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场分析法的机械产品创新 被引量:12
1
作者 林岳 徐燕申 牛占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9-102,共4页
首次在机械产品创新中应用物场分析法 ,并对物场分析法加以改进和完善 ,提出了通过变换和完善物场模型实现机械产品创新的有效方法 ,解决了机械产品创新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并结合实例说明物场分析法的应用过程 .
关键词 产品创新 场分析法 机械产品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场分析法求解速调管输出回路特性参数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进华 丁耀根 沈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93-896,共4页
为解决速调管输出回路特性参数计算时遇到的困难,结合场分析的手段和3维电磁场模拟计算软件ISFEL3D后处理部分,提出了场分析法。理论分析表明,场分析法可用于计算单注单间隙、多注单间隙、单注多间隙和多注多间隙等各种速调管输出回路... 为解决速调管输出回路特性参数计算时遇到的困难,结合场分析的手段和3维电磁场模拟计算软件ISFEL3D后处理部分,提出了场分析法。理论分析表明,场分析法可用于计算单注单间隙、多注单间隙、单注多间隙和多注多间隙等各种速调管输出回路的谐振频率、间隙阻抗实部和外观品质因数等特性参数。通过对单注单间隙速调管输出回路的举例计算表明,场分析法的计算结果与反射相位法和等效间隙阻抗法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初步证实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调管 输出回路 间隙阻抗 外观品质因数 谐振 场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分析法与阻抗叠加方法在速调管输出腔间隙阻抗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进华 丁耀根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5-248,共4页
从分析速调管输出回路的电磁场分量入手,结合微波电路理论,提出了计算速调管输出回路间隙阻抗的场分析法。对于在谐振模式交叠频带上,群聚电子束电流同时与各模式的阻抗相作用,总阻抗是各模式阻抗的代数叠加的情况,提出了阻抗叠加方法... 从分析速调管输出回路的电磁场分量入手,结合微波电路理论,提出了计算速调管输出回路间隙阻抗的场分析法。对于在谐振模式交叠频带上,群聚电子束电流同时与各模式的阻抗相作用,总阻抗是各模式阻抗的代数叠加的情况,提出了阻抗叠加方法。该方法原则上可求解任意给定间隙电阻所对应的间隙电抗值。计算表明,场分析法与等效间隙阻抗法计算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1.5%,阻抗叠加方法计算结果与冷测数据最大相对误差为10%。分析表明,多个谐振模式的引进是速调管输出腔加载滤波器展宽频带的物理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分析法 速调管 输出回路 间隙阻抗 阻抗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场分析法在断续周期裂纹岩体拉伸断裂破坏中的优化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唐红梅 周福川 +1 位作者 闫凝 商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112,共8页
背斜核部岩体发育大量拉裂纹,科学解译这一特殊而普遍的地质现象有助于该地区对工程岩体质量的评价、利用并加深对地质灾害演化机制的认识。将位于背斜核部拉应力区的断续裂纹岩体地质模型概化为周期裂纹模型,进一步获取中心裂纹力学模... 背斜核部岩体发育大量拉裂纹,科学解译这一特殊而普遍的地质现象有助于该地区对工程岩体质量的评价、利用并加深对地质灾害演化机制的认识。将位于背斜核部拉应力区的断续裂纹岩体地质模型概化为周期裂纹模型,进一步获取中心裂纹力学模型,引入优化后的线场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裂纹贯通率越高,形状修正系数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调增作用越大;应力修正值关于裂纹贯通率具有非线性单调递增特性,关于外荷载呈线性单调递增性质;以灰岩岩体为例,各种理论计算的岩体抗拉强度验证了模型的解是合理的;裂纹半长不变时,岩体抗拉强度随裂纹贯通率增大而降低;裂纹贯通率恒定时,岩体抗拉强度随裂纹半长增加而降低;岩体抗拉强度与裂纹半长的平方根成反比,表现出岩体抗拉强度随裂纹半长线性变化而呈非线性变化规律;裂纹半长介于0.2~2.0 m时,灰岩岩体的抗拉强度均未超过1.0 MPa。经优化后的断裂力学线场分析法更加方便快捷,而岩桥静力平衡因子是求解岩桥应力修正值、岩桥拉应力、应力强度因子、形状修正系数和含中心裂纹岩体抗拉强度等岩体断裂特征参数的关键,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岩体力学 断裂力学 中心裂纹 拉伸断裂 线场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分析法——计算速调管输出回路特性参数的一种新方法
5
作者 王进华 丁耀根 +1 位作者 王树忠 耿志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02-2404,共3页
该文结合三维电磁场模拟计算软件ISFEL3D,以电磁场分量为研究对象,通过适当的假设和简单等效,提出了计算速调管输出回路特性参数的场分析法。经理论分析和举例计算表明,场分析法在速调管输出回路计算和设计中可提供间隙阻抗、耦合度、... 该文结合三维电磁场模拟计算软件ISFEL3D,以电磁场分量为研究对象,通过适当的假设和简单等效,提出了计算速调管输出回路特性参数的场分析法。经理论分析和举例计算表明,场分析法在速调管输出回路计算和设计中可提供间隙阻抗、耦合度、输出腔效率、谐振点及特性阻抗等特性参数。冷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在趋势上吻合较好,初步验证了场分析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调管 场分析法 输出回路 间隙阻抗 耦合度 输出腔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场分析法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6
作者 周旭 金国斌 +1 位作者 陈后立 熊玉平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4-66,共3页
对创新方法的研究是设计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在分析平面设计特征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了在平面创新设计的求解空间中引入工程设计学中的创新方法———物场分析法。通过对物场分析法的分析和改进 ,建立起平面创新设计难点的物场模... 对创新方法的研究是设计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在分析平面设计特征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了在平面创新设计的求解空间中引入工程设计学中的创新方法———物场分析法。通过对物场分析法的分析和改进 ,建立起平面创新设计难点的物场模型 ,并总结成设计程序纲要。并证实了物场分析法是解决平面设计过程中的创新难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设计 场分析法 设计方 创新 平面构成 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场分析法在引信化学电池密封设计中的应用
7
作者 龙继涛 王莹澈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59,共5页
以往的电池密封性设计主要是经验型的,设计思路会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因此提出将物场分析法引入引信铅酸储备电池的密封设计。运用物场分析法解决工程技术问题,首先分析工程问题的出发点和期望所达到的目的。搞清楚所要解决的工程技术... 以往的电池密封性设计主要是经验型的,设计思路会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因此提出将物场分析法引入引信铅酸储备电池的密封设计。运用物场分析法解决工程技术问题,首先分析工程问题的出发点和期望所达到的目的。搞清楚所要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属何种技术领域,已知什么,未知什么,限制条件有那些等等。然后按照物场的三要素要求,判断工程问题已知条件能够构成那些类型的物场体系。对物场进行改造,建立新的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物场分析法进行电池密封性设计,效果良好。采用该方法,先建立一个问题模型,从分析问题开始,揭开问题的实质,并发现潜在问题,步骤明确,针对性强,克服了以往经验型设计的惯性思维弊端,能进一步激发解决问题的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电池 储备电池 密封性 场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分析法对矩形波导缝隙阵的设计
8
作者 袁德素 林昌禄 《现代雷达》 CSCD 1995年第2期47-52,共6页
用场分析法对宽边纵向谐振缝隙平面阵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文中考虑了缝隙间的内外互耦、各种高次模、填充介质、波导壁厚和缝宽等实际情况,其设计精度比以前的等效电路法更高。
关键词 平面缝隙阵 场分析法 矩形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研究三嗪类抗鸡球虫化合物 被引量:2
9
作者 James W. McFarland 郑文丽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5年第4期41-45,共5页
关键词 球虫病 三嗪类化合物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场分析的农用钻机钻进功能创新 被引量:1
10
作者 聂源基 高常青 +2 位作者 徐征和 张治晖 陈坤 《农业工程》 2018年第5期101-105,共5页
在开采地下水方面,辐射井凭借其出水量大的特点逐渐取代传统的单管井。水平钻机作为辐射井开挖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辐射井开挖的效率。针对农用辐射井水平钻机的钻进功能,基于TRIZ理论中的物质-场分析法和76个标准解对其进行创新... 在开采地下水方面,辐射井凭借其出水量大的特点逐渐取代传统的单管井。水平钻机作为辐射井开挖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辐射井开挖的效率。针对农用辐射井水平钻机的钻进功能,基于TRIZ理论中的物质-场分析法和76个标准解对其进行创新设计,获得3个新的设计方案,最后通过评价,选取其中最好的方案作为创新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场分析法 辐射井 水平钻机 TRIZ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FA,CoMSIA,HQSAR方法研究四氢异喹啉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相玉红 肖爱婧 张卓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93,共6页
应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法(CoMSIA)和全息定量构效关系法(HQSAR)对21种四氢异喹啉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分别考察了不同的叠合方法对场分析方法(CoMFA和CoMSIA)、不同场的组合方式... 应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法(CoMSIA)和全息定量构效关系法(HQSAR)对21种四氢异喹啉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分别考察了不同的叠合方法对场分析方法(CoMFA和CoMSIA)、不同场的组合方式对CoMSIA、不同的碎片参数对HQSAR模型构建的影响.根据CoMFA和CoMSIA模型的等值线图、HQSAR模型的原子贡献图,提出了改进四氢异喹啉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选择性的方法,为合成新型药物分子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异喹啉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 全息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平面应力裂纹线场弹塑性极坐标精确解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海军 肖盛燮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3-548,701,共6页
在极坐标系下,以平衡方程、Mohr-Coulomb屈服条件为基本方程,运用线场分析方法,推导并求解了Ⅱ型平面应力裂纹线附近的弹塑性应力精确解和弹塑性边界(塑性区范围)。该解在弹塑性边界上满足连续条件;在极坐标系下弹塑性边界匹配时不需要... 在极坐标系下,以平衡方程、Mohr-Coulomb屈服条件为基本方程,运用线场分析方法,推导并求解了Ⅱ型平面应力裂纹线附近的弹塑性应力精确解和弹塑性边界(塑性区范围)。该解在弹塑性边界上满足连续条件;在极坐标系下弹塑性边界匹配时不需要变量转换和求解匹配方程,简化了匹配过程。通过与采用经典应力强度因子断裂理论计算的塑性区范围进行比较分析,证明了本文解的正确性。分析结果表明:经典应力强度因子断裂理论塑性区计算的精度受应力荷载大小限制,而本文解在裂纹线附近不受此条件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裂纹 弹塑性精确解 线场分析法 Mohr-Coulomb屈服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型风景名胜区边界划定方法初探——以长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廖波 《室内设计》 2011年第6期10-13,27,共5页
边界划定是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的关键环节,合理划定城镇型风景名胜区边界尤为重要。本文摆脱传统边界划定仅从风景区保护出发的单一视角,提出基于区域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型风景区边界划定新方法,即力场分析法,并重点探讨了风景名胜区与城... 边界划定是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的关键环节,合理划定城镇型风景名胜区边界尤为重要。本文摆脱传统边界划定仅从风景区保护出发的单一视角,提出基于区域统筹视角下的城镇型风景区边界划定新方法,即力场分析法,并重点探讨了风景名胜区与城镇建设区相交区域边界的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型风景名胜区 边界划定 区域统筹 场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三维到五维: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敏勇 夏霖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6-591,共6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定量构效关系的最新发展 ,重点介绍了从三维定量构效关系至五维定量构效关系的各种方法及应用 ,并就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中 ,定量构效关系所涉及的分子重叠和构象选择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 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偏最小二乘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元杂环并嘧啶类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和分子对接 被引量:5
15
作者 康从民 赵绪浩 +2 位作者 王新宇 程家高 吕英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1-438,共8页
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研究了38个五元杂环并嘧啶衍生物类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建立了相关预测模型.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2分别为0.662和0.672、非... 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研究了38个五元杂环并嘧啶衍生物类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建立了相关预测模型.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2分别为0.662和0.672、非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21和0.884、外部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_(ext^2)分别为0.85和0.81.分子对接得到的结合模式与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得到的结果一致.结果表明这两种模型都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应用于指导化合物的设计和结构修饰,为进一步设计新型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元芳杂环并嘧啶衍生物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滤波器加载三间隙耦合输出腔的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树忠 马菁 +1 位作者 王勇 全亚民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5-108,131,共5页
扩展相互作用速调管(EIK)由多个重入式多间隙耦合腔构成,毫米波段高功率微波源的需求推动了Ka波段EIK的研制.分别利用等效电路理论和场分析方法推导了由三个同样间隙构成的三间隙耦合输出腔间隙阻抗实部的计算公式,然后应用等效电路方... 扩展相互作用速调管(EIK)由多个重入式多间隙耦合腔构成,毫米波段高功率微波源的需求推动了Ka波段EIK的研制.分别利用等效电路理论和场分析方法推导了由三个同样间隙构成的三间隙耦合输出腔间隙阻抗实部的计算公式,然后应用等效电路方法获得了滤波器加载宽频带输出回路的基本参数,应用场分析方法设计了冷测带宽达4.6%的滤波器加载三间隙耦合输出腔结构,为宽频带EIK的研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带 扩展相互作用速调管 场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芳香族化合物在长江底泥中吸附行为的CoMFA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东斌 张爱茜 +2 位作者 徐满 韩朔睽 王连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86-690,共5页
将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 (CoMFA)移植到定量结构性质相关研究中 ,探讨了 2 8种卤代芳香族化合物在长江底泥中的吸附行为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发现静电和空间立体效应是影响这批化合物底泥吸附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 卤代芳香族化合物 长江底泥 吸附行为 分子结构 水污染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2-酮类化合物作为PDGF-Rβ酶抑制剂的3D-QSAR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坤 陈声高 +1 位作者 叶礼阁 范波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60,共5页
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研究了一系列取代的吲哚-2-酮类化合物作为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对酪氨酸激酶PDGF-Rβ活性抑制作用的定量构效关系,建立了较好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非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R^2)为0.999,F值是1504.715,标准偏差(S)为0... 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研究了一系列取代的吲哚-2-酮类化合物作为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对酪氨酸激酶PDGF-Rβ活性抑制作用的定量构效关系,建立了较好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非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R^2)为0.999,F值是1504.715,标准偏差(S)为0.042。根据该模型,设计并预测了数个新的化合物,表明该模型可定量地预测结构相近的类似物活性,为设计合成新的PDGF-Rβ酶抑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场分析法 吲哚-2-酮 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PDGF-Rβ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构效关系在农药设计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颖娇 叶非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2年第6期20-23,共4页
本文介绍了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的基本原理,重点评述了其中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的主要理论及用该法建立QSAR模型的步骤,以及QSAR在农药合成设计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定量构效关系 农药 设计 应用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实践呼唤创新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综述 被引量:15
20
作者 薛晓滨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6-101,共6页
研究目的:技术创新实践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科学活动,既需要政策和制度保证,又需要正确运用科学理论作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借鉴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运用的创新理论和方法,实现指导工... 研究目的:技术创新实践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科学活动,既需要政策和制度保证,又需要正确运用科学理论作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借鉴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运用的创新理论和方法,实现指导工程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活动。研究方法:查阅大量的文献和互联网信息和资料,通过调研相应的软件产品商,结合国内外知名企业应用的实例,分析、归纳和总结。研究结果:找到了一种可运用于指导工程技术创新活动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结论:本文在对科技创新的由来以及创新的传统方法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论述了现代科技创新实践必须依靠科学的方法论作为理论指导。这个方法论就是当今在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本文着重对TRIZ的基本原理、理论体系组成、国外应用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地阐述,并且简要地介绍了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基于TRIZ的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CAI)。最后,提出了应用TRIZ指导创新实践的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TRIZ 矛盾矩阵 物质-场分析法 技术进化 C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