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度
被引量:
1
1
作者
熊筱燕
徐耀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5-58,共4页
在界定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的概念模型,包括教育机会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质量均衡三个方面。从普及巩固与机会均等、规划布局与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与教师素质、素质教育与学生发展、教...
在界定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的概念模型,包括教育机会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质量均衡三个方面。从普及巩固与机会均等、规划布局与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与教师素质、素质教育与学生发展、教育管理与经费保障五个方面构建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度的指标体系,基于MEM-GAHP方法构建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度模型。通过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发展
均衡性
均衡性测度
指标体系
物元模型
群决策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均衡性研究——基于2001-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分析
被引量:
30
2
作者
李葆萍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42,共6页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陆续开展了"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专项建设,并且自2001年开始增加了教育信息...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陆续开展了"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专项建设,并且自2001年开始增加了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统计指标,以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和监测。本文对我国2001—2010年十年来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化主要建设指标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以准确勾画出我国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就和现状。研究发现我国义务教育信息化在硬件设施、软件资源以及师资方面逐年都呈现上升趋势,然而区域间教育信息化指标差距依然显著,且受农村和贫困地区人口变化和学校布局影响,城乡间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多个指标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小学阶段尤其明显。本研究建议应当建立教育信息化均衡监测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财政政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通过调整学校规模和布局,加快对廉价信息技术教育产品开发等途径降低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本,提升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而促进全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教育
均衡
均衡性测度
教育财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度
被引量:
1
1
作者
熊筱燕
徐耀缤
机构
河海大学商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5-58,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BJY158)
江苏省教育规划办课题资助项目(B-a/2013/01/016)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B-a/2013/01/014)
文摘
在界定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的概念模型,包括教育机会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质量均衡三个方面。从普及巩固与机会均等、规划布局与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与教师素质、素质教育与学生发展、教育管理与经费保障五个方面构建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度的指标体系,基于MEM-GAHP方法构建了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度模型。通过案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义务教育发展
均衡性
均衡性测度
指标体系
物元模型
群决策层次分析法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C81 [社会学—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均衡性研究——基于2001-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分析
被引量:
30
2
作者
李葆萍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42,共6页
基金
北京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北京市城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均衡性研究"(项目编号:CJA10245)支持
文摘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陆续开展了"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专项建设,并且自2001年开始增加了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统计指标,以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和监测。本文对我国2001—2010年十年来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化主要建设指标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以准确勾画出我国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就和现状。研究发现我国义务教育信息化在硬件设施、软件资源以及师资方面逐年都呈现上升趋势,然而区域间教育信息化指标差距依然显著,且受农村和贫困地区人口变化和学校布局影响,城乡间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多个指标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小学阶段尤其明显。本研究建议应当建立教育信息化均衡监测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财政政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通过调整学校规模和布局,加快对廉价信息技术教育产品开发等途径降低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本,提升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而促进全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教育
均衡
均衡性测度
教育财政政策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度
熊筱燕
徐耀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均衡性研究——基于2001-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分析
李葆萍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