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场地振动实测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杨 陈国兴 +1 位作者 毛昆明 肖军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1年第2期225-232,共8页
随着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交通运行所带来的振动影响越来越严重,而已有的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场地振动实测研究,大多集中在列车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已无法解决现行问题。本文通过对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场地振动的现场测试进行评述,总结... 随着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交通运行所带来的振动影响越来越严重,而已有的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场地振动实测研究,大多集中在列车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已无法解决现行问题。本文通过对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场地振动的现场测试进行评述,总结了目前该实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尚需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今后的研究需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地面振动和地基动应力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控制振动,以便提出有效且经济的减振隔振措施,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场地振动 实测 地基动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泄洪诱发场地振动传播问题的有限元-无限元耦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龑 练继建 +1 位作者 李松辉 刘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4-26,58,共14页
高坝泄洪引起巨大水流脉动荷载产生的振动,沿河谷向上下游传播,结果会导致场地振动,对周围建筑物及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引入"有限元-无限元"理论,研究建立包含泄水建筑物、地基、周边场地土体以及无限半空间的有限... 高坝泄洪引起巨大水流脉动荷载产生的振动,沿河谷向上下游传播,结果会导致场地振动,对周围建筑物及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引入"有限元-无限元"理论,研究建立包含泄水建筑物、地基、周边场地土体以及无限半空间的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模型,研究多振源联合激励模拟方法,分析高坝泄洪诱发场地振动的传播问题。结果发现,将同时采集到的引起场地振动的5处激励源视为5个独立的、不相关的等效荷载,通过无限元来处理边界条件,计算结果与原型观测结果更为接近。古河道区域场地振动强度相对较大,沿水平面传播初期强度变化不大,后期衰减迅速;其余区域振动强度较小,传播初期振动衰减迅速,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减变得缓慢。振动能量初期大多为0.5~4.0 Hz的宽频振动,随着振动向下游传播,振动能量频带越来越集中,且低频能量衰减迅速。垂向传播过程中,覆盖层处的振动强度在同一个量级波动,振动频带较宽,振动传递至场地浅层泥岩层后振动强度迅速减小,频带逐渐变窄,且低频逐渐被土体过滤,传递至深部砂岩层后,振动强度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脉动荷载 场地振动 有限元-无限元 振源 传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碴轨动车组运行引起的场地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葛勇 张希黔 +2 位作者 肖正直 严春风 詹永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9-212,241,共5页
为研究场地振动加速度衰减特性,对我国首条无碴轨道试验段—渝遂铁路的CRH2动车组运行的场地振动进行了实测。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场地竖向加速度振级的一阶指数和二次多项式衰减经验公式后分析表明:一阶指数函数衰减模型更符合实际... 为研究场地振动加速度衰减特性,对我国首条无碴轨道试验段—渝遂铁路的CRH2动车组运行的场地振动进行了实测。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场地竖向加速度振级的一阶指数和二次多项式衰减经验公式后分析表明:一阶指数函数衰减模型更符合实际。应用正交经验模式分解法和Hilbert变换对场地竖向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了振动信号的Hilbert边际谱;对比分析表明:Hilbert边际谱较Fourier谱能更好地反映动车组引起的场地振动信号的频谱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碴轨道 场地振动 现场实测 1/3倍频程 Hilbert边际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簇底流消能泄水诱发场地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陆陈 骆少泽 +1 位作者 王新 胡亚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2-74,121,共4页
射流簇底流消能具有消能率高、低雾化影响等优点,但流态复杂,易诱发下游场地振动。通过对某大型水电站泄水下游场地振动原型监测,揭示了场地振动响应的随机分布规律、时域数字特征,利用水工模型试验,分析了场地振动频域能量分布特性,探... 射流簇底流消能具有消能率高、低雾化影响等优点,但流态复杂,易诱发下游场地振动。通过对某大型水电站泄水下游场地振动原型监测,揭示了场地振动响应的随机分布规律、时域数字特征,利用水工模型试验,分析了场地振动频域能量分布特性,探明了振源。结果表明,场地振动过程表现为连续型平稳随机振动并伴有冲击特征;场地振动主频为0.5-3.0Hz,与消力池水流脉动主频基本一致;水流脉动荷载为场地振动的振源,为振动量预测及减振抑振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簇 底流消能 场地振动 原型观测 脉动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泄洪消能诱发场地振动的预测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陆陈 范雪梅 +1 位作者 骆少泽 王余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69,共4页
为准确预测高坝泄洪消能诱发的大范围场地振动,通过原型观测和水工模型试验有机结合的方法,分别获取"响应"和"激励",避开准确模拟传播过程的难题,利用"激励-响应"间相关关系进行场地振动的预测。结果表明... 为准确预测高坝泄洪消能诱发的大范围场地振动,通过原型观测和水工模型试验有机结合的方法,分别获取"响应"和"激励",避开准确模拟传播过程的难题,利用"激励-响应"间相关关系进行场地振动的预测。结果表明:泄洪消能诱发的场地振动为低频连续型平稳随机振动,主频在1. 5~3. 5 Hz,与地质条件、泄洪流量、运行方式密切相关;模型试验点脉动压力主频频段滤波、合成后的面脉动压力与场地振动响应呈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在各级泄洪流量、不同运行方式下,振动响应预测值与现场振动响应实测值误差均在10%以内,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消能 场地振动 激励荷载 振动响应 面脉动压力 主频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作用下场地振动的分析方法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曹艳梅 王福星 张允士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124,共7页
基于车辆动力学和有限元-无限元结合方法 ,建立高速列车-无砟轨道-路基-场地土动力相互作用三维数值分析模型,提出一种研究高速列车引起周围场地振动的分析方法,计算列车荷载作用下周边地基土的动应力和动位移,与既有文献中的结果对比... 基于车辆动力学和有限元-无限元结合方法 ,建立高速列车-无砟轨道-路基-场地土动力相互作用三维数值分析模型,提出一种研究高速列车引起周围场地振动的分析方法,计算列车荷载作用下周边地基土的动应力和动位移,与既有文献中的结果对比验证本文方法,分析地基土性状对高速铁路场地振动的影响。该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同时结合FORTRAN、MATLAB程序模拟高速列车在钢轨上的实时运行,考虑轨道不平顺,将无限元作为地基土的边界,与模拟地基土实体的有限单元进行耦合,较好解决了振动波在模型边界的反射问题,为列车、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和轨道交通环境振动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周围场地振动 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拱坝泄流诱发地基场地振动特性及泄流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斌 葛金钊 +1 位作者 梁帅 练继建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4,共8页
为解决高坝泄流诱发地基及场地振动而导致的泄流安全问题,依托乌东德水弹性模型,研究了开孔方式和流量对边坡振动分布特性和水垫塘底部基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不同流量级的减振优化方案.结果表明:①水垫塘底部基岩的振动分布主要受水... 为解决高坝泄流诱发地基及场地振动而导致的泄流安全问题,依托乌东德水弹性模型,研究了开孔方式和流量对边坡振动分布特性和水垫塘底部基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不同流量级的减振优化方案.结果表明:①水垫塘底部基岩的振动分布主要受水舌落点位置影响,振动加速度峰值出现在水舌落点区域附近.流量对水垫塘基岩及边坡振动的影响,在不同开孔方式下存在一定差异.表孔泄流时,水垫塘基岩的振动量值随流量增加整体上呈先增大后基本保持不变的趋势;中孔泄流时,底部基岩的振动量值与流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中联合泄流时,当表孔开孔数大于中孔开孔数,较小流量也会诱发较大的基岩振动,当表孔开孔数小于中孔开孔数,基岩振动与流量呈大致的正相关关系;②边坡767 m高程处振动分布趋势与水垫塘底部相仿,量值有所减小.边坡827 m高程处的振动情况较为复杂,随流量变化没有明显分布规律;③同流量级下,中孔泄流、表孔开孔数小于中孔的开孔方式诱发振动较小,表孔泄流和表孔开孔数大于中孔的开孔方式诱发振动较大;④流量较小时,可优先采用中孔泄流,此时地基和边坡振动均比较小.流量较大、超过表孔和中孔单独泄流最大流量时,表中联合泄流应确保中孔开孔数大于表孔,同时适当增大表孔开孔数,分散水舌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东德 地基及场地振动 分布特性 减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动车组运行激励场地振动谱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葛勇 张希黔 +1 位作者 严春风 詹永祥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1,共7页
为研究CRH2动车组在无砟轨道段运行引起的场地加速度振动的频谱特性,本文对我国首条无砟轨道段(渝遂铁路二岩隧道一湾里头隧道段)动车组运行时的场地振动进行了现场实测;对实测竖向振动加速度时程进行1/3倍频谱分析表明:地面竖向... 为研究CRH2动车组在无砟轨道段运行引起的场地加速度振动的频谱特性,本文对我国首条无砟轨道段(渝遂铁路二岩隧道一湾里头隧道段)动车组运行时的场地振动进行了现场实测;对实测竖向振动加速度时程进行1/3倍频谱分析表明:地面竖向振动加速度随着与振源距离的增大而明显衰减,随车速增大场地振动强度增强;应用正交HHT变换,对加速度时程进行了Hilbert谱分析,获得了地面竖向振动加速度的主频为10—120Hz、振动传播高频成分衰减较快等频谱特性;最后,将Hilbert边际谱与傅里叶谱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两种方法分析振动信号频谱特性表现出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 场地振动 1/3倍频谱 Hilbert谱 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泄洪诱发场地振动响应分析及传播规律 被引量:3
9
作者 许志雯 赵兰浩 +2 位作者 杜帅群 朱晗玥 张陆陈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41,74,共7页
为研究高坝泄洪诱发场地振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水力学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场地振动响应。以国内某工程为例,计算不同工况下场地振动响应,分析泄洪量和泄洪调度方式对场地振动的影响,揭示不同岩... 为研究高坝泄洪诱发场地振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水力学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场地振动响应。以国内某工程为例,计算不同工况下场地振动响应,分析泄洪量和泄洪调度方式对场地振动的影响,揭示不同岩体条件下振动波的传播规律。结果表明:该工程各种泄洪方式都不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泄洪量越大,下游场地振动响应越大,当3个溢洪洞泄洪条件一致时,采用2号洞泄洪最不利;同等泄洪条件下,采用4洞均分泄洪的振动响应小于按设计开度泄洪的振动响应;模型范围内放大振动波的主因是断层左右岩体性质的差异,断层的存在进一步加大了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振动 黏弹性人工边界 泄洪调度方式 振动波传播规律 有限元模拟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出流泄洪消能特性与场地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阿蓉 牛志攀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60-1365,1378,共7页
为研究多孔出流泄洪消能特性与场地振动响应,文章以向家坝工程为例,参考原型调度情况,模拟4种不同调度方式下的泄洪过程,得到4种计算工况下流场、冲击压强、紊动能与紊动强度值,从水动力学角度分析不同调度方式下的消能特性以及消力池... 为研究多孔出流泄洪消能特性与场地振动响应,文章以向家坝工程为例,参考原型调度情况,模拟4种不同调度方式下的泄洪过程,得到4种计算工况下流场、冲击压强、紊动能与紊动强度值,从水动力学角度分析不同调度方式下的消能特性以及消力池处紊动强度与场地振动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各计算工况泄洪消能效果良好;泄流量一定且开启孔口数相同时,通过改变孔口调度方式可进一步提升消能率;消力池底板和边墙处紊动强度计算幅值与原型观测振动加速度峰值显著相关,其中底板处紊动强度与场地振动正相关,边墙处紊动强度与场地振动负相关。根据计算结果,文中提出可供实际工程参考的优选调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消能 泄洪调度 场地振动 紊动强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运行引起路基-场地体系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雪珠 陈国兴 陈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773-777,共5页
基于子结构法思想,把轨枕-路基-场地体系从列车-轨道-路基-场地这一耦联的大系统中分离出来。以荷载输入等同于一种边界条件,采用高速列车以265km/h和300km/h的速度运行时现场实测竖向速度时程作为荷载输入尝试,以ABAQUS软件为计算平台... 基于子结构法思想,把轨枕-路基-场地体系从列车-轨道-路基-场地这一耦联的大系统中分离出来。以荷载输入等同于一种边界条件,采用高速列车以265km/h和300km/h的速度运行时现场实测竖向速度时程作为荷载输入尝试,以ABAQUS软件为计算平台,考虑土的动力非线性特性,研究了以这两种速度不同组合的双线和单线高速列车运行引起路基-场地体系动力反应,初步探讨了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场地振动 动力反应 ABAQU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交通荷载作用下场地微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浩诚 邢云林 +2 位作者 郝勇 董捷 王经磊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8-213,220,共7页
随着高科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荷载对电子厂房精密设备的微振动影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研究交通荷载以不同行驶状态在道路行驶对场地振动响应的影响,对上海某一工业园区进行满载卡车以不同行驶状态通过时引起的场地振动响... 随着高科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荷载对电子厂房精密设备的微振动影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研究交通荷载以不同行驶状态在道路行驶对场地振动响应的影响,对上海某一工业园区进行满载卡车以不同行驶状态通过时引起的场地振动响应测试与分析。研究发现:改变卡车编队方式引起的场地振动响应自大到小依次为串行、并行、单车行驶;卡车行驶速度越快,引起的场地振动响应越大,衰减速度越快;改变卡车行驶方式,匀速行驶引起的场地振动响应大于制动行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振动测试 交通荷载 场地振动 行驶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doids分类的场地微振动振源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钧奕 余才志 +1 位作者 王鹏 孙长库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122,共10页
各类精密实验室及半导体生产厂房都具有隔振设计,但周围仍可能出现一些超限振动,为找到经隔振设施后转变为微振动的干扰源,需对检测信号进行微振盲源分类与识别;因瞬态微振动信号低频、低幅值、持续时间短的特性,传统振动信号分析手段... 各类精密实验室及半导体生产厂房都具有隔振设计,但周围仍可能出现一些超限振动,为找到经隔振设施后转变为微振动的干扰源,需对检测信号进行微振盲源分类与识别;因瞬态微振动信号低频、低幅值、持续时间短的特性,传统振动信号分析手段很难解决此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K-medoids分类的场地微振动振源识别方法。将长期监测数据通过预处理后进行端点检测算法截取瞬态微振动信号;对提取到的信号进行归一化梅尔滤波系数特征提取,构成特征矩阵;将特征矩阵进行基于动态时间归整距离的K-medoids算法聚类,并对场地周围包含的振源数进行估计;对各分类结果进行混合高斯模型建模,采集怀疑振源的数据,并由模型概率阈值判断识别,找出影响严重的干扰源。利用某场地24 h长期监测数据进行实验,成功找到该场地平均幅值最大和出现频次最高的两类干扰振源,分类正确率达到90.57%,识别率达到96.8%,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源识别 场地振动 归一化梅尔滤波系数 K-medoids聚类 混合高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层参数随机性对高速铁路周围场地土振动传递的影响
14
作者 李东伟 曹艳梅 陈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21-126,共6页
为探究场地土层参数随机分布对高速铁路周围场地土振动传递的影响,分别考虑了土层剪切波速、材料阻尼比以及二者双随机变量下的3种场地土参数随机分布,并基于Toro统计模型采用Monte Carlo方法分别模拟200组工况,输入建立的高速列车-轨道... 为探究场地土层参数随机分布对高速铁路周围场地土振动传递的影响,分别考虑了土层剪切波速、材料阻尼比以及二者双随机变量下的3种场地土参数随机分布,并基于Toro统计模型采用Monte Carlo方法分别模拟200组工况,输入建立的高速列车-轨道-场地土耦合系统模型中计算高速列车经过时场地土表面的振动响应。并将随机振动响应1/3倍频程振级、Z振级及其95%置信水平的置信区间与确定性土参数的振动响应进行比较,探究土参数随机性对高速铁路周围场地土振动传递的影响,进而采用随机振动响应标准差进行土参数随机分布的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参数随机性对高速铁路周围场地土振动传递的影响较大,剪切波波速单随机变量对场地土振动响应各频带1/3振级均有较大影响,材料阻尼比单随机变量对场地土振动响应的低频影响较小,高频影响较大。铁路交通环境振动评估及预测时建议考虑土层参数随机分布对其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参数随机分布 列车-轨道-场地土耦合模型 1/3倍频程振级 Z振级 置信区间 场地振动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致地表振动局部放大现象实测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宗刚 张永红 任晓崧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7-252,共6页
地铁运行引发的地表竖向振动并非单调递减,存在局部放大现象。对上海3处典型的埋置地铁行经场地进行了地表振动实测,实测结果表明,各场地地表振动的衰减曲线均存在局部放大区,第一局部放大区(主放大区)最为显著,位于1倍埋深的振中距(地... 地铁运行引发的地表竖向振动并非单调递减,存在局部放大现象。对上海3处典型的埋置地铁行经场地进行了地表振动实测,实测结果表明,各场地地表振动的衰减曲线均存在局部放大区,第一局部放大区(主放大区)最为显著,位于1倍埋深的振中距(地表与振源投影点距离)附近。基于弹性波场理论,辅以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主放大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近场体波在地表入射与反射的叠加效应;(2)入射波在场地内的行程差导致的衰减率不同;(3)地铁运行引发的场地弹性波场不均匀分布特征。因素(1)和因素(2)主要作用于剪切波分量以影响主放大区的出现位置,因素(3)对纵波和剪切波均有较大影响,入射波场的剪切波分量较纵波分量越占优,主放大区现象就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场地振动 振动衰减 局部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管道水力振动在围岩中的传播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海军 陈波 +1 位作者 杨秀维 练继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122,共7页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运行引发的场地振动问题,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建立“水力荷载-管道-围岩”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模型,研究抽水蓄能电站管道水力振动在围岩中的传播规律,为减振提供技术支撑。首先基于水力振动理论、传递矩阵法和水力阻...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运行引发的场地振动问题,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建立“水力荷载-管道-围岩”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模型,研究抽水蓄能电站管道水力振动在围岩中的传播规律,为减振提供技术支撑。首先基于水力振动理论、传递矩阵法和水力阻抗法建立抽水蓄能电站管道水力脉动荷载计算方法;然后采用耦合模型系统分析了弹性模量、阻尼、机组运行状态等变化对管道水力振动在围岩中传播的影响,并给出减振措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岩石弹性模量的增大,管道水力振动在围岩中衰减速率变慢,由管道水力振动引起的场地振动增大。当围岩阻尼比从0.02增大到0.30时,管道水力振动引起地表的振动强度不断减小。阻尼比从0.02增加到0.10时,地表振动强度衰减了85%~97%;阻尼比从0.20增大到0.30时,地表振动强度衰减了0.1%~1.0%,变化比较平缓。对于该抽水蓄能电站,当运行更多机组时,引发的地表振动更大,且该电站在抽水运行时较发电运行时引发的场地振动强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水力振动 围岩传播 场地振动 有限元分析 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软土地基组合锤法强夯施工振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超 梁海安 +3 位作者 程新俊 聂佩江 李俊豪 吕毅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1-390,共10页
为研究组合锤法强夯振动对周边场地环境的影响,对南昌市某软土地基进行现场原位试验。考虑距强夯点的距离、振动方向及锤击次数的影响,在各监测点分别布置水平东西、南北向和竖向振动传感器。结果表明:采用组合锤法进行地基强夯施工时,... 为研究组合锤法强夯振动对周边场地环境的影响,对南昌市某软土地基进行现场原位试验。考虑距强夯点的距离、振动方向及锤击次数的影响,在各监测点分别布置水平东西、南北向和竖向振动传感器。结果表明:采用组合锤法进行地基强夯施工时,场地竖向振动是需重点监测的内容,振动响应随监测点与强夯点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距强夯点50 m范围处地面振动速度衰减至0.2 cm/s以下,可根据地面振动速度确定安全施工范围;地面加速度受锤击次数的影响较大,且水平向加速度对锤击次数的敏感性略高于竖向,锤击次数对地面水平向振动的影响不可忽略;基于试验数据和波源振动理论建立的振动加速度衰减模型综合考虑了距强夯点的距离、振动方向和修正系数(锤击次数的影响),经算例验证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为同类场地采用组合锤法强夯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锤法 场地振动 能量衰减 安全距离 强夯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ying boundary between near field and far field in ground vibration caused by surface loading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广运 宋健 杨峻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284-3294,共11页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near and far field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distance from the vibration source beyond which ground vibrations are mainly dominated by Rayleigh waves.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ype of v...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near and far field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distance from the vibration source beyond which ground vibrations are mainly dominated by Rayleigh waves.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ype of vibration source and the soil properties. Based on the solutions of the Lamb's problem, the boundary at the surface between the near and far fields of ground vibration was investigated for a harmonic vertical concentrated load and an infinite line load at the surface of a visco-elastic half-space. Particularly, the variation of the boundary with the material damping was investigated for both cas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terial damping slightly contributes to the attenuation of vibrations in the near-source region, but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vibrations in the region that is at some distance away from the source. When taking the material damp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near and far fields tends to move towards the vibration source. Compared with the vibrations caused by a concentrated load, the vibrations induced by an infinite line load can affect a larger range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hey attenuate more slowly. This mean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near field and far field should move fitrther away from the source. Finally, the boundaries are defined in terms of R-wave length (2R) and Poisson ratio of the ground (o). For the case of a point load, the boundary is located at the distance of (5.0-6.0)2R for v≤0.30 and at the distance of (2.0--3.0)2R for v≥0.35. For the case of an infinite line load, the boundary is located at the distance (5.5-6.5)2rt for v≤0.30 and at the distance (2.5--3.5)2R for v≥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UNDARY near field far field active isolation passive isolation visco-elastic half-space concentrated load line distributed lo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