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气象条件对广州地面O_3浓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雪梅
韩志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1-578,共8页
根据大量T106观测资料,统计出东亚地区影响广州天气的两大环流型,一类是偏西气流,另一类是偏东南气流,并在这两类天气类型环流型下利用Eta模式和中-β气象预报模式对广州流场进行模拟研究,得到影响广州地区的局地环流主要有三类:辐合气...
根据大量T106观测资料,统计出东亚地区影响广州天气的两大环流型,一类是偏西气流,另一类是偏东南气流,并在这两类天气类型环流型下利用Eta模式和中-β气象预报模式对广州流场进行模拟研究,得到影响广州地区的局地环流主要有三类:辐合气流型、辐散气流型和热岛型。选择典型的局地环流气象场作为高分辨化学模式的输入场,模拟得到不同气象条件下广州地区地面O3浓度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辐散型流场下广州市地面O3浓度最低,热岛环流型广州市地面O3浓度最高。分析了两个监测站(市中心和清洁区)地面O3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并将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比较,发现无论是市中心还是清洁区O3浓度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呈现出规律性的日变化趋势;而计算值与实测值具有相同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在相位上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环流
天气类型
地面o3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半球地面O_3的区域分布和变化特征
2
作者
张倩
陈月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17-1126,共10页
利用来自GAW(Global Atmosphere Watch,全球大气监测)的、由WDCGG(World DataCentre for Greenhouse Gases,世界温室气体数据中心)收集整理和发布的、基于地基观测的北半球共15个站点的地面O3含量的逐月观测资料以及逐时观测资料,分析...
利用来自GAW(Global Atmosphere Watch,全球大气监测)的、由WDCGG(World DataCentre for Greenhouse Gases,世界温室气体数据中心)收集整理和发布的、基于地基观测的北半球共15个站点的地面O3含量的逐月观测资料以及逐时观测资料,分析、对比并总结了北半球不同经纬度各区域的地面O3含量的年变化和各个季节的日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内陆比较清洁地区的地面O3多年月平均变化曲线为单峰型,接近正弦曲线的形状,最高值出现在4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0月份;而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发生出现推迟一个月峰值的情况,甚至出现连续多个月份浓度均较高的情况.而位于20°N^35°N的洋面以及海岸线上的站点均在夏季出现全年最低值.对于4个季节的平均日变化而言,清洁地区的日变化很小,曲线比较平直;而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则日变化明显,曲线弯曲幅度大,其中夏天的日变化差别最明显.为进一步分析地面O3含量的长期变化,我们还运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各站点地面O3含量的变化周期,发现高纬度区域的地面O3表现出明显的准11年的周期,准2年周期振荡较弱.而其他纬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和洋面上的站点则未看出有明显的准11年周期,表现出的是较明显的准2年周期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o3
年变化
季节变化
小波分析
准2年周期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瓦里关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38
3
作者
金赛花
樊曙先
+2 位作者
王自发
乜虹
杨关盈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8-202,共5页
为探讨地面O3生成和变化机制,利用青海省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1994~2002年的地面O3连续观测资料,结合同期瓦里关CO数据及3个相近高海拔全球背景站点Mauna Loa,Jungfraujoch,Izan的O3和CO资料,对瓦里关地面O3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为探讨地面O3生成和变化机制,利用青海省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1994~2002年的地面O3连续观测资料,结合同期瓦里关CO数据及3个相近高海拔全球背景站点Mauna Loa,Jungfraujoch,Izan的O3和CO资料,对瓦里关地面O3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瓦里关地面O3浓度有逐年缓慢增加的趋势,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O3最高值出现在夏季,而其他3个站点最高值出现在春季.与Izana站相似,瓦里关地面O3的日变化幅度较小,日最小值出现在中午时分,最大值出现在晚上和凌晨.瓦里关地面O3和CO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o3
瓦里关
清洁地区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象条件对广州地面O_3浓度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雪梅
韩志伟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1-578,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九.五"熏大项目(KZ952-A1-403)资助
文摘
根据大量T106观测资料,统计出东亚地区影响广州天气的两大环流型,一类是偏西气流,另一类是偏东南气流,并在这两类天气类型环流型下利用Eta模式和中-β气象预报模式对广州流场进行模拟研究,得到影响广州地区的局地环流主要有三类:辐合气流型、辐散气流型和热岛型。选择典型的局地环流气象场作为高分辨化学模式的输入场,模拟得到不同气象条件下广州地区地面O3浓度的分布。分析结果表明:辐散型流场下广州市地面O3浓度最低,热岛环流型广州市地面O3浓度最高。分析了两个监测站(市中心和清洁区)地面O3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并将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比较,发现无论是市中心还是清洁区O3浓度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呈现出规律性的日变化趋势;而计算值与实测值具有相同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在相位上保持一致。
关键词
局地环流
天气类型
地面o3
浓度
Keywords
l
o
cal circulati
o
n
weather types
surface
o
z
o
ne c
o
ncentrati
o
n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半球地面O_3的区域分布和变化特征
2
作者
张倩
陈月娟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17-112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5012)资助
文摘
利用来自GAW(Global Atmosphere Watch,全球大气监测)的、由WDCGG(World DataCentre for Greenhouse Gases,世界温室气体数据中心)收集整理和发布的、基于地基观测的北半球共15个站点的地面O3含量的逐月观测资料以及逐时观测资料,分析、对比并总结了北半球不同经纬度各区域的地面O3含量的年变化和各个季节的日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内陆比较清洁地区的地面O3多年月平均变化曲线为单峰型,接近正弦曲线的形状,最高值出现在4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0月份;而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发生出现推迟一个月峰值的情况,甚至出现连续多个月份浓度均较高的情况.而位于20°N^35°N的洋面以及海岸线上的站点均在夏季出现全年最低值.对于4个季节的平均日变化而言,清洁地区的日变化很小,曲线比较平直;而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则日变化明显,曲线弯曲幅度大,其中夏天的日变化差别最明显.为进一步分析地面O3含量的长期变化,我们还运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各站点地面O3含量的变化周期,发现高纬度区域的地面O3表现出明显的准11年的周期,准2年周期振荡较弱.而其他纬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和洋面上的站点则未看出有明显的准11年周期,表现出的是较明显的准2年周期振荡.
关键词
地面o3
年变化
季节变化
小波分析
准2年周期振荡
Keywords
surface
o
z
o
ne
annual variati
o
n
seas
o
nal change
c
o
ntinue wavelet transf
o
rm
quasibiennial
o
scillati
o
n
分类号
P43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瓦里关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
38
3
作者
金赛花
樊曙先
王自发
乜虹
杨关盈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8-202,共5页
基金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项目(KLME06020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LAPC 项目(LAPC-KF-200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75012)
文摘
为探讨地面O3生成和变化机制,利用青海省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1994~2002年的地面O3连续观测资料,结合同期瓦里关CO数据及3个相近高海拔全球背景站点Mauna Loa,Jungfraujoch,Izan的O3和CO资料,对瓦里关地面O3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瓦里关地面O3浓度有逐年缓慢增加的趋势,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O3最高值出现在夏季,而其他3个站点最高值出现在春季.与Izana站相似,瓦里关地面O3的日变化幅度较小,日最小值出现在中午时分,最大值出现在晚上和凌晨.瓦里关地面O3和CO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地面o3
瓦里关
清洁地区
变化特征
Keywords
surface
o
z
o
ne
Waliguan
clean area
variati
o
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气象条件对广州地面O_3浓度分布的影响
王雪梅
韩志伟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北半球地面O_3的区域分布和变化特征
张倩
陈月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海瓦里关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特征
金赛花
樊曙先
王自发
乜虹
杨关盈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