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传统蔬菜栽培设施——简易地面覆盖栽培
1
作者 祝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4,共1页
北京地区蔬菜设施栽培历史始于金代,其中风障畦蔬菜栽培、温室蔬菜栽培出现在元代,蒲蓆则出现在明代。至清代、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蔬菜设施类型多种多样:如风障畦、阳畦(古称秧畦、洞坑)、温室(古称暖洞子、小洞子、火坑、火室)等等。2... 北京地区蔬菜设施栽培历史始于金代,其中风障畦蔬菜栽培、温室蔬菜栽培出现在元代,蒲蓆则出现在明代。至清代、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蔬菜设施类型多种多样:如风障畦、阳畦(古称秧畦、洞坑)、温室(古称暖洞子、小洞子、火坑、火室)等等。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一批蔬菜科技工作者对当时北京等地的蔬菜设施及其生产状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北京地区传统蔬菜设施基本沿用了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设施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覆盖栽培 蔬菜栽培 蔬菜设施栽培 温室蔬菜 科技工作者 风障 阳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的经济效益
2
作者 倪根樟 《农业经济》 1982年第1期42-44,共3页
1979年,辽宁省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和辽阳六个市的郊区社队和科研单位,在温室、塑料大棚内和露地对青椒、黄瓜、早甘兰、西红柿、洋葱、土豆、芹菜、菜花、豇豆、架芸豆等蔬菜进行了薄膜地面覆盖试验。当年试验面积为31亩,198... 1979年,辽宁省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和辽阳六个市的郊区社队和科研单位,在温室、塑料大棚内和露地对青椒、黄瓜、早甘兰、西红柿、洋葱、土豆、芹菜、菜花、豇豆、架芸豆等蔬菜进行了薄膜地面覆盖试验。当年试验面积为31亩,1980年扩大到2773亩,1981年又猛增至23091亩。比前两年分别覆盖蔬菜种类也由最初的14种增至26种。蔬菜塑料薄膜地面覆盖面积迅速扩大,栽培品种迅速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覆盖栽培 蔬菜种类 塑料大棚 技术效果 科研单位 栽培品种 试验面积 蔬菜种子 采种量 京丰一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覆盖——农作物栽培史上的重大变革 被引量:2
3
作者 罗龙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年第9X期52-53,共2页
新中国建立之后,随着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的开展,多项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中,对整个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动和提高最为显著的,当属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简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
关键词 地面覆盖栽培 栽培 地膜覆盖 农业先进技术 农业生产 农业技术推广站 开花结铃 早熟棉 畜力牵引 铺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菜/嫩玉米/蔬菜/土壤豆芽/蚕豆间(套)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严再蓉 费伦敏 +2 位作者 万忠平 袁大友 黄有林 《长江蔬菜》 2016年第6期64-66,共3页
黄花菜具有悠久栽培历史,药菜兼用。野生黄花菜自然生产面积少、产量低,导致鲜黄花菜供求矛盾突出。长期以来,兴义市市场黄花菜主要为市外调入的干品。土壤豆芽指利用土壤生产的豆芽,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生物激素、化学催化剂、添加剂等。... 黄花菜具有悠久栽培历史,药菜兼用。野生黄花菜自然生产面积少、产量低,导致鲜黄花菜供求矛盾突出。长期以来,兴义市市场黄花菜主要为市外调入的干品。土壤豆芽指利用土壤生产的豆芽,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生物激素、化学催化剂、添加剂等。与常规筐发豆芽相比,土壤豆芽胚轴短、粗、硬;胚根长,侧根粗、多;子叶硬且呈黄绿色;胚轴与胚根有明显"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 冲里花 食用安全性 猛子花 生产过程 施清 白糯 栽培技术 油菜秸秆 地面覆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林地地膜覆盖试验
5
作者 唐时俊 李昌珠 《湖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0-31,共2页
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技术,简称地膜覆盖栽培,又称护根栽培或促根栽培,是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化、集约化发展的重大改革;是我国80年代农业科学方面适应范围广,经济效益大,深受农民欢迎的一项成功的技术,1986—1987年,我们进行了板栗... 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技术,简称地膜覆盖栽培,又称护根栽培或促根栽培,是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化、集约化发展的重大改革;是我国80年代农业科学方面适应范围广,经济效益大,深受农民欢迎的一项成功的技术,1986—1987年,我们进行了板栗林地地膜覆盖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覆盖栽培 地膜覆盖 农业科学 传统农业技术 九家种 单粒 土壤含水量 疏林地 出籽率 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颜色地膜的使用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农友 《农村百事通》 2016年第21期45-46,共2页
农用地膜是指直接覆盖在栽培畦或近地面的薄型农膜。一般厚度为0.008-0.015毫米,基础树酯为聚乙烯。近年来,各种有颜色的农膜纷纷上市,由于不同颜色的农膜对光谱的吸收和反射规律不同,对农作物生长及杂草、病虫害、地温的影响也不一样... 农用地膜是指直接覆盖在栽培畦或近地面的薄型农膜。一般厚度为0.008-0.015毫米,基础树酯为聚乙烯。近年来,各种有颜色的农膜纷纷上市,由于不同颜色的农膜对光谱的吸收和反射规律不同,对农作物生长及杂草、病虫害、地温的影响也不一样。因此在使用中要针对不同农作物的特点和种植季节,选择不同颜色的农膜。1.普通地膜厚度0.015毫米,幅宽80~300厘米不等,可根据畦宽选择不同的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覆盖栽培 种植季节 农用地膜 地膜覆盖 水稻秧苗 水稻育种 栽培效果 膜厚度 草莓果实 叶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正确使用有色农膜
7
作者 焦鼎伟 《农业知识》 2004年第16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地面覆盖栽培 优质农业 除草效果 秋黄瓜 茶叶品质 水稻育秧 水稻秧苗 季节栽培 壮秧 叶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