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对分析的不同分类方法对汛期分期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虞慧 刘星根 +3 位作者 王姣 王永文 彭圣军 胡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5,共7页
为揭示集对分析不同分类方法对汛期分期的影响程度和原因,以江西省信江七一水库为例,采用集对分析及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探讨了均值标准差法、距平百分率法等分类方法对集对分析联系度的影响。同时,对均值标准差法、距平百分率法中k阈值与... 为揭示集对分析不同分类方法对汛期分期的影响程度和原因,以江西省信江七一水库为例,采用集对分析及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探讨了均值标准差法、距平百分率法等分类方法对集对分析联系度的影响。同时,对均值标准差法、距平百分率法中k阈值与p阈值的最优取值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①均值标准差法的最优k阈值为0.56~0.58,距平百分率法的最优p阈值为0.42~0.44;阈值大小通过影响分类区间范围进而影响符号量化和汛期分期结果。②经合理性检验,均值标准差法的最优分期结果与合理性检验的最优分期结果最为接近,而距平百分率法的最优分期结果与合理性检验的最优分期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因此,2种方法相比,均值标准差法更适用于集对分析。同时,建议今后在将集对分析应用于汛期分期时,应进行最优分类区间筛选和分期结果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分期 集对分析 均值标准差法 距平百分率 联系度 分类标准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香黄檀轻基质容器苗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黎明 黄柏华 +2 位作者 韦叶桥 梁福江 曾冀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03-2107,共5页
【目的】探讨适合降香黄檀轻基质容器苗分级的方法和标准,为制定降香黄檀苗木培育技术规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轻基质培育降香黄檀实生苗,于苗龄9个月时测定苗高(H)、地径(D)、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计算每株苗木的总生物量、高... 【目的】探讨适合降香黄檀轻基质容器苗分级的方法和标准,为制定降香黄檀苗木培育技术规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轻基质培育降香黄檀实生苗,于苗龄9个月时测定苗高(H)、地径(D)、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计算每株苗木的总生物量、高径比及茎根比;应用相关分析法确定降香黄檀苗木的质量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快速聚类和平均值±标准差划分降香黄檀苗木的分级标准;根据分级标准确定苗木的级别并开展造林试验,比较分析各级别苗木的造林效果,对成活苗木进行重新分级。【结果】应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分级的降香黄檀合格苗(Ⅰ和Ⅱ级苗)所占比例及造林9个月后各级别苗木的存活情况优于逐步聚类和快速聚类法;将造林9个月后成活的苗木进行重新分级发现,应用平均值±标准差法确定的合格苗有10.5%转变为Ⅲ级苗,有1.8%和37.9%的Ⅲ级苗(不合格苗)分别转变为Ⅰ和Ⅱ级苗,采用逐步聚类和快速聚类两种方法分级的合格苗转变为Ⅲ级苗的比率分别为23.2%和53.0%,Ⅲ级苗转变为合格苗的比率分别为53.0%和80.2%。【结论】降香黄檀轻基质容器苗适宜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法进行分级,其分级标准为:Ⅰ级苗H≥55.3 cm,D≥7.9mm;Ⅱ级苗24.4 cm≤H<55.3 cm,4.7mm≤D<7.9mm;Ⅲ级苗H<24.4 cm,D<4.7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黄檀 轻基质容器苗 苗木分级标准 相关分析 均值±标准差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趾黄檀1年生容器苗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明道 洪舟 +4 位作者 李科 徐大平 张宁南 麦宝莹 黄锡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6-82,共7页
【目的】开展1年生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容器苗质量评价,为其壮苗培育和人工林规模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交趾黄檀苗木分级指标,通过平均值±标准差法和逐步聚类法比较分析各等级苗木比例、... 【目的】开展1年生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容器苗质量评价,为其壮苗培育和人工林规模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交趾黄檀苗木分级指标,通过平均值±标准差法和逐步聚类法比较分析各等级苗木比例、标准以及在广东阳江、高明和福建漳州不同级别苗木的早期造林效果的差异,确定合理的交趾黄檀苗木质量分级方法与分级标准。【结果】苗高(H)和地径(D) 2个性状的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59.85%和26.02%,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87%,H和D可作为1年生交趾黄檀苗木分级指标,各等级苗木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2种不同方法确定的交趾黄檀各等级苗木比例、等级取值范围无明显差异。应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分级的交趾黄檀合格苗(Ⅰ和Ⅱ级苗)在各试验点的早期生长表现良好、造林成活率(90%以上)较高;造林3和12个月时,苗木建成形态和成活率与造林时的H和D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综合各等级苗木比率、等级取值范围、早期造林效果以及实际育苗生产过程,1年生交趾黄檀苗木质量分级宜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其分级标准为:Ⅰ级苗,H≥119.76 cm,D≥7.66 mm;Ⅱ级苗,69.62 cm≤H <119.76 cm,5.04 mm≤D <7.66 mm;Ⅲ级苗,H <69.62 cm,D <5.0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趾黄檀 容器苗 分级 均值±标准差 逐步聚类 红木树种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田培育滇牡丹实生苗分级标准及不同种源苗期生长评价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普甜 宋静 +2 位作者 张志华 陈婉东 王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4期98-102,共5页
[目的]开展3年生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实生苗的分级研究,为人工规模化壮苗培育和确定合理的滇牡丹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滇牡丹5个地理种源3年生的实生苗进行随机取样,测量苗木的地径、株高、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等... [目的]开展3年生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实生苗的分级研究,为人工规模化壮苗培育和确定合理的滇牡丹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滇牡丹5个地理种源3年生的实生苗进行随机取样,测量苗木的地径、株高、主根长和一级侧根数等7个形态指标,采用平均值±1/2标准差法、逐步聚类法和K-均值聚类法对其进行分级研究。[结果]主成分分析显示,滇牡丹实生苗的地径(D)和一级侧根数(B)2项指标的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63.48%和11.63%,累计贡献率达75.11%,因此D和B可作为3年生滇牡丹种苗等级划分的主要指标,不同等级的苗木存在显著差异。3种不同聚类方法中,各级苗木分级范围无显著区别,3年生滇牡丹实生苗分级指标为:Ⅰ级苗:D≥7.24 mm,B≥6;Ⅱ级苗:4.16mm≤D<7.24mm,3≤B<6;Ⅲ级苗:D<4.16mm,B<3。[结论]不同地理种源间的实生苗生长性状具有显著区别,DNL种源株高生长发育最快;DYR种源地径生长最快;DYR种源苗期质量等级最好,Ⅰ级和Ⅱ级苗出圃率最好,可达70%;DDC种源苗期质量最差,Ⅰ级和Ⅱ级苗出圃率仅为35.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地理种源 均值±1/2标准差 逐步聚类 K-均值聚类 生长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楠1年生容器苗质量分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大雄 杨姝琦 +3 位作者 荀继刚 兰竹 刘德彪 李振芳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本研究以浙江楠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地径和苗高作为分级指标,应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和逐步聚类法开展了1 a生实生苗的苗木质量分级研究,发现标准差法计算的Ⅰ级苗下限值偏高,逐步聚类法计算的Ⅱ级苗下限值偏高;综合确定浙江楠1 a... 本研究以浙江楠容器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地径和苗高作为分级指标,应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和逐步聚类法开展了1 a生实生苗的苗木质量分级研究,发现标准差法计算的Ⅰ级苗下限值偏高,逐步聚类法计算的Ⅱ级苗下限值偏高;综合确定浙江楠1 a生容器苗质量分级标准:Ⅰ级苗地径0.24 cm以上,苗高13.0 cm以上;Ⅱ级苗地径在0.15~0.24 cm之间,苗高在8.0~13.0 cm之间;Ⅰ、Ⅱ级苗为合格苗,确定的合格苗木接近85%的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楠 容器苗 分级标准 均值±标准差 逐步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马尔柯夫链的汛期降水丰枯预测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天青 张鑫 梁学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7,共4页
依据榆林市秃尾河1976-2000年汛期降水资料,应用均值标准差法建立降水丰枯的分级标准,将汛期降水量分为枯、偏枯、平、偏丰、丰等5个水平年。然后针对降水量为相依随机变量的特点,采用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运用加权马尔柯夫... 依据榆林市秃尾河1976-2000年汛期降水资料,应用均值标准差法建立降水丰枯的分级标准,将汛期降水量分为枯、偏枯、平、偏丰、丰等5个水平年。然后针对降水量为相依随机变量的特点,采用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运用加权马尔柯夫链模型来预测和分析未来年份汛期降水量的丰枯状况,结果显示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最后运用遍历定理进行各种滞时的马尔柯夫链特征分析,对降水序列做出了定量的描述,预测未来秃尾河流域汛期降水量出现丰水年的几率最大,为39.8%。通过对汛期降水状态的预测,可以更好的为流域防洪抗汛和水库的合理调度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均值标准差法 自相关系数 加权马尔柯夫链模型 遍历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珍贵树种青梅苗木分级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郭俊杰 尚帅斌 +4 位作者 汪奕衡 王春胜 陈仁利 赵志刚 曾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78,共5页
为评价青梅苗木质量,应用相关分析确定苗高和地径作为青梅苗木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和平均值(M)±标准差(SD)法探究青梅苗木分级标准,比较分析2种方法各级别苗木的造林效果,从而确定适宜的分级方法和分级标准。结果表明,采用地径(D... 为评价青梅苗木质量,应用相关分析确定苗高和地径作为青梅苗木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和平均值(M)±标准差(SD)法探究青梅苗木分级标准,比较分析2种方法各级别苗木的造林效果,从而确定适宜的分级方法和分级标准。结果表明,采用地径(D)、苗高(H)作为2年生青梅苗木分级指标是可行的;从各级别苗木比率以及造林效果分析,青梅苗木适宜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法进行苗木分级,其分级标准为Ⅰ级苗H≥45.3cm,D≥4.7mm;Ⅱ级苗21.8cm≤H<45.3cm,3.3mm≤D<4.7mm;Ⅲ级苗H<21.8cm,D<3.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木分级 相关分析 逐步聚类 均值±标准差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山西省长治市宜居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桑潇 国巧真 +2 位作者 乔悦 吴欢欢 臧金龙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0-207,共8页
居民地是人类的基本生活场所,其宜居性对人类的生活体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2个方面出发,考虑了自然环境、环境污染、人文环境、生活便利、社会安全等因素,构建区域宜居性评价方法,以长治市为研究区,基于2018年Lan... 居民地是人类的基本生活场所,其宜居性对人类的生活体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2个方面出发,考虑了自然环境、环境污染、人文环境、生活便利、社会安全等因素,构建区域宜居性评价方法,以长治市为研究区,基于2018年Landsat OLI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在线地图POI点等数据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区域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其宜居指数,采用均值标准差法对其进行等级划分。以此为基础,分析长治市的区域宜居情况,旨在为城市的规划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宜居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南部、西部以及中部偏西北部;宜居程度较低的地区集中在西北部、西南部以及东北部;潞州区和上党区的高宜居性区域较多,其余各区县的中等宜居性区域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宜居性 层次分析 均值标准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一年生云南松苗木分级及其异速生长 被引量:4
9
作者 汪啟波 颜廷雨 +7 位作者 王瑜 李亚麒 王丹 陈诗 陈林 唐军荣 蔡年辉 许玉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2-110,共9页
【目的】为探究宜良、新平、禄丰3个种源一年生云南松苗木的等级划分标准及其异速生长关系和苗高-地径异速生长模型,为云南松苗木的分化及其评价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对一年生云南松苗木苗高、地径的生长量进行... 【目的】为探究宜良、新平、禄丰3个种源一年生云南松苗木的等级划分标准及其异速生长关系和苗高-地径异速生长模型,为云南松苗木的分化及其评价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对一年生云南松苗木苗高、地径的生长量进行统计和分类,划分苗高和地径的生长类型作为一年生云南松苗木等级的划分标准,确定年生长量在平均值类型以下的苗木为不合格苗,年生长量在平均值类型以上具有较优良的遗传品质的苗木确定为合格苗;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方法分析了一年生云南松苗木各种源间不同等级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一年生云南松苗木的苗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分布于(0.6,27.2)cm、(0.35,11.3)mm区间,苗高与地径年生长量去除不合格苗后确定苗木等级标准为:苗高生长量在[4.54,7.00)cm区间,地径生长量在[2.58,4.14)mm区间为II级苗;苗高生长量在[7.00,9.50)cm区间,地径生长量在[4.14,5.70)mm区间为I级苗;苗高生长量在[9.50,12.70)cm区间,地径生长量在[5.70,7.26)mm区间为优质苗;苗木高生长大于12.7 cm、地径生长量大于7.62 mm的苗为超级苗;一年生云南松苗木各等级的异速生长关系在不同种源间存在极显著的变化,相关生长指数间存在显著差异,且没有共同斜率,苗木的总体异速生长指数随等级质量的提升而减小,随着异速生长指数的改变,苗高—地径异速生长关系模型从符合压力自相拟模型到不符合任何一个模型。【结论】利用数理统计结合异速生长相关指数客观地对不同种源一年生云南松苗木进行分级标准的确定以及异速生长关系和模型的判定,基本可以将不同遗传品质的苗木区分开来,选择出了具有优良遗传品质的苗木,去除了遗传品质差的不合格苗木,研究结果可为云南松苗木等级划分和遗传品质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均值±标准差 分级标准 异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桐子油料能源林造林苗木分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蒙剑 欧国腾 +2 位作者 李吉松 孙建昌 陈波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9-33,共5页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和平均值±标准差法,探讨了苗龄6个月的小桐子苗苗木分级标准。提出以苗高和地径作为小桐子苗木分级的质量标准,得出贵州省小桐子油料能源林造林苗木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35 cm、地径≥1.8cm;Ⅱ级苗:35 cm&...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和平均值±标准差法,探讨了苗龄6个月的小桐子苗苗木分级标准。提出以苗高和地径作为小桐子苗木分级的质量标准,得出贵州省小桐子油料能源林造林苗木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35 cm、地径≥1.8cm;Ⅱ级苗:35 cm>苗高≥25 cm、1.8>地径≥1.4 cm;Ⅲ级苗:苗高<25 cm、地径<1.4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 播种苗 苗木分级 逐步聚类 均值±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