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回流障碍在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兴灿 刘淼 +4 位作者 潘永清 岳承红 陆洪江 杜继曾 陈学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观测股骨头静脉回流障碍与骨髓水肿、关节积液量和临床症状的关系,探讨静脉回流障碍在股骨头坏死(ONFH)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25髋成人ONFH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行股骨头骨髓造影和1.5T MR配对检查。结果:25... 目的:观测股骨头静脉回流障碍与骨髓水肿、关节积液量和临床症状的关系,探讨静脉回流障碍在股骨头坏死(ONFH)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25髋成人ONFH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行股骨头骨髓造影和1.5T MR配对检查。结果:25髋ONFH骨髓造影显示16髋股骨头静脉回流障碍,MRI显示17髋有骨髓水肿征象,两者经Kappa检验出现率明显一致(P<0.01);15髋有关节积液征象,股骨头静脉回流障碍与髋关节积液的发生率有密切相关(Spearman=0.949);13例出现临床症状,显示股骨头静脉回流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率明显高于静脉回流正常患者(P<0.05)。结论:临床有症状患者均有股骨头静脉回流障碍、骨髓水肿及髋关节积液,股骨头静脉回流障碍可能是引起骨髓水肿及髋关节积液的主要原因,骨髓造影对观察股骨头坏死病情演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诊断 股骨头/血液供给 骨髓/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髋关节/病理学 静脉/解剖学和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狭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夏仁鹏 邹婵娟 +6 位作者 赵凡 马体栋 肖咏 彭琨 许光 李碧香 周崇高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肠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NEC肠狭窄患儿(肠狭窄组)及同期收治的无肠狭窄NEC患儿(无肠狭窄组)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肠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NEC肠狭窄患儿(肠狭窄组)及同期收治的无肠狭窄NEC患儿(无肠狭窄组)的临床资料。统计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生产方式、呼吸机使用情况、喂养情况、血液制品输注情况、检验及检查结果、预后等;同时收集母亲受孕方式,孕期宫内窘迫、胎膜早破,母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是否使用激素等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2例NEC患儿,其中肠狭窄组65例,无肠狭窄组67例。两组在一般情况、母亲受孕方式、母孕期情况、是否手术以及检查结果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狭窄组患儿起病日龄[8.0(6.0,14.0)d]大于无肠狭窄组[5.0(3.0,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0.486);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g/L)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283、0.632)。肠狭窄组C反应蛋白[(71.54±39.14)mg/L]高于无肠狭窄组[(48.95±49.61)mg/L],P=0.004;降钙素原[(11.91±14.60)ng/mL]高于无肠狭窄组[(6.14±8.38)ng/mL],P=0.00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起病日龄[OR值=1.115、95%CI(1.035~1.200)]、C反应蛋白[OR值=1.014,95%CI(1.005~1.024)]及降钙素原[OR值=1.039,95%CI(1.001~1.078)]是NEC肠狭窄相关因素。结论新生儿一般情况、母亲受孕方式、母孕期因素及是否手术与NEC肠狭窄无相关性。NEC起病日龄越大,发生肠狭窄的可能性越大;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是NEC肠狭窄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诊断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外科学 缩窄 病理性 手术后并发症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从Bell分期解读到手术指征的把握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志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06-309,共4页
近几十年来,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逐渐成为新生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常很难在患病早期被识别和确诊。如何根据该病的特殊发展进程制定对应的治疗策略,是值... 近几十年来,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逐渐成为新生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常很难在患病早期被识别和确诊。如何根据该病的特殊发展进程制定对应的治疗策略,是值得临床关注的问题。Bell分期根据患儿临床指标及腹部X线平片对NEC的进展程度进行分期,并制定相应治疗策略。本文对NEC Bell分期进行解读,并探讨临床医生应如何将临床经验与Bell分期结合起来判断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和把握NEC的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诊断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外科学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汪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01-305,共5页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最具破坏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之一,目前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本文总结近年来关于NEC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单一或多组学研究可能有助于NEC的预测与早期诊断,肠道超声在...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最具破坏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之一,目前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本文总结近年来关于NEC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单一或多组学研究可能有助于NEC的预测与早期诊断,肠道超声在提高NEC的诊断准确性方面显示出新希望;强调要重视NEC小肠造瘘术后的营养支持;羊水干细胞(amniotic fluid-derived stem cells,AFSCs)治疗有望成为预防新生儿NEC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诊断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外科学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膳食疗法 代谢组学 超声检查 羊水干细胞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广泛坏死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苏朋俊 张志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广泛坏死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totalis,NEC-T)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全肠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2例于手术中证实的NEC-T早产儿临床资... 目的分析早产儿广泛坏死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totalis,NEC-T)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全肠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2例于手术中证实的NEC-T早产儿临床资料,设为NEC-T组;收集同期收治的644例非广泛坏死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o-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totalis,NEC-nonT)早产儿临床资料,设为NEC-nonT组,其中362例采取手术治疗,为NEC-nonT手术组。总结NEC-T组早产儿临床特点,并与NEC-nonT手术组患儿比较,分析手术患儿发生全肠坏死的相关因素。结果42例NEC-T患儿占同时期NEC收治总人数的6.1%(42/686)。与NEC-nonT组相比,NEC-T组患儿出生体质量较低[(1501±740)g比1709±1102)g],窒息发生率较高[76.2%(32/42)比25%(161/644)],发病年龄较小[(7.8±7.6)d比(14.6±13.4)d],发病至手术的时间较短[(6.6±6.5)d比(30.4±24.4)d],BellⅢ期患儿所占比率较高[85.7%(36/42)比62.7%(404/644)],发病后休克的发生率较高[76.2%(32/42)比36.6%(236/644)],死亡率较高[100%(42/42)比6.6%(32/6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因NEC需术中判定是否存在全肠坏死,遂将NEC-T组与NEC-nonT手术组进行比较,分析NEC全肠坏死相关因素,结果显示,NEC-T组急性期严重肠壁下积气[52.4%(22/42)比21.0%(76/362)]、低血压[69.0%(29/42)比40.3%(146/362)]、气腹[66.7%(28/42)比40.3%(176/362)]、低钠血症[85.7%(36/42)比51.4%(186/362)]、腹壁红斑[88.1%(37/42)比18.2%(66/362)]及血小板减少症[85.7%(36/42)比15.5%(56/362)]的人数比例均明显高于NEC-nonT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壁红斑、严重肠壁下积气、低钠血症、血小板减少症是NEC-T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手术患儿NEC-T评分达到3分时,预测NEC-T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68%;达到5分时,预测NEC-T的敏感性为54%,特异性为98%。结论NEC-T早产儿临床症状重,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对于存在NEC-T相关因素的新生儿,需要密切观察,科学分析,尽早干预,以降低NEC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诊断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外科学 广泛坏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治疗结果 婴儿 早产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坏死性筋膜炎的早期诊治分析
6
作者 王伊宁 齐鸿燕 +2 位作者 王燕妮 刘婷婷 王冠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坏死性筋膜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以提高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作者收治34例坏死性筋膜炎患儿,根据症状、体征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按病情给予全身抗感染、营养支持、局部切开... 目的分析小儿坏死性筋膜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以提高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作者收治34例坏死性筋膜炎患儿,根据症状、体征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按病情给予全身抗感染、营养支持、局部切开引流术,对大面积皮肤坏死者采取游离皮片移植术等综合治疗方法,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34例患儿中,22例诊断为轻度,完全治愈;12例为重度,其中10例治愈,死亡2例,5例存在功能障碍。结论坏死性筋膜炎患儿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预后好于晚期者,治疗上应采取局部手术和全身支持、抗感染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炎 坏死/诊断 筋膜炎 坏死性/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13例报道
7
作者 肖兰福 胡家珍 +1 位作者 陈顺宏 王文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70-471,共2页
关键词 肠梗阻/诊断 肠梗阻/治疗 坏死/诊断 坏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决策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亚 王峥嵘 +2 位作者 刘琴 张薇薇 任红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25-330,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肠壁形态、血流分布及肠道蠕动的腹部超声声像特征,探讨超声检查对于NEC手术决策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首都儿科研究所收治的NEC患儿临床...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肠壁形态、血流分布及肠道蠕动的腹部超声声像特征,探讨超声检查对于NEC手术决策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首都儿科研究所收治的NEC患儿临床资料以及超声声像图,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超声声像特征。结果共收治NEC患儿45例,其中保守治疗30例,为保守治疗组;手术治疗15例,为手术治疗组。两组超声声像图比较,手术治疗组肠壁变薄[(53.3%(8/15)比0%]、肠壁分层消失[100%(15/15)比16.7%(5/30)]、肠壁血流信号消失[73.3%(11/15)比0%]、肠管蠕动消失[93.3%(14/15)比33.3%(10/30)]、肠管扩张[46.7%(7/15)比3.3%(1/30)]、透声差的积液[80%(12/15)比0%]发生率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肠壁增厚[86.7%(13/15)比60%(18/30)]、肠壁积气[73.3%(11/15)比70%(21/30)]、肠壁血流信号丰富[20%(3/15)比13.3%(4/30)]、肠管狭窄[20%(3/15)比0%]、门脉积气[13.3%(2/15)比20%(6/30)]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指导NEC手术决策上,超声检查发现透声差的积液(Kappa值=0.69,P<0.001)、肠壁血流信号消失(Kappa值=0.62,P=0.01)两项指征与诊断性腹腔穿刺的结论有较好的一致性。对超声征象进行两两组合发现,肠管蠕动消失与肠壁分层消失组合用于预测NEC手术时机,可获得较高的敏感度(93.3%)和特异度(93.3%)。结论对肠道进行形态、血流分布、肠蠕动特点和肠道外间接征象的综合超声分析,有利于早期识别NEC危重症,可为手术时机的判断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诊断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外科学 超声检查 婴儿 新生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穿孔与肠未穿孔患儿术后结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韩金宝 余梦楠 +4 位作者 刘钢 李广 曹剑英 段炼 黄柳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30-534,共5页
目的对比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肠穿孔与肠未穿孔患儿手术治疗后转归情况,为NEC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 目的对比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肠穿孔与肠未穿孔患儿手术治疗后转归情况,为NEC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新生儿外科收治的237例经手术治疗的NEC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肠穿孔分为肠未穿孔组(172例)与肠穿孔组(65例),收集两组患儿术中所见坏死肠管长度、手术后实施肠内及肠外营养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NICU入住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NEC肠未穿孔组172例中,治愈124例(124/172,72.1%),死亡48例(48/172,27.9%);肠穿孔组65例中,治愈48例(48/65,73.8%),死亡17例(17/65,26.2%)。两组术中所见坏死肠管长度以及术后肠外营养时间、肠内营养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NICU入住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ell分期为ⅢA与ⅢB期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1,P=0.030)。结论NEC肠未穿孔的患儿可能存在更多肠管坏死,术后并发症多,康复时间长。建议对于NEC肠未穿孔患儿,可根据患儿临床实际情况探讨更合适的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诊断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外科学 肠穿孔 治疗结果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