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塞尔与古尔维奇:意识场域的开拓与耕耘 被引量:1
1
作者 倪梁康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97,159,共14页
古尔维奇的“意识场域”理论是对胡塞尔意识现象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带有偏离与修正。他认为,意识的关联性是由它的同现结构所决定的,而意识研究的任务就在于划分各种关联性的层次并把握它们的组织原则。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古尔维... 古尔维奇的“意识场域”理论是对胡塞尔意识现象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带有偏离与修正。他认为,意识的关联性是由它的同现结构所决定的,而意识研究的任务就在于划分各种关联性的层次并把握它们的组织原则。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古尔维奇意识关联性分析可以被视作对胡塞尔意识意向性分析的一个扩展性工作。古尔维奇的意识场域理论实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于当前从自然科学立场出发的意识研究,即从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和脑科学出发,也包括从科学哲学和认知科学立场出发的意识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同现结构 关联性层次 组织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经》与关联性的宇宙论——一种诠释性的语脉 被引量:10
2
作者 安乐哲 郝大维 彭国翔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12,共8页
文章在一个中西比较、儒道比较的视域中 ,结合郭店新出土的文献材料 ,对《道德经》中所蕴涵的一种关联性的宇宙论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探讨。首先 ,文章揭示了《道德经》中所体现的关联性宇宙论的四个预设 :(1)道家肯定构成我们经验世界的... 文章在一个中西比较、儒道比较的视域中 ,结合郭店新出土的文献材料 ,对《道德经》中所蕴涵的一种关联性的宇宙论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探讨。首先 ,文章揭示了《道德经》中所体现的关联性宇宙论的四个预设 :(1)道家肯定构成我们经验世界的各种事件本身的实在性 ,认为并不存在“多”背后的“一” ,且事件与时间不相分离 ;(2 )各种事物都是过程性的事件 ,一方面各有其特性 ,一方面又内在地彼此相关。每一事物都处在其它事物所构成的不断变化的脉络之中 ,并在这种动态的脉络中以共同创造的方式成就自身 ;(3 )生活是具体的经验场域 ,同时每一种具体的经验场域又总是具有整个宇宙的全息性 ;(4)世界的创生性转化来自于构成世界的各种事物的回应性参与 ,在创生转化的不断过程中 ,事物不是被动的参与者 ,而是主动的共同创造者。在此基础上 ,指出了焦点意识与场域意识构成道家关联性宇宙论与世界观彼此依赖的两个基本方面。通过这两种意识的有机互动 ,人们能够自发而非随意地参赞宇宙大化的流行发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关联性的宇宙论 共同创造 焦点意识 场域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