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均值标准差曲线描述子的反射对称轴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红敏 熊文俊 +2 位作者 赵伟 王志衡 王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01-1706,共6页
针对反射对称轴难以检测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均值标准差曲线描述子(Mean-Standard deviation Curve Descriptor,MSCD)的反射对称轴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对MSCD曲线描述子进行改进,使其具有镜像反射不变性并实现对称曲线对检测;... 针对反射对称轴难以检测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均值标准差曲线描述子(Mean-Standard deviation Curve Descriptor,MSCD)的反射对称轴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对MSCD曲线描述子进行改进,使其具有镜像反射不变性并实现对称曲线对检测;然后采用距离约束并使用Hough变换获取图像的局部对称轴;最后通过局部对称轴合并得到最终对称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实现图像的单对称轴和多对称轴检测,在亮度变化、对比度变化、噪声污染、模糊以及形变情况下,均能够准确定位图像对称轴并具有较强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值标准差曲线描述子 曲线匹配 反射对称轴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叠亮度序的曲线描述子 被引量:2
2
作者 江燕 王静 刘红敏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4-121,共8页
针对现有亮度序划分方法导致子区域划分不稳定的问题,在已有的亮度序均值标准差描述子(IOMSD)和亮度序曲线描述子(IOCD)基础上,引入重叠亮度序划分思想,提出基于重叠亮度序的曲线描述子OIOMSD和OIOCD。与传统描述子构造子区域划分互不... 针对现有亮度序划分方法导致子区域划分不稳定的问题,在已有的亮度序均值标准差描述子(IOMSD)和亮度序曲线描述子(IOCD)基础上,引入重叠亮度序划分思想,提出基于重叠亮度序的曲线描述子OIOMSD和OIOCD。与传统描述子构造子区域划分互不重叠不同,本文首先依据图像局部区域内各像素点的亮度序划分原始子区域,其次将每个子区域与其后相邻的子区域进行一定程度的重叠合并,成为最终的子区域。该方法不仅克服了固定形状划分子区域产生的边界误差,而且能够解决噪声和非单调光照对子区域边界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OIOMSD和OIOCD对旋转变化、视角变化、噪声和光照变化图像具有鲁棒性,尤其是OIOCD在非单调光照图像上的匹配性能优于已有的IOCD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度序均值标准差描述 亮度序曲线描述 曲线匹配 重叠亮度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OMSD曲线匹配的反射对称性检测
3
作者 刘红敏 熊文俊 +1 位作者 霍占强 王志衡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9-254,共6页
在曲线匹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图像反射对称性检测算法。使用亮度序均值标准差描述子进行曲线匹配,获取单幅图像中的对称曲线对。对对称曲线对上的各点进行梯度对称性度量,确定对称曲线对上的梯度对称点对。使用最小距离约束获取对称... 在曲线匹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图像反射对称性检测算法。使用亮度序均值标准差描述子进行曲线匹配,获取单幅图像中的对称曲线对。对对称曲线对上的各点进行梯度对称性度量,确定对称曲线对上的梯度对称点对。使用最小距离约束获取对称曲线对上的最佳对称点对,计算该点对连线的中点。获取图像中所有对称曲线对上最佳对称点对的中点,使用Hough变换实现图像反射对称轴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图像亮度变化、对比度变化、噪声污染及旋转情况下,该算法均能够准确地定位图像的对称轴,并成功用于倒影图像的对称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度序均值标准差描述 曲线匹配 反射对称性检测 梯度对称性 最小距离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双样检验的连杆摆动光流轨迹混叠去除及补偿
4
作者 郑思凡 陈平平 +2 位作者 苏凯雄 吴永春 林志坚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2-193,共12页
在连杆摆动视觉测量中,针对高速曝光产生的背景噪点对前景光流轨迹混叠及阻断导致配准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滤波与补偿算法。该算法以背景噪声与前景摆杆光流轨迹不同的运动统计特性作为先验模型,通过核双样假设检验检测光流轨... 在连杆摆动视觉测量中,针对高速曝光产生的背景噪点对前景光流轨迹混叠及阻断导致配准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滤波与补偿算法。该算法以背景噪声与前景摆杆光流轨迹不同的运动统计特性作为先验模型,通过核双样假设检验检测光流轨迹速度突变,剪除背景噪点轨迹片段实现去噪。为实现轨迹补偿,首先引入机械连杆铰接点为参照物的相对光流采集方式,将各帧摆杆铰接点配准翘曲至第1帧铰接点位置,将连杆摆动轨迹从复合高阶摆线中分离形成低阶理想圆弧。其次采用Pratt拟合翘曲后的摆杆轨迹的圆心与半径,将轨迹聚类为不同半径的弧状轨迹群。最后,将弧状轨迹群的x-y坐标ν-SVR回归作为几何约束,结合x-t动力学回归半监督学习出完整长度的轨迹。在刮刷总成摆角及共轭凸轮的针床推程位移比较的测量实验表明,该算法比传统VBM3D,MeshFlow等算法准确度可提高3.26%,运算复杂度降低2阶,在机械旋转运动视觉故障诊断及机械仪表数字化采集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杆曲线图谱 BEBLID描述 最大均值差异 RKHS再生核 密度功率散度 核双样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