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油气储集目标的井中-地面电磁新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雪军 王家映 +1 位作者 何展翔 王志刚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6年第2期98-101,共4页
介绍了井中-地面电磁法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应用正演模拟方法研究供电电极在井中针对储集目标供电激发时,地下与地面电磁场的异常特征,了解了不同的储集层模型对电场分布规律的影响,从而为圈划油气异常、预测储集层延伸规律和研究剩余油... 介绍了井中-地面电磁法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应用正演模拟方法研究供电电极在井中针对储集目标供电激发时,地下与地面电磁场的异常特征,了解了不同的储集层模型对电场分布规律的影响,从而为圈划油气异常、预测储集层延伸规律和研究剩余油分布等打下良好的基础。重点分析了均匀半空间中单层储集目标和层状介质中多层储集目标的正演结果,并阐述了正演结果对野外生产的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中-地面电磁法 导电性异常 极化性异常 积分方程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电磁探测接收系统批量对比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萌 底青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6-194,共9页
已经将自主研制的地面电磁探测(SEP)系统与国内外商业仪器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自主研制的仪器系统整体性能与国外先进仪器系统性能相当,并在某些性能上略有优势。为测试批量生产的SEP采集系统(包括电磁法采集站和感应式... 已经将自主研制的地面电磁探测(SEP)系统与国内外商业仪器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自主研制的仪器系统整体性能与国外先进仪器系统性能相当,并在某些性能上略有优势。为测试批量生产的SEP采集系统(包括电磁法采集站和感应式磁传感器)的一致性、稳定性与可靠性,精心设计对比实验方法并在河北张北县进行了大规模的对比试验,分别采集了天然电磁场和人工电磁场数据,通过多种情况的对比,证明批量采集站与感应式磁传感器性能稳定,所采集的天然场和人工场视电阻率结果一致,各项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证明SEP系统能够为深部矿产资源和深部油气资源的勘探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也为批量仪器测试提供了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电磁法勘探系统 对比实验 天然场 人工场 一致性 稳定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水采空区地面-钻孔瞬变电磁探测技术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鹏 程建远 +2 位作者 姚伟华 李明星 王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02-2508,共7页
小煤窑积水采空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为有效识别钻孔旁侧遗漏的积水采空区并确定其空间位置,采用地面发射阶跃磁场、钻孔中接收三分量感应场的观测方式进行地面-钻孔瞬变电磁探测。通过构建积水采空区地电模型,正演分析了异常的响应特征... 小煤窑积水采空区威胁煤矿安全生产,为有效识别钻孔旁侧遗漏的积水采空区并确定其空间位置,采用地面发射阶跃磁场、钻孔中接收三分量感应场的观测方式进行地面-钻孔瞬变电磁探测。通过构建积水采空区地电模型,正演分析了异常的响应特征及异常场随异常体电阻率、规模和相对钻孔距离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异常场的3个分量均响应明显, X,Y分量过零点与Z分量极值点对应异常体深度;X,Y分量幅值相对较小,但为纯异常场,便于识别和提取;Z分量幅值相对较强,但异常场为背景场的千分之一,不易识别和提取;由于更接近异常体,地面-钻孔观测方式相比地面瞬变电磁采集到的Z 分量异常信号更强;异常响应强度随异常体电阻率降低、规模增大、距离减小而增强。基于等效电流环理论,设计了最小二乘约束反演算法,通过反演拟合异常场能获得异常体的中心坐标、倾角、尺寸等参数,实现异常体的空间定位。在陕西省榆林市某煤矿使用地面-钻孔瞬变电磁法开展积水采空区探测实验,采集的 X,Y 分量数据在目标层附近表现明显的异常响应特征,通过对1.0 ms和1.3 ms的异常场数据进行反演拟合,发现并推断钻孔北侧存在小煤窑积水采空区,反演结果得到后期钻孔验证,与实际揭露情况吻合。理论分析与现场实验证明:地面钻孔瞬变电磁法能有效探测到钻孔旁侧的积水采空区,实现“一孔多用”并突破“一孔之见”,为小煤窑积水采空区的精细探查提供了一种新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水采空区 地面-钻孔瞬变电磁 观测方式 正演模拟 三分量感应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球体上水平共面装置电磁异常 被引量:2
4
作者 朴化荣 刘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3年第1期93-112,共20页
本文利用连分式方法计算了偶极场中导电导磁球体的电磁响应函数,并给出了计算数据及图表。文中还给出了几种常用电磁装置在导电球体上电磁剖面异常理论曲线的计算公式。最后,讨论了地面电磁法的常用装置——水平共面装置的异常曲线特征。
关键词 磁异常 地面电磁法 电磁响应 共面 曲线特征 偶极场 一次场 响应函数 计算公式 理论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电法探测老矿区采空区积水技术 被引量:15
5
作者 高波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63,共3页
以晋城老矿区为例,针对上部3号煤层存在采空区积水情况,采用地面瞬变电磁法和井下音频电透法进行综合探测,首先利用瞬变电磁法对含水体敏感的特征进行先行探测,然后结合井下音频电透法减少前者的体积效应,通过对这两种方法探测结果的综... 以晋城老矿区为例,针对上部3号煤层存在采空区积水情况,采用地面瞬变电磁法和井下音频电透法进行综合探测,首先利用瞬变电磁法对含水体敏感的特征进行先行探测,然后结合井下音频电透法减少前者的体积效应,通过对这两种方法探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准确地圈定了主采煤层上部的采空区积水区域,为矿方疏放水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城矿区 采空积水区 地面瞬变电磁 音频电透 防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85
6
作者 袁桂琴 熊盛青 +7 位作者 孟庆敏 周锡华 林品荣 王书民 高文利 徐明才 史大年 李秋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44-1805,共62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与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金属矿勘查已成为当前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找矿深度的不断增加,使得找矿难度也随之加大,这就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提供了发展空间。本文对高精度航空磁测技术、航...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与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金属矿勘查已成为当前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找矿深度的不断增加,使得找矿难度也随之加大,这就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提供了发展空间。本文对高精度航空磁测技术、航空电磁测量技术、航空放射性测量技术、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地面电磁测量技术、井中地球物理测量技术、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天然地震流动台阵技术和深地震主动源剖面探测技术等进行了总结,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这些方法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这些方法技术是当前矿产勘查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技术,或是近年来研发的新方法、新技术,在新一轮的矿产勘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地球物理勘查观测结果的多解性,又困扰着资料的正确推断解释,因此,如何正确选择和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充分发挥方法技术各自的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围绕方法技术概况、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应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应用实例及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金属矿勘查实践有所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磁 航空电磁 航空放射性 航空重力 地面电磁法 金属矿地震 井中物探 天然地震流动台阵观测 深地震主动源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金昌金川镍矿SEP系统与国外仪器比对试验 被引量:8
7
作者 底青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845-3854,共10页
地面电磁探测(SEP)系统在辽宁兴城杨家杖子矿与国外高端仪器对比试验中取得了不错效果.为了检验地面电磁探测(SEP)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强干扰区中的性能及可靠性,以及由SEP系统各组成部分集成的整体系统的野外实际工作能力,继续在甘肃金川... 地面电磁探测(SEP)系统在辽宁兴城杨家杖子矿与国外高端仪器对比试验中取得了不错效果.为了检验地面电磁探测(SEP)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强干扰区中的性能及可靠性,以及由SEP系统各组成部分集成的整体系统的野外实际工作能力,继续在甘肃金川镍矿区,在强干扰背景下开展了与国外先进仪器的比对试验.利用SEP系统和国际高端著名商业仪器系统,通过不同发射机原始曲线、不同接收机原始曲线、反演剖面的对比,表明二者数据一致性较好,SEP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已经和国际先进仪器相当,已经能够胜任各种复杂的勘探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研制 地面电磁法仪器 电磁勘探系统 对比试验 CSA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fety assessment of waste rock dump built on existing tailings ponds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全明 袁会娜 钟茂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707-2718,共12页
The construction of waste rock dumps on existing tailing ponds has been put into practice in China to save precious land resources. This work focuses on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the Daheishan molybdenum mine waste roc... The construction of waste rock dumps on existing tailing ponds has been put into practice in China to save precious land resources. This work focuses on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the Daheishan molybdenum mine waste rock dump under construction on two adjoining tailings ponds.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tailings foundation and the filling quality of the waste rock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through detecting water-rich areas and loose packing areas, from which, the depth of phreatic line is also estimated. With such information and the material parameters, the numerical method based on shear strength reduction is applied to analyzing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waste rock dump and the tailings ponds over a number of typical cross sections under both current and designed conditions, where the complex geological profiles exposed by site investigation are considered. Through numerical experiments, the influence of soft lenses in the tailings and possible loose packing areas in the waste rock is examined. Although large displacements may develop due to the soft tailings found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ste rock dump satisfies the safety requirements under both present and designed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te rock dump tailings pond safety assessment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stability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