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技术的地面水平井分段压裂效果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元杰
刘宁
+2 位作者
陈法兵
李岩
孙学波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93,共11页
针对深井巨厚岩层动力灾害的防控,我国部分冲击地压矿井采用了地面水平井压裂防控技术。为了有效监测地面水平井压裂期间的压裂效果,提出了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方法,通过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台网的建设,对地面水平井分段压裂期间产生的微...
针对深井巨厚岩层动力灾害的防控,我国部分冲击地压矿井采用了地面水平井压裂防控技术。为了有效监测地面水平井压裂期间的压裂效果,提出了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方法,通过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台网的建设,对地面水平井分段压裂期间产生的微震事件进行有效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压裂施工与微震事件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使用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方法,压裂时段微震事件分布在压裂缝网展布范围内的概率高达71%,微震事件分布与压裂缝网在垂直方向的展布范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微震的垂直定位精度,能够满足地面水平井分段压裂效果的观测。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技术的提出和应用可为后续地面压裂效果的观测、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硬岩层
地面
水平井分段压裂
井上下
微震
联合
监测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面直井水压致裂防控巨厚硬岩运动型矿震试验研究
被引量:
18
2
作者
尚晓光
朱斯陶
+7 位作者
姜福兴
张修峰
王春耀
王超
谢华东
闫宪洋
刘金海
魏全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39-650,共12页
巨厚坚硬岩层运动产生的矿震和冲击地压灾害防控难度大,已经成为我国多个巨厚坚硬岩层矿区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以东滩煤矿六采区巨厚硬岩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根据工作面开采期间矿震发生规律、地层结构特征及煤层开采条件,提出...
巨厚坚硬岩层运动产生的矿震和冲击地压灾害防控难度大,已经成为我国多个巨厚坚硬岩层矿区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以东滩煤矿六采区巨厚硬岩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根据工作面开采期间矿震发生规律、地层结构特征及煤层开采条件,提出了地面直井分段水压致裂防控深井巨厚硬岩运动型矿震的方法,通过地面直井压裂降低巨厚硬岩的完整性、减小巨厚硬岩运动释放的弹性能,压裂期间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连续采集微震监测系统对压裂过程中形成的裂缝形态进行监测,通过对压裂过程中的管路压力曲线、微震事件以及压裂后63_(上)06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发生的微震事件规律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对压裂曲线以及压裂过程中接收到的有效微震事件在时间上分布规律的分析,将地面直井巨厚岩层水压致裂裂缝形成发育的整个过程分为起裂、岩石裂隙扩展、主裂缝形成、主裂缝延伸与次生裂缝形成和裂缝闭合返排5个阶段;(2)根据微震监测结果,地面直井高压水致裂形成的主裂缝方向143°~150°,长度为220~300 m,竖直高度300~344 m,基本实现了对目标巨厚硬岩的全厚压裂;(3)根据63_(上)06工作面在地面直井压裂区域开采期间的微震监测结果,对比相邻3个工作面在0~500 m开采期间1.5级以上矿震事件平均减少约54%,基本实现了预期的地面压裂减震目标,为东滩煤矿六采区巨厚硬岩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
直井分段水力压裂
矿震防控
巨厚坚硬岩层
地面与井下联合微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技术的地面水平井分段压裂效果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元杰
刘宁
陈法兵
李岩
孙学波
机构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
出处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93,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资助项目(SQ2020YFF0426364)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创业资金专项资助项目(2019-TD-2-CXY004,2019-TD-2-CXY006)。
文摘
针对深井巨厚岩层动力灾害的防控,我国部分冲击地压矿井采用了地面水平井压裂防控技术。为了有效监测地面水平井压裂期间的压裂效果,提出了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方法,通过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台网的建设,对地面水平井分段压裂期间产生的微震事件进行有效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压裂施工与微震事件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使用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方法,压裂时段微震事件分布在压裂缝网展布范围内的概率高达71%,微震事件分布与压裂缝网在垂直方向的展布范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微震的垂直定位精度,能够满足地面水平井分段压裂效果的观测。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技术的提出和应用可为后续地面压裂效果的观测、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巨厚硬岩层
地面
水平井分段压裂
井上下
微震
联合
监测
效果分析
Keywords
thick hard rock layer
horizontal well staged fracturing
joint monitoring of surface and underground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effectiveness analysis
分类号
TD326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面直井水压致裂防控巨厚硬岩运动型矿震试验研究
被引量:
18
2
作者
尚晓光
朱斯陶
姜福兴
张修峰
王春耀
王超
谢华东
闫宪洋
刘金海
魏全德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华北科技学院应急技术与管理学院
北京安科兴业矿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39-650,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90401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FPF-TP-20-002A2)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资助项目(2019SDZY02)
文摘
巨厚坚硬岩层运动产生的矿震和冲击地压灾害防控难度大,已经成为我国多个巨厚坚硬岩层矿区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以东滩煤矿六采区巨厚硬岩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根据工作面开采期间矿震发生规律、地层结构特征及煤层开采条件,提出了地面直井分段水压致裂防控深井巨厚硬岩运动型矿震的方法,通过地面直井压裂降低巨厚硬岩的完整性、减小巨厚硬岩运动释放的弹性能,压裂期间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连续采集微震监测系统对压裂过程中形成的裂缝形态进行监测,通过对压裂过程中的管路压力曲线、微震事件以及压裂后63_(上)06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发生的微震事件规律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对压裂曲线以及压裂过程中接收到的有效微震事件在时间上分布规律的分析,将地面直井巨厚岩层水压致裂裂缝形成发育的整个过程分为起裂、岩石裂隙扩展、主裂缝形成、主裂缝延伸与次生裂缝形成和裂缝闭合返排5个阶段;(2)根据微震监测结果,地面直井高压水致裂形成的主裂缝方向143°~150°,长度为220~300 m,竖直高度300~344 m,基本实现了对目标巨厚硬岩的全厚压裂;(3)根据63_(上)06工作面在地面直井压裂区域开采期间的微震监测结果,对比相邻3个工作面在0~500 m开采期间1.5级以上矿震事件平均减少约54%,基本实现了预期的地面压裂减震目标,为东滩煤矿六采区巨厚硬岩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地面
直井分段水力压裂
矿震防控
巨厚坚硬岩层
地面与井下联合微震监测
Keywords
staged surface vertical well hydraulic fracturing
the rock bur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 huge layer of hard rock
surface and downhole joint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分类号
TD32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技术的地面水平井分段压裂效果分析
王元杰
刘宁
陈法兵
李岩
孙学波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面直井水压致裂防控巨厚硬岩运动型矿震试验研究
尚晓光
朱斯陶
姜福兴
张修峰
王春耀
王超
谢华东
闫宪洋
刘金海
魏全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