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坡耕地顺坡非均匀施肥对氮磷迁移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谢梅香 金秋 +2 位作者 赵广举 耿韧 洪大林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7-212,共6页
[目的]分析坡耕地坡脚低肥、坡中中肥和坡顶高肥的顺坡非均匀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及玉米生长的作用,为坡耕地科学的施肥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布设野外径流小区和水样采集设备,观测了坡耕地土壤中氮磷迁移和玉米对养分的吸收。[结果]... [目的]分析坡耕地坡脚低肥、坡中中肥和坡顶高肥的顺坡非均匀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及玉米生长的作用,为坡耕地科学的施肥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布设野外径流小区和水样采集设备,观测了坡耕地土壤中氮磷迁移和玉米对养分的吸收。[结果](1)降雨后坡脚的土壤含水量最高,坡顶的土壤水分下降最快最多。(2)整个玉米生长周期内土壤水氮向坡脚浅土层处迁移,而土壤水总磷则呈峰值变化的趋势且以坡顶最为显著。(3)非均匀施肥下玉米生长对氮素的吸收以及干物质产量都较好,坡脚处的氮肥吸收率达到51.3%,磷肥吸收率达到25.5%。[结论]减少总施肥量的非均匀施肥方式能够保证玉米生长对肥料的吸收及产量,为我国坡耕地施肥方式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施肥 土壤水 总氮总磷 养分吸收 玉米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种植均匀施肥装置系统设计研究
2
作者 徐一 江昊 +2 位作者 李光辉 魏鼎才 彭晓琴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1期162-162,165,共2页
本文针对传统施肥机械不适宜高海拔地区、施肥过程下料不均、肥料易结块变成大颗粒堵塞下料口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宜青稞种植的均匀施肥装置系统。该系统结构合理且稳固、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青稞种植均匀施肥装置。
关键词 青稞 种植机械 均匀施肥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差式施肥罐的均匀施肥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昕宇 严海军 陈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9-127,共9页
压差式施肥罐是水肥一体化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施肥装置,但它容易产生施肥不均匀的问题,会因局部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还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利用计算机控制压差式施肥罐进行田间作物的恒定浓度和流量施肥,该文基于肥料连续方程推... 压差式施肥罐是水肥一体化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施肥装置,但它容易产生施肥不均匀的问题,会因局部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还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利用计算机控制压差式施肥罐进行田间作物的恒定浓度和流量施肥,该文基于肥料连续方程推导了解析解,由计算机控制流入施肥罐的流量和直接流过主管道进入灌溉系统的流量。在此基础上,该文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施肥罐内水肥流动数学模型,对解析解控制压差式施肥罐的恒定浓度和流量施肥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解析解的相对偏差小于15%,验证了该均匀施肥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以最优肥液浓度的±50%为界,传统压差式施肥罐使用过程中约有70%~80%的肥料处于过量施肥或不充分施肥范围内,通过均匀施肥方法,可以基本实现灌溉过程中基于压差式施肥罐的施肥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模型 压力 水肥一体化 压差式施肥 均匀施肥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FG-1.2型卧式有机肥撒施机施肥均匀性试验
4
作者 牛玮 杨海瑞 +2 位作者 李佳宝 侯华铭 崔清亮 《农业工程》 2025年第4期88-94,共7页
为解决有机肥撒施机施肥不均匀问题,对有机肥撒施机进行试验优化。试验以输肥速度、行驶速度和施肥量为试验因素,以横向、纵向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试验指标,采用2FG-1.2型卧式有机肥撒施机开展施肥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横向、纵向施... 为解决有机肥撒施机施肥不均匀问题,对有机肥撒施机进行试验优化。试验以输肥速度、行驶速度和施肥量为试验因素,以横向、纵向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试验指标,采用2FG-1.2型卧式有机肥撒施机开展施肥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横向、纵向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均随输肥速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输肥速度0.102 1 m/s时,横向和纵向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最小;横向、纵向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均随行驶速度的增加而增大;横向、纵向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当施肥量3 kg/m^(2)时,横向、纵向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最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撒施机施肥的最优工作参数为输肥速度0.102 1 m/s、行驶速度3 km/h和施肥量3 kg/m^(2),横向、纵向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分别为17.80%和19.83%;有机肥撒施机施肥均匀性的影响因素排序依次为输肥速度、施肥量、行驶速度。综上所述,施撒有机肥时,适当减慢行驶速度,增快输肥速度,减少施肥量,有利于提升施肥均匀性,该研究可为有机肥机撒施技术及装备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撒施机 施肥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施肥对滴头抗堵塞性能及系统均匀度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心阳 王文娥 胡笑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10,共6页
为探明温室滴灌系统随水施肥过程中滴头堵塞影响因素、堵塞机理及滴灌管性能评价方式,根据温室滴灌系统布置方式,通过长周期间歇性灌溉试验,研究了N、P、K肥分别单施情况下各肥对φ16滴灌管及φ8小管径滴灌管灌溉均匀度及滴头流量的影响... 为探明温室滴灌系统随水施肥过程中滴头堵塞影响因素、堵塞机理及滴灌管性能评价方式,根据温室滴灌系统布置方式,通过长周期间歇性灌溉试验,研究了N、P、K肥分别单施情况下各肥对φ16滴灌管及φ8小管径滴灌管灌溉均匀度及滴头流量的影响,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测了流道内沉积物。结果表明:φ8滴灌管中后段滴头易先堵塞并分别逐渐向上、下游延伸,φ16管滴头堵塞一般由后端向管前端逐渐发展;φ8管P肥灌溉中8次随水施肥后Cu仅在50%,滴头有效率仅达75%,K肥灌溉时Cu几乎为0,滴头有效率仅50%,严重影响灌溉质量,φ8管在随水施肥过程中抗堵塞性、施肥均匀性均低于φ16管;滴灌系统随水施肥的堵塞位置大多为滴头流道入口,应优化滴头流道入口结构以提高滴头抗堵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管 抗堵塞性 施肥均匀 相对流量 滴头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微喷带施肥均匀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文娟 徐茹 +1 位作者 王文娥 胡笑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124-130,共7页
为探究水肥一体化微喷带大田施肥均匀性及影响因素,通过两种长度微喷带在4种首部工作压力下肥液浓度测定试验,分析沿微喷带方向与垂直于微喷带方向的肥液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使用微喷带进行田间施肥时,微喷带铺设长度对肥液浓度均... 为探究水肥一体化微喷带大田施肥均匀性及影响因素,通过两种长度微喷带在4种首部工作压力下肥液浓度测定试验,分析沿微喷带方向与垂直于微喷带方向的肥液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使用微喷带进行田间施肥时,微喷带铺设长度对肥液浓度均匀性影响不大,但随着沿程压力降低,施肥量会随灌水量的降低而减少;垂直于微喷带方向的肥液浓度在靠近微喷带的位置点变化平缓,沿微喷带方向肥液浓度小幅度减小。不同的铺设长度存在不同的最优首部工作压力,微喷带铺设长度为20 m、首部工作压力为40 kPa左右时和铺设长度为40 m、首部工作压力为28 kPa左右时,肥液浓度变化相对平缓。微喷带与比例式施肥泵配套使用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时,肥液均匀性较高,实际使用时应进行合理配置并设置适宜的首部工作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灌溉 微喷带 施肥均匀 水量分布 肥液浓度 工作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定位施肥对烟田供肥特性及云烟87烟叶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张明发 田峰 +5 位作者 邓小华 巢进 蔡云帆 张黎明 朱三荣 吕启松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408-410,共3页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均匀定位施肥对烤烟质量及对烟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均匀定位施肥能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提高B2F烟叶还原糖与总糖含量,显著降低B2F烟叶总植物碱含量。其中,均匀定位浅施(7 cm)+90%常规...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均匀定位施肥对烤烟质量及对烟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均匀定位施肥能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提高B2F烟叶还原糖与总糖含量,显著降低B2F烟叶总植物碱含量。其中,均匀定位浅施(7 cm)+90%常规施肥肥料用量还能显著提高B2F烟叶钾氯比,均匀定位深施(12 cm)还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B2F烟叶钾氯比。此外,均匀定位施肥对烟叶评吸质量无显著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均匀定位施肥 土壤理化性状 烤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肥料溶解的压差施肥罐出口肥液浓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昕宇 严海军 陈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99-106,共8页
压差施肥罐在中国的水肥一体化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该研究基于含源项的肥料输移扩散连续方程推导了考虑肥料溶解的压差施肥罐出口肥液浓度变化的理论公式,并通过参数描述肥料溶解过程对压差施肥罐出口肥液浓度变化的影响。通过与... 压差施肥罐在中国的水肥一体化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该研究基于含源项的肥料输移扩散连续方程推导了考虑肥料溶解的压差施肥罐出口肥液浓度变化的理论公式,并通过参数描述肥料溶解过程对压差施肥罐出口肥液浓度变化的影响。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理论公式计算的无量纲出口肥液浓度平均绝对偏差、均方差、几何平均偏差、几何方差和两倍偏差之间的预测分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04、0.06、0.89、1.19和88.26%,验证了理论公式对出口肥液浓度计算的准确性。当参数取特定值时,理论公式可以转化为目前广泛应用的无量纲出口肥液浓度压差施肥罐出口肥液浓度的负指数公式。在此基础上,当罐内肥液浓度持续饱和且有充足的肥料可供长期溶解施肥时,考虑肥料溶解过程的均匀施肥方法被进一步探讨。该研究提出的考虑肥料溶解的压差施肥罐出口肥液浓度的计算方法可以实现压差施肥罐出口肥液浓度的准确预测,为考虑肥料溶解的均匀施肥提供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溶解 水肥一体化 压差施肥 出口浓度 理论公式 均匀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喷灌机泵注式施肥装置设计与田间试验 被引量:12
9
作者 严海军 马静 王志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0-106,共7页
圆形喷灌机水肥一体化作业时对喷洒肥液均匀性有较高要求,需要采用比例施肥装置,确保注入喷灌机的肥液流量保持恒定。为此设计了基于柱塞式注肥泵的泵注式施肥装置,并以注射喷嘴的孔口直径、安装位置以及注肥泵的电源频率为变量,进行了... 圆形喷灌机水肥一体化作业时对喷洒肥液均匀性有较高要求,需要采用比例施肥装置,确保注入喷灌机的肥液流量保持恒定。为此设计了基于柱塞式注肥泵的泵注式施肥装置,并以注射喷嘴的孔口直径、安装位置以及注肥泵的电源频率为变量,进行了圆形喷灌机应用泵注式施肥装置的喷灌施肥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圆形喷灌机停止状态下,注肥泵电源频率50 Hz运行时,3种注射喷嘴孔口直径和3种安装位置的组合工况下喷灌施肥的均匀系数CU为99.00%~99.65%,变异系数CV为0.46%~1.37%,其中当注射喷嘴孔口直径为2.5 mm、安装在进水管水平段位置的工况时获得的喷灌施肥均匀性最佳。圆形喷灌机行走状态下,测得单列雨量筒喷灌施肥均匀系数C*UH为88.77%~90.66%,表明圆形喷灌机采用泵注式施肥装置能够获得较高的喷灌施肥均匀性。此外,通过对比注肥泵电源频率在50 Hz和46 Hz时的喷灌施肥均匀性,发现喷头喷洒肥液的电导率总平均值与电源频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表明改变注肥泵的电源频率是圆形喷灌机实现高均匀度变量喷灌施肥的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喷灌机 泵注式施肥装置 喷灌施肥均匀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田风送施肥参数检测试验台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立伟 武广伟 +3 位作者 付卫强 安晓飞 孟志军 王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86-194,共9页
水田侧深施肥田间试验受插秧作业季短、作业性能不稳定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传统室内土槽无法进行风送式水田施肥试验,设计了一种可进行风送水田施肥排肥参数检测的试验台。试验台主要由机械部分、测控部分、风送排肥部分和软件部分组成。... 水田侧深施肥田间试验受插秧作业季短、作业性能不稳定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传统室内土槽无法进行风送式水田施肥试验,设计了一种可进行风送水田施肥排肥参数检测的试验台。试验台主要由机械部分、测控部分、风送排肥部分和软件部分组成。综合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多传感器技术和液压传动技术模拟水田工况,实现风送排肥过程中风压、风速等参数实时采集和显示,可灵活控制排肥轮转速和转停频率。试验台性能验证试验表明,试验台行进速度可在0~1.62 m/s内调节,误差1.5%;输肥气流速度在0~30 m/s之间,满足风送排肥需求;排肥系统最大排肥变异系数为5.79%,施肥效果良好。对该试验台进行侧深施肥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对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排肥轮转速、台车前进速度、风机风速。试验台能够在实验室环境进行风送式水田施肥机构参数检测,缩短了水田风送施肥关键部件的研发周期,为实现水田施肥智能控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土槽试验台 风送水田施肥 排肥参数 施肥均匀 施肥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开沟施肥机导肥机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双喜 张宏建 +3 位作者 王金星 张成福 孙林林 戚武振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年第7期45-53,共9页
针对果园开沟施肥不均匀的问题,采用离散元仿真设计对果园开沟施肥机的导肥机构进行优化。首先,分析肥料颗粒的物理参数,结合肥料颗粒下落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建立肥料颗粒在三种导肥机构中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先对A型、B型、C型三种导... 针对果园开沟施肥不均匀的问题,采用离散元仿真设计对果园开沟施肥机的导肥机构进行优化。首先,分析肥料颗粒的物理参数,结合肥料颗粒下落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建立肥料颗粒在三种导肥机构中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先对A型、B型、C型三种导肥机构进行离散元仿真试验,分析优化出最佳C型导肥机构;最后对不同曲率半径下的C型导肥机构进行施肥均匀度仿真试验,利用边缘区域与中间区域的变异系数评价施肥均匀度,分析优化出C型导肥机构的最佳曲率半径。仿真与样机果园试验结果表明:C型导肥机构边缘区域与中间区域变异系数最小,施肥均匀度最高,A型导肥机构次之,B型导肥机构最低;在不同曲率半径的C型导肥机构中,曲率半径为600mm时,C型导肥机构边缘区域与中间区域变异系数最小,施肥均匀度最高;优化后变异系数由0.48减小到0.21,施肥均匀度提高56.25%。为果园开沟施肥机设计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肥机构 离散元 优化 变异系数 施肥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柱塞泵与单片机的可控施肥机设计与喷灌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梅 顾佳林 +2 位作者 储诚癸 李晓乐 朱德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69-1176,共8页
为了实现水肥一体化施肥装备流量精确且无水头损失,设计了一种基于柱塞泵与单片机的高精度可控施肥机,开展了恒流模式下6个流量梯度的喷灌系统施肥均匀性试验;以喷头总流量变化幅度为变量,设计了在1∶10的水肥配比下2种灌溉总流量变化... 为了实现水肥一体化施肥装备流量精确且无水头损失,设计了一种基于柱塞泵与单片机的高精度可控施肥机,开展了恒流模式下6个流量梯度的喷灌系统施肥均匀性试验;以喷头总流量变化幅度为变量,设计了在1∶10的水肥配比下2种灌溉总流量变化幅度的不同工况,对比启、闭可控施肥机恒定水肥比例模式对水肥一体化支管内肥料浓度稳定性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高精度可控施肥机在流量分别为100,200,400,600,800,1000 L/h的6种恒流模式时,喷灌均匀系数C_(U)为99.33%~99.71%、变异系数C_(V)为0.35%~0.75%;C_(U),C_(V)与施肥机流量分别呈正相关与负相关关系,且喷头喷洒肥液的电导率总平均值EC与施肥机流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在恒定水肥比例模式时,试验组管道内肥液浓度在160 s时趋于稳定,且稳定后肥液电导率与目标值偏差率小于4%.高精度可控施肥机恒流模式试验表明施肥机大流量下施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仅为小流量下的50%,且改变施肥机的流量是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实现高均匀度变量施肥的一种有效途径;试验证明恒水肥配比模式可有效减小支管肥料浓度受外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水肥一体化 柱塞泵 电导率 喷灌施肥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丘里差压式喷灌施肥装置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沈雪民 封俊 张学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0-21,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 10 0PS -1型文丘里差压式施肥装置的工作原理、水力学性能、施肥罐内肥料浓度的变化规律及施肥均匀度的试验数据。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研究分析 ,我们认为采用这种形式施肥装置是完全符合喷灌系统对施肥的要求的。
关键词 文丘里差压式喷灌施肥装置 喷灌系统 工作原理 水力学性能 施肥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松旋耕分层施肥机械优化与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槐俊 王云德 +1 位作者 刘孜文 张克盛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第9期16-19,共4页
为优化深松旋耕分层施肥机械设计,提高其作业效率和施肥均匀性,通过对传统机械结构的分析和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深松旋耕分层施肥机械,并针对农艺要求提出机械改进方案。利用对机械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优化了机械结构参数。最后,进行了... 为优化深松旋耕分层施肥机械设计,提高其作业效率和施肥均匀性,通过对传统机械结构的分析和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深松旋耕分层施肥机械,并针对农艺要求提出机械改进方案。利用对机械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优化了机械结构参数。最后,进行了田间试验,验证了该机械的施肥均匀性和作业效率优于传统机械。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深松旋耕分层施肥机械具有优秀的性能和稳定的工作状态,可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旋耕 分层施肥 机械优化 作业效率 施肥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粉肥施肥机结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丽达 常睿智 杨永海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83,共7页
针对有机粉肥易受潮结块、起拱,导致普通施肥机难以顺利播撒,现有播撒有机粉肥的设备落后、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可以实现有机粉肥均匀播撒的施肥机。该研究首先建立了包括搅拌器、搅龙和肥箱的三维模型,对有机粉肥施肥机进行仿... 针对有机粉肥易受潮结块、起拱,导致普通施肥机难以顺利播撒,现有播撒有机粉肥的设备落后、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可以实现有机粉肥均匀播撒的施肥机。该研究首先建立了包括搅拌器、搅龙和肥箱的三维模型,对有机粉肥施肥机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机构的可行性同时也发现了排肥具有波动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建立实验变量与响应值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拟合方程。最终,在对拟合方程寻优后得出施肥机性能最佳的参数组合:搅龙转速70.5 r/min、搅拌转速15.8 r/min、叶片外径140mm、叶片螺距55mm、叶片相位角180°。与原始设计方案相比,优化后的结构与运动参数在施肥均匀性方面具有显著提升,回归模型预测结果与虚拟样机仿真结果吻合度好。该研究可以为有机粉肥施肥机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粉肥 离散元仿真 施肥均匀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圆盘式三七施肥机施肥性能仿真研究
16
作者 陈飞杨 刘丛 +3 位作者 朱云 孙海超 隋毅 晏永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172-176,共5页
为探明叶片倾角、叶片数、行进速度在不同水平下对离心圆盘式三七施肥机在斜坡上的施肥均匀性的影响,给离心圆盘式三七施肥机的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标准筛筛分法、斜坡法、细沙填充法等方法测定肥料颗粒的物理参数;选取叶片倾... 为探明叶片倾角、叶片数、行进速度在不同水平下对离心圆盘式三七施肥机在斜坡上的施肥均匀性的影响,给离心圆盘式三七施肥机的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标准筛筛分法、斜坡法、细沙填充法等方法测定肥料颗粒的物理参数;选取叶片倾角、叶片数、行进速度为因素,肥料颗粒的分布变异系数为试验指标,利用EDEM软件对施肥过程进行正交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叶片倾角为-20°、叶片数为4片、施肥机行进速度为0.6m/s时,肥料颗粒分布变异系数最小,为16.73%。经过分析,对肥料颗粒分布变异系数的影响为叶片倾角>叶片数>行走速度、叶片倾角和叶片数为显著性因素,行进速度为不显著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 EDEM 仿真 施肥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F5-1.5有机粉肥施肥机在上海青浦得到应用
17
作者 陆永涛 《现代农业装备》 2005年第7期75-75,共1页
为了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再利用,为农业生产有机绿色食品提供有效肥源,使有机生物肥的生产得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生物有机肥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按生物有机肥的成品形态,分粉末状有机肥和颗粒状有机肥。粉未状有... 为了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再利用,为农业生产有机绿色食品提供有效肥源,使有机生物肥的生产得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生物有机肥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按生物有机肥的成品形态,分粉末状有机肥和颗粒状有机肥。粉未状有机肥生产成本低,但在施肥中人工作业的劳动强度大,遇风时易飘扬,只能单向作业,且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粉肥施肥 上海 技术指标 施肥均匀 使用成本 施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微分算法的水肥一体机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永涛 赛朋飞 李圆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7,共5页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水肥一体机的综合作业效能,实现灌溉施肥的最优化配比,以偏微分算法作为改进切入点,针对其作业控制系统展开设计研究。通过搭建正确的多阶偏微分数学模型,得到水肥一体机的整机设计布局,并进行模块化的软件程序编制与...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水肥一体机的综合作业效能,实现灌溉施肥的最优化配比,以偏微分算法作为改进切入点,针对其作业控制系统展开设计研究。通过搭建正确的多阶偏微分数学模型,得到水肥一体机的整机设计布局,并进行模块化的软件程序编制与功能化的硬件配置选型。采用设计的整机系统在一定的作业条件下完成灌溉施肥一体式作业,结果表明:基于偏微分算法设计的水肥一体机,整机在水分与肥量之间的配比关系得到很好的优化,配比准确率可保证在90.00%以上,施肥均匀度与水分利用率分别相对提高了9.56%和5.69%,灌施作业效果良好,设计正确可行,是今后灌溉施肥集成领域的重要革新思路之一,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机 作业效能 偏微分算法 配比准确率 施肥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灌管网布置方式和肥液浓度对施肥性能影响的田间评估
19
作者 孙嘉明 王珍 +3 位作者 李久生 吴莉鸿 冯浩 栗岩峰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25年第9期929-937,951,共10页
微灌系统管网布置方式和肥液浓度是影响滴灌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试验评价了管网布置方式和肥液浓度对灌溉单元尺度和轮灌组尺度的灌水均匀性和施肥均匀性的影响,其中管网布置考虑3种方式:45 m和90 m毛管单向供水(分别记为S45和S90)... 微灌系统管网布置方式和肥液浓度是影响滴灌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试验评价了管网布置方式和肥液浓度对灌溉单元尺度和轮灌组尺度的灌水均匀性和施肥均匀性的影响,其中管网布置考虑3种方式:45 m和90 m毛管单向供水(分别记为S45和S90)和90 m毛管双向供水(记为D90);肥液浓度(质量分数)设置3个水平:0.181%,0.091%和0.060%(分别记为C1,C2,C3).结果表明,毛管双向供水方式较单向供水方式降低了灌溉单元压力水头偏差率26.1%~32.0%,降低了轮灌组的压力水头偏差率27.2%.灌溉单元内流量偏差率受单元间压力水头不均衡影响较小,流量偏差率基本小于20%,但轮灌组内流量偏差率维持在30%左右.毛管双向供水方式显著提升了轮灌组尺度的灌水和施肥均匀性,肥液浓度降低则显著改善了施肥均匀性.建议微灌系统中选择双向供水布置方式,并在施肥总量已定情况下尽量增加施肥时长以减弱高肥液浓度对施肥均匀性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灌 施肥性能 管网布置方式 肥液浓度 压力水头偏差 灌水均匀 施肥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混施水肥一体化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研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夏华猛 李红 +1 位作者 陈超 张志洋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0-85,共6页
为了提高溶解混施水肥一体化装置的施肥均匀性,解决水肥调控时灌溉量和质量浓度的综合控制问题,设计了溶解混施水肥一体化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采用STM 32微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通过肥料质量浓度标定试验,确定肥液质量浓度和电导率之间... 为了提高溶解混施水肥一体化装置的施肥均匀性,解决水肥调控时灌溉量和质量浓度的综合控制问题,设计了溶解混施水肥一体化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采用STM 32微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通过肥料质量浓度标定试验,确定肥液质量浓度和电导率之间的关系,由电导电极及相关检测电路对出口肥液的质量浓度实时在线检测,将肥液质量浓度信号反馈回处理器,并生成控制信号,构建闭环控制回路;采用半桥式电路驱动直流水泵调节供水流量,采用PWM脉宽调制方法实时改变固体肥料添加速度,使出口的肥液质量浓度更加均匀、稳定.试验测定了装置施肥性能,结果表明在加入控制系统实时调节后,装置出口水肥溶液的均匀系数提高了3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混施装置 施肥均匀 水肥一体化 单片机 PWM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