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场地动力特性分析的地脉动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郭明珠 任凤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9-142,共4页
简要地回顾了地脉动研究的历史,综述了地脉动在场地动力分析中应用的四种主要分析方法:直接富氏谱法、相对参考点谱比法、单点地脉动谱比法和利用地脉动反演场地剪切波速法。介绍各种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和适用条件,侧重分析了各种方法... 简要地回顾了地脉动研究的历史,综述了地脉动在场地动力分析中应用的四种主要分析方法:直接富氏谱法、相对参考点谱比法、单点地脉动谱比法和利用地脉动反演场地剪切波速法。介绍各种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和适用条件,侧重分析了各种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地脉动的应用前景和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脉动 场地动力特性测试 谱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动力特性对土-基础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付佳 梁建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147,共7页
采用边界元法结合斜面分布荷载格林函数计算了水平层状半空间中的埋置刚性基础在入射P波,SV波和SH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了场地动力特性对土-基础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分析表明,层状半空间中土-基础相互作用的机理和均匀半空间有很大... 采用边界元法结合斜面分布荷载格林函数计算了水平层状半空间中的埋置刚性基础在入射P波,SV波和SH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了场地动力特性对土-基础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分析表明,层状半空间中土-基础相互作用的机理和均匀半空间有很大区别,且层状半空间中的土-基础相互作用大于均匀半空间中的土-基础相互作用;基础动力特性和场地动力特性较为相似,且土层厚度和刚度对基础动力响应的影响较大,而基础质量的影响则较小;土-基础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和土-基础-地上结构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相差较大,而与土-地下隧道相互作用则较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基础相互作用 场地动力特性 层状半空间 刚性基础 边界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地土动力特性识别方法对比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隽 赵冠宇 +1 位作者 祁晓煜 史晓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32-37,80,共7页
结合自由场地土振动台试验,对比了随机子空间迭代(SSI)方法、经验模式分解结合希尔伯特变换(EMD+HT)方法和频域分解(FDD)方法识别场地土卓越频率、阻尼比的适用性,以及不同激励类型、不同土层深度和大阻尼比情况对识别精度的影响。结果... 结合自由场地土振动台试验,对比了随机子空间迭代(SSI)方法、经验模式分解结合希尔伯特变换(EMD+HT)方法和频域分解(FDD)方法识别场地土卓越频率、阻尼比的适用性,以及不同激励类型、不同土层深度和大阻尼比情况对识别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随机激励,当阻尼比较小时,上述3种方法均能准确识别出场地土卓越频率;而大震时土体卓越频率、阻尼比与振动过程耦合,此时经验模式分解结合希尔伯特变换方法可以给出合理的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动力特性 振动台试验 随机子空间迭代 经验模式分解 频域分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饱和场地中圆柱形基础的阻抗函数
4
作者 韩冰 梁建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利用间接边界元法,建立层状饱和场地中三维土-基础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研究了孔隙中流体的存在、场地动力特性和圆柱形基础的高度对基础阻抗函数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孔隙中流体的存在对基础阻抗函数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水平和竖向分... 本文利用间接边界元法,建立层状饱和场地中三维土-基础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研究了孔隙中流体的存在、场地动力特性和圆柱形基础的高度对基础阻抗函数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孔隙中流体的存在对基础阻抗函数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水平和竖向分量;场地动力特性也对基础阻抗函数有明显的影响,层状饱和场地中阻抗函数围绕相应均匀半空间结果振荡,且基岩与土层刚度比越大或土层厚度越小,振荡的幅度越大,土层厚度越小,振荡的周期越小;另外,基础高度也对阻抗函数有明显的影响,随基础高度增大,阻抗函数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层状场地 饱和 圆柱形基础 阻抗函数 孔隙流体 场地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