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场地适宜性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路径——以宁波山银岙废弃矿山为例
1
作者 胡荣荣 孟宪森 +2 位作者 张玉城 卢操 饶硕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2期235-240,共6页
宁波市海曙区山银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针对地质灾害隐患、土地资源压占、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资源循环利用等复合型生态问题,开展系统性综合治理。研究区总面积335635 m^(2),划分为A、B、C3个治理分区。以场地适宜性修复为原则,构建... 宁波市海曙区山银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针对地质灾害隐患、土地资源压占、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及资源循环利用等复合型生态问题,开展系统性综合治理。研究区总面积335635 m^(2),划分为A、B、C3个治理分区。以场地适宜性修复为原则,构建“地质灾害治理—生态功能恢复—资源循环利用”的系统性修复路径,对A、B区通过削坡整形、挡墙支护及截排水系统建设,基本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了边坡稳定性,并通过厚层基材喷薄对坡面和平台进行绿化;C区利用“U”形山谷地形,设计为容量142万m^(3)的建筑渣土消纳场,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修复后,研究区植被覆盖率从30%提升至80%,水土流失逐步减少,土壤侵蚀模数降低,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为类似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山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场地适宜性修复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