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西沙典型珊瑚砂岛礁场地地震响应模拟与监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毕研栋 郭桢 +3 位作者 卢劲锴 王清 陈慧娥 黄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3-1731,共9页
南海珊瑚砂岛礁场地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对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地震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南海西沙某典型珊瑚砂岛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该岛礁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及非饱和带水文地质特征的岛礁场地地震响应分析二维有限元数值... 南海珊瑚砂岛礁场地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对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地震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南海西沙某典型珊瑚砂岛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该岛礁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及非饱和带水文地质特征的岛礁场地地震响应分析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基于南海岛礁现场监测地震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数值分析了不同输入地震信号的岛礁场地非线性地震响应规律。结果表明:①受岛礁岩盆效应影响,岛礁边缘处的PGA放大效应较为显著;沿高程方向,受地层岩性变化及地下水饱和度的影响,PGA放大因子曲线表现出明显的界面转折特征,并且松散珊瑚砂层的PGA放大效应较基岩更为显著;②岛礁场地加速度反应谱的卓越周期与输入地震动基本吻合,但岛礁场地的地表地震动显著持时与输入地震动相比均有不同幅度的延长;③全饱和与否对PGA放大因子和Arias强度有一定影响,但对PSA反应谱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南海西沙类似珊瑚砂岛礁场地的地震安全研究及场地抗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砂岛礁 岛礁实测地震数据 场地地震响应分析 非饱和珊瑚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竖向台阵地震记录的场地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丁海平 任琼洁 于彦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8,共7页
国内外已经建立许多井下台阵,并得到了不同深度处的地震记录。通过这些井下台阵地震记录,对真实场地进行土层地震响应的再现模拟分析,对完善土层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有很大帮助。本文提出了当采用竖向钻孔井下地震记录作为土层反应分析... 国内外已经建立许多井下台阵,并得到了不同深度处的地震记录。通过这些井下台阵地震记录,对真实场地进行土层地震响应的再现模拟分析,对完善土层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有很大帮助。本文提出了当采用竖向钻孔井下地震记录作为土层反应分析的输入地震波时,土层计算模型应选用刚性底边界,并利用日本千叶场地的竖向钻孔地震记录和钻孔剖面资料,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进行了土层地震响应模拟,通过与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1)当直接选取井下实测强震记录作为输入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时,土层模型的底边界应该采用刚性边界;(2)对于本文选取的地震记录和钻孔剖面资料,土层地震响应等效线性化方法具有相当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台阵 场地地震响应 刚性基底 等效线性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G_(max)附加衰减的场地地震响应离心机试验数值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博 李玲 +1 位作者 梁甜 凌道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57-2063,共7页
在常规的场地地震响应有效应力分析法中,通常只考虑Gmax随有效应力和孔隙比的变化,而最新的试验研究表明,Gmax在大应变幅振动下存在附加衰减。收集了不同类型土体在大幅振动下的298组Gmax数据,拟合并给出了对应于两种Gmax附加衰减模式... 在常规的场地地震响应有效应力分析法中,通常只考虑Gmax随有效应力和孔隙比的变化,而最新的试验研究表明,Gmax在大应变幅振动下存在附加衰减。收集了不同类型土体在大幅振动下的298组Gmax数据,拟合并给出了对应于两种Gmax附加衰减模式的计算模型,通过编制可考虑Gmax附加衰减影响的一维场地地震响应有效应力分析程序,分别对典型场地和离心机振动台模型场地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Gmax附加衰减对场地加速度和剪应力响应均有较大影响,将加速场地液化进程和扩大场地最终液化范围;考虑Gmax附加衰减可较好地模拟动力离心模型试验场地动力响应;但在强震情况下,场地迅速液化,Gmax附加衰减对场地动力响应的影响反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应变剪切模量Gmax 附加衰减 场地地震响应 有效应力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_(max)附加衰减模式及其对场地地震响应影响
4
作者 黄博 李玲 +1 位作者 凌道盛 陈星耀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70-1179,共10页
收集了各类土体受大振幅振动影响的Gmax试验数据,分析得到强结构性和弱结构性土的不同Gmax附加衰减模式.通过编制可以考虑Gmax附加衰减影响的一维场地地震响应有效应力分析程序,对典型场地地震响应进行分析对比,发现Gmax附加衰减对场地... 收集了各类土体受大振幅振动影响的Gmax试验数据,分析得到强结构性和弱结构性土的不同Gmax附加衰减模式.通过编制可以考虑Gmax附加衰减影响的一维场地地震响应有效应力分析程序,对典型场地地震响应进行分析对比,发现Gmax附加衰减对场地加速度和切应力响应均有较大的影响,且加速场地液化、扩大场地最终液化范围.考察了场地条件和输入波卓越周期的影响,发现Gmax附加衰减对场地地震响应的影响程度随地下水位的下降而增强,随场地土层厚度的增加无明显变化;强结构性土场地受到的影响比弱结构性土场地更大;不同卓越周期输入下均表现出由于Gmax附加衰减加快场地液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应变切变模量 附加衰减 场地地震响应 有效应力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竖向台阵地震记录进行场地地震响应分析的边界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任琼洁 丁海平 于彦彦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8-424,共7页
首先推导了基于刚性基底和弹性基底边界的一维土层模型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并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得出了直接以竖向钻孔井下地震记录作为输入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时,土层模型的边界应按刚性基底考虑的结论。然后设计了1个一维土层模型算... 首先推导了基于刚性基底和弹性基底边界的一维土层模型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并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得出了直接以竖向钻孔井下地震记录作为输入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时,土层模型的边界应按刚性基底考虑的结论。然后设计了1个一维土层模型算例,采用DEEPSOIL和LSSRLI-1通用程序,以弹性基底边界条件分别进行土层地震响应分析,比较这2个程序的计算结果,验证了其一致性和可靠性;最后以某一深度处的地震响应为输入,建立与该深度匹配的刚性基底土层计算模型,使用DEEPSOIL程序对该模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前述结果完全一致,从而验证了直接使用井下台阵记录计算时,土层模型底部应选用刚性基底的结论,该结论将有助于正确利用地下强震记录进行土层地震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地震响应 刚性基底 弹性基底 传递函数 竖向台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相邻地下结构与土相互作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于仲洋 张鸿儒 +1 位作者 邱滟佳 李昊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1-489,共9页
针对简单框架式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特性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对于结构形式较复杂或多个地下结构间相互作用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究。本文利用现有地震分析方法中的动力时程分析法对两个地下结构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进行系统对比分析,其中主... 针对简单框架式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特性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对于结构形式较复杂或多个地下结构间相互作用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究。本文利用现有地震分析方法中的动力时程分析法对两个地下结构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进行系统对比分析,其中主体结构为三层三跨车站、附属结构为两层三跨车站。主要探讨附属结构与主体结构间距离的变化、两结构间连接形式对场地土以及主体结构地震响应特性的影响,分析比较场地土变形、主体结构变形、层间位移角以及内力在不同工况下的地震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相邻地下结构与土相互作用形式较独立结构与土相互作用形式对场地土影响更加明显;当附属结构与主体结构间距离超过两倍结构宽度,附属结构对主体结构周围场地变形影响效应可基本忽略;同样当附属结构与主体结构间距离超过两倍的结构宽度,附属结构对主体结构的变形、内力基本已无影响,因此地震情况下相邻结构间相互作用影响范围基本为两倍结构宽度。与此同时,附属结构的存在对于主体结构抗震特性是不利的,不同连接形式中单层通道连接的形式变形以及内力方面均小于双层通道连接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结构与土相互作用 结构连接模式 场地地震响应 结构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区间折减理论的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方法
7
作者 郑山锁 张晓宇 +3 位作者 龙立 陈方格 贺钧 李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38-1244,共7页
为了克服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高频段响应被低估的问题,基于传统等效线性化分析原理,结合目前各种频率相关的等效线性化理论方法,提出了考虑有效应变区间折减的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方法。采用标准化应变谱表征等效应变与频率的关系,引入剪... 为了克服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高频段响应被低估的问题,基于传统等效线性化分析原理,结合目前各种频率相关的等效线性化理论方法,提出了考虑有效应变区间折减的频率相关等效线性化方法。采用标准化应变谱表征等效应变与频率的关系,引入剪切应变弹性阈值概念,修正标准化应变谱幅值在弹性应变范围内的频段,同时采用Gaussian平滑方法拟合标准化应变谱,建立有效应变区间折减系数的分段函数,并利用竖向台阵的地震动实测记录对本文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进行考察。各类场地的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考虑了地震动高频成分所对应的较大剪切模量和较小阻尼比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场地地震反应在高频段的优化结果,可为实际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相关 等效线性化 区间折减 场地地震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ite conditions on ground motion at far field loess sites during strong earthquake 被引量:2
8
作者 WU Zhi-jian WANG Lan-min +3 位作者 WANG Ping CHEN Tuo SHI Hang YANG Xiao-p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8期2333-2341,共9页
Loess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a and the Loess Plateau is one of the major areas where strong earthquakes often take place. The seismic amplification effects were discovered in the Plateau during the Wenchuan Ms8.... Loess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a and the Loess Plateau is one of the major areas where strong earthquakes often take place. The seismic amplification effects were discovered in the Plateau during the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and some other strong events. Based on earth tremor observation, borehole exploration and site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the site effects of topography of Loess Yuan on ground mo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s. The earth tremor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predominant frequencies at the bottom sites of Loess Yuan are greater than those at the top obviously. The sites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Loess Yuan may amplify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PGA) by 1.44 2.0 times. Therefore, site effects of mountains and loess topography on ground motion should be taken account into in seismic design in loess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 tremor borehole exploration site effects seismic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