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服急功近利 实施多轮滚动——加快建设优质高产核桃基地县
1
作者 阎家富 《山西林业》 1996年第5期6-7,共2页
地处太岳山区的古县,其南部具有黄土高原农业经济的特征,广大群众尚不富裕,还有两万多人处于温饱线以下.如何使群众均衡致富,长远致富?我们在“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盛行时,提出了“务农也能致富”的思想,并根据县情在高优农业中,选择了... 地处太岳山区的古县,其南部具有黄土高原农业经济的特征,广大群众尚不富裕,还有两万多人处于温饱线以下.如何使群众均衡致富,长远致富?我们在“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盛行时,提出了“务农也能致富”的思想,并根据县情在高优农业中,选择了核桃为主导产业.以五、六十年代北部核批老产区为基地,从北向南整体推进,形成了老、中、新3个区域,万亩基地达7个,核桃总株数达290万株,夺得了全省4个第一,被林业部列为核桃优质高产基地县,再经过两年奋斗;我县将实现人均50株的目标,成为人口小县,核桃大县。在发展核桃这个产业上,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首先,要克服急功近利思想.我们曾抓住古县土地资源做过文章,有经验,也有教训.栽过桑,种过果,养过畜等等,这些短平快项目在局部发展效果好,而要在县域内发展.就牵涉很多问题,不宜推广.如果选一种能覆盖面广,牵动全局,群众乐意接受,而又少受市场制约的产业发展,于县于民都有利.核桃在古县正具备了这个条件.早在五、六十年代,就成为外贸出口基地,远销10多个国家,价格由每公斤2元,一直涨到十几元、年创汇达60万美元;抓住了核桃就是抓准了古县发展外向型农业的路子,既然核桃有如此多的优势,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其原因就是见效慢。当地曾有桃三杏四梨五年,要吃核桃得十年的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高产 核桃基地 加快建设 主导产业 核桃生产 核桃树 古县 均衡致富 外向型农业 土地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