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伊丽莎白政府与尼德兰革命:均势外交政策
被引量:
2
1
作者
夏继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54-59,共6页
本文分三阶段对1567—1604年间伊丽莎白政府以尼德兰革命为中心而推行的外交政策进行研究,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近代均势外交政策,其内容丰富完备。
关键词
伊丽莎白政府
尼德兰革命
均势
外交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斯福的以日制俄政策与中国东北的“完整”——以日俄战争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卫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5,共6页
日俄战争时期,西奥多.罗斯福在日本与俄国之间推行“均势”政策,以期打破俄国对中国东北利权的垄断,让美国“利益均沾”。为把日本势力引进中国东北制衡俄国,罗斯福没有咨商清政府就私自将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的一切侵略权益转让给日本,...
日俄战争时期,西奥多.罗斯福在日本与俄国之间推行“均势”政策,以期打破俄国对中国东北利权的垄断,让美国“利益均沾”。为把日本势力引进中国东北制衡俄国,罗斯福没有咨商清政府就私自将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的一切侵略权益转让给日本,主动抛弃了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政策两项原则之一的“中国完整”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斯福
中国东北
中国完整
日俄战争
均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国在欧洲一体化上政策摇摆的多元成因
被引量:
2
3
作者
陆梅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95-98,共4页
欧洲一体化是起步最早的区域一体化。英国由于其岛国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民族发展主要源于欧洲大陆的事实 ,形成了英国社会对欧洲大陆的若即若离的心态 ,而英国在近代社会中形成的“日不落”帝国的神话般的历史又形成了英国对欧洲大陆长...
欧洲一体化是起步最早的区域一体化。英国由于其岛国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民族发展主要源于欧洲大陆的事实 ,形成了英国社会对欧洲大陆的若即若离的心态 ,而英国在近代社会中形成的“日不落”帝国的神话般的历史又形成了英国对欧洲大陆长期奉行“均势”政策的传统 ,尊重传统的英国又不愿放弃曾经拥有的荣耀 ,从而在外交上依赖于“英美特殊关系” ,正是基于这样的多元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欧洲一体化
均势政策
外交
政策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美均势战略的比较与中国应对制衡的思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鸿柳
杨守明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8,共11页
英国"大陆均势政策"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具有共同的思想渊源,但两者也存在着差异。从地缘政治看,英国以海权控制大陆;美国则以海权控制海域。从战略目标看,英国推行"大陆均势政策"主要是为了维护本国...
英国"大陆均势政策"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具有共同的思想渊源,但两者也存在着差异。从地缘政治看,英国以海权控制大陆;美国则以海权控制海域。从战略目标看,英国推行"大陆均势政策"主要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安全;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主要是为了维持在亚太地区的霸权。从制衡手段看,英国主要采用单一的军事手段,美国采用军事、经济和规则等多种手段。相对于英国来说,美国的平衡战略呈现出新的特点。中国应根据这些特点确定反制衡的思路,针对不同对象进行灵活反制;把握好反制衡的尺度,并在斗争中积极进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美国
大陆
均势政策
亚太再平衡战略
中国应对
反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争议中的均势理论
5
作者
于春玲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14-118,共5页
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
均势
格局
均势
理论
争议中
均势
外交
均势政策
国际体系
雅尔塔格局
世界历史
《奥本海国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均势的稀缺性
6
作者
单翔宇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4期29-32,共4页
均势可以从主客观的不同角度划分为均势政策和均势体系两个层次。因为均势体系存在着均势结构的不稳定性、意识形态的多元性和集体行动的困境,所以均势体系是稀缺的。均势政策的稀缺性则来源于单位成员的非均势主观目的,它使均势政策成...
均势可以从主客观的不同角度划分为均势政策和均势体系两个层次。因为均势体系存在着均势结构的不稳定性、意识形态的多元性和集体行动的困境,所以均势体系是稀缺的。均势政策的稀缺性则来源于单位成员的非均势主观目的,它使均势政策成为了国家争霸的临时性工具。这些限制性因素大大减少了均势体系建立的可能性,让事实中的均势变得稀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势
稀缺性
均势
体系
均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伊丽莎白政府与尼德兰革命:均势外交政策
被引量:
2
1
作者
夏继果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54-59,共6页
文摘
本文分三阶段对1567—1604年间伊丽莎白政府以尼德兰革命为中心而推行的外交政策进行研究,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近代均势外交政策,其内容丰富完备。
关键词
伊丽莎白政府
尼德兰革命
均势
外交
政策
Keywords
Elizabethan Government, Netherlands Revolution, Foreign Policy of Balance of Power
分类号
D856.19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斯福的以日制俄政策与中国东北的“完整”——以日俄战争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
2
2
作者
朱卫斌
机构
中山大学历史系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5,共6页
文摘
日俄战争时期,西奥多.罗斯福在日本与俄国之间推行“均势”政策,以期打破俄国对中国东北利权的垄断,让美国“利益均沾”。为把日本势力引进中国东北制衡俄国,罗斯福没有咨商清政府就私自将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的一切侵略权益转让给日本,主动抛弃了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政策两项原则之一的“中国完整”原则。
关键词
罗斯福
中国东北
中国完整
日俄战争
均势政策
Keywords
Theodore Roosevelt
Northeast China
China's Integrity
Russo-Japanese War
'Balance of Power' Policy
分类号
K313.44 [历史地理—世界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国在欧洲一体化上政策摇摆的多元成因
被引量:
2
3
作者
陆梅
机构
南通师范学院历史系
出处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95-98,共4页
文摘
欧洲一体化是起步最早的区域一体化。英国由于其岛国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民族发展主要源于欧洲大陆的事实 ,形成了英国社会对欧洲大陆的若即若离的心态 ,而英国在近代社会中形成的“日不落”帝国的神话般的历史又形成了英国对欧洲大陆长期奉行“均势”政策的传统 ,尊重传统的英国又不愿放弃曾经拥有的荣耀 ,从而在外交上依赖于“英美特殊关系” ,正是基于这样的多元因素 。
关键词
英国
欧洲一体化
均势政策
外交
政策
成因
Keywords
Britain
Euro-integration
Multi-elements
分类号
D856.1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美均势战略的比较与中国应对制衡的思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鸿柳
杨守明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8,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2BGJ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英国"大陆均势政策"与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具有共同的思想渊源,但两者也存在着差异。从地缘政治看,英国以海权控制大陆;美国则以海权控制海域。从战略目标看,英国推行"大陆均势政策"主要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安全;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主要是为了维持在亚太地区的霸权。从制衡手段看,英国主要采用单一的军事手段,美国采用军事、经济和规则等多种手段。相对于英国来说,美国的平衡战略呈现出新的特点。中国应根据这些特点确定反制衡的思路,针对不同对象进行灵活反制;把握好反制衡的尺度,并在斗争中积极进行合作。
关键词
英国
美国
大陆
均势政策
亚太再平衡战略
中国应对
反制衡
Keywords
British
America
the continental balance of power policy
Asia - 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
China' s counter - measures
counterbalance
分类号
D801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争议中的均势理论
5
作者
于春玲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14-118,共5页
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
均势
格局
均势
理论
争议中
均势
外交
均势政策
国际体系
雅尔塔格局
世界历史
《奥本海国际法》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均势的稀缺性
6
作者
单翔宇
机构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出处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4期29-32,共4页
文摘
均势可以从主客观的不同角度划分为均势政策和均势体系两个层次。因为均势体系存在着均势结构的不稳定性、意识形态的多元性和集体行动的困境,所以均势体系是稀缺的。均势政策的稀缺性则来源于单位成员的非均势主观目的,它使均势政策成为了国家争霸的临时性工具。这些限制性因素大大减少了均势体系建立的可能性,让事实中的均势变得稀缺。
关键词
均势
稀缺性
均势
体系
均势政策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伊丽莎白政府与尼德兰革命:均势外交政策
夏继果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罗斯福的以日制俄政策与中国东北的“完整”——以日俄战争为中心的探讨
朱卫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英国在欧洲一体化上政策摇摆的多元成因
陆梅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英美均势战略的比较与中国应对制衡的思考
杨鸿柳
杨守明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争议中的均势理论
于春玲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简论均势的稀缺性
单翔宇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