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木六道沟气候及地面组成物质特征对侵蚀产沙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查轩 王斌科 唐克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3年第2期67-74,共8页
在野外调查与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六道沟及其相邻流域降雨、径流、气温、风力等气候因素及地面组成物质特征对侵蚀产沙的影响。认为暴雨强度大,疾风多、植被少,地面组成物质复杂松散,以及不良的土壤理化特性,是该区侵蚀产沙特别强... 在野外调查与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六道沟及其相邻流域降雨、径流、气温、风力等气候因素及地面组成物质特征对侵蚀产沙的影响。认为暴雨强度大,疾风多、植被少,地面组成物质复杂松散,以及不良的土壤理化特性,是该区侵蚀产沙特别强烈的根本原因,该区的侵蚀具有复杂多样的特殊性,在时间与空间上差异较大,分布不均;地面物质粗、产沙量大、是粗沙的主要产区;掌握侵蚀特点,控制风沙直接入沟,入河及坡耕地的改造,防治沟头,沟壑崩塌,扩大草灌,发展多样性农业为治理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道沟 气候因素 地面组成物质 风蚀与水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地面组成物质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华端 刘应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6期58-62,共5页
通过对贵州省主要的几类地面组成物质发育的土壤进行调查,利用统计分析的手段,对比研究地面组成物质与土壤机械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面组成物质明显地影响土壤机械组成,不同类型地面组成物质发育的土壤,在石砾、砂粒及黏粒含量方面... 通过对贵州省主要的几类地面组成物质发育的土壤进行调查,利用统计分析的手段,对比研究地面组成物质与土壤机械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面组成物质明显地影响土壤机械组成,不同类型地面组成物质发育的土壤,在石砾、砂粒及黏粒含量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而粉砂粒含量差异不显著;整体上,碳酸盐岩形成的土壤砂粒含量低(17.84%),而粉砂粒含量(43.93%)与黏粒含量(38.24%)较高,紫色砂页岩与砂页岩土壤均表现为砂粒含量高而粉砂粒和黏粒含量较低,而煤系地层土壤比较接近于碳酸盐岩土壤,板岩组土壤适中。研究结果可为贵州省的土壤侵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组成物质 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侵蚀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地面组成物质对地表侵蚀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高华端 刘应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2-175,共4页
流域地貌的水道结构是地表侵蚀地形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区域土壤侵蚀研究中的重要因子之一。利用野外实测与地形图量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贵州省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水道发育参数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贵州省地面组成物质对地表侵蚀形态的影响... 流域地貌的水道结构是地表侵蚀地形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区域土壤侵蚀研究中的重要因子之一。利用野外实测与地形图量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贵州省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水道发育参数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贵州省地面组成物质对地表侵蚀形态的影响极为显著,不同类型地面组成物质发育的水道在水道频度与水道密度方面均表现出差异。同时,碳酸盐岩组所占的面积比例对地表水道发育有明显的影响并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对该类地区区域土壤侵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组成物质 地表侵蚀形态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沙粗沙区皇甫川流域泥石流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文龙 李占斌 +1 位作者 张平仓 刘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19,共2页
皇甫川流域地处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交接地带,属于水蚀风蚀过渡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通过分析该流域的气候、地貌地形、地面物质组成等条件,结合皇甫川流域泥石流发育现状分析后认为,一般情况下皇甫川流域典型泥石流过程几乎不发... 皇甫川流域地处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交接地带,属于水蚀风蚀过渡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通过分析该流域的气候、地貌地形、地面物质组成等条件,结合皇甫川流域泥石流发育现状分析后认为,一般情况下皇甫川流域典型泥石流过程几乎不发生,但是高含沙水流、泥流过程的高发区和多发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皇甫川流域泥石流的危害是潜在的,对于增加入黄泥沙,特别是对黄河沿岸的府谷、保德以及天桥电站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甫川流域 泥石流 发育 地面物质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土地利用现状概查及其评价
5
作者 刘执鲁 王广任 孙建轩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1985年第4期49-54,共6页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业生产的实质是人们对以土地资源为重点的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长期以来,由于没有一个比较接近实际的土地数据,影响到宏观农业战略部署与决策,给农业结构和布局的合理调...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业生产的实质是人们对以土地资源为重点的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长期以来,由于没有一个比较接近实际的土地数据,影响到宏观农业战略部署与决策,给农业结构和布局的合理调整造成困难。近几年来国内有些部门已经应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成数抽样方法进行土地资源和面积量算,获得一定成果。1981—1983年省区划力、和省综考所在永济、运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现状 地类 成数抽样 样点 山西 类型区 雁北 地面物质组成 地面 晋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