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稠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8
1
作者 马安来 张水昌 +2 位作者 张大江 梁狄刚 王飞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8-151,共4页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东段的塔东2井在寒武系储集层中获取少量稠油。该稠油具有m(Pr)/m(Ph)高、伽马蜡烷含量高、24-降胆甾烷含量高、C28甾烷含量高、甲藻甾烷及三芳甲藻甾烷含量高、4-甲基-24-乙基胆甾烷及芳构化甾烷含量高的特点,地...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东段的塔东2井在寒武系储集层中获取少量稠油。该稠油具有m(Pr)/m(Ph)高、伽马蜡烷含量高、24-降胆甾烷含量高、C28甾烷含量高、甲藻甾烷及三芳甲藻甾烷含量高、4-甲基-24-乙基胆甾烷及芳构化甾烷含量高的特点,地质分析与油源对比认为,原油来源于寒武系。原油中含有25-降藿烷系列,表明原油曾发生生物降解作用;芳烃馏分中存在大量菲、蒽、苯并蒽、苯并荧葸、芘等化合物及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表明,原油曾经历了热蚀变作用。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结合埋藏史分析认为,塔东2井原油是在(450-440)×106a前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均一化温度 原油 中央隆起带 塔里木盆地 油源对比 馏分 有机地球学特征 甾烷 寒武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包裹体在油藏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安来 金之钧 张大江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流体包裹体在油藏地球化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含油包裹体丰度GOI可以确定古油水界面,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可以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包裹体分子组成可以反演油藏的充注历史,冰点可以确定地层水的演化及确定油藏储量。此外流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在油藏地球化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含油包裹体丰度GOI可以确定古油水界面,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可以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包裹体分子组成可以反演油藏的充注历史,冰点可以确定地层水的演化及确定油藏储量。此外流体包裹体还可以确定油气藏的演化程度、油气运移通道及盆地异常压力的研究中。文中还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含油包裹体颗粒GOI 包裹体分子组成MCI 均一化温度 冰点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油气晚期成藏特征 被引量:30
3
作者 刘震 党玉琪 +1 位作者 李鹤永 高先志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盐湖相烃源岩成熟期为晚第三纪,成烃期相对较晚;盆地西部大部分构造圈闭是在晚第三纪末—第四纪形成,只有少数构造圈闭是在早第三纪末期形成,总体上讲构造圈闭形成比较晚;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测定结果表明,盆地西...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盐湖相烃源岩成熟期为晚第三纪,成烃期相对较晚;盆地西部大部分构造圈闭是在晚第三纪末—第四纪形成,只有少数构造圈闭是在早第三纪末期形成,总体上讲构造圈闭形成比较晚;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测定结果表明,盆地西部油气藏存在两次充注,第一次是在晚第三纪早期,第二次是在晚第三纪末期,充注期次相对比较晚;对成藏期次综合分析后确定盆地西部油气成藏时期比较晚,为柴达木盆地油气藏形成的一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烃源岩 圈闭 均一化温度 晚期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岭断陷火山岩储层流体包裹体分布特征及天然气成藏期次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聿元 秦黎明 +3 位作者 刘池阳 冯如进 昝灵 张枝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31,共6页
长岭断陷火山岩储集层成藏条件十分优越,勘探前景广阔。对该区腰英台凸起区深层火山岩系39块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偏光、荧光特征观察、均一化温度及冷冻温度(盐度)等测定,分析了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分布特征,充分利用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信息... 长岭断陷火山岩储集层成藏条件十分优越,勘探前景广阔。对该区腰英台凸起区深层火山岩系39块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偏光、荧光特征观察、均一化温度及冷冻温度(盐度)等测定,分析了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分布特征,充分利用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信息,结合烃源岩生烃史以及地层埋藏史,分析了该区天然气的成藏期次。该区火山岩储层烃类包裹体极为发育,以气态烃包裹体为主,包裹体中存在较多的CO2,其中达尔罕构造营城组包裹体中CO2含量较高。腰英台构造带为1期成藏,成藏时间为距今84~93Ma,油气充注期为青山口组沉积中后期至嫩江组时期;达尔罕构造带油气充注时间为距今87~94Ma,CO2充注时间为距今81~85Ma,相当于嫩江组的后期至四方台组早期,新近纪之后构造运动产生的CO2为大规模的无机CO2的来源。该区油气成藏期次与营城组与沙河子组烃源岩的生排烃史较为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长岭断陷 火山岩 储集层 流体包裹体 均一化温度 成藏期次 生烃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有机包裹体恢复油藏油气充注史及应用实例 被引量:21
5
作者 宗国洪 卓勤功 +2 位作者 郝雪峰 宁方兴 杨成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9-51,共3页
有机包裹体是储层中的微型流体样品 ,它记录了油气充注成藏时古油气的成分和温度、压力条件 ,是油气次生运移聚集的直接标志 ,而且包裹体封闭性好 ,一般不受油藏后期的次生变化。文章结合实例研究表明 ,有机包裹体的组成和温度可提供包... 有机包裹体是储层中的微型流体样品 ,它记录了油气充注成藏时古油气的成分和温度、压力条件 ,是油气次生运移聚集的直接标志 ,而且包裹体封闭性好 ,一般不受油藏后期的次生变化。文章结合实例研究表明 ,有机包裹体的组成和温度可提供包括油气来源、充注期次及充注时间等多种成藏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恢复 油藏地球 均一化温度 油气充注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新近系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藏成藏时间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贤庆 董鹏 +5 位作者 仰云峰 王康东 孔龙玺 冯松宝 彭德华 陈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48,共5页
依据流体包裹体透射光和荧光镜下观察、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测定及含油流体包裹体丰度(GOI)分析,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跃进一号、尖顶山构造古-新近系储层样品中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藏成藏时间进行了研究。该区储层样品中流体包裹体分布不均... 依据流体包裹体透射光和荧光镜下观察、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测定及含油流体包裹体丰度(GOI)分析,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跃进一号、尖顶山构造古-新近系储层样品中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藏成藏时间进行了研究。该区储层样品中流体包裹体分布不均一,个体较小,大多数包裹体小于20μm。含油流体包裹体丰度(GOI)值较低,大多数样品GOI值分布在1%~10.0%之间,约35%样品的GOI值超过5%。根据实测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结果,结合埋藏-热演化史,综合分析了跃进一号、尖顶山油藏成藏时间。研究认为,跃进一号、尖顶山油藏均具有晚期成藏特征,前者主要成藏时间为N12-N23,后者主要成藏时间为N22-N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含油包裹体丰度(GOI) 均一化温度 成藏时间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包裹体在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伟 张枝焕 +3 位作者 杨永才 孟凡魏 黄宇营 秦黎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0-603,共4页
应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SRXRF)无损分析技术,对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两口井侏罗系储集层砂岩中与含油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进行了微区分析。结果表明,庄1井和征1井的包裹体样品同步辐射X射线能谱图各元素净峰面积存在一定差别,... 应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微探针(SRXRF)无损分析技术,对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两口井侏罗系储集层砂岩中与含油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进行了微区分析。结果表明,庄1井和征1井的包裹体样品同步辐射X射线能谱图各元素净峰面积存在一定差别,通过标样对K、Ti、Mn、Fe、Ni、Cu、Sr等元素含量进行了标定,除Fe含量变化大外,其他元素含量都有较大差别,认为庄1井和征1井成藏流体性质差别较大,推测庄1井与征1井侏罗系油藏具有不同的成藏史,其油源也是有差别的。这也得到了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和全岩含油包裹体成分分析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盐水包裹体 微量元素 均一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羌塘盆地龙尾湖地区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平 贾宝江 +2 位作者 刘建清 陈玉禄 彭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2-336,共5页
通过北羌塘盆地龙尾湖地区中侏罗统夏里组和上侏罗统索瓦组储集层流体包裹体产状、均一化温度及有机包裹体荧光颜色等分析表明,该区包裹体具有多种类型,多呈串珠状、条带状分布,均一化温度常具有多个峰值,有机包裹体一般发蓝白-黄绿色... 通过北羌塘盆地龙尾湖地区中侏罗统夏里组和上侏罗统索瓦组储集层流体包裹体产状、均一化温度及有机包裹体荧光颜色等分析表明,该区包裹体具有多种类型,多呈串珠状、条带状分布,均一化温度常具有多个峰值,有机包裹体一般发蓝白-黄绿色荧光等特征,结合烃源岩有机质演化和油源研究认为,该区分别于晚侏罗世末期-早白垩世早期和中新世康托期发生两次大规模的生烃-油气运移-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羌塘盆地 流体包裹体 均一化温度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广利-八面河地区沙四上亚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充注期次 被引量:3
9
作者 孟江辉 刘洛夫 +3 位作者 姜振学 周杰丽 刘惠民 高永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21,164,共5页
通过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和均一化温度分析,结合软件模拟埋藏史,认为东营凹陷广利-八面河地区沙四上亚段储层经历过3期油气充注:第1期为距今37.92-29.74Ma,发生于沙一段沉积晚期到东营组沉积早期;第2期为距今11.9-9.06Ma,发生于馆陶组... 通过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和均一化温度分析,结合软件模拟埋藏史,认为东营凹陷广利-八面河地区沙四上亚段储层经历过3期油气充注:第1期为距今37.92-29.74Ma,发生于沙一段沉积晚期到东营组沉积早期;第2期为距今11.9-9.06Ma,发生于馆陶组沉积中期;第3期为距今5.21-0Ma,发生于明化镇组沉积期至现今。研究区油气充注以第3期为主。研究表明,第3期油包裹体普遍存在,而第1期和第2期油包裹体仅分布于距排烃中心较近的相对较深的砂组中,反映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和排烃强度控制了油气运移的范围和充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均一化温度 油气充注史 沙四上亚段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流体包裹体厘定合兴场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期次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杰瑞 冷济高 +2 位作者 朱丽 张勇 孙海巍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5期38-42,共5页
通过对合兴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和二段中230个包裹体样品的分析,根据油气包裹体及含烃盐水包裹体特征,结合地层埋藏史,确定了气藏的成藏年代。气藏油气充注过程为:须四段(3385.4m)均一化温度的主峰分别为77~98℃和118~120℃,对应成藏... 通过对合兴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和二段中230个包裹体样品的分析,根据油气包裹体及含烃盐水包裹体特征,结合地层埋藏史,确定了气藏的成藏年代。气藏油气充注过程为:须四段(3385.4m)均一化温度的主峰分别为77~98℃和118~120℃,对应成藏期为中侏罗世中晚期和晚侏罗世中期,前者为主要成藏期;须二段(4612.77m,4562.7m)均一化温度的主峰分别为95~106.1℃,119.8~127.1℃和134.5~140.1℃,对应的主成藏期为晚三叠世末期到早侏罗世早期和中侏罗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均一化温度 成藏期次 合兴场地区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包裹体在莫索湾地区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廖健德 李民河 +2 位作者 赵增义 刘翠敏 凌云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1期14-15,37,i001-i002,共5页
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包裹体中油气组分是目前研究油气藏成藏时间和油气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油气包裹体组分综合分析,确定了莫索湾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油藏原油主要来源于盆 1井西凹陷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三... 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包裹体中油气组分是目前研究油气藏成藏时间和油气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油气包裹体组分综合分析,确定了莫索湾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油藏原油主要来源于盆 1井西凹陷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三工河组油气为两期成藏,第一期油气成藏时间为晚侏罗纪—早白垩纪;第二期油气成藏时间为晚白垩纪—早第三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包裹体 均一化温度 油藏 成藏时间 莫索湾地区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北斜坡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洪香 李会慎 +4 位作者 王永凯 曾建宏 陈淑芹 孙超囡 周宝仙 《录井工程》 2012年第2期49-53,92,共5页
歧北斜坡油气富集,成藏控制因素复杂,通过对构造演化、生排烃期次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以及构造发育史的恢复,对大港滨海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期次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该地区沙河街组油气藏具有两期构造运动充注、差异聚集、两期成藏的... 歧北斜坡油气富集,成藏控制因素复杂,通过对构造演化、生排烃期次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以及构造发育史的恢复,对大港滨海地区沙河街组油气成藏期次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该地区沙河街组油气藏具有两期构造运动充注、差异聚集、两期成藏的特点,油气成藏期次特征为埋藏较浅构造的高部位为一期成藏(晚期),埋藏较深构造低部位为两期成藏(早期和晚期)。油气充注形式存在两种类型:即连续型(单峰)多次充注一期成藏、非连续型(双峰)多次充注两期成藏,以晚期成藏为主。不同期次的包裹体其均一化温度、产出特征及成因特征不同:一期形成的烃包裹体主要沿石英次生加大边内侧呈带状分布,或沿加大边早期的裂缝呈带状分布;二期形成的烃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碎屑及次生加大边外侧和晚期的裂缝中,多呈带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北斜坡 流体包裹体 成藏期次 均一化温度 油气充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和油藏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安来 金之钧 +1 位作者 张大江 张水昌 《海洋石油》 CAS 2005年第2期10-14,共5页
流体包裹体在油藏地球化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含油包裹体丰度(GOI)可以确定古油水界面,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可以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包裹体分子组成可以反演油藏的充注历史,冰点可以确定地层水的演化及确定油藏储量。此外流体包裹... 流体包裹体在油藏地球化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含油包裹体丰度(GOI)可以确定古油水界面,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可以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包裹体分子组成可以反演油藏的充注历史,冰点可以确定地层水的演化及确定油藏储量。此外流体包裹体还可以确定油气藏的演化程度、油气运移通道及盆地异常压力。文中还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藏评价 油气成藏 地球学研究 油气运移通道 均一化温度 应用价值 油水界面 形成时间 分子组成 程度 异常压力 油气藏 地层水 丰度 含油 反演 储量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凹陷南斜坡新生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磊 徐长贵 +2 位作者 杨海风 黄江波 陈保柱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4,共5页
利用流体包裹体的分析测试技术与研究方法,对黄河口凹陷南斜坡火山岩发育区新生界碎屑岩储层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荧光、均一化温度、盐度及丰度等分析测试,定量确定了油气藏的成藏期次和油气充注时间。结果表明:储层流体包裹体主要包... 利用流体包裹体的分析测试技术与研究方法,对黄河口凹陷南斜坡火山岩发育区新生界碎屑岩储层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荧光、均一化温度、盐度及丰度等分析测试,定量确定了油气藏的成藏期次和油气充注时间。结果表明:储层流体包裹体主要包括盐水包裹体、油气包裹体2种类型,油气包裹体以绿色、黄色及蓝色荧光为主;新近系和古近系盐水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分别为90~120℃,60~90℃,具有单峰、窄主频的特点,盐度数据和包裹体丰度具有双低特点;古近系和新近系油气成藏期为3.0 Ma以来,表现出晚期快速充注、同期幕式成藏的特点,具有"垂向贯通式"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藏期 均一化温度 新生界 黄河口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利用流体包裹体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期
15
作者 王瑶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11期255-255,共1页
中国的含油气盆地大多有多套烃源岩,油气的生成和成藏时期复杂且遭受多期破坏,仅通过传统地质学分析法较难得到准确的成藏年代。本文通过进行大量文献调研,阐述利用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来确定油气藏形成时期这一方法的特点以及优越性。
关键词 包裹体 成藏时间 均一化温度 同位素 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的河南省旱涝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高辉 宋艳红 +1 位作者 王银鸿 马建琴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9-73,共5页
根据河南省17个气象站1961—2013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基于关联规则,采用加权温度干旱均一化指标,分析河南省旱涝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豫中、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地区各城市间旱涝关联性较强;空间分布上,干旱具有明显的地域... 根据河南省17个气象站1961—2013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基于关联规则,采用加权温度干旱均一化指标,分析河南省旱涝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豫中、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地区各城市间旱涝关联性较强;空间分布上,干旱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且分布不均,从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减弱,主要发生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而洪涝呈团状分布,主要发生在黄河流域以南及偏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特征 关联规则 降水温度均一指标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