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云图法的结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被引量:60
1
作者 吕大刚 于晓辉 +1 位作者 潘峰 王光远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5,共9页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是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Center,PEER)提出的新一代"性能化地震工程(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PBEE)"理论框架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概率地震...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是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Center,PEER)提出的新一代"性能化地震工程(Performance-Based Earthquake Engineering,PBEE)"理论框架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方法称为"云图法",这种方法针对确定性结构进行一系列地震动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分析,从而得到地震动强度参数与结构地震需求的"云图"。然而,传统的云图法只能考虑地震动的不确定性,而无法考虑结构的不确定性。为此,结合拉丁超立方体抽样技术,提出一种能综合考虑地震动不确定性和结构不确定性的改进云图法,并将传统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内容拓展为概率地震需求模型、概率地震需求易损性分析、概率地震需求危险性分析三个层次。以一榀五层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分别采用传统云图法和改进云图法对其进行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得到了该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地震需求易损性曲线和地震需求危险性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考虑地震动与结构的不确定性,避免不考虑结构的不确定性而低估结构的地震风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云图法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地震需求易损性 地震需求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性能极限状态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骁骁 吴子燕 王其昂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1-187,206,共8页
基于概率地震需求分析(PSDA),分别采用增量动力和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某框架结构的最大层间漂移比和最大加速度响应,通过定义多维性能极限状态的性能水准,计算该结构的多维地震易损性,联合地震动危险性曲线,建立了年平均超越概率的三重... 基于概率地震需求分析(PSDA),分别采用增量动力和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某框架结构的最大层间漂移比和最大加速度响应,通过定义多维性能极限状态的性能水准,计算该结构的多维地震易损性,联合地震动危险性曲线,建立了年平均超越概率的三重积分公式,采用梯形法求得50年内地震需求(漂移)危险性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同时考虑性能极限状态的随机性和相关性对结构需求危险性的敏感性分析。在性能极限状态不确定性中选择适当的变异系数(cidrcpfa)及相互作用因子NID R,能够使年平均超越概率增加;相比单一极限状态,考虑二维极限状态的年平均超越概率也将提高。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描述对多维响应参数敏感的结构破坏行为,可获得设计基准期内更加符合实际的结构需求危险性曲线,为震后损失估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多维性能极限状态 增量动力分析 结构需求危险性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的铅芯橡胶支座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圣 钟铁毅 张常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8-53,92,共7页
选取谱加速度为地震动强度参数,最大墩底弯矩为工程需求参数,对铅芯橡胶支座隔震简支梁桥与非隔震简支梁桥进行概率需求分析,定量计算研究铅芯橡胶支座对提高桥梁结构抗震性能作用。计算结果表明,隔震桥梁结构回归方程斜率均小于非隔震... 选取谱加速度为地震动强度参数,最大墩底弯矩为工程需求参数,对铅芯橡胶支座隔震简支梁桥与非隔震简支梁桥进行概率需求分析,定量计算研究铅芯橡胶支座对提高桥梁结构抗震性能作用。计算结果表明,隔震桥梁结构回归方程斜率均小于非隔震桥梁结构回归方程斜率,说明隔震结构对地震动强度改变的敏感性小于非隔震结构;场地危险性分析表明,同一场地桥梁结构体系遭遇某水平谱加速度的超越概率,隔震结构小于非隔震结构,应用隔震支座可降低桥梁结构对应的场地危险性;概率地震需求危险性分析表明,铅芯橡胶支座隔震桥梁结构发生墩底纵筋屈服年超越概率远小于非隔震结构概率。研究表明,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方法可作为基于概率的定量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结构体系的桥梁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铅芯橡胶支座 隔震 超越概率 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桥梁结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中地面运动强度参数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亮 李建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97,共7页
对于大跨径桥梁结构,应结合地震工程学和结构抗震两个方面选择合理的地面运动强度参数(IM),进行动力分析。针对一座高速公路双塔斜拉桥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的IM对于结构地震需求的影响,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对于不同桥向,... 对于大跨径桥梁结构,应结合地震工程学和结构抗震两个方面选择合理的地面运动强度参数(IM),进行动力分析。针对一座高速公路双塔斜拉桥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的IM对于结构地震需求的影响,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对于不同桥向,在累积质量参与系数贡献显著的周期范围内,反应谱对结构地震需求影响显著,且高频区段反应谱的影响大于低频区段。应该采用对结构地震需求影响显著的反应谱区段内质量参与系数较大的短周期谱加速度或PGA作为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抗震 大跨径桥梁结构 地面运动强度参数 优化选择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塑性谱位移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超 耿飞 温增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62-171,184,共11页
地震动参数的选择是影响概率地震需求分析中输入地震动的选择和调整以及分析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开展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时,常采用的地震动参数主要有峰值加速度和对应于结构基本周期的加速度反应谱值。但是,一方面,结构响应与地震动... 地震动参数的选择是影响概率地震需求分析中输入地震动的选择和调整以及分析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开展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时,常采用的地震动参数主要有峰值加速度和对应于结构基本周期的加速度反应谱值。但是,一方面,结构响应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相关性较差。另一方面,对应于结构基本周期的加速度反应谱值不能体现结构基本周期之外的地震动频率成分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以弹塑性谱位移作为地震动参数开展RC框架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研究。基于模态Pushover分析提出了弹塑性谱位移的计算方法;借助云图法和改进的增量动力法开展典型框架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基于回归拟合及残差分析研究了弹塑性谱位移的充分有效性,并与弹性谱位移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弹塑性谱位移能够反映大于结构基本周期的地震动频率成分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改善了弹性谱位移仅反映单一地震动频率成分对结构反应影响的不足,可以较合理地揭示由于结构软化导致自振周期延长后地震动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地震动强度参数 弹塑性谱位移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U并行计算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与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徐铭阳 贾明明 吕大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90-197,共8页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体现了不确定性从地震动强度参数到工程需求参数的传递过程,文中介绍并对比概率地震需求分析中云图法、单条带法与多条带法的优缺点。以MATLAB+OpenSEES实时交互方式,提出基于CPU并行计算架构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方法,...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体现了不确定性从地震动强度参数到工程需求参数的传递过程,文中介绍并对比概率地震需求分析中云图法、单条带法与多条带法的优缺点。以MATLAB+OpenSEES实时交互方式,提出基于CPU并行计算架构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方法,显著提高分析效率。提出并行-云图法、并行-单条带法与并行-多条带法,通过RC框剪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开展不同层高RC框剪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表明:云图法的对数标准差普遍大于单条带法与多条带法,过高地估计了结构的抗震性能,而单条带法与多条带法在易损性中位值与对数标准差确定方法上存在差异,单条带法的对数标准差普遍低于多条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CPU并行计算 云图法 单条带法 多条带法 RC框剪结构 地震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和极限状态阈值随机性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7
作者 贾大卫 吴子燕 何乡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25-234,共10页
传统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普遍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假定,且大多基于固定阈值衡量结构性能极限状态,这些简化方法很多时候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提出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法。利用多维性能极限状态方... 传统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普遍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假定,且大多基于固定阈值衡量结构性能极限状态,这些简化方法很多时候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提出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法。利用多维性能极限状态方程衡量结构破坏程度。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法(increment dynamic analysis,IDA)计算结构工程需求参数(engineering demand parameter,EDP),基于IDA曲线斜率划分结构阈值。不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假定,利用GMM分别建立EDP和阈值的概率密度函数,将传统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的三重积分拓展到五重积分,充分考虑阈值的随机性。利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MC)法求解,得到结构需求年平均超越概率。分别建立某钢筋混凝土框剪和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最大层间位移角(maximum inter-story drift ratio,MIDR)、最大层加速度(peak floor acceleration,PFA)作为EDP。研究表明:阈值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并且会随着破坏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忽略阈值随机性会导致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与传统对数正态分布假定相比,基于GMM所得结构需求年平均超越概率偏小,对数正态分布假定会得到不准确的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多维性能极限状态 高斯混合模型(GMM) 阈值随机性 增量动力分析(I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概率地震需求分析中的地震动强度指标选择研究
8
作者 陈敏 《工程与建设》 2016年第3期355-357,共3页
对目前桥梁抗震分析和设计中应用较多的两个地震动强度指标,即峰值地面运动加速度(PGA)和结构特定周期处的谱加速度(Sa),研究在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学理论中,采用PGA和Sa作为地震动强度指标,对非规则连续梁桥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学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地震动强度指标 实际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移动式风雨棚基于性能的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
9
作者 王建超 周世龙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1期1-6,58,共7页
大跨移动式风雨棚是应用于船厂、工矿、军工等为克服恶劣天气而在场地不同位置设置的可移动棚式特种机械设备。由于该结构多在近海地区投入使用,且近海地区多是地震频发地带,所以对大跨移动式风雨棚进行基于性能的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是... 大跨移动式风雨棚是应用于船厂、工矿、军工等为克服恶劣天气而在场地不同位置设置的可移动棚式特种机械设备。由于该结构多在近海地区投入使用,且近海地区多是地震频发地带,所以对大跨移动式风雨棚进行基于性能的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地震峰值加速度(PGA)作为地震动强度指标,以顶点最大位移角和位移延性比作为地震需求指标,并基于文献和文中定义的界限值法对结构进行易损性分析,最终得到结构在不同极限状态下的易损性曲线。通过模拟研究得出:该定义界限值法的结构失效概率大于基于文献界限值的结构失效概率。对于大跨移动式风雨棚可以参考该界限值法对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不同地震需求指标和相同PGA下,以顶点最大位移角为指标的结构倒塌概率(78.19%)略小于以位移延性比为指标的结构倒塌概率(78.59%),因此可以以位移延性比为首要考虑的指标,以顶点最大位移角作为对比指标为结构提供今后的震害预测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移动式风雨棚 地震峰值加速度 顶点最大位移角 位移延性比 基于性能地震易损性分析 地震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64
10
作者 刘晶波 刘阳冰 +1 位作者 闫秋实 韩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7,共9页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由于兼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我国高层建筑领域内应用较多的一种结构形式。虽然在地震区越来越多地采用这种新型的结构,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由于兼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我国高层建筑领域内应用较多的一种结构形式。虽然在地震区越来越多地采用这种新型的结构,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地震易损性进行过研究的文献。因此给出一种基于性能的结构整体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该方法既考虑了结构本身的不确定性,又考虑了地震动输入的不确定性。并定义了结构整体和楼层的四个极限破坏状态,从而提出了基于结构极限破坏状态确定结构抗震性能水平限值的方法。最后采用该方法对两个不同类型的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基于性能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得到结构的易损性曲线,对结构的易损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比较了两个结构的易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方钢管混凝土 性能水平 地震需求分析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平面不规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小宁 杜永峰 李慧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45-1650,共6页
针对平面不规则框剪结构,提出基于性能的结构整体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基于性能分析静力弹塑性,根据结构极限损伤状态定义平面不规则框剪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扭转角的4个性能水平限值。通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获得结构地震响应。根据... 针对平面不规则框剪结构,提出基于性能的结构整体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基于性能分析静力弹塑性,根据结构极限损伤状态定义平面不规则框剪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层间扭转角的4个性能水平限值。通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获得结构地震响应。根据超越概率的定义,分别计算层间位移角和层间扭转角极限状态下超越概率。结合地震峰值加速度及超越概率对一平面不规则框剪结构进行基于性能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绘制结构的易损性曲线,比较2个指标的易损性曲线,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对平面不规则结构进行易损性分析时,应考虑扭转响应对结构的影响,防止高估这类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不规则框剪结构 层间位移角 层间扭转角 性能水平 地震需求分析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集装箱起重机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毅 王贡献 +1 位作者 王东 李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22-228,共7页
根据集装箱起重机(简称岸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表现特征,定义了4个破坏等级和3个性能水准,以门框位移角为量化指标,给出一种岸桥结构性能水准的确定方法。考虑结构和地震动的不确定性,对两台岸桥实例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得到结构... 根据集装箱起重机(简称岸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表现特征,定义了4个破坏等级和3个性能水准,以门框位移角为量化指标,给出一种岸桥结构性能水准的确定方法。考虑结构和地震动的不确定性,对两台岸桥实例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得到结构易损性曲线。分析结果表明:两台岸桥门框构件延性变形能力较差,在强震作用下的倒塌概率较大。易损性曲线明确了岸桥结构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性能水准概率,为岸桥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和灾害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起重机结构 性能水准 地震需求分析 易损性曲线 门框位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厂房抗震分析中地震动强度指标选择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志强 张剑峰 +1 位作者 王飞 姚倩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为了探究适用于水电站厂房抗震分析的地震动强度参数(intensity measure,IM),基于某水电站地面厂房工程实例,首先选取42条天然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对17种具有代表性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厂房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响应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各强... 为了探究适用于水电站厂房抗震分析的地震动强度参数(intensity measure,IM),基于某水电站地面厂房工程实例,首先选取42条天然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对17种具有代表性的地震动强度指标与厂房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响应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各强度指标在水电站厂房地震响应分析中的适用性;然后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方法,选择上述相关程度较高的强度指标作为地震动强度参数,分别与结构工程需求参数(engineering demand parameters,EDP)在对数坐标系下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从有效性、适用性和效益性三方面综合评价各强度指标在概率地震需求分析(probabilistic seismic demand analysis,PSDA)中合理性以得到准确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结论。结果表明:总体上,速度型指标与厂房结构响应的相关程度较高,加速度型指标次之,位移型指标最差,水电站厂房地震响应分析时应在速度型指标中优先选择与地震动频谱特征相关的指标;对IDA结果的对数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速度型指标作为IM应用于PSDA更加合理,其中速度谱强度(velocity spectrum intensity,VSI)在有效性、适用性和效益性三方面的综合表现最好,应用于地震易损性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水电站厂房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厂房 地震动强度参数(IM) 地震响应分析 增量动力分析(IDA)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PSDA) 地震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运动强度参数对RC桥梁地震需求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雪源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4-158,共5页
在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学(PBEE)中,建立概率地震需求模型(PSDM)时需要对桥梁结构的工程需求参数(EDP)进行概率估计。其中,强地面运动参数(IM)的选择对EDP的概率估计影响很大,因此需要正确选择IM。分别采用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结构第一模态... 在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学(PBEE)中,建立概率地震需求模型(PSDM)时需要对桥梁结构的工程需求参数(EDP)进行概率估计。其中,强地面运动参数(IM)的选择对EDP的概率估计影响很大,因此需要正确选择IM。分别采用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结构第一模态周期弹性谱加速度(5%阻尼比)Sa(T1,5%)和峰值地面加速度PGA作为IM,选择实际地震波并进行合理的调值,对一座钢筋混凝土桥墩进行IDA分析,其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性质EDP的概率估计值,以PGA作为IM计算所得的结果明显偏于非保守,且离散度一般也更大。说明可以针对不同性质的EDP,根据地面运动强度的大小,选择不同的IM,通过合理的调值对EDP进行概率估计,可以更加精确、高效地建立PS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运动强度参数 钢筋混凝土桥墩 结构第一周期谱加速度 峰值地面运动加速度 地震需求参数(EDP)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PSDA)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PSDM) ID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钢横梁刚度折减的钢板组合梁地震响应分析
15
作者 姚春江 《工程与建设》 2019年第4期582-587,599,共7页
非支撑横梁体系作为一种新型钢-混组合梁形式,由于在跨中横梁位置取消了剪力钉连接,横梁仅作为连接双钢主梁稳定作用。本文针对不同刚度钢横梁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特性及非线性时程地震响应规律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地震场地危... 非支撑横梁体系作为一种新型钢-混组合梁形式,由于在跨中横梁位置取消了剪力钉连接,横梁仅作为连接双钢主梁稳定作用。本文针对不同刚度钢横梁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特性及非线性时程地震响应规律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地震场地危险性分析及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方法,获得钢横梁刚度对于墩底内力、支座位移等工程需求参数风险曲线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组合梁 钢横梁 地震响应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梁桥建模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章亮 魏标 +1 位作者 蒋丽忠 李姗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3-404,共12页
平衡模型建立效率和确保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一直以来都是高速铁路梁桥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所面临的挑战。鉴此,首先,以典型高速铁路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罗列建模相关不确定性参数及其概率分布;其次,采用分式析因设计方法,基于O... 平衡模型建立效率和确保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一直以来都是高速铁路梁桥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所面临的挑战。鉴此,首先,以典型高速铁路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罗列建模相关不确定性参数及其概率分布;其次,采用分式析因设计方法,基于OpenSees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生成了32组考虑15种建模不确定性参数的计算工况;最后,通过方差分析得到的p值确定不同建模参数对构件地震响应的影响程度,从而筛选出高速铁路梁桥建模时需考虑的重要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构件地震响应对建模参数的敏感性差异明显,但地震波加载方向、支座摩擦因数、混凝土密度和结构阻尼比这4个建模参数以及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2种梁桥的地震响应,在进行高速铁路梁桥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时不可忽略;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在建模时还应分别关注滑动层初始刚度和桩基础平动刚度的不确定性。在高速铁路梁桥概率地震需求分析中考虑重要建模参数的不确定性,可以在确保构件地震响应预测准确的同时提升建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梁桥 建模参数 分式析因设计 地震响应 方差分析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预制无粘结预应力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中阳 车佳玲 陈宙颖 《科技通报》 2019年第3期149-154,共6页
为了评估不同地震作用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利用Perform-3D有限元软件对8层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易损性分析,分析得到了该种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破坏状态概率曲线以及结构破坏概率矩阵... 为了评估不同地震作用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利用Perform-3D有限元软件对8层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易损性分析,分析得到了该种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破坏状态概率曲线以及结构破坏概率矩阵。分析结果表明: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基本能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性能要求。罕遇地震下,结构具有较低的倒塌概率,为评估该类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分析 地震需求分析 破坏概率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滞阻尼器在框架结构抗震加固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平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近年来利用阻尼器对既有建筑结构进行减震加固得到了广泛关注。建立了某实际4层框架结构的非线性模型,然后设置黏滞阻尼器(VFD),利用时程分析法对有、无控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计算,得出该结构的耗能减震效果。最后利用云图法,选取数条... 近年来利用阻尼器对既有建筑结构进行减震加固得到了广泛关注。建立了某实际4层框架结构的非线性模型,然后设置黏滞阻尼器(VFD),利用时程分析法对有、无控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计算,得出该结构的耗能减震效果。最后利用云图法,选取数条地震波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对有、无控结构进行概率地震分析,通过对比概率需求模型、易损性曲线的差异分析黏滞阻尼器的耗能减震作用。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该结构设置若干VFD,结构的地震响应得到显著地减小,结构整体减震效果明显;有控结构的地震需求易损性曲线相较无控结构趋于平缓,表明VFD对该结构的耗能减震加固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黏滞阻尼器 非线性时程分析 云图法 结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