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区域发展均衡度测算及其动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向玲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09,共5页
文章基于2005-2016年西部地区、西部省域和西部市域三级空间尺度的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分解法等统计分析方法与ESDA-GIS等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从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均衡度、地区发展均衡度和空间发展均衡度三个维度着手,测... 文章基于2005-2016年西部地区、西部省域和西部市域三级空间尺度的面板数据,采用泰尔指数分解法等统计分析方法与ESDA-GIS等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从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均衡度、地区发展均衡度和空间发展均衡度三个维度着手,测算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的均衡程度并分析其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公共安全指数的持续下降,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均衡度不高且呈现走低趋势;西部地区的地区发展差异显著,且省际的收入差异高于省内,农村的收入差异高于城镇;西部地区的空间发展均衡度呈现出由差异向集聚转变的趋势,但局部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的区域却不多,且其收入水平的空间自相关呈现出省际显著差异,市际明显集聚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度测算 泰尔分解指数 ESDA-GIS 西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均衡发展指数构建及其运用——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翟博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11期44-53,共10页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理想以及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从宏观层面分析是教... 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理想以及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从宏观层面分析是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从中观层面分析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从微观层面分析是学校教育过程包括内部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的均衡、教育结果的均衡以及教育评价的均衡。通过构建教育均衡指数、建立教育均衡测度的指标体系和教育均衡测算方法,科学地选择有关指标要素,分析当前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对于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度测算 教育均衡发展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零售业供需动态平衡测度及其路径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莹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46-50,共5页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零售业存在明显的“供需失衡”现象,对我国核心竞争力塑造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采用2010至2020年31个省级行政区划下168个地级市的零售业供需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就全域及三大经济区的综合供需均衡度和空间均衡度进行...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零售业存在明显的“供需失衡”现象,对我国核心竞争力塑造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采用2010至2020年31个省级行政区划下168个地级市的零售业供需面板数据为基础,分别就全域及三大经济区的综合供需均衡度和空间均衡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零售业供需均衡度的绝对差异变动上,从2010到2020年均衡度持续上升,到2020年已经达到74.53,较为接近均衡面。分区域来看,不同地区之间的均衡度呈现不平衡的变动,东部地区零售业市场供需相对均衡,中部地区零售业市场供需均衡度一般,西部地区的零售业供需均衡度较差。我国三大经济区外部均衡度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外部均衡性最佳,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差。三大经济区内部均衡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对差异,东部地区产生了显著波动,内部均衡度不存在严格递增或递减态势;中部地区则呈现明显的倒“U型”结构,2016年均衡度达到最佳;西部地区均值最低,是内部均衡度最佳的地区。从零售业动态发展的全域视角来看,零售业动态供需泰尔指数在城镇与农村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区域内部的均衡度在持续提高。我国零售业在空间上存在从离散到集聚的发展过程,但内部空间溢出现象并不明显,说明零售业处于空间优化的发展路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度测算 新发展格局 泰尔分解指数 零售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