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波长光盘读出信号均衡检测实验平台的设计
1
作者 马骋 熊剑平 贾惠波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425-1426,共2页
多波长光盘存储是增加存储密度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多波长光盘信道中引入的波长间串扰,将序列检测技术扩展到多维,提出一种多波长部分响应最大似然MPRML(Multi-wavelength PRML)检测方法。以FPGA为核心设计了硬件仿真验证平台,可以对... 多波长光盘存储是增加存储密度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多波长光盘信道中引入的波长间串扰,将序列检测技术扩展到多维,提出一种多波长部分响应最大似然MPRML(Multi-wavelength PRML)检测方法。以FPGA为核心设计了硬件仿真验证平台,可以对上述检测方法实现芯片级的算法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长光存储 均衡检测 硬件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特征的图像直方图均衡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34
2
作者 毕秀丽 邱雨檬 +2 位作者 肖斌 李伟生 马建峰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2-303,共12页
直方图均衡化作为图像对比度增强技术之一,在图像恶意篡改过程中经常被作为隐藏被篡改图像强度变化的手段.本文利用图像直方图和其累积分布函数曲线,提取直方图均衡化的痕迹特征,实现直方图均衡化篡改检测.本文提出的方法首先利用图像... 直方图均衡化作为图像对比度增强技术之一,在图像恶意篡改过程中经常被作为隐藏被篡改图像强度变化的手段.本文利用图像直方图和其累积分布函数曲线,提取直方图均衡化的痕迹特征,实现直方图均衡化篡改检测.本文提出的方法首先利用图像直方图累积分布函数的变化趋势自适应地选择提取特征的灰度范围,然后在该范围内分别提取累积分布函数与恒等函数的相似度和直方图的零值间隙数量作为分类特征,最后利用K最邻近(K-Nearest Neighbor,简称KNN)分类算法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适用于检测常规直方图均衡化操作,对小分辨率图像的直方图均衡化操作和均衡化图像经过压缩后处理情况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且可以区分直方图均衡化和其他类型对比度增强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方图均衡检测 统计特征 累积分布函数 K最邻近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衡噪声阈值检测法研究耳蜗死区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耳蜗中的分布 被引量:5
3
作者 许雪波 祝晓芬 兰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是否存在耳蜗死区及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均衡噪声阈值检测法检测82例(130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和25例(50耳)正常听力者是否存在耳蜗死区,并比较耳蜗死区与性别、年龄、耳别、听力损失程度以及病程的关系。... 目的探讨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是否存在耳蜗死区及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均衡噪声阈值检测法检测82例(130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和25例(50耳)正常听力者是否存在耳蜗死区,并比较耳蜗死区与性别、年龄、耳别、听力损失程度以及病程的关系。结果 82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有41.46%(34/82)存在耳蜗死区,正常听力者中无耳蜗死区,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耳蜗死区的存在在性别、年龄和耳别之间无明显差异,而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病程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耳蜗死区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失越重,病程越长,检出率越高。33.85%(44/130)受试耳存在耳蜗死区,其中高频区耳蜗存在死区者占23.08%(30/130),低频区耳蜗存在死区者占2.31%(3/130),高低频区同时存在耳蜗死区者占8.46%(11/130),高频耳蜗死区检出率远高于低频区。结论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存在耳蜗死区中,耳蜗死区的存在与听力损失程度及病程有关,听力损失程度越重、听力受损时间越长,存在耳蜗死区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死区 感音神经性聋 均衡噪声阈值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超高密度磁存储磁化跃迁噪声的约束编码
4
作者 罗可 李桅 +6 位作者 蹇雨根 高宏宇 张克政 廖彦哲 吴宇飞 陈进才 卢萍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3-492,共10页
随着磁存储记录密度的提高,记录位间距减小,磁化跃迁噪声显著提高,由此极大地影响回读信号质量.为了降低超高密度磁存储系统记录图案磁化跃迁噪声的干扰,本文分析研究了磁化跃迁噪声对回读信号质量的影响,提出了限制连续跃迁的最大跃迁... 随着磁存储记录密度的提高,记录位间距减小,磁化跃迁噪声显著提高,由此极大地影响回读信号质量.为了降低超高密度磁存储系统记录图案磁化跃迁噪声的干扰,本文分析研究了磁化跃迁噪声对回读信号质量的影响,提出了限制连续跃迁的最大跃迁游程长度受限(Maximum Transition Run,MTR)约束编码MTR(j=1),与允许连续跃迁的约束编码MTR(j=2)和MTR(j=3)相比,可有效抑制磁化跃迁噪声.通过实验测试了回读信号的检测效果,当信噪比为12 dB时,与MTR(j=2)、MTR(j=3)相比,MTR(j=1)相对误码率分别降低了约30%和60%,证实了限制连续跃迁约束编码MTR(j=1)的数据检测可靠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密度磁存储 磁化跃迁噪声 约束编码 读写过程 均衡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系统中子信道联合预编码技术的信号检测算法研究
5
作者 蒋海云 熊春林 魏急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6-48,共3页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将多径衰落信道划分为多个相对平坦的子信道,使得接收机在信道估计等恢复技术上复杂度大大降低。OFDM系统采用子信道联合预编码技术能有效解决由于成片子载波衰落引起的数据丢失问题。由于独立信道的线性预编码技术在...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将多径衰落信道划分为多个相对平坦的子信道,使得接收机在信道估计等恢复技术上复杂度大大降低。OFDM系统采用子信道联合预编码技术能有效解决由于成片子载波衰落引起的数据丢失问题。由于独立信道的线性预编码技术在发送端不需要信道反馈信息,因此降低了发送设备复杂度,减少了系统延时,该编码方案适用于从用户端到基站的数据传输。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了当系统采用独立信道的线性预编码技术时,接收端不能采用迫零均衡(ZF)的线性检测算法,实验仿真表明,当采用迫零均衡检测算法时,当且仅当预编码矩阵为酉矩阵时系统能达到未经预编码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系统 子信道联合预编码 迫零均衡检测算法 星座调制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耳蜗死区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帅 张官萍 +1 位作者 刘天润 黄翠霞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分析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耳蜗死区(cochlear dead regions,CDR)检测结果。方法应用均衡噪声阈值TEN(HL)法检测273例302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耳蜗死区,并分析耳蜗死区与其可能病因及听力曲线类型的关系。结果 273例(302耳)... 目的分析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耳蜗死区(cochlear dead regions,CDR)检测结果。方法应用均衡噪声阈值TEN(HL)法检测273例302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耳蜗死区,并分析耳蜗死区与其可能病因及听力曲线类型的关系。结果 273例(302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中,112例117耳存在耳蜗死区,占总耳数的38.74%;存在耳蜗死区的患者在耳蜗死区频率处DPOAE均未引出,其中高频听力下降型占40.22%(74/184),低频下降型占47.14%(33/70),两端下降型占33.33%(2/6),平坦型占19.04%(8/42);噪声、耳毒性药物、突发性聋三种因素致聋者中耳蜗死区检出率较高。结论本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耳蜗死区检出率约为38.74%,高频下降型者最多,噪声和/或耳毒性药物致聋者更易出现耳蜗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死区 内毛细胞 均衡噪声阈值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死区在老年性聋患者中的初步临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付佳 刘彤 +3 位作者 汪峘 杨燕珍 祝晓芬 高志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聋患者中耳蜗死区及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均衡噪声阈值检测法检测200例(370耳)老年性聋患者和25例(50耳)正常听力老年人中耳蜗死区分布情况,并比较耳蜗死区与老年性患者听力损失程度、病程以及合并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老年性聋患者中耳蜗死区及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均衡噪声阈值检测法检测200例(370耳)老年性聋患者和25例(50耳)正常听力老年人中耳蜗死区分布情况,并比较耳蜗死区与老年性患者听力损失程度、病程以及合并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例老年性聋患者中有38%(76/200)存在耳蜗死区。其中合并高血压病的老年性聋患者中有45%(56/124)存在耳蜗死区,是否合并高血压病组间耳蜗死区检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听力老年人中无耳蜗死区,同老年性聋患者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听力损失程度、病程及合并高血压病的老年性聋患者中耳蜗死区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聋患者中存在耳蜗死区,并且与听力损失严重程度、病程长短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病有关,听力损失程度越重、听力受损时间越长,存在耳蜗死区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耳蜗死区 均衡噪声阈值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ce anti-spoofing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CNN and brightness equalization 被引量:7
8
作者 CAI Pei QUAN Hui-m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94-204,共11页
Face anti-spoofing is a relatively important part of the face recognition system,whi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inancial payment and access control systems.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unstable face alignment,complex ... Face anti-spoofing is a relatively important part of the face recognition system,whi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inancial payment and access control systems.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unstable face alignment,complex lighting,and complex structure of face anti-spoofing detection network,a novel method is present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nd brightness equalization.Firstly,multi-task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TCNN)based on the cascade of thre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s),P-net,R-net,and O-net are used to achieve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the face,and the detected face bounding box is cropped by a specified multiple,then brightness equalization is adopted to perform brightness compensation on different brightness areas of the face image.Finally,data features are extracted and classification is given by utilizing a 12-layer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Experiment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ere carried out on CASIA-FAS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is relatively high,and the half total error rate(HTER)reaches 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e anti-spoofing MTCNN brightness equalizat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