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源性坏死性纵隔炎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永功 侯明 +3 位作者 刘青青 崔广庆 王稼祥 钱浩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6-337,共2页
关键词 牙源性坏死性纵隔炎 DNM 少见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梁析 倪锋 +1 位作者 陈昭明 杜建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99-1200,共2页
目的研究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收治的6例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右下冠周炎2例,根尖炎3例,义齿修复感染1例。患者行X线、CT、B超以... 目的研究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收治的6例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右下冠周炎2例,根尖炎3例,义齿修复感染1例。患者行X线、CT、B超以及引流脓液细菌培养等检查。治疗均采用手术引流联合抗生素应用。结果患者均表现为明显的下颌、颈部肿胀,其中有胸闷、气急5例,胸痛2例,皮下可扪及捻发音3例;影像学阳性表现多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后,表现为上纵隔增宽,可有胸腔及心包积液、皮下及纵隔气肿等。本组病例从起病到发现有明显下颌、颈部肿胀的中位病程11.3d;而从明显肿胀到发现纵隔感染的中位时间4.3d。治疗后4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病死率33.3%。结论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病情发展迅速且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彻底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早期诊断 切开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震 欧阳询 +3 位作者 钟渝巍 张震 李旭 刘鑫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总结颈部坏死性筋膜炎(CNF)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NM)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CNF伴DNM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6例均早期行颈部清创引流,其中2例行胸腔镜... 目的总结颈部坏死性筋膜炎(CNF)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NM)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CNF伴DNM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6例均早期行颈部清创引流,其中2例行胸腔镜纵隔切开引流术,1例行胸壁清创术;5例患者因气管压迫引起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使用抗菌药物,继续抗感染、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每日冲洗伤口,加强换药,2例术后分别再清创1次及4次。6例患者病程中均有发热,并出现颈胸部症状,进展迅速,感染指标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均较高,颈胸部CT可见颈部多发蜂窝状积气影(“气泡征”),并延伸至纵隔。3例治愈,3例死亡。治愈病例随访1~4年未见复发。结论颈胸部CT“气泡征”是早期诊断CNF伴DNM的“金标准”,救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尽早手术清创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坏死性筋膜 坏死性纵隔炎 气泡征 清创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巫金龙 管欣 +2 位作者 王峰 梁翔 祝巧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083-4085,共3页
目的:回顾总结治疗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NM)的方法与经验。方法:将2013-2016年收治的61例患者根据DNM分类标准分为3组:Ⅰ型(1组)、ⅡA型(2组)、ⅡB型(3组),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转归,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患者中男51例,女10例。平... 目的:回顾总结治疗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NM)的方法与经验。方法:将2013-2016年收治的61例患者根据DNM分类标准分为3组:Ⅰ型(1组)、ⅡA型(2组)、ⅡB型(3组),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转归,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患者中男51例,女10例。平均(58±14)岁,各组患者年龄与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间(8±5)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25±12)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B型气切率明显高于Ⅰ型和ⅡA型(P<0.05)。ⅡB型术后肺部感染率高于Ⅰ型和ⅡA型(P<0.05)。结论:ⅡB型DNM更易发生呼吸道梗阻和窒息,气切率更高。ⅡB型DNM较Ⅰ、ⅡA型术后更易并发肺部感染。ⅡB型DNM采用胸腔镜下纵隔清创引流术,痛苦轻、恢复快、减少切口感染机会,与Ⅰ型和ⅡA型DNM相比不延长住院时间。DNM的感染范围及严重程度与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不相关。2型糖尿病不是促进DNM进展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坏死性纵隔炎 纵隔感染 多间隙感染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严重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6
5
作者 王冰 刘宁宁 龚忠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严重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探究合适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8年4月在我院颌面外科收治的咽旁间隙感染和纵隔感染患者共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6~75岁,中... 目的:回顾性分析严重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探究合适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8年4月在我院颌面外科收治的咽旁间隙感染和纵隔感染患者共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6~75岁,中位数年龄为54岁,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持续治疗。结果:重度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2例,极重度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6例,17例患者共有62个并发症,8例患者伴有系统性疾病,脓肿在入院后中位数6.125 h切开,植入封闭负压引流,多学科联合治疗,早期经验性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严重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须准确诊断,早期切开,多学科支持联合治疗,封闭负压引流植入后脓液引流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负压封闭引流 颈深部感染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