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CGCS2000坐标框架与全球ITRF2008框架的融合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志才 孙占义 +1 位作者 张庆兰 张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12,38,共4页
基于我国现有CGCS2000地心坐标框架及国际上现行的ITRF2008坐标参考框架,总结了我国区域坐标框架与国际坐标框架的融合方法,并利用陆态网络2015年计算的精密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强制约束法能实现中国区域框架与全球坐标框架... 基于我国现有CGCS2000地心坐标框架及国际上现行的ITRF2008坐标参考框架,总结了我国区域坐标框架与国际坐标框架的融合方法,并利用陆态网络2015年计算的精密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强制约束法能实现中国区域框架与全球坐标框架的融合,而参数转换法及框架转换能实现两类坐标框架的相互融合;参数转换法可很好地解决区域CGCS2000框架与全球框架的融合,其转换精度与现有CGCS2000框架的精度高度相关;框架转换法能实现区域CGCS2000框架与全球框架的融合,但其与框架点解算的速度场精度高度相关,如果要进行高精度框架维持,框架点计算的速度场精度必须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CS2000坐标框架 ITRF2008框架 融合 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精度地心坐标框架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鹏 李志才 +2 位作者 孙占义 王凡 陈现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共4页
基于我国现有国家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数据资源,提出了实现我国区域地心坐标框架的方法,重点解决了数据处理过程中分区处理的方法和策略。首次提出了将国家基准站分成7个区域进行单天解处理,再进行联合平差的策略,以获得高效、快速的数... 基于我国现有国家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数据资源,提出了实现我国区域地心坐标框架的方法,重点解决了数据处理过程中分区处理的方法和策略。首次提出了将国家基准站分成7个区域进行单天解处理,再进行联合平差的策略,以获得高效、快速的数据处理结果。将区域结果与全球结果进行联合平差,给出选取全球和我国区域框架点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单天解解算结果进行坐标参考框架转换,得到稳定可靠的全球和区域解结果,实现我国地心坐标框架的精确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心坐标框架 基准站 数据处理 联合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坐标框架理论和实践的进展 被引量:50
3
作者 陈俊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分4个方面对2006年10月9日德国慕尼黑国际大地测量会议(GRF2006)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1)全球大地坐标框架的进展和评估,并指出了最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2005(ITRF2005)的特点;2)区域大地坐标框架,如欧洲、美洲、北美等区域大地坐标框... 分4个方面对2006年10月9日德国慕尼黑国际大地测量会议(GRF2006)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1)全球大地坐标框架的进展和评估,并指出了最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2005(ITRF2005)的特点;2)区域大地坐标框架,如欧洲、美洲、北美等区域大地坐标框架的现状和进展;3)高程基准的现代化,介绍了美国和欧洲建立现代化高程基准的进展,探讨了全球高程基准统一的途径;4)构建大地坐标框架中的个别问题,如:甚长基线干涉技术和卫星激光测距技术对确定大地坐标框架的作用、如何削弱大地坐标框架点位周期性变化对用户定位的影响、对采用零潮汐系统的改进意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测量 大地坐标框架 高程基准 零潮汐系统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大地坐标框架和地球重力场时变测量的进展——2005年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科学大会札记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俊勇 党亚民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共4页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科学大会于2005年8月22~26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Cairns)召开.会议名称为'动力行星2005'(Dynamic Planet 2005).着重介绍会议在有关完善全球和地区性大地坐标参考框架、卫星重力测量在确定地球重力场时空...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科学大会于2005年8月22~26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Cairns)召开.会议名称为'动力行星2005'(Dynamic Planet 2005).着重介绍会议在有关完善全球和地区性大地坐标参考框架、卫星重力测量在确定地球重力场时空分辨率方面、建立和完善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GOS)等方面学术报告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框架 重力场 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G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坐标框架两轴平台光轴稳定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毛峡 刘言 梁晓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60-1264,共5页
对于红外空空导弹,在对两轴平台光轴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基于横滚/偏摆结构的两轴平台,提出了一种融合了动态规划思想的光轴超半球稳定算法。通过仿真,检验了光轴稳定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能够实现极坐标框架两轴平台光... 对于红外空空导弹,在对两轴平台光轴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基于横滚/偏摆结构的两轴平台,提出了一种融合了动态规划思想的光轴超半球稳定算法。通过仿真,检验了光轴稳定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能够实现极坐标框架两轴平台光轴的超半球稳定性,具有较高的稳定精度和快速的跟踪能力,对实际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光轴稳定 坐标框架两轴平台 红外导引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平台的坐标框架构建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春意 刘相臣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0-166,共7页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中,科学、快速、准确地获取研究对象的位移场信息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构建高精度的局部坐标系是获取目标点位空间信息的基础。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高精度的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平台坐标框架的构建方法,建立了坐标...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中,科学、快速、准确地获取研究对象的位移场信息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构建高精度的局部坐标系是获取目标点位空间信息的基础。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高精度的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平台坐标框架的构建方法,建立了坐标框架误差模型,得出了坐标框架点位中误差计算公式,并通过设计的现场实验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量距误差分别随尺长改正值和温度改正值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在不同仪器测角精度下,坐标框架点位中误差随尺长改正值和温度的增加都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都存在极小值,并且随着仪器精度的提高,点位中误差逐渐减小。计算得到坐标框架上两待定点点位中误差理论值分别为±0.633mm、±0.558mm,而通过现场实验和分析计算,对应两点的实际点位中误差分别为±0.409mm、±280mm,实测精度值优于理论计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材料模拟 坐标框架 点位精度 实验平台 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GS84坐标框架与我国BDS坐标框架的建设 被引量:7
7
作者 曾安敏 明锋 景一帆 《导航定位学报》 2015年第3期43-48,68,共7页
针对卫星导航系统所使用坐标框架的建设问题,讨论了美国GPS和我国BDS卫星导航系统所使用的坐标框架建设与更新现状,并对我国BDS监测站坐标框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介绍了GPS系统所使用的WGS84的定义及参考椭球常数的演化,系统讨... 针对卫星导航系统所使用坐标框架的建设问题,讨论了美国GPS和我国BDS卫星导航系统所使用的坐标框架建设与更新现状,并对我国BDS监测站坐标框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介绍了GPS系统所使用的WGS84的定义及参考椭球常数的演化,系统讨论了WGS84坐标框架的5次精化实现,然后分析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采用的坐标系统现状:试验系统使用参心坐标系统——54坐标系统、区域系统规定使用CGCS2000系统,并对区域系统的监测站坐标的初次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指出其实现并不严格属于CGCS2000系统,最后对BDS的基准站建设、联测、数据处理等问题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系统 坐标框架 WG$84 CGCS2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立高精度区域坐标框架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全海 王琰开 陈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当前区域高精度坐标框架建立严重依赖GPS,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BDS)建立高精度地球参考框架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基于非差观测值的非差处理模式,单独利用常州基准站(CZCORS)的BDS数据,建立了高精度常... 当前区域高精度坐标框架建立严重依赖GPS,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BDS)建立高精度地球参考框架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基于非差观测值的非差处理模式,单独利用常州基准站(CZCORS)的BDS数据,建立了高精度常州市域坐标框架。将基于单北斗获得的CGCS2000坐标成果与GPS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差异较小,平面和高程方向的平均RMS值分别为3.1和4.2 mm。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北斗建立区域参考框架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这为北斗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GPS CZCORS 区域坐标框架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中的坐标参考框架 被引量:6
9
作者 吕志平 刘经南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共3页
论述了坐标参考框架在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中的作用和职责 ,作为该领域的新动向 ,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近年实施的国家空间参考系计划。在分析我国坐标参考框架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当前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坐标参考框架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美国国家空间参考系 大地测量数据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心坐标参考框架维护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10
《海洋测绘》 2006年第2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坐标参考框架 测绘项目 通过验收 维护 地心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基础地理 国家测绘局 技术报告 相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建立现代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建议 被引量:35
11
作者 陈俊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共5页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 ,随着空间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主干———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要作哪些更新 ?要引入哪些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 ?文中提出现代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要考虑和顾及的 6个方面的要素 ,...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 ,随着空间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主干———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要作哪些更新 ?要引入哪些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 ?文中提出现代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要考虑和顾及的 6个方面的要素 ,即高精度 ,涵盖全部国土 ,3维 ,地心 ,动态 ,国际接轨。建议在国家GPS2 0 0 0网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密GPS(水准 )网点和GPS连续运行站 ,以构建有足够分布密度的新的大地坐标框架 ,建议尽快施测国家三期一等水准网 ,结合GPS水准和卫星测高技术 ,精化我国大地水准面至厘米量级。现代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应为用户在我国任何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基准 坐标系统 坐标框架 高程系统 高程控制网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位俯仰跟踪框架下的角偏差无奇点修正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嘉鸿 向颉 王二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08-1714,共7页
分析回顾了雷达工程中,当前通用的方位俯仰极坐标框架下,无线电雷达跟踪测量系统角偏差正割补偿修正方法的由来及其局限性;提出了跟踪指向坐标系的定义。利用坐标转换原理给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偏差无奇点精确修正推导新方法,并证明了新... 分析回顾了雷达工程中,当前通用的方位俯仰极坐标框架下,无线电雷达跟踪测量系统角偏差正割补偿修正方法的由来及其局限性;提出了跟踪指向坐标系的定义。利用坐标转换原理给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偏差无奇点精确修正推导新方法,并证明了新方法与通用的基于立体几何推理方法的等价性,同时分析了新方法在雷达轴系偏差修正中的典型应用及其对系统跟踪测量精度的影响。对于89°仰角、方位俯仰角偏差均为3 mrad的情形,正割补偿修正法指向计算存在6 759.2″的方位角误差和63.5″的俯仰误差。新的推理方法有利于极坐标框架下的空间目标高精度跟踪与测量,尤其是高仰角过顶跟踪性能、指向精度和跟踪数据利用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工程 跟踪测量 坐标框架 偏差修正 正割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地坐标系建设主要进展 被引量:60
13
作者 杨元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52,共5页
世界各发达国家及我国周边国家大多启用了新的地心坐标系,而且地心坐标系的精度在不断精化。我国地心坐标系的建立也已处于重要关头,中国学者除紧跟国际大地坐标系的发展动态外,也认真研究了我国现有法定坐标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新... 世界各发达国家及我国周边国家大多启用了新的地心坐标系,而且地心坐标系的精度在不断精化。我国地心坐标系的建立也已处于重要关头,中国学者除紧跟国际大地坐标系的发展动态外,也认真研究了我国现有法定坐标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新一代地心坐标系发展的目标,及坐标系的定义、建立和维持等种种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建立我国的地心坐标系方面,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都已迈出了重要步伐,建立了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为建立新一代地心坐标系打下了坚实基础;初步完成了全国天文大地网与地面大地网联合平差,平差在地心坐标系中完成,为地心坐标系提供了密集的坐标框架点。针对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到地心坐标系后地形图的改正问题,学者们也作了翔实的研究,并提出了具体改化方案。为了维持地心坐标系,地心运动的监测与求解也引起了关注,并获得初步结果。坐标转换理论与实践也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心坐标 大地坐标 国家测绘局 大地控制网 联合平差 坐标框架 地形图 中国 北京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GNSS基准站网坐标解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毅 吴晓莉 +1 位作者 姜英明 冯彦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4-700,共7页
针对数千个大规模GNSS基准站网基准坐标解算时面临的数据处理和整网平差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大规模GNSS基准站网坐标解算方法,从全球框架站点选取、基准站网子网划分、基站单日数据处理和全球整网平差计算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对解算结... 针对数千个大规模GNSS基准站网基准坐标解算时面临的数据处理和整网平差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大规模GNSS基准站网坐标解算方法,从全球框架站点选取、基准站网子网划分、基站单日数据处理和全球整网平差计算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对解算结果进行内符合和外符合精度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支持3000站以上的基准坐标解算,解算结果外符合精度南北和东西方向RMSE优于3 mm,高程RMSE优于6 mm,解算精度相比IGS(国际GNSS服务组织)各分析中心属于中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S 坐标框架 坐标基准 大规模GNSS基准站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我国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35
15
作者 陈俊勇 党亚民 张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共5页
现代化测绘基准建设要考虑和顾及如三维、高精度、动态、地心等七个方面的特点。在平面基准方面,要采用中国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统,建立国家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网,进一步加密2000国家GPS网,以构建有足够数量和合理分布密度的大地坐标框架... 现代化测绘基准建设要考虑和顾及如三维、高精度、动态、地心等七个方面的特点。在平面基准方面,要采用中国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统,建立国家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网,进一步加密2000国家GPS网,以构建有足够数量和合理分布密度的大地坐标框架点;在高程基准方面,应尽快施测国家三期一等水准网,结合GPS水准和卫星测高技术,精化我国现行CQG2000大地水准面至5′分辨率和厘米量级精度。现代化测绘基准应为用户在我国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测定高精度的坐标和高程,提供可靠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基准 平面基准 坐标系统 坐标框架 高程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的GPS RTK高程测量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兴福 魏德宏 +1 位作者 余旭 吴江淮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共4页
采用静态与动态测量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基准站及流动站相对于平均观测历元时刻的ITRF框架坐标,与常规GPS RTK测量相比,该方法效率高,且获得的结果具有明确的基准定义。利用3个IGS跟踪站的数据,分析不同框架及历元下对应点的... 采用静态与动态测量相结合的模式,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基准站及流动站相对于平均观测历元时刻的ITRF框架坐标,与常规GPS RTK测量相比,该方法效率高,且获得的结果具有明确的基准定义。利用3个IGS跟踪站的数据,分析不同框架及历元下对应点的大地经纬度及大地高的差异情况,并分析其变化对GPS高程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框架及历元结果对GPS RTK高程转换的影响基本可忽略,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RTK 静态和动态测量 坐标框架 历元 GPS高程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型桥梁首级控制网GPS与常规观测数据的联合处理 被引量:10
17
作者 曾旭平 姚宜斌 姜卫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2-33,37,共3页
南京长江三桥首级施工平面控制网采用GPS接收机、DI2 0 0 2、T3经纬仪等多种仪器观测 ,GPS数据采用先进的GPS科研软件GAMIT计算 ,并首次在高精度工程控制网中将多种常规测量数据与GPS数据联合平差计算 ,处理手段上有创新 。
关键词 桥梁 观测数据 GPS平面控制网 GPS数据处理 联合平差 全球定位系统 坐标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高差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超英 张勤 王利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在分析GPS水准研究的现状及应用成果的基础上,推导基于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的GPS坐标,其中Z分量即为GPS高差。主要分析影响GPS高差及其变化的误差,即GPS定位误差、垂线偏差以及坐标框架不一致等的影响,最后应用实例进行验证。
关键词 GPS水准 高差 滑坡监测 站心地平直角坐标 坐标框架 垂线偏差 GPS定位 影响 分析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中国 建设中国的现代测绘基准——对我国“十五”大地测量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被引量:43
19
作者 陈俊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共3页
在回顾我国测绘基准 (大地测量基准 )建设历史的基础上 ,分析了在当前建设信息化社会 ,数字中国对现代测绘基准的需求 ,提出了在我国“十五”期间着手建设现代测绘基准的建议。在大地基准 (平面基准 )方面 ,建议在国家 GPS2 0 0 0网 (三... 在回顾我国测绘基准 (大地测量基准 )建设历史的基础上 ,分析了在当前建设信息化社会 ,数字中国对现代测绘基准的需求 ,提出了在我国“十五”期间着手建设现代测绘基准的建议。在大地基准 (平面基准 )方面 ,建议在国家 GPS2 0 0 0网 (三网 )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密国家 GPS网点和永久性追踪站 ,构建有足够分布密度的 3维高精度动态大地坐标框架 ,为我国今后建立新的大地坐标系统创造条件。在高程基准方面 ,建议在仪器设备和规范细则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依法定期对国家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在重力基准方面 ,在国家 2 0 0 0重力基准网和国家 2 0 0 0 (似 )大地水准面的基础上 ,有步骤的按省或地区推算具有厘米级精度 ,10 km级栅格分辨率的似大地水准面 ;利用地面和航空重力手段填补我国地面实测重力空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测量 测绘基准 GPS 水准 重力基准 大地坐标框架 高程控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动态地球和信息时代相应的中国现代大地基准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俊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共6页
介绍日本、韩国、蒙古、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大地基准现代化的进展;对中国大地坐标系统和大地坐标框架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将于2008年7月1日启用的中国地心坐标系统2000(CGCS2000)的坐标框架进行评述。
关键词 大地基准 坐标系统 坐标框架 大地测量基本常数 CGCS2000 坐标变换 连续运行参考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