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均匀设计法优化芥菜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夏兰 魏国栋 +2 位作者 王昭晶 陈培钦 蔡婀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4-106,共3页
单因素法考察了传统热水提取法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芥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芥菜多糖的提取工艺,确定了提取芥菜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g∶65mg,超声波功率50W,... 单因素法考察了传统热水提取法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芥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芥菜多糖的提取工艺,确定了提取芥菜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g∶65mg,超声波功率50W,超声波作用后热水提取时间1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多糖 均匀设计 超声波 均匀设计法 提取工艺 优化 提取时间 最佳工艺条件 超声波 提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化咪唑立宾发酵培养基配方 被引量:12
2
作者 关亚鹏 娄忻 +3 位作者 张莉 刘靓 张玉莲 刘静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71-473,共3页
本文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对咪唑立宾的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考察淀粉、麸质粉、黄豆饼粉和葡萄糖对其发酵效价和菌体生长量的影响,得到了四个因素的优化配比(淀粉1.8%,麸质粉1.5%,黄豆饼粉2.5%,葡萄糖0.6%),发酵效价比对照培养基提... 本文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对咪唑立宾的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考察淀粉、麸质粉、黄豆饼粉和葡萄糖对其发酵效价和菌体生长量的影响,得到了四个因素的优化配比(淀粉1.8%,麸质粉1.5%,黄豆饼粉2.5%,葡萄糖0.6%),发酵效价比对照培养基提高约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立宾 均匀设计法 发酵培养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京龙 郑丹丹 +3 位作者 王磊 王占一 王飞 孙秀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4-1087,共4页
目的采用均匀设计法对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煎煮用水pH和总煎煮时间为影响因素,葛根素、总黄酮含有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均匀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3次煎煮用水pH 2.0、7.5、9.0,总煎煮时间3 h(1.5 h+0.7... 目的采用均匀设计法对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煎煮用水pH和总煎煮时间为影响因素,葛根素、总黄酮含有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均匀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3次煎煮用水pH 2.0、7.5、9.0,总煎煮时间3 h(1.5 h+0.75 h+0.75 h),综合评分15.933 7。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葛根素 总黄酮 半仿生提取 均匀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咽立爽滴丸的滴制工艺条件 被引量:18
4
作者 林亚平 李向东 +1 位作者 刘国兰 李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10,共2页
针对影响滴丸的因素,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出咽立爽滴丸的滴制工艺条件。重复试验结果满意。优选出的滴制工艺条件是:药液温度86℃,冷却剂液体石蜡,其温度13~16.5℃,滴速50滴/min,滴距6cm,滴口内/外径1.4mm... 针对影响滴丸的因素,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出咽立爽滴丸的滴制工艺条件。重复试验结果满意。优选出的滴制工艺条件是:药液温度86℃,冷却剂液体石蜡,其温度13~16.5℃,滴速50滴/min,滴距6cm,滴口内/外径1.4mm/2.8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立爽 滴丸 均匀设计法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制备5-氟尿嘧啶脂质体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奇 邓英杰 罗国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 :寻找制备 5 氟尿嘧啶 (5 FU)脂质体最佳处方。减少试验次数 ,降低试验成本。方法 :将数学中的均匀设计法应用到 5 FU脂质体制剂的处方筛选中。结果 :根据均匀设计法优化处方制得的 5 FU脂质体包封率可达 39.2 1 % ,脂质体的粒径均... 目的 :寻找制备 5 氟尿嘧啶 (5 FU)脂质体最佳处方。减少试验次数 ,降低试验成本。方法 :将数学中的均匀设计法应用到 5 FU脂质体制剂的处方筛选中。结果 :根据均匀设计法优化处方制得的 5 FU脂质体包封率可达 39.2 1 % ,脂质体的粒径均匀 ,外观好 ,所包封的药物 5 FU稳定性好 ,膜材磷脂的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变化小 ,脂质体的稳定性得到了提高。结论 :均匀设计法简便、试验次数少、适用范围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脂质体 均匀设计法 制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化冬瓜膨化工艺 被引量:10
6
作者 江宁 刘春泉 李大婧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0-277,共8页
为对冬瓜脆条真空微波联合气流膨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预干燥后含水率、微波功率和时间、膨化温度、抽空干燥温度和时间6因素5水平对膨化率、脆度、亮度L*和终含水率的影响,并通过逐步回归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 为对冬瓜脆条真空微波联合气流膨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预干燥后含水率、微波功率和时间、膨化温度、抽空干燥温度和时间6因素5水平对膨化率、脆度、亮度L*和终含水率的影响,并通过逐步回归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膨化工艺参数组合为:预干燥后含水率47.4%,微波功率8.5W·g-1,微波加热时间为135s,膨化温度为106℃,抽空干燥温度为72℃,抽空干燥时间为85min。研究结果可为真空微波联合气流膨化冬瓜脆条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微波 气流膨化 均匀设计法 冬瓜脆条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选芦荟总蒽醌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太平 李芬芳 +1 位作者 邢健敏 盛丽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5-616,共2页
关键词 芦荟 蒽醌类物质 提取 均匀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连杆衬套强力旋压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永召 樊文欣 +2 位作者 赵俊生 王志伟 胥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142,146,共3页
在连杆衬套强力旋压工艺研究中,选取芯模与旋轮间隙、进给比、热处理温度作为试验因素,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了旋压试验,并通过DPS数据处理软件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处理数据,优选最佳工艺条件。从试验优化得到的影响连杆衬套屈服强... 在连杆衬套强力旋压工艺研究中,选取芯模与旋轮间隙、进给比、热处理温度作为试验因素,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了旋压试验,并通过DPS数据处理软件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处理数据,优选最佳工艺条件。从试验优化得到的影响连杆衬套屈服强度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给比0.1 mm/r,芯模与旋轮间隙为3.5 mm,热处理温度为2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旋压 均匀设计法 连杆衬套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研究甲苯间接电氧化合成苯甲醛 被引量:3
9
作者 卢文庆 蔡政 +2 位作者 李国栋 邓海山 程宝荣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31-33,共3页
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以三价锰为媒质 ,间接电氧化甲苯合成苯甲醛。研究了反应物浓度、槽电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电解过程三价锰产率和电流效率的影响 ,实验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 ,找出其最佳工艺条件。实现了媒质多次循环的效果。
关键词 均匀设计法 苯甲醛 甲苯 间接电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化巴旦杏仁油的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6
10
作者 但建明 刘金荣 +3 位作者 王航宇 江发寿 赵文斌 谢建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185-186,共2页
用均匀设计法考察了超声频率、超声时间和溶剂的用量对巴旦杏仁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巴旦杏仁油超声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与常规的提取法相比,超声提取具有提取时间短、收率高、无需加热的特点。
关键词 均匀设计法 优化 巴旦杏仁油 超声提取工艺 脂肪油 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在丁苯橡胶配方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姚钟尧 梁士慧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2,共5页
研究胶粉、白炭黑、炭黑和棕色树脂粉等四种填料对丁苯橡胶胶料密度、硬度、弯曲屈挠、耐磨耗等 7项性能的影响 ,主要是运用均匀设计法设计配方 ,采用不同数学模型的回归分析法拟合试验数据 ,使用优选的回归方程定量描述性能与各变量间... 研究胶粉、白炭黑、炭黑和棕色树脂粉等四种填料对丁苯橡胶胶料密度、硬度、弯曲屈挠、耐磨耗等 7项性能的影响 ,主要是运用均匀设计法设计配方 ,采用不同数学模型的回归分析法拟合试验数据 ,使用优选的回归方程定量描述性能与各变量间的关系 ,在试验范围内预测胶料性能并作了验证 .优选的配方的硬度和密度满足硬而轻的要求而其他性能基本达到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法 回归分析 橡胶配方 丁苯橡胶 胶粉 白炭黑 棕色树脂 硬度 密度 弯曲屈挠 耐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化PVC静电纺丝工艺参数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思羽 吴春林 +1 位作者 王贺云 魏忠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766-774,共9页
静电纺丝过程工艺参数对产品结构性能有很大影响,如何可控制备理想的纳米纤维材料成为电纺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静电纺丝重要工艺参数对PVC纳米纤维膜成纤性状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因素水平范围,然后采用均匀设计法进... 静电纺丝过程工艺参数对产品结构性能有很大影响,如何可控制备理想的纳米纤维材料成为电纺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静电纺丝重要工艺参数对PVC纳米纤维膜成纤性状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因素水平范围,然后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了多因素多水平的实验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均匀设计法可采用较少的实验数据回归分析得到PVC静电纺丝最佳工艺参数(纺丝液浓度13%、流速1.2 m L/h、混合溶剂质量比DMF/THF=3/2、针头内径0.60 mm、静电纺电压20 k V和纺距25 cm),回归模型能有效预测纤维平均直径和串珠数,得到与实验值接近的结果。此方法为可控、有效制备复杂的聚氯乙烯纳米纤维材料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均匀设计法 静电纺丝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燃烧型焊条立焊配方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浩东 张龙 +3 位作者 辛文彤 王建江 吴永胜 王晓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5-128,共4页
手工自蔓延焊接技术因在野战应急抢修方面的独特优越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主要针对因自蔓延燃烧型焊条焊接原理的特殊性及配方各组分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而使得应用普通自蔓延焊条施行立焊作业的焊接状况较差的实际情况,提出应用均匀设计... 手工自蔓延焊接技术因在野战应急抢修方面的独特优越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主要针对因自蔓延燃烧型焊条焊接原理的特殊性及配方各组分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而使得应用普通自蔓延焊条施行立焊作业的焊接状况较差的实际情况,提出应用均匀设计方法对自蔓延燃烧型焊条的配方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借鉴燃烧型焊条焊接性能快速评价表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并利用均匀设计软件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经过适当的调整和添加其他添加剂后获得适用于立焊的燃烧型焊条优化配方。实验表明,应用经优化配方后的焊条施行立焊作业时,焊接效果较普通燃烧型焊条得到大幅提高,使手工自蔓延焊接技术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自蔓延焊接 均匀设计法 立焊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废弃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热解工艺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金梅 张翠妙 +1 位作者 刘建叶 彭玉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5-97,104,共4页
为确定废弃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CF/EP复合材料)热解反应的实验条件,在自制的管式热解反应器中进行CF/EP复合材料热解试验,考察了热解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热解终温、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废弃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 为确定废弃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CF/EP复合材料)热解反应的实验条件,在自制的管式热解反应器中进行CF/EP复合材料热解试验,考察了热解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热解终温、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废弃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热解产率影响较大,通过均匀设计及回归分析法确定了最佳热解操作条件:热解终温515℃,保温时间10min和升温速率18℃/min。在该条件下进行验证性实验,并将回收的碳纤维表面性能与原纤维进行比较,表明均匀设计优化所得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复合材料 碳纤维 热解 均匀设计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熵权TOPSIS混合加权法和均匀设计法优化何首乌九蒸九制炮制工艺 被引量:8
15
作者 鲁静 牛晓静 +2 位作者 王梦珂 王梦伟 陈天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74,共5页
目的 基于AHP-熵权TOPSIS混合加权法和均匀设计法优化何首乌九蒸九制炮制工艺。方法 以闷润时间、蒸制时间、蒸制次数为考察因素,以5-羟甲基糠醛、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何首乌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AHP-熵权TOPSIS混合加... 目的 基于AHP-熵权TOPSIS混合加权法和均匀设计法优化何首乌九蒸九制炮制工艺。方法 以闷润时间、蒸制时间、蒸制次数为考察因素,以5-羟甲基糠醛、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何首乌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AHP-熵权TOPSIS混合加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结合均匀设计法优选何首乌九蒸九制炮制工艺。结果 优化的何首乌九蒸九制工艺为闷润时间1 h、蒸制时间6 h、蒸制次数9次。验证试验的平均综合评分为94.85分(RSD=2.80%,n=3),与预测值(99.74分)的相对误差为-4.90%。结论 优化的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为九蒸九制何首乌的规范化生产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九蒸九制 AHP-熵权TOPSIS混合加权 均匀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提取枸杞棕红色素 被引量:9
16
作者 廖正福 廖森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5-57,共3页
用均匀设计法提取枸杞棕红色素,水作溶剂,物料比以浸没原料为准(约1∶2),在90℃水浴中提取6~8h,每次15~2h,获得了品质良好的产品,得率最高可达56%以上。
关键词 均匀设计法 色素 枸杞子 棕红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提取附子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健慧 李勇 +2 位作者 孙玉柱 冯敏 李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5920-15921,共2页
[目的]筛选附子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寻找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操作程序。[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对中药附子中总生物碱进行提取,以样品总生物碱量为评价指标探讨乙醇提取的浓度、用量和提取时间对总提取量的影响,将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 [目的]筛选附子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寻找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操作程序。[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对中药附子中总生物碱进行提取,以样品总生物碱量为评价指标探讨乙醇提取的浓度、用量和提取时间对总提取量的影响,将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与其他文献中所使用的方法进行比较,判断是否适合工业化生产。即用TS-NS系列提取浓缩机组对附子进行提取浓缩,冷冻干燥后溶解并用滴定法测定测定附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剂乙醇浓度为85%,附子粒径60目,乙醇用量为药材量的9倍(1∶9,g∶m l),提取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总生物碱得率为0.312%。[结论]该方法提取效果较好,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总生物碱 均匀设计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稳定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芳 俞自涛 +2 位作者 帅鸥 胡亚才 谢宁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54-1258,共5页
研究碳纳米管质量分数、分散剂质量分数、pH值和超声振荡时间对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稳定性的交互影响和定量影响.配置12个碳纳米管纳米流体样品,测定各样品的Zeta电位值.样品的4因素取值通过均匀设计法确定,稳定性用Zeta电位表征.采用二次... 研究碳纳米管质量分数、分散剂质量分数、pH值和超声振荡时间对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稳定性的交互影响和定量影响.配置12个碳纳米管纳米流体样品,测定各样品的Zeta电位值.样品的4因素取值通过均匀设计法确定,稳定性用Zeta电位表征.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处理数据,建立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稳定性与4个因素之间的回归模型.由模型分析可知,该4因素对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是相互约束的.当超声振荡时间>3.411 h时,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的稳定性与碳纳米管质量分数正相关;当超声振荡时间<3.411 h时,碳纳米管纳米流体的稳定性与碳纳米管质量分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纳米流体 分散性稳定性 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均匀设计法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化蜂胶水提除蜡工艺 被引量:4
19
作者 魏强华 邓桂兰 李桂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7-118,共2页
采用蜂胶水提除蜡工艺去除粗蜂胶中的蜂蜡,并通过均匀设计法优化蜂胶水提除蜡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水提温度是影响蜂蜡得率和黄酮提取率的显著因素,而水提时间、液固比影响不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提温度70℃、水提时间30min、液固比6,... 采用蜂胶水提除蜡工艺去除粗蜂胶中的蜂蜡,并通过均匀设计法优化蜂胶水提除蜡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水提温度是影响蜂蜡得率和黄酮提取率的显著因素,而水提时间、液固比影响不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提温度70℃、水提时间30min、液固比6,此时蜂蜡得率较高,黄酮损失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蜂蜡 黄酮 均匀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化复方蜂胶乳膏的基质组成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坤 李标 +1 位作者 王伯初 赵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优选复方蜂胶乳膏的基质组成。方法:复方蜂胶乳膏的制备采用乳化法,应用均匀设计,以乳膏外观、分散相液珠形态考察、离心试验为考察指标来优化处方。结果:以油相体积分数占27%、乳化剂用量为5%、HLB值为11、乳化温度为85℃为最佳... 目的:优选复方蜂胶乳膏的基质组成。方法:复方蜂胶乳膏的制备采用乳化法,应用均匀设计,以乳膏外观、分散相液珠形态考察、离心试验为考察指标来优化处方。结果:以油相体积分数占27%、乳化剂用量为5%、HLB值为11、乳化温度为85℃为最佳条件。结论:按此条件制备的乳膏色泽均匀、质地细腻、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乳膏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法 复方乳膏 基质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