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年“8.15”陕西西部区域性暴雨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洁 徐迎春 李恩莉 《绿色科技》 2022年第8期53-57,67,共6页
运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雷达数据以及NCEP/NCAR的1°×1°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8月15-16日陕西西部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湿气流与西风槽的交绥为此次暴雨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 运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雷达数据以及NCEP/NCAR的1°×1°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8月15-16日陕西西部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湿气流与西风槽的交绥为此次暴雨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陕南西部的水汽输送为来自南海的偏南气流输送,而关中西部的水汽输送主要有两条路径:分别为700hPa的偏南气流输送和850hPa转向的偏东气流输送。地面上弱冷空气的补充和地面暖低压形成的锋区是影响此次暴雨的重要地面系统。影响陕西西部的两个显著降雨云团与地面锋区的增强对应较好。锋区增强时,降水云系增强,雨强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地面暖低压 水汽通量散度 假相当位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8月洛阳市罕见连续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2
作者 吴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4期8283-8285,共3页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和河南省区域天气监测网提供的乡镇四要素站点资料,对2013年8月14~17日洛阳地区出现的大范围的连续高温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南亚高压和大陆副高的持续配合利于洛阳地区大范围的高温天气的产生;700和8...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和河南省区域天气监测网提供的乡镇四要素站点资料,对2013年8月14~17日洛阳地区出现的大范围的连续高温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南亚高压和大陆副高的持续配合利于洛阳地区大范围的高温天气的产生;700和850hPa的暖平流是形成高温天气的重要因素;地面暖低压的持续控制是造成此次长时间高温天气的重要条件;洛阳地区日最高气温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欧洲中心和T639的数值预报对此次连续高温天气过程均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过程 南亚高压 大陆副高 温度平流 地面暖低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