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检测猪细小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白红光 卫广森 +2 位作者 徐宏军 李尚波 王文成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9期80-84,共5页
根据猪细小病毒(PPV)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PPV YK株保守序列NS1基因,将NS1基因纯化,利用地高辛标记制备了NS1基因PCR产物探针和克隆NS1探针,两种核酸探针的标记都达到了0.1 pg/μL。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探针都能与PPV DNA发... 根据猪细小病毒(PPV)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PPV YK株保守序列NS1基因,将NS1基因纯化,利用地高辛标记制备了NS1基因PCR产物探针和克隆NS1探针,两种核酸探针的标记都达到了0.1 pg/μL。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探针都能与PPV DNA发生特异的阳性杂交,而与对照的PRV、PCV、PRRSV和HCV的核酸杂交呈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克隆NS1探针敏感度为0.5 pg/μL,NS1基因PCR产物探针敏感度为1 pg/μL。综上所述,这两种DIG标记探针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用于PPV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崔亚婷 倪军 +4 位作者 马红玲 许海东 冯娟 申亚阳 郭志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130-134,F0003,共6页
根据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mud crab dicistrovirus-1,MCDV-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从感染MCDV-1的青蟹鳃组织中提取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1 314 bp的c DNA片段。纯化后的PCR产物用地高辛(DIG)标记制备核酸探针,此探针与青... 根据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mud crab dicistrovirus-1,MCDV-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从感染MCDV-1的青蟹鳃组织中提取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1 314 bp的c DNA片段。纯化后的PCR产物用地高辛(DIG)标记制备核酸探针,此探针与青蟹呼肠孤病毒(MCRV)、鲍肌肉萎缩症病毒(Ab SV)、类疱疹病毒(Ab HV)、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虎纹蛙病毒(TFV)、锦鲤疱疹病毒(KHV)等水生动物常见病毒均无交叉反应,可以特异性的检测出MCDV-1,检出MCDV-1的灵敏度为8.58×107 copies/μL。采用原位杂交检测方法检测拟穴青蟹组织中MCDV-1的组织分布,结果表明,拟穴青蟹中MCDV-1 RNA的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肝胰腺、神经节、肠道和食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 地高辛核酸探针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结合斑点杂交技术检测禽多瘤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富友 于晓慧 +4 位作者 蒋文明 孙淑红 赵鹏 刘华雷 李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3期92-98,共7页
鹦鹉幼雏病是由禽类多瘤病毒(APV)引起的多种鹦鹉雏鸟死亡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危害鹦鹉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提高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AP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APV基因片段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VP1基因为模板,... 鹦鹉幼雏病是由禽类多瘤病毒(APV)引起的多种鹦鹉雏鸟死亡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危害鹦鹉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提高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AP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APV基因片段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VP1基因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731 bp的核苷酸DNA,并用DIG标记,制备用于检测APV的特异性核酸探针;对制备的探针进行灵敏度检测,同时与普通PCR进行敏感性比较;使用制备的探针,对经分离鉴定和制备保存的其他7种禽病毒核酸进行特异性检测;用该核酸探针,对疑似感染APV的鹦鹉病料进行斑点杂交检测,并对鉴定为阳性的APV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探针可检测到2 pg量的APV特异性核酸片段;仅APV-VP1阳性核酸显色,呈现阳性反应,而阴性核酸和其他7种禽病毒核酸均不显色,呈阴性反应。结果表明:建立的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临床初步诊断。本方法的建立为我国开展AP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感染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幼雏病 禽多瘤病毒 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 核酸斑点杂交 全基因组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