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阿妮 邓宗全 +1 位作者 刘荣强 郭宏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59,共4页
分析了一维伸展臂完全展开后与承载筒之间的稳定锁定机构的设计原理,提出了能够实现无独立驱动动力源的锁紧原理,确定了根部锁紧机构采用双滑块伸缩连杆锁紧机构。通过分析,使伸展臂的根部锁紧机构简化为一种带弹簧的双滑块机构。首先... 分析了一维伸展臂完全展开后与承载筒之间的稳定锁定机构的设计原理,提出了能够实现无独立驱动动力源的锁紧原理,确定了根部锁紧机构采用双滑块伸缩连杆锁紧机构。通过分析,使伸展臂的根部锁紧机构简化为一种带弹簧的双滑块机构。首先根据此机构的运动分析,利用拉格朗日方程获得了滑块2(水平移动滑块)的位移和速度表达式。通过编程来分析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又进一步通过分析滑块2的运动对弹簧刚度和连杆的长度进行了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臂 锁定机构 振动方程 坐标变换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