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改进的并联管内两相流密度波脉动线性均相模型 |
鄢炳火
于雷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2
|
复杂反应中的非催化气-固均相模型研究 |
潘志彦
胡茂平
舒季钊
|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
1995 |
1
|
|
3
|
蒸发管内汽液两相流不稳定性线性均相模型 |
周云龙
陈听宽
陈学俊
|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4
|
自然循环系统热工水力学特性的均相模型分析 |
贾海军
SONGJinho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5
|
螺旋板换热器轴向错流通道湿法捕尘拟均相模型 |
徐其鹏
桂月明
朱家骅
程远贵
夏素兰
|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6
|
水平气液两相流压降实验和预测模型研究 |
王蜜
白雨锌
刘杰贵
董鹏
方立德
|
《仪器仪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蒸汽发生器一维均相流模型及其换热性能 |
张羽
孙宝芝
张国磊
杨元龙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8
|
汞的均相氧化机理模型的比较与研究 |
詹靖
徐明厚
乔瑜
韩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3
|
|
9
|
当地均相介质模型在通气超空化流动计算中的应用 |
时素果
王国玉
权晓波
余志毅
|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10
|
基于均相和分相流模型的干度计量方法 |
叶强
陈听宽
罗毓珊
|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11
|
水平管束沸腾的均相循环流动模型 |
朱长新
陈学俊
周芳德
张鸣远
温志敏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2
|
窄矩形通道高过冷沸腾流动与传热模型分析 |
刘可心
闫震
徐建军
丁雷
丁铭
曹夏昕
|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异丁烷绝热毛细管流动均相流和分离流模型对比 |
束永辉
胡芃
Adnan Ibrahim
支亮辉
陈奇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4
|
管内均相湍流燃烧加速的数值模拟 |
陈志华
范宝春
李鸿志
|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15
|
气液两相流的网络模型探讨 |
李小燕
匡波
徐济均金
|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6
|
变工况下微通道两相换热器性能模拟 |
邵世婷
王文
|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7
|
多喷嘴汽-液两相喷射器的工作特性研究 |
马昕霞
袁益超
黄鸣
刘聿拯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8
|
垂直管道内液-固两相流动的压降和相分布特征 |
张健
张栋
邱月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9
|
跨临界CO_(2)两相流可调式喷射器的流动模拟和性能分析 |
陈壮
刘光弟
曾宏轩
赵红霞
|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20
|
管内的油-气两相流动的程序设计和计算 |
冯艳
王锁芳
应伟
董晓婷
|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