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面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静叶流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冶 张宏涛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研究对象为某地面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亚音速级静叶,静叶为悬臂结构,展弦比较大。通过分析静叶流场结构特点发现:①静叶上端壁角区分离流动和静叶下端壁间隙泄漏流动使上下端壁通流能力下降容易诱发角区失速;②由于叶片较长,静叶叶型损... 研究对象为某地面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亚音速级静叶,静叶为悬臂结构,展弦比较大。通过分析静叶流场结构特点发现:①静叶上端壁角区分离流动和静叶下端壁间隙泄漏流动使上下端壁通流能力下降容易诱发角区失速;②由于叶片较长,静叶叶型损失较大,使其与两端区流动并列成为影响静叶损失的3个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 大展弦比 悬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叶型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娥 杜鑫 +1 位作者 温风波 王松涛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2,16,共5页
将优化理论引入压气机叶型设计,建立了具有自动优化设计能力的平台。该平台由自主开发的二维叶型生成程序、网格生成软件Gambit、流场计算分析软件CFX以及自主开发的优化模块组成。以某地面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叶型为优化对象,以总压损... 将优化理论引入压气机叶型设计,建立了具有自动优化设计能力的平台。该平台由自主开发的二维叶型生成程序、网格生成软件Gambit、流场计算分析软件CFX以及自主开发的优化模块组成。以某地面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叶型为优化对象,以总压损失系数为目标函数,流场分析中考虑转捩情况。优化设计之后,叶型气动性能有较明显改善。设计工况下叶型总压损失系数较原型下降了3.63%,非设计工况下的性能也优于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重型燃气轮机 叶型 转捩 优化设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春华 阙晓斌 吴宏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7-1327,1360,共12页
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效率可超过60%,是一种高效率的热功转换设备。燃气轮机具有的优异调峰能力使其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概述了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的工作特点、结构特征和主要技术指标,重点介绍了... 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效率可超过60%,是一种高效率的热功转换设备。燃气轮机具有的优异调峰能力使其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概述了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的工作特点、结构特征和主要技术指标,重点介绍了国际主流燃机厂商典型型号压气机研制及技术进展。总结了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设计体系的研究进展,并基于我国重型燃气轮机研制现状,对标先进重型燃气轮机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通流气动布局优化技术、高性能叶型技术、跨音级叶片全三维设计技术、高度集成设计系统等重点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燃气轮机 设计体系 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来流畸变对燃气轮机压气机叶片颤振特性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刘玉鹏 李云珠 +2 位作者 罗宇轩 谢永慧 张荻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1-1369,共9页
为分析来流畸变对燃气轮机压气机颤振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径向畸变的入口来流总压模型,基于影响系数法研究了不同相位角和不同畸变强度的径向来流总压畸变对压气机流场特征及气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位角为90°和180°的径... 为分析来流畸变对燃气轮机压气机颤振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径向畸变的入口来流总压模型,基于影响系数法研究了不同相位角和不同畸变强度的径向来流总压畸变对压气机流场特征及气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位角为90°和180°的径向来流总压畸变会使危险工况下的气动阻尼最小值有所增大,气弹稳定性提升;相位角为180°的径向来流总压畸变可以在所有叶间相位角下提高压气机的气弹稳定性;相位角为0°和270°的径向来流总压畸变均会提高压气机发生颤振的风险,需要尽量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径向来流畸变 颤振 影响系数法 动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顶切方法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蔡乐 杜鑫 +1 位作者 王松涛 周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95-100,16,共7页
为了满足某型压气机改型设计的需求,提出并推导了基于位置修正的等流管顶切方法,应用此方法对该压气机进口导叶至第2级静叶的5列叶栅进行了顶切设计,通过三维数值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顶切对压气机气动性能... 为了满足某型压气机改型设计的需求,提出并推导了基于位置修正的等流管顶切方法,应用此方法对该压气机进口导叶至第2级静叶的5列叶栅进行了顶切设计,通过三维数值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顶切对压气机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流量实现快速准确的顶切设计,顶切后的压气机在满足流量要求并保持压比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在不进行任何优化设计时仍然能够具有较高的气动性能,应用此方法进行顶切设计不会导致严重的流场匹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燃气轮机 顶切 等流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热力学模型与人工智能的燃气轮机压气机典型故障预警方法研究
6
作者 谢岳生 万震天 李俊昆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5,共9页
为实现压气机叶片积垢和喘振故障的提前预警,提出了一种融合热力学模型与人工智能的燃气轮机压气机典型故障预警方法。根据模块化思想搭建燃气轮机热力学性能仿真模型,并利用燃气轮机实际运行数据完成模型的动态标定,形成高精度燃气轮... 为实现压气机叶片积垢和喘振故障的提前预警,提出了一种融合热力学模型与人工智能的燃气轮机压气机典型故障预警方法。根据模块化思想搭建燃气轮机热力学性能仿真模型,并利用燃气轮机实际运行数据完成模型的动态标定,形成高精度燃气轮机性能分析模型,实现排气流量、透平进口温度、燃气轮机热耗率等关键指标的计算。在热力性能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压气机典型故障专家经验及专业知识确定影响压气机故障的主要特征参数,抽象表征出压气机叶片积垢和喘振的预警模型。选取历史健康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模型进行训练,获取偏差曲线,通过监测预警模型输出预测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偏差变化,实现压气机典型故障的提前预警,给出了某GE 9F型燃气轮机压气机的实测数据的有效性验证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精准捕捉压气机叶片积垢和喘振故障,相对于传统阈值报警方式,提高预警的时间窗口。该研究成果可直接在燃气轮机电厂侧部署,实时为运维人员的检修和维护决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性能仿真 人工神经网络 故障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再循环联合循环中燃气轮机温度控制方案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柯颖 陈鲲 +3 位作者 江泽鹏 李超 郭孝国 张士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6-1166,共11页
在部分负荷工况下,采用余热锅炉排气再循环与压气机进口导叶调节联合应用(EGR-IGVC)策略,可有效改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性能.但此策略若配合联合循环电站部分负荷工况中燃气轮机常采用的等T3(透平入口温度)-T4_(m)(透平排气温度最大允许值... 在部分负荷工况下,采用余热锅炉排气再循环与压气机进口导叶调节联合应用(EGR-IGVC)策略,可有效改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性能.但此策略若配合联合循环电站部分负荷工况中燃气轮机常采用的等T3(透平入口温度)-T4_(m)(透平排气温度最大允许值)温控方案,在较低负荷下会造成较大的底循环[火用]损失,底循环做功能力下降明显.提出了一种更适用于EGR-IGVC策略的等T3-T4_(m)-T4_(d)(透平排气温度设计值)温控方案,以PG9351FA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为研究对象,采用能量与[火用]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EGR-IGVC策略配合两种温控方案时的联合循环部分负荷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为15℃,部分负荷率在80%负荷以上时,EGR-IGVC策略配合等T3-T4_(m)方案效果仍为最佳;在30%~80%负荷时,与配合等T3-T4_(m)方案相比,EGR-IGVC策略配合等T3-T4_(m)-T4_(d)方案可使燃气轮机效率提高0.15~0.47个百分点,余热锅炉[火用]损失减少0.51%(2.15 MW)以上.研究亦表明,当环境温度在0~40℃间变化时,采用等T3-T4_(m)-T4_(d)方案总能获得更高的联合循环效率,且随环境温度上升,部分负荷效率增幅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 再循环 进口导叶 能量与[火用]分析 部分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第一级动叶片颤振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闫安 李园园 +2 位作者 上官博 于飞龙 段静瑶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18,24,共7页
动叶片颤振是影响燃气轮机压气机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某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第一级动叶片的颤振,分别采用单向和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动叶片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气流阻碍动叶片振动,动叶片结构保持稳... 动叶片颤振是影响燃气轮机压气机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某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第一级动叶片的颤振,分别采用单向和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动叶片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气流阻碍动叶片振动,动叶片结构保持稳定;在近失速工况下动叶片发生颤振,颤振频率为112.00Hz;单向和双向耦合方法均可应用于动叶片颤振分析;双向耦合方法计算的最大应力值大于单向耦合方法,更符合实际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燃气轮机 动叶片 颤振 流固耦合 单向耦合 双向耦合 近失速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动叶弯曲变形故障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文昊 何立东 +1 位作者 贾兴运 张乐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5,共6页
针对国内某热电厂首次发生的燃气轮机压气机第二级动叶顶部弯曲变形故障,从压气机进出口压力、叶片通道温度、排气温度、进口导叶(IGV)阀开度、轴承振动、余热锅炉出口烟气流量等多个监测参数入手,多参数协同分析可能造成故障的原因。... 针对国内某热电厂首次发生的燃气轮机压气机第二级动叶顶部弯曲变形故障,从压气机进出口压力、叶片通道温度、排气温度、进口导叶(IGV)阀开度、轴承振动、余热锅炉出口烟气流量等多个监测参数入手,多参数协同分析可能造成故障的原因。在燃气轮机运行过程中,压气机出现进口静压增大0.0012 MPa,出口压力减小0.0782 MPa,叶片通道温度增#大14.09℃,排气温度增大6.12℃,2轴承振动增大10.69μm,余热锅炉出口烟气流量减少了0.25×106 Nm3/s等异常现象。揭示了轴流式压气机第二级动叶叶顶弯曲变形机理,判断动叶叶顶局部弯曲与压气机旋转失速现象密切相关。若出现压气机进口压力增大,压气机出口压力减小,叶片通道温度及排气温度升高,轴承振动增大,余热锅炉出口烟气流量减小等参数的异常变化,可初步判断压气机发生旋转失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轴流 叶顶弯曲故障 运行 旋转失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空气冷却燃气轮机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强 王凯琳 +3 位作者 姜文彬 阙晓斌 尉涵 武文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73-1481,共9页
为改善空气冷却重型燃气轮机热力性能,提出了一种能够高效利用抽气能量的新型空气冷却燃气轮机系统并研究了其热力性能的变化。以传统典型F级燃气轮机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性能数据作为对比基础,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新型高效空气冷却燃气轮... 为改善空气冷却重型燃气轮机热力性能,提出了一种能够高效利用抽气能量的新型空气冷却燃气轮机系统并研究了其热力性能的变化。以传统典型F级燃气轮机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性能数据作为对比基础,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新型高效空气冷却燃气轮机中冷却系统设计参数变更条件下的系统性能指标变化,计算对比了3种运行模式下的热力性能。结果表明:新型高效空气冷却燃气轮机能够有效降低压气机抽气温度,进而改善燃气轮机热力性能。在夏季工况下,进口温度分别被冷却到30、20、15℃时,燃气轮机功率分别升高了25.92、40.49、48.22 MW,燃气轮机效率分别提升了0.78、1.19、1.4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冷却 热力性能 冷却 变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ANSYS和坎贝尔图对燃气轮机压气机转子模态及临界转速的分析计算 被引量:17
11
作者 龚建政 钟芳明 +1 位作者 贺星 汤华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3-77,共5页
建立了某型燃气轮机低压压气机转子的几何模型,使用可计算陀螺效应的体单元建立了转子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数值仿真软件求解转子的前8阶模态,并基于其高速旋转结构模态分析功能画出了特征频率随转速的变化曲线即坎贝尔图。计算得到了一... 建立了某型燃气轮机低压压气机转子的几何模型,使用可计算陀螺效应的体单元建立了转子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数值仿真软件求解转子的前8阶模态,并基于其高速旋转结构模态分析功能画出了特征频率随转速的变化曲线即坎贝尔图。计算得到了一阶临界转速,并就支承刚度对其影响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转子的设计具有良好的结构刚度;设计中需要对压气机转子第4级轮盘附近转鼓的强度给予一定的重视;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安全系数合理;支承刚度的改变对临界转速的影响处于非敏感区,有利于转子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转子 有限元 模态分析 坎贝尔图 临界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可调静叶压气机的船舶燃气轮机仿真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志涛 白冰 +2 位作者 李铁磊 范阔 李淑英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21-1726,共6页
作为燃气轮机防喘措施之一,压气机可调静叶在变工况下的调节方案对燃机的运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以某型三轴船舶燃气轮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变几何压气机的燃机系统仿真缩放(0维-1维)模型。以提高燃机运行效率为目标,通过系统仿真,... 作为燃气轮机防喘措施之一,压气机可调静叶在变工况下的调节方案对燃机的运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以某型三轴船舶燃气轮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变几何压气机的燃机系统仿真缩放(0维-1维)模型。以提高燃机运行效率为目标,通过系统仿真,得到了各个工况下低压压气机前三级可调静叶的最佳开度及整机稳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原始的可调静叶调节方案相比,采用优化方案可以提高燃机在各个工况下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对燃机总体性能有更加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可调静叶 控制 系统仿真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气机抽气储能改进燃气轮机能源系统灵活性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承 黄曼曼 +1 位作者 王平 马晓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5510-5517,共8页
需求侧负荷波动致燃气轮机能源系统难以全工况高效、灵活匹配外界负荷,基于此提出在单轴燃气轮机组的压气机出口抽气,构成空气储/释能的燃气轮机能源系统。采用燃气轮机变工况典型性能解析分析法,研究压气机抽气对燃气轮机主要部件及机... 需求侧负荷波动致燃气轮机能源系统难以全工况高效、灵活匹配外界负荷,基于此提出在单轴燃气轮机组的压气机出口抽气,构成空气储/释能的燃气轮机能源系统。采用燃气轮机变工况典型性能解析分析法,研究压气机抽气对燃气轮机主要部件及机组运行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可行的机组负荷控制策略。以系统满足一种简单延时阶跃函数分布的逐时电负荷为例,研究峰谷比、负荷频率等特征参数对系统设计参数及供电效率的影响。分析表明,压气机抽气使其流量增大,压比显著下降;技术上燃气透平能等排气温度工作于文中所设的最大抽气系数为0.3的范围内;燃气轮机效率-负荷特性劣于基准系统,但提高了供热品位,增强其灵活性。当峰荷为4600kW、峰谷比为3、谷荷频率为0.375时,燃气轮机设计功率为4048kW,系统增效达2.02个百分点。为了提高大峰谷比情景下的系统效率及灵活性,可以考虑引入太阳能光热储能,提高空气透平的进气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旁路抽控制 缩空储能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燃气轮机压气机自适应机匣处理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海鸥 马婧媛 +3 位作者 王忠义 万雷 王立松 曲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38,共7页
为了研究一种在高中低3个转速下都可以扩稳的自适应机匣处理方式,以满足舰船对高速追击性能和良好的低速巡航性的双重要求。本文以实验室现有的一台2.5级压气机为研究模型,在一级动叶叶顶机匣处进行自适应机匣处理设计,根据以往的研究... 为了研究一种在高中低3个转速下都可以扩稳的自适应机匣处理方式,以满足舰船对高速追击性能和良好的低速巡航性的双重要求。本文以实验室现有的一台2.5级压气机为研究模型,在一级动叶叶顶机匣处进行自适应机匣处理设计,根据以往的研究经验制定了一个在高度、开口宽度、喷射角度都较为合理的结构参数,在已有一个喷射口和一个抽吸口的自适应机匣处理上,增加一个抽吸口,以研究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2个抽吸口的自适应机匣处理在3个转速下都有扩稳效果,在100%和75%转速时具有相对低转速更好的扩稳效果,达到2.37%和2.38%,峰值效率损失也较低,在1%左右。这种机匣处理的扩稳机理是,通过改变动叶叶顶附近的叶片表面静压分布,从而改变叶顶泄漏涡流的强度和发展传播方向,减小对主流流动的拦截作用;弦长0.4处的抽吸口有效抑制了此处附近区域二次泄漏涡流的产生,达到延缓失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燃气轮机 稳定裕度 数值模拟 自适应匣处理 性能 泄漏涡流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燃催化燃烧燃气轮机压气机的设计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尹娟 翁一武 刘雅黔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14-918,共5页
分析了贫燃催化燃烧燃气轮机系统中压气机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低出口宽径比、高比转速的压气机叶轮,并采用数值计算和试验2种方法预测了其工作性能.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该压气机在全工况下达到设计要求,且2种结果的高压... 分析了贫燃催化燃烧燃气轮机系统中压气机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低出口宽径比、高比转速的压气机叶轮,并采用数值计算和试验2种方法预测了其工作性能.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该压气机在全工况下达到设计要求,且2种结果的高压比区域、高效率区域均远离喘振线;低宽径比、高比转速压气机的设计点在高效区;随着转速的提高,此压气机的压比特性曲线在小流量区增长的趋势明显;采用低宽径比、高比转速设计的负面作用是增大了叶尖相对马赫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燃催化燃烧 燃气轮机 数值预测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185燃气轮机低压压气机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太秋 郭捷 《航空发动机》 2007年第1期16-17,33,共3页
介绍了QC185燃气轮机低压压气机设计方案的特点。通过利用三维修正二维的多级轴流式叶轮机械的“预测性设计”的工程计算方法,实现了QC185燃气轮机3级低压压气机的气动改装设计;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改装设计的3级低压压气机各项... 介绍了QC185燃气轮机低压压气机设计方案的特点。通过利用三维修正二维的多级轴流式叶轮机械的“预测性设计”的工程计算方法,实现了QC185燃气轮机3级低压压气机的气动改装设计;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改装设计的3级低压压气机各项性能达到或超过了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改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改燃气轮机高低压压气机匹配技术研究
17
作者 刘太秋 聂海刚 《航空发动机》 2013年第4期19-25,共7页
为适应航改燃气轮机研制需求,对其高低压压气机匹配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在完成设计压比相差大的高低压压气机设计特点和匹配特点研究基础上,利用多软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设计压比相差大的高低压压气机匹配... 为适应航改燃气轮机研制需求,对其高低压压气机匹配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在完成设计压比相差大的高低压压气机设计特点和匹配特点研究基础上,利用多软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设计压比相差大的高低压压气机匹配的技术措施,并将技术措施落实到了全新设计的5级低压压气机设计中。5级压气机试验件试验结果全面达到或超过了设计指标要求,同时经燃气发生器技术平台验证结果表明:高低压压气机匹配良好,相关匹配设计技术为今后航改燃气轮机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改燃气轮机 高低匹配 数值模拟 设计技术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台F级50 MW重型燃气轮机的自主研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孔祥林 田晓晶 +1 位作者 程国强 黎汝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7,共6页
以发电和驱动为主要功能的燃气轮机是涉及能源领域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装备,由于燃气轮机的研制涉及气动、传热、燃烧、结构、强度、材料、控制、精密制造等技术的极限,因而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我国的燃气轮机目前主要依... 以发电和驱动为主要功能的燃气轮机是涉及能源领域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装备,由于燃气轮机的研制涉及气动、传热、燃烧、结构、强度、材料、控制、精密制造等技术的极限,因而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我国的燃气轮机目前主要依赖进口,可以转让的技术主要局限在冷端部件制造和整机装配等低附加值部分,而燃气轮机设计、热部件制造、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则被严密封锁,致使国内燃气轮机制造产业利润偏低、燃气轮机用户设备投资和运维费用高昂,严重制约了我国燃气轮机产业及天然气发电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介绍了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汽)历经10余年完成的国内首台F级50 MW重型燃气轮机的自主研发历程、该型机组的参数和技术特点,以及关键设计、试验和制造技术,总结了重型燃气轮机设计、制造、试验方面的经验。结论认为,经过压气机、燃烧器、透平等关键部件试验验证以及整机的试验验证,东汽建立了F级重型燃气轮机的全过程研发能力,填补了国内F级重型燃气轮机技术体系的空白,不仅为培育我国自主燃气轮机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天然气发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级50 MW重型燃气轮机 自主研制 燃烧器 透平 满负荷稳定运行 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0110重型燃气轮机的研制 被引量:8
19
作者 崔荣繁 陈克杰 郭宝亭 《航空发动机》 2011年第3期8-11,共4页
通过阐述R0110重型燃气轮机的研制过程,总结了该燃气轮机的结构和性能特点。通过对各主要部件的设计、分析计算、试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设计、试验和调试经验,解决了研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初步掌握了重型燃气轮机研发的关键技术,基本... 通过阐述R0110重型燃气轮机的研制过程,总结了该燃气轮机的结构和性能特点。通过对各主要部件的设计、分析计算、试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设计、试验和调试经验,解决了研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初步掌握了重型燃气轮机研发的关键技术,基本建立了E+级重型燃气轮机研发设计平台,为重型燃气轮机的系列化发展以及合成气燃气轮机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0110重型燃气轮机 产品研制 燃烧室 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燃气轮机轴流压气机通流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庄达明 盛德仁 +2 位作者 林张新 陈坚红 李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109-117,155,共9页
随着燃气轮机国产化率的提高,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轮机轴流压气机通流设计软件成为重要任务。在分析了轴流压气机通流设计方法和流程后,提出以反动度和压比作为压气机整体计算的迭代收敛参数,以平均半径和熵增作为各级计算的迭... 随着燃气轮机国产化率的提高,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轮机轴流压气机通流设计软件成为重要任务。在分析了轴流压气机通流设计方法和流程后,提出以反动度和压比作为压气机整体计算的迭代收敛参数,以平均半径和熵增作为各级计算的迭代收敛参数,算得轴流压气机各级的热力参数和几何尺寸;基于Visual C#开发出燃气轮机轴流压气机通流初步设计程序,可输出基于SolidWorksAPI函数的宏文件,在SolidWorks环境下自动生成所设计压气机的三维参数化模型。程序的计算结果与某型燃气轮机轴流压气机的实际参数对比,轴截面各项几何尺寸的计算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证明本程序能满足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流设计 轴流 燃气轮机 SOLIDWORKS API 参数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